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小曳

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小曳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小曳张小曳张小曳,1982年,考入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曾任班长和系学生会主席。2000—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任首席研究员、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小曳

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小曳

张小曳

张小曳,1982年,考入西北大学化学分析化学专业,曾任班长和系学生会主席。1986年,获西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任研究实习员。1991—1992年,在美国罗得岛大学海洋学研究生院大气化学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92—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其间,1993—1995年,在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其间,1998—1999年,分别两次各三个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学系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环境监测研究中心作短期访问;199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99—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任首席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2000—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任首席研究员、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至今,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副院长。

工作业绩

兼任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国际沙尘暴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联合主席,国际环境污染和大气化学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大气观测计划\气溶胶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IPCC第四、第五次评估报告执笔人之一;任国际SCI期刊Tellus B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副主编,《科学通报》特约编辑,《气象学报》常务编委,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编委,等;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干旱区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等。

在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80余篇发表在SCI刊物上,被SCI引用1300余次。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16次,分会特邀报告6次。在国际SCI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联合主编论文集1本。主笔国家标准《暴天气监测规范》。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1年,与其他科学家一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群体资助;2001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人选。

现为中组部直接联系的专家。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母校的“公诚勤朴”精神永放光芒

时间过得真快,离开母校一晃已经25年了。在校期间没有特别注意“公诚勤朴”的校训,现在回想起校园生活的4年,感受到这4个字非常贴切地反映了母校的特质。掩卷长思,25年前的情景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1982年,我考入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当时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是学医,投考的是北京医学院,而那年北医在陕西只招8人,查分后发现我考在第10名,后来就被我的第二志愿西北大学录取了。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处在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对我的可塑人生影响特别大的是电影,各种电影故事中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形象让我羡慕不已。(www.daowen.com)

入学后,我被分在分析化学班。一个特别突出的印象是周围来自农村朴实诚恳的同学居多,我们的辅导员是何学文和王海霞老师,同学们和辅导老师在这4年中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那时候,媒体、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对大学生都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非常紧张的学习生活、课后丰富的体育和社团活动,还有周末回家后邻里“大学生回来了”的招呼声儿,都使自己感到生活是那么的充实和新鲜。就像当时的流行歌曲中唱的那样“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改革开放不久的西北大学,旧貌换新颜,百事待兴。一批好老师给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布置了繁重的功课,但大家好像一点也不觉得什么,每天赶着去吃晚饭,又赶着去教室占座位,脚步总是那么匆匆;每天晚自习熄灯后,不想离开的步伐,又总是那么缓缓。无机化学课刘栩伦老师如炬的目光,分离与富集课耿信笃老师精辟的讲解,有机化学课王建华老师娓娓的言语……现在想起,他们的身影好像就在眼前。那时的我们,想法非常单纯,对学习的态度很诚恳,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诱惑。秦川秦岭黄河渭水边儿上的西北大学,一群有抱负的优秀教师,一批朴实诚心学习的土娃娃,再加上朴实勤勉的校风,给了我很多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影响。

校园生活不只是学习,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讲座让我记忆犹新。我记得学校曾邀请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李德伦先生讲座,他浅显易懂的讲解让我开始理解了交响乐贝多芬《第九交响乐》那嗵嗵地敲击命运之门的声音,那不向命运低头、激情昂扬的旋律,仿佛又回响在我的耳边。

我曾经还有幸成为4个校队的成员,比较受重视的是在校排球队和田径队,在排球队我是绝对的主力,担任4号位的主攻。那时的高校联赛基本没有特招的体育生,给我们这些“业余小个们”以施展的空间。在田径队我主攻跳远,并兼跑4×100米的第三棒,训练我的是个漂亮女教练——郭蓓蓓老师。起初我还不服她,随着成绩的稳步提高,让我更深地领会了什么是“飒爽英姿”,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校篮球队里我担任组织后卫,一般是替补出场,上场后就特别想用最快的速度把手上的球传出去,因为投篮不是特别准。

在学校的4年,我几乎是每天下午4点半后和每个寒暑假都在学校训练,然后又要去学习,这才有特别珍惜时间、特别想在晚自习上多学一会儿的冲动。也许是体育锻炼增强了自己的体魄,使学习更有效率,我的学习成绩一点也没受影响,还连续3年获得校三好学生的称号,毕业后被优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黄土研究室。不仅如此,我还参与了校演讲队的活动,获得过校演讲比赛的一等奖。这些为我步入社会积攒了太多无形的本领。

25年后再回首,母校4年的大学生涯为我后来的人生发展和科学生涯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注入了许多基本的营养。母校的教育让我知道了做事情要有诚心、要勤奋、要踏实,要地处西北、如履薄冰,要不断奋斗,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握住命运公平的机遇。我感谢母校的“公诚勤朴”,你在我人生最重要的起步阶段,培育了我的品质,塑造了我的特性。

进入科研单位以来,我一直从事大气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通过主持“973”项目和其他国家级重大项目,在大气气溶胶理化特征、光学特性观测与分析、气溶胶气候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为我国的气溶胶研究作出了贡献。

我还系统研究了亚洲沙尘暴的源区、释放量、输送、沉降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天气气候因素和沙漠化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以及有关的宏观治理对策等。通过主持和推动气溶胶数值模拟与观测紧密结合的研究,将沙尘暴研究成果转化为数值预报系统,并投入国家业务运行,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还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有关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纳,并在我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中发挥了作用。

具体负责组建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并在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主持设计并牵头开展大气成分的网络化观测工作;在科技部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项目支持下,主持建成了国家级大气成分本底综合中心,以及由若干国家级野外台站组成的观测研究站网;在我国不同区域开展了大气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与中长期变化特征的观测与试验,争取获得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特性、分布和变化的全面与系统的科学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