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桥战役-华中抗战新局面

黄桥战役-华中抗战新局面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6.黄桥战役——打开华中抗战新局面战争档案时间:1940年9月-11月参 战 方:新四军;国民党军战场:苏北黄桥主要将帅:陈毅、粟裕;韩德勤战争回放1940年9月,在抗日相持阶段,新四军为了扩大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抗衡,向北进军,在黄桥与国民党军队打了漂亮的一仗。这就是陈毅指挥的“黄桥战役”。29日凌晨,新四军进占黄桥、蒋垛、古溪、加力等地。

黄桥战役-华中抗战新局面

66.黄桥战役

——打开华中抗战新局面

战争档案

时  间:1940年9月-11月

参 战 方:新四军国民党

战  场:苏北黄桥

主要将帅:陈毅粟裕;韩德勤

战争回放

1940年9月,在抗日相持阶段,新四军为了扩大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抗衡,向北进军,在黄桥与国民党军队打了漂亮的一仗。这就是陈毅指挥的“黄桥战役”。

地处上海、南京、蚌埠徐州侧背的苏北,以盛产粮、棉、盐等闻名,因此战略物质丰富,同时它也是日本侵略军华中和华北两个战略集团的接合部。在苏北坚持敌后游击战,从而占领苏北地区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黄桥,位于泰县、泰兴、靖江、如皋等县的中心。选择黄桥作为建立根据地的中心,向东可向南通、海门敌占区挺进,向北可以与八路军连成一片。黄桥周围数县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对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十分有利。

在“向东发展”方针的指导下,陈毅、粟裕决心向黄桥进攻。敌人的力量显然比新四军强大。

当时,驻扎在苏北大部分地区的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省保安司令韩德勤指挥的部队。由于兵力不足,日本侵略军没有多余的兵力驻扎在苏北,也想利用韩德勤的力量来镇压苏北人民的抗日活动。因此,如何对付韩德勤的部队,从而顺利实现新四军贯彻东进北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韩德勤部队兵力虽多,足足有15万多军队,但派系繁多,内部矛盾尖锐,很难实现统一。陈毅和粟裕决定利用派系之间的内部矛盾,打开苏北抗战的有利局面,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这些军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韩德勤的“嫡系”。第二部分是苏鲁皖边游击军,李明杨为游击军总指挥,李长江为副总指挥。他们属于地方实力派。第三部分是游击第8军,由陈太运指挥,名义上隶属于李明扬和李长江,实际是宋子文系统的力量。

凭借自己的军队优势,韩德勤时时都想兼并“二李一陈”。但“二李一陈”虽然隶属韩德勤指挥,但对韩德勤的排挤却极力反对,他们暗中联合,反对韩德勤。因此,这些军队之间心怀不轨,各自为战。

陈毅对干部们说:战役和战斗上的胜利,不等于战略上的胜利。为了实现向苏北发展,我们就一定要先打退韩德勤;要打败韩德勤,非争取“二李”等部队中立不可。现在我们虽然和“二李”打了一仗,但“二李”同韩德勤的矛盾还存在,我们还应该把“二李”争取过来。怎么争取呢?就是再打一仗,打下塘头,让他们看看新四军的厉害,让“二李”知道搞反共是要吃苦果子的。塘头大米多,物产丰富,还控制着我们东进必经的两条大河。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攻打泰州。如果新四军现在打进泰州,就会把“二李”推到韩德勤那里去了。

7月4日,新四军轻松攻占了泰州以西的塘头,一直打到了距泰州城只有7里路的面粉厂。当时,李长江准备弃城逃跑,李明扬在兴化韩德勤处如坐针毡。当他们得知新四军完全有力量攻占泰州却没有继续向前进攻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觉得新四军是真心与他们合作。

8日,粟裕已率领江南主力到达苏北,苏北新四军连同陈、王等的部队已有9个团的兵力。经过仔细研究,陈毅和粟裕向“二李”表示:新四军东进以后,可以把每月收税5万元的吴家桥一带根据地让给他们。

这看似“慷慨”的妙棋,实际上防止兵力分散,无法集中力量打击敌人。新四军让出吴家桥,可以不再分兵驻守。

见到如此丰厚的条件,“二李”立即表示同意协助新四军东进黄桥。郭村一战,使韩德勤成了孤家寡人,同时也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为进军黄桥、打开苏北敌后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条件。

黄桥周围没有盘踞的国民党正规军,日军兵力也微乎其微。江北新四军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根据地,便于控制长江通道,便于向南通、如皋、海安、启东发展,也便于同江南的新四军联合。新四军东进黄桥,势在必得。

14日,陈毅打电报给新四军军部,转告中共中央及重庆周恩来处,决定先将部队休整一星期以后,然后再向东挺进,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根据地。

25日至28日,陈毅率领所属部队从泰州以西向黄桥进军。当新四军经过“二李”的防区时,李长江果然命令部队朝天放枪,给新四军让路。待新四军顺利通过以后,李长江却向韩德勤报告:缪湾一带发生激战,新四军“损失惨重”,一部绕道东去。

29日凌晨,新四军进占黄桥、蒋垛、古溪、加力等地。

8月2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的身份发出电报,指示陈毅统一指挥苏北各部队。当时,苏北除了陈毅率领的新四军部队外,还有八路军南下的部队和渡河东援时的4、5支队。

新四军进占黄桥以后,连续攻克了靖江东北的孤山、西来镇等日伪军据点,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报复性“扫荡”。正当新四军准备继续前进时,韩德勤却集中了20个团的兵力举行大规模的摩擦战争,进行粮食封锁,企图趁新四军在黄桥没站稳之时全部消灭。

9月3日,韩德勤命令部队分两路向南进攻。李明扬、李长江、陈太运等的部队为右路,在姜堰地区集结;第117师、独立第6旅、保安第1旅等部队为左路,在曲塘、吴家集、海安地区集结。

两天以后,左路敌人侵占营溪,并开始向古溪逼近。这时,陈毅主张新四军撤出古溪,继续后退10里,这样就可以诱敌深入,迂回包围。但是有人认为韩德勤进攻的部队不多,完全有把握将敌人全部歼灭,不需要再往后退。

6日,保1旅被新四军打得溃不成军,俘虏1000多敌人。但是由于少退了10里,部队迂回未成。但战斗结束后,陈毅便把被俘的保1旅副旅长以下1500多人全部释放。为争取保1旅中立,陈毅打出了一个智慧之“球”。(www.daowen.com)

随着新四军实力不断强大,韩德勤强令保9旅严密封锁新四军的粮食来源,并强令李明扬和陈太运的部队向新四军进逼,面对这种情况,陈毅又采取了软硬兼施两种攻势。

软攻势是舆论宣传。韩德勤封锁粮食这一做法为人们所不赞同,于是陈毅利用这个优势,给各方中间势力写信,说明韩德勤进攻与封锁新四军的真相,进行舆论宣传。这一做法果然得到各界人士的赞同,纷纷奔走呼吁,连李明扬也答应进行调停。许多人都说,封锁粮食是“饿了老百姓,肥了韩德勤,难了新四军,帮了日本兵”。

所谓硬攻势也就是用武力打击。陈毅以两个纵队的兵力,攻打右路敌人的集结地域姜堰。为了抵抗,姜堰的敌人修置了36座碉堡,还摆出了电网地雷阵。9月12日夜晚,新四军指战员巧妙地用自行车内胎裹住马刀柄,斩开电网,打开了突破口,用一天的时间攻占了姜堰,消灭了1000多敌人,也打破了粮食封锁。

陈毅达到预先目的后,再次呼吁韩德勤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韩德勤却要新四军退出姜堰作为停战条件。

认为,如果新四军不退出姜堰,韩德勤就会以此为借口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陈毅知道韩德勤的想法,于是当即决定接受他的条件,30日,新四军从姜堰撤退,姜堰的阵地交给李明扬、陈太运的部队接管。这么一来,韩德勤同李明扬和陈太运之间的矛盾又加深了。

新四军撤出姜堰之前,陈毅派人送给李明扬和陈太运的部队100多条步枪和几挺轻机枪,并告诉他们:如果韩德勤战胜了新四军,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将会是他们。这正是李明扬和陈太运等人最害怕的。李明扬和陈太运都向陈毅表示不再参战,并为积极向新四军提供情报。

韩德勤得知陈毅把姜堰阵地交给了李明扬和陈太运,气愤万分。他一面向国民党军委会告状,用军力逼迫他们参战,一面又用金钱贿赂,给“二李”10万元钱,进行拉拢,命令左右两路军队与新四军决战。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决定采用后发制人的策略歼灭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

黄桥决战是异常激烈。扣人心弦的。

10月1日。韩德勤率领部队一路直奔,向黄桥攻击前进。黄桥外围新四军的警戒分队稍作抵抗后,便主动撤退。这是陈毅的计划,他的主要目的是诱敌深入,掩护主力集合在一起。

韩德勤果然进入了陈毅设的圈套,命令军队继续向黄桥前进。

陈毅坐镇徐庄,泰然自若。粟裕到黄桥前线指挥。

3日,韩德勤的部队到达了黄桥外围。八路军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领纵队主力开始向阜宁、盐城方向后退,延迟在黄桥的战斗。

延安中共中央向重庆国民党当局提出:“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虽然只有短短的16个字,但蒋介石和韩德勤却感到了无比的政治压力军事威慑作用。

4日,敌第33师经分界向黄桥东北发起攻击。第117师在野屋基、何家塘一线进攻黄桥,独立第6旅也从高桥北面进攻黄桥。枪声一响,苏北各种势力都观望着黄桥决战到底谁胜谁负。李明扬也宣布“谢绝会客”,拒绝同新四军代表的见面。但是,新四军黄桥大胜以后,李明扬又开始“会客”。

陈太运派专人到通扬运河堤上,向南眺望黄桥的战况。伪军据点里的汉奸也密切注视着黄桥的战斗。

在认真分析了全局情况之后,陈毅决定先从独6旅下手,已实现迅速消灭敌人的计划。独6旅是韩德勤的主力。当其先头部队接近黄桥时,后尾脱离高桥,3000多人形成一路长蛇阵。在陈毅的指挥下,前线指挥员粟裕采取“黄鼠狼吃蛇”的办法,指挥部队激战3小时,该旅3000多人全被我军消灭,中将旅长翁达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接着,新四军第1、第2、第3纵队将敌第33师和第89军军部包围于黄桥以北地区。这路敌人兵多装备精锐,战斗很激烈。

在向党中央和叶挺、项英报告的电报中,陈毅说到,黄桥“空前恶战”,“攀登屋顶顽固抵抗拼刺刀七八次”,“我一、二、三、四、九各团进攻凶猛,刺死敌官兵在千名左右,敌胆始寒”。

战争持续到6日凌晨,基本结束。敌第89军军部及第349旅大部被消灭殆尽,军长李守维中将在逃跑时被推入河中淹死。韩德勤知道败局已定,就率领剩余的千余人向兴化逃亡。李明扬、李长江、陈太运更不敢轻举妄动。

黄桥一战,在陈毅的指挥下,新四军共消灭敌人1.1万多人,乘胜攻占了海安、东台。14日,在东台县白驹镇,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5纵队与陈毅、粟裕指挥的新四军部队胜利会师,从而基本顺利完成了八路军、新四军共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叶挺为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

黄桥决战大捷,陈毅欣喜万分,诗兴大作,赋诗一首:

十年征战几人回,

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

红旗十月满天飞。

历史影响

黄桥战役的胜利,使中国最进步、抗战最坚决、革命最彻底的八路军、新四军会合起来了,能够互相取得更好的配合和更多的发展,并一举解决了苏北问题,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对打击顽固派、争取中间势力,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