理论教育 你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中国领事保护指南与有效沟通技巧

你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中国领事保护指南与有效沟通技巧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你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根据中新网2007年8月21日电,中国外交部当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并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我后来总结的也许可以供很多老师和要经常开会发话的人参考,那就是:在听众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绝对没必要开口,否则你只有不停地把自己的声带往上撕扯。

你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中国领事保护指南与有效沟通技巧

你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根据中新网2007年8月21日电,中国外交部当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并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里面有这样的一条引起了我的兴趣,照录如下:“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

这说明公共场所的喧哗已经成为一个被列入对外交往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也许我们身在其中感受不大,但这样的市井之声其实无处不在,比如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嘈杂喧闹的中餐厅,熙熙攘攘的商业区,车来车往的大马路等等,我经常在学校的教工餐厅吃饭,看到附小的孩子放学后在餐厅吃午餐,大都也是吵吵嚷嚷打打闹闹,很少见到独自安安静静坐着吃饭的,于是我进而想起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国人天生喜欢声音?莫非我们对吵闹的确有很高的忍耐力?为什么在国际场合国人的嗓门特别大?首先我先往好的方面想,也许大声点的确不错,热闹而又突出,但我马上推翻了这种“往好的方面想”,在一个噪音越来越多的时代,机器的轰鸣,汽车马达,城市的嘈杂,众声喧哗,我想“人声”还是不要再“锦上添花”了,分贝小点比较好。

我首先分析了一下,这个可能跟语言有关,也许汉语是适合大声地从嘴里“迸”出来,特别是碰到口才好点的北方人,那种感觉尤为强烈。普通话里面有很多字词都是以元音结尾,嘴巴保持在开口状态,比较适合大声喊出来,比如你呼唤自己的“妈妈”,嘴巴张着不放,要拉几拍都可以,但说英语的人必须在发完这个“Mum”就马上闭嘴;你可以吼着让别人“住口”,你可以很大声地吼出来,而用英文“Shut up”,在还没震住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先得把嘴闭上……也许外语里的很多词让老外有劲没处使,想大声说也说不上,正如中国南方某些方言的细声细语,也许和很多字的发音是嘴巴闭合的韵尾有点关系。我们在很多介绍“希望工程”的短片里,都可以听到小学生在齐读课文时的音量,我认为这也是识字教育的一个误区,因为从识字的时候就叫孩子要大声吼,长大了更不用说了。其实我对汉字的感情一直是所有语言里最深的,我喜欢看它们静静的摆在那里,无穷的诗意。

后来我又仔细想,中国人说话大声也许跟社会的习惯和氛围有关,中国的很多领导讲话,都是口沫乱飞,也许这样才能使听者群情激扬,我们也听习惯了电视上的主持人,用着高八度的音量,吼呀叫呀地主持节目,报幕的时候声情并冒,估计我们在培养播音和主持人的时候就有练习音量这么一课,更不用说那些其他红白喜事等场合,喧哗声,喇叭声,吵闹声,哭啼声,声声入耳,其乐融融,公共场所也是熙熙攘攘,此起彼伏。不过仔细想想,我们也是有很沉默的时候,我初为人师时给国内生上课有些课堂活动需要学生配合或发言的时候大家都一声不吭,等到有人大胆地起来发言,底下也跟着发言了起来,真是令人气上加气,这就造成了一场恶性循环,讲话的人不得不加大音量,声音自然也提高了。也许这一点我们应该跟英语文化看齐,即“一个时间只有一个演讲者”(Only one speaker at a time)。我后来总结的也许可以供很多老师和要经常开会发话的人参考,那就是:在听众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绝对没必要开口,否则你只有不停地把自己的声带往上撕扯。(www.daowen.com)

最后我觉得“大声说话”跟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关,这也是最要命的,想一想,汉语中有不少含有贬低“声音小”的成语俗语,除了“沉默是金”透露着某种中国人处世之道的狡猾之外,贬低的词语俯拾皆是,比如“低声下气”、“人微言轻”、“死一般的寂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等等,类似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而中国文化里似乎对声音大的东西有天生的崇拜,这也可以在一些习语里得到验证,比如“高歌猛进”、“锣鼓震天”、“爆竹一声除旧岁”、“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等等,餐厅闹哄哄的,你也可以说,这样才热闹嘛。先辈学者梁实秋认为“大声”的传统和汉民族的“农业文明”有关系,在一大片希望的田野上,打个招呼,不喊能行吗?但仔细想想也不对呀,国外地广人稀的地方多得是,怎么还是那么小声呢,况且我们不也有“大音稀声”吗?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著名的诗句更是一语道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动一静,一褒一贬,爱憎再也分明不过了。当大家都以大声为美的时候,那简直就没得救了。况且在中国这么大块的土地上,也真的没必要去救,没必要去营造安静的公共场所,只是得“入乡随俗”,在罗马的时候像罗马人一样做事,多了解一些文化差异的东西会好些。

国内的情况分析完了,我承认素质不高的人比比皆是,那么那些出国的人呢?在我看来有很大一部分是先富起来的“暴发户”,或者是不知用什么不光彩的方式做官的“高级人物”,和他们的孩子都成了“海外精英”,这些人在国内“拽”惯了,到哪里都觉得别人应该替他们考虑,但他们却代表了中国在世界面前树形象,想起来真是悲哀。一位中国驻法国记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有一次在巴黎卢浮宫,当各种肤色的游客屏气息声地观赏艺术作品时,忽然一句洪亮的中国话炸响:“蒙娜丽莎就在前面那个厅!快走啊!”紧接着,20多名中国人呼啸奔来。待奔至名画“蒙娜丽莎”所在展厅时,他们又蜂拥而上,把这幅画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别的游客根本甭想靠近,我们的同胞一边相互招呼着,一边轮流与“蒙娜丽莎”合影。由于“动静”太大,最终引致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干预。又比如一个在新西兰的海外华人在博客上,写了这么一段感叹的话:

我昨天送女儿去上游泳课,在游泳池遇到了两位中国女人,30-40来岁,身材臃肿,肚子鼓鼓的,穿着游泳衣,翘着二郎腿,姿势极为不雅。最要命的是两人东家长西家短地大声聊天,声音比游泳教练的声音还大,旁若无人,真想上去揍她们两拳。这两个女人哪,怎么就不能优雅点?

上面的叙述发生在新西兰奥克兰市Henderson区Westwave游泳池,看来到了世界各地的同胞,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保留了“礼仪之帮”的某些应该被扔掉的气质。张爱玲不是说了吗,培养一个贵族得三代。咱才开放20多年,所以那些“富不过三代”,有了一些钱就迫不及待地出国去的为中国人争光了,他们也许也学到了几句外文,但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文化修养,这种更重要的东西往往会影响到国际交流,正如一个外国人用蹩脚的汉语跟你对谈你可能觉得很好玩,但假如他做了一个伤害你的风俗习惯或文化情感的事,你就会很难忍受一样。国人同胞之间以为大嗓门说话挺好,在国内吃得开,也许“大嗓门”会一直吼下去,只要大家不介意就好。但在异国他乡还是入乡随俗点,不知礼仪就有点过错了,也许你应该在想吆喝的时候,稍微照顾一下周遭的人使自己变柔和点,就像夜深人静时你想开音响,你似乎应该关小音量以免影响邻居的休息。至于光天化日的公共场所,你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在那里勇敢地吼出来,你是要尊重他人表现你自己的气质,还是捍卫民族文化的某些东西表现你的自豪感,就看你怎么去理解了,那与我无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