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一次护法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一次努力
战争档案
时 间:1917年8月-1918年5月
战 场:湖南、四川、广东、福建
战争回放
1916年6月,在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实际上掌控了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对抗。
首先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意见分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随后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也异常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召唤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没能取得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很不情愿地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意,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进行干涉,终于引起了众怒。
就在这个时候,段祺瑞私下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凭借此事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怒的离京去津,并且指出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没有权力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因此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随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到达北京进行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张勋的叛逆行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借机在天津组织“讨逆军”,7月5日马厂誓师,讨伐张勋。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复辟失败。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功臣自居,重新控制了北京的实权,黎元洪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
段祺瑞重新掌控大权之后,拒绝恢复张勋复辟时期,国会和《临时约法》已被抛弃。段政府准备召集由各省督军组成“临时参议院”。7月24日,孙中山致电陆荣廷,敦促陆荣廷一起护法,恢复国会,举起了护法旗帜。孙中山准备借西南军阀的力量与北洋军阀的假共和作斗争。
7月21日,原海军总长程璧光发表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宣言,率领第一舰队,从吴淞起航赶赴粤。原国会议员150余人也于7-8月间相继到达广州,西南军阀想凭借孙中山的威望,借“护法”之名来抵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因而表面上表示愿与孙中山“合作”。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由南下议员组成的非常国会,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9月,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10月1日,段祺瑞下令“出师剿灭”南方军队。护法战争正式开始。
早在1917年7月初,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之时,孙中山就十分气愤,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但孙中山那时还没有到达广州,复辟丑剧就宣告结束,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权的段祺瑞却在宪法研究会的策动下,顽固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便将斗争矛头指向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17日,孙中山到达广州,当晚发表演说,明确提出护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设新共和,并呼吁社会各界一起为护法而斗争。
为乐维护自己在西南的统治,桂滇军阀也表示反对段祺瑞解散国会、废弃《临时约法》。其实早在6月20日,桂系军阀就宣布,由于国会宣布解散,两广地方军政暂由两省自主。不久滇系军阀唐继尧也表示与两广采取统一行动。这样,两广和云贵四省遂成为护法基地。
以孙中山为首的军政府所掌控的军队主要是陆荣廷、唐继尧、陈炯明、程璧光所率领的各军,总兵力约15万人。北洋军能够用于前线兵力10余万人,双方在湘、川、粤、闽等地展开激烈的战斗。
护法军进军曲江,步行至贺家山。这一带正是悬崖峭壁,处处皆是羊肠小道,然而风景却十分漂亮。山中常有小溪,水十分清澈。乡民用两头翘起的小船作交通工具,顺流而下,行弛急速。
双方在贺家山一带接连几天发生激战。北洋军向护法军发起猛烈的进攻。护法军各部坚持抵抗,打退了北洋军的进攻,但由于弹药供应不足,没能再发起新的攻势。双方呈僵持状态。
为打破僵局,护法军将领程潜等决定:“留部分兵力守衡山,主力转攻宝庆,时北洋军在宝庆方向取守势,仅派湘军第二师之朱泽黄旅向永丰进军,并控制永丰宝庆间险要山地界岭(永丰西南15里)”。
10月31日,护法军与朱泽黄旅在洪罗庙发起激烈战斗,朱旅退到界岭,11月11日护法军占领永丰。北军弃城而逃。
这时,北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找到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我军中傅良佐实为段祺瑞亲信,督湘期间,作恶多端,本次作战也未能派兵援助,国璋,你说这仗还怎么打?”(www.daowen.com)
“我也不愿再为段祺瑞卖命了,不如停战议和吧。”范国璋气愤地说。
次日王、范二部自行停战,并从衡山撤退。段祺瑞毫无办法,只得加委王汝贤以总司令代行督军职务。护法军乘胜追击,11月17日接连攻克了湘潭、株洲,20日进占长沙。王汝贤、范国璋率残部向岳阳逃跑。22日,段祺瑞因受到直系停战议和的干涉,没有办法继续实行武力统一,不得已只能辞职。
但是,段祺瑞并不甘心对西南用兵的失败,辞职后,策动各省皖系军阀联合起来主战。冯国璋于12月15日任命曹锟为第一路军总司令,张怀芝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各自率领自己部队南下攻湘。18日,又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把军事指挥大权交还段祺瑞。1918年1月8日,冯国璋通电北洋各督,赞成继续对护法军作战。陆荣廷和护法军将领见求和没有希望,于是决定乘北军主力到达湘之前,先发制人,收复岳阳。
1月23日,由粤、湘、桂联军组成的护法军向岳阳发起进攻。经过接连几日的激战,于27日上午攻克岳阳,俘虏敌人1300余人,缴获飞机两架,火炮40余门,以及大批枪支弹药。
占领岳阳后,桂系军阀以夺取湖南便骄傲自满,不想抢占直系王占元的湖北地盘。桂系潭浩明更宣称:“北军不来打我,我为什么要去打他们?”。
这样,护法军就丢掉了乘胜追击向北进军之机。护法军占领长沙岳阳后,护法军内部矛盾越来越激烈。先是桂系军阀对军政府故意挑衅和破坏,后是夺占湖南地盘,在湖南为非作歹,引起湖南人民和许多湘军官兵的痛恨。在此情况下,北洋军阀发动了第二次攻湘作战。目的是攻下岳阳、长沙,进而占领全湘。
第二年2月5日,冯国璋对吴佩孚说:“任你为陆军第三师师长,立即率部向蒲圻、嘉鱼一带开进。”
吴佩孚接受命令,23日到达蒲圻。在此之前,张敬尧部已进入通城。
28日,北洋军发起进攻,当日打败了驻扎在新店、滩头的湘军,向纵深前进。3月2日,北洋军攻占万峰山湘军阵地。护法联军撤退到羊楼司。羊楼司是由武昌入岳阳的咽喉要道。联军在此构筑了由堑壕、石垒和铁丝网组成的多道防御阵地,准备死守住阵地。
3月10日清晨,吴佩孚指挥军队向羊楼司发起进攻。当时,护法军的士兵正在用早膳,突然阵地前后落下许多枚炮弹。
护法军哨兵向长官报告:“前方敌军有炮八门,离我军阵地不足3000尺,正向我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敌人的步兵正发起冲锋。”
当时护法军守军营长马上下令吹冲锋号,向敌逆袭。不料无一兵一官向前跃进。营长慌忙举起营旗,跳出战壕,大声喊道:“不怕死的跟我冲啊!”
全营战士见营长身先士卒,受到很大鼓舞,蜂拥而前,枪炮声和喊杀声震天动地。
但坚持了没多久,联军防线就被突破,不得已只能向岳阳方向撤退。11日上午,北洋军攻克羊楼司。此战,北洋军死伤300余人,西南军阀损失更为惨重。15日,北洋军攻占通往岳阳的最后一个要地云溪。
16日,北洋军对岳阳发起总攻。17日夜,守城联军弃城向长沙撤退。
18日上午,北军进占岳阳。此战,联军内部湘桂军之间矛盾重重,互相牵制,加之兵力涣散,消极防堵,装备落后,士气低落,因而一遇吴佩孚精锐部队,便招架不住了。吴佩孚则因岳阳之战而名声大振。与岳阳之战同时,北洋军张敬尧部对平江也发起了进攻。3月22日占领平江。岳阳和平江失守,使坐镇长沙的湘桂粤联军总司令谭浩明没有办法,于25日率所属桂军急速撤离长沙。26日,吴佩孚第三师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开进长沙,张敬尧部也紧随其后赶到。
与湖南主战场激烈鏖战的同时,护法军(有的省称靖国军)在四川、广东、福建等地区也同北洋军展开激烈战斗,但到了后来,军阀争夺地盘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已脱离了护法的初衷。护法战争的大旗是孙中山先生首先高举起来的,但孙中山先生有“政府”(护法军政府)却没有军队,因而战争的领导权实际上掌控在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等人手中。这些军阀一面利用孙中山的名气与北洋军阀进行争夺地盘,一面排挤孙中山。1918年4月,唐继尧密电西南各省,逼迫孙中山辞职。
5月20日,西南军阀与反动政客掌控非常国会,改组军政府,废除大元帅首领制为总裁合议制,推举唐继尧、孙中山、陆荣廷、岑春煊等7人为总裁,后又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而陆荣廷实际上掌控了实权。孙中山不得已于5月4日向非常国会辞去大元帅职。21日,孙中山孤身一人,愤然离粤转沪,至此,护法战争失败。此后,护法军政府成了与北洋政府妥协议和的机构。8月,北洋军主将吴佩孚在湘南前线公开通电主张“和平”,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护法军政府复电赞成和平。此后,各地区的战争基本停止。
历史影响
孙中山发动和领导的护法战争虽因西南军阀的破坏而失败,但仍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并使军阀制度的黑暗腐朽受到进一步揭露。事后,孙中山得出结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护法战争的失败表明,有帝国主义作后台的中国军阀势力,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得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本身软弱而又不敢发动工农,已经无力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