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枣宜会战
——牵制、消耗日军的会战
战争档案
时 间:1940年4月-6月
参 战 方:国民党军;日军
战 场:襄阳、宜昌
主要将帅:张自忠;池田直三
战争回放
1940年侵华日军为确保武汉,在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指挥下,于5月2日发动枣宜会战。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六个集团军进行堵击。
日军为解除威胁,确保武汉,于4月中旬调集第3、第13、第39师团,第6和第40师团各一部及第18旅团,在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指挥下,采用机动奇袭、两翼包围、分进合击伪战术,企图将第5战区主力围歼于枣(阳)宜(昌)地区。
宜城是武汉和重庆间最大和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为进入四川的咽喉,其西即为地势异常险要的三峡,因而宜城实为战时陪都重庆的门户,并且是沟通大江南北各战区的后勤补给枢纽,在宜城东北方向隔汉水相望的是重镇枣阳。
为阻止日军进犯,第5战区确定分为左、中、右3个集团军,采取分路挺进敌后袭击日军,主力向两翼外线转移,相机与日军决战的方针,并调集6个集团军,计21个军56个师兵力参加作战。
4月中旬,盘踞武汉的日军,从湘北、赣北抽调第六师团及第四十师团各一部,连同原驻湖北省境之第三、十三、十六、三十九等师团,另附特种部队,分别集结于钟祥、随县、信阳各地,向我第五战区襄东方面主力部队发动进攻。其作战意图:第一期以枣阳为前进目标;第二期则为侵占宜昌。
此时,我军兵力部署,以江防军第二十六军、第七十五军、第九十四军,后又增加第十八军担任荆门、江陵、沙市、宜昌一带守备;第三十三集团军之第五十五、第五十九、第七十七军担任襄河守备;第二十二集团军之第四十一、第四十五军,第十一集团军之第三十九、第八十四军防守随县以北地区;第二十九集团军之第四十四军控置于大洪山区,第六十七军担任东桥镇地区守备;第二集团军之第三十、第六十八军担任桐柏以东、平昌关、明港一带守备;第三十一集团军之第十三、第八十五、第九十二军置于河南确山、叶县之间,为战区机动兵团。
第一阶段,从5月1日至下旬,以枣阳为中心的作战。1940年5月8日下午8时,蒋介石电千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称“日军企图向原驻地退却,应全力以赴首先在战场附近围歼敌人,然后向应城、花园一线挺进”,并悬赏激励前方将士,凡占领信阳者奖赏50万元。同时第94军、第45军等部向敌后攻击。5月12日,第5战区各部反攻枣阳,日军向枣阳以南收缩。14日,第85军攻克枣阳北湖河镇。第30军一部进抵苍台镇东北,向郭滩镇进军。第13军新编第一师由苍台镇东南侧击北犯之敌。第45军一部北上,攻克随县附近安居、均川等据点。第30军攻战枣阳以北之湖阳镇。受挫日军一部沿襄河东岸南窜,主力在枣阳一带构筑工事固守。
“枣宜会战”打响时,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的集团军总部已移至距敌较近的湖北省荆门快活铺。在敌人攻占枣阳以后的最关键时刻,张自忠留下阵前遗书:“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74师骑9师及总部特务营与敌激战几天,5月14日回师方家集,截击南窜之敌。至15日,又驰援宜城南瓜店,伤亡甚重。16日晨,日军复以大部包围,张自忠登山督战,指挥余部与敌拼杀,多次击退日军进攻,但张部500余官兵阵亡。在长山山坡下,张自忠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就在张自忠将军殉国的当天,枣阳附近我第5战区各部向枣阳日军发动进攻,第30军、第89师一部攻克长房岗、土桥铺,第13军一部克复枣阳。(www.daowen.com)
第二阶段,从5月下旬至6月24日以宜城为中心的作战。5月29日,日军第11军做出戟宜昌的部署,命其主力部队强渡襄河,空军协同作战。5月31日半夜,数万日军由襄樊、宜城间强渡襄河。我守备襄河西岸之第67军、59军抵抗不支,向西面山地退走。
日军强渡襄河的当晚,蒋介石连夜召集军事高层紧急会议。将军们诊断宜昌若失,陪都门户洞开,决定派政治部长陈诚出川,指挥宜昌方面战争。应陈诚请求,调驻万县的第18军赶往宜昌防守,调9战区之第32军、第8军到当阳至宜昌之间布防。
6月1日,蒋介石电令,指示宜昌战役作战的要旨应以确保宜昌、襄樊为目的,并将第五战区分为左右两个兵团,左兵团长由李宗仁兼任,右兵团长由陈诚兼任,全权指挥宜昌战役。
陈诚于6月3日抵宜,即组织由襄河沙洋线后退的第26军和第94军在当阳在东的南北地区构筑工事,同时急调在广东前线的第八军赶赴宜当之间设防,以屏障宜昌,要求第18军立刻出川,参加宜昌防守。
然而,日军却抢在我方的前头,于6月4日晚至次日,13师团和第6师团两个支队,分由荆门之旧口、沙洋附近渡过襄河,与自襄樊南下的日军配合,向江防军发动进攻。由于江防军正面过广,兵力单薄,与敌激战后,被迫撤出战斗。这时蒋介石深感问题的严重性,3天内连下三道命令,北调大兵南下,堵击日军,以解宜昌之危。
在我方急调援兵之际,南路日军于6月5日向沙市、江陵、十里铺一带推进。第二天日军向荆门发起进攻,我守军与敌激战至夜9时,我第55军不支而转移,其余各部逐次后撤。当日日军攻陷荆门,并占领观音寺。7日,日军向我第二军阵地进攻,图犯远安。8日,日军攻入当阳县境,我第94军、第2军(含18回调的第11师)、第75军在河溶、慈化、当阳之线及沮河沿岸与敌激战之后,第2军奉命退守龙泉铺、鸦鹊岭、安福寺间第二线阵地。同日,南路日军一部由江陵万山一带进至枝江县境,我第32师和第40所部在草埠、问安一带抵抗不支而后撤。当晚,日军池田支队攻陷江陵、沙市。此时,日军南北两路各师团已呈遥相呼应之势,正将我军向宜昌正面压缩,古城宜昌岌岌可危。敌我激战宜昌沦陷。
从万县东下的援军先头部队第18军18师(师长罗广文)于6月8日夜抵达宜昌,连夜选定阵地。该师以第52、第53两团担任郊区防守,第54团防守市区并作巷战准备。两天后,彭善第18军军部和宋瑞珂第199师相继到达,并将第199师配置在南津关、小溪塔地区,担任机动。
日军于6月9日以陆空联合向枝江董市、当阳、远安进攻。午后,突破我第11师右翼阵地。10日当阳、远安陷敌。同日,日军第11军下达攻占宜昌的命令。于是数万敌军向宜昌方面席卷而来。第3、第39师团向宜昌北面我军展开猛攻,第13师团2万余人,分三路攻至宜昌外围之紫荆岭、安福寺、鸦鹊岭一线,我第2军抵抗不支。11日,日军在上百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宜昌守军第18师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攻破城郊东山至镇镜山段,并向铁路坝机场发展。守城部队与镇镜山师指挥所联系中断,师长罗广文对守城部队失去掌握,守军各自为战。
6月12日,日军第13师团及配属之第39师团231联队开始向宜昌城区发起戟。上午10时,日军先头骑兵部队由城东杨岔路突入城区中心时,遭到我坚守在宜昌中国银行和聚兴诚银行内的18师54团邓萍营一部的阻击。邓萍营官兵凭借“两行”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为掩体,机步枪口不断这里吐出炽红的火舌,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数十名敌军当即毙命。日军对邓萍营进行反扑,久攻不下,乃以烧夷弹纵火,邓营除少数官兵化装躲进宜昌红十字会得以幸存外,绝大多数官兵在烈炮中壮烈牺牲。是日,宜昌沦陷。
为夺回宜昌,蒋介石于6月12日下令守备远安、观音寺之线的第30军及观音寺、荆门之线的第85军和第94军部队,统归汤恩伯指挥,准备攻击进犯宜昌之敌。第二天,又命5战区右翼兵团陈诚占领三游洞以北两河阵地,迅速收容各部,掌握有力部队反攻宜昌,以一部攻荆门,以主力由远安、观音寺之间攻击宜昌方面之敌,并要求各部不顾一切,猛力进攻,不失时机。于是第18军、第77军、第85军32师于6月16日猛烈反攻宜昌、当阳。
次日,第199师继续攻击宜昌市区之日军,冯治安部猛攻当阳之敌,截断了荆门、当阳日军的交通线,并毙敌第6师团步兵第11旅团长池田直三。
18日,我军已将当阳、荆门交通截断,并猛攻荆门。敌主力仍唐集于当阳亘襄河附近地区固守。我军则采取外线作战,于江陵、当阳、钟祥、随县以迄信阳之线,对敌形成包围。会战遂告结束。
此次战役中,张自忠将军英勇就义。事后,蒋介石率军政要员前来重庆码头迎榇,登轮默立,继而抚棺大恸。文武百官也登轮绕棺志哀,在场之人无不动容。蒋介石亲自扶灵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城而过,来到重庆北碚一小山上落土安葬,并主持了公祭,场面肃穆,极尽哀荣。冯玉祥亲自为老部下题词:“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
历史影响
枣宜会战历时近两个月,中国军队英勇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中国爱国军人伟大的抗战精神给日军以强烈震撼。
战役的失败也给正面战场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中国丢失了鄂北鄂西江汉平原富裕的产粮区,极大影响了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悲观消沉局面。枣宜会战后是中国抗战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在这种形势下,激烈全国抗战士气、推动抗战继续前进的重任进一步落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