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征中的第一战战役-湘江战争档案

长征中的第一战战役-湘江战争档案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湘江战役——长征中的第一战战争档案时间:1934年11月-12月参 战 方:中共红军;国民党军战场:湘江主要将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聂荣臻;何键战争回放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带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开始长征。直到11月25日,抢渡湘江的命令才下达。“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十万火急,湘江两岸的红军将士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

41.湘江战役

——长征中的第一战

战争档案

时  间:1934年11月-12月

参 战 方:中共红军;国民党

战  场:湘江

主要将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聂荣臻;何键

战争回放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带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开始长征。红24师和10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同国民党继续斗争。

11月中旬,当时,中央红军已经成功地跨过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封锁线,但是踏上征途的红军很难隐蔽自己,因此不得不渡过湘江,与湘西的部队会合。蒋介石明白了红军的转移目的地和行动路线,急忙调动湘军和桂系军阀,在湘江两岸部署重兵,设下第四道封锁线。如果蒋介石的计划成功,不但可以歼灭红军,还能大大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

蒋介石亲自率领国民党中央军和一部分湘军在红军后面追击,他认为这次一定可以将红军全部消灭在湘江附近。蒋介石于11月2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和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77个团进行“追剿”;令粤军陈济堂部进至粤、湘、桂边进行截击;令桂军白崇禧以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洲至黄沙河一线,扼要堵截。为但是地方军阀不愿意和红军硬打消耗自己的实力,湘军首领何键为了保存实力,也不愿意尽快派兵到湘江。这样,湘江两岸65千米防线从11月21日到28日将近7天之内没有正规军队把守。

11月19日,何键将“追剿军”分为5路:第一路司令刘建绪,率4个师由湘赣边向全洲以北黄沙河地域集结,筑堡堵截;第二路司令薛岳,率4个师又1个支队由茶陵、衡阳进至零陵地区结集;第三路司令周浑元,率4个师由资兴、郴县向道县方向追击;第四路军司令李云杰,率2个师与第三路配合,由桂阳宁远方向追击;第五路司令李韫珩,率1个师协同粤军和桂军,由郴县、桂阳向江华方向追击。

11月18日,中央红军分两路继续西进,右路22路袭占道县,左路24日占领江华,随后全军在道县至江华间渡过沱水,一部兵力西出永明(今江永)。白崇禧害怕我军攻取桂林,遂令其主力由全洲、兴安一线南下龙虎关、恭城一带,以阻止我军西进,并防止乘机进入广西。这样,全洲、兴安一线敌兵力比较空虚。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来了,可惜没有抓住。直到11月25日,抢渡湘江的命令才下达。红军的先头部队于27日赶到江边,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占领界首渡口,掌控了湘江两岸。中央纵队也到了离渡口不到80千米的地方,可惜中央纵队就是加快不了速度。

湘江江水很浅,当时很多人干脆趟着水就过去了。关键是中央纵队行军的速度太慢了。26日才走了8千米,27日走了6千米,28日走了28千米,29日走了32千米。4天才走到湘江岸边,丧失了良机。到了29日,敌人已经从四面压过来了,红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当初离开瑞金的时候,领导人企图把整个中央苏区都搬走,用毛泽东的话说,就像“大搬家”一样。临突围之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3000多副担子,凡是能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到了驴子和骡子的背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都带上了。斯诺说是“整个国家走上征途”。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和十几个人抬的大炮底盘也不舍得扔掉,这样庞大的运输队怎么能走得快呢?朱德忍不住叹息:“太慢了,太慢了!我打了一辈子仗,还没有见过这么个打法!”

左倾教条主义者在突围时采取了大搬家的错误方式。不仅没有精简部队和机关,反而组织了庞大的中革军委纵队和后方机关,机构繁多,非战斗人员太多了,又带了几千副担子,各种坛坛罐罐。(www.daowen.com)

美国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兵工厂拆卸一空,工厂都拆走机器,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东西都装在骡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一支奇怪的队伍。”由于这样,部队拥挤不堪,行动缓慢,大批战斗队伍变成了掩护队,红军的处境也非常被动。

“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十万火急,湘江两岸的红军将士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我们的红军装备落后,用刺刀和手榴弹打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用身体挡住敌人飞机和重型大炮的狂轰滥炸。湘江两岸红军死的死,伤的伤,但是却牢牢地掌握着渡口,直到12月1日下午5点,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拼死渡过了湘江。

彭德怀对此评价说:“一、三军团像两个轿夫,抬起中央纵队这顶轿子,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惨重啊!”红军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三十四师全军覆没,令人悲痛!

其实红军并没有全部渡过湘江,聂荣臻说:“敌人来得太快,我们动作太慢。”

突击队快速江边前进,敌人已经马上靠近,猛烈的炮火仿佛一场“弹雨”。敌人的飞机在轰炸的同时还撒下了大量传单:“你们听着,司令部命令我们等候你们,赶快!我们已经为你们撒下了天罗地网。”

担任殿后任务的三十四师留在湘江东岸,最后就全军壮烈牺牲,他们被湘军、桂军还有国民党的中央军三路包围,最后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成千上万的将士都英勇就义,最后只剩下600人。

在敌人逼近的时候,师长陈树湘召集干部们开了个小会,宣布了他的决定:“我要去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围,万一不能顺利突围,就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敌人的重围下,三十四师的残余部队退回到了湖南省江永县,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在左子江附近,陈树湘遭受了敌人的伏击,腹部受了重伤。尽管如此,他还是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最后在道县落到敌人手里。他在被敌人押解途中,趁敌人不注意之时,用手从腹部的伤口扯断了肠子,英勇就义。他死了以后,敌人还把他的头砍下来,送到他的家乡,挂在城墙上示众。

久经沙场的红军将士经过湘江一战,都憋了一肚子火,迫切要求改变现状。他们对教条主义更加不满意了。

有人气愤的说到:“这是什么军事指挥?”

还有人说“是不是要把中国革命的前途断送掉?”

“毛主席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大家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所以后来有人这样说到,三十四师发出的最后几阵响彻的枪声和红军大队沿途丢盔弃甲的惨状似乎宣告了李德博古统治的结束。

历史影响

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企图转移到湘西与红军第二、六军团会合。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在党中央的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虽然突破了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