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驱除潜意识中心理障碍-第六感心理学

驱除潜意识中心理障碍-第六感心理学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信是基于客观的一种自我判断,既认可自己的能力,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相信自己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自负则是一种非理性的“自信”,他们的自高自大,是基于一种自我想当然的基础,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驱除潜意识中心理障碍-第六感心理学

我们每个人的不同行为,都会产生不同气场的第六感,这种第六感传播出去,会给人以相应的力量。比如说一个敌视你的人,他所散发出的气场,让你感受到的是攻击,你很自然就会产生防御的第六感;除了防御,在气场上你也与他相对立了,甚至会互相攻击了。

我们概括一下对人际关系非常不利的几种状态,读者不妨自我比对一下,如果你经常处在下面的状态中,说明你常常会给人以非常不好的第六感,长此以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会离你远去。

一、自卑

我们前面已经强调了培养自信的第六感的重要性,自卑是一种与自信截然相对的、非常负面的情绪状态。

自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面心态,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经常或偶尔地泛滥一下,自卑心理会让我们在某一时刻强烈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无法胜任某项工作,只不过活动的时间段不同。在西方,很早就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儿童时期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取得成绩,深得老师、家长及同学的认可,他们便会大大地增强自信心、求知欲,其内心也自然会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继而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影响他们的一生。相反,如果他们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都不能取得被大家认可的成绩,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自卑的气场,让他们散发出负面的第六感,他的同学自然也不会愿意跟他交往。这样,他可能就会更加自卑。个体自卑感的形成,其实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敢表现自己;而深层的自卑感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对于自己能做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客观和正常的判断,总是习惯于贬低自己。不管是深层浅层的自卑感,都会散发出消沉的第六感,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杀手,它会无声无息地将本来可以存在的交际,扼杀在黑暗之中。

二、自负

有人说自负是高度自信的表现,其实不然。自信是基于客观的一种自我判断,既认可自己的能力,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相信自己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自负则是一种非理性的“自信”,他们的自高自大,是基于一种自我想当然的基础,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自负的人往往心胸狭窄,他们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会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目中无人。在与同伴相聚时,他们很没有素养,自私自利,因为他们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态度,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而他则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会让他的潜意识无法客观面对外面的世界。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他会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度,想当然地觉得大家都是他最好的朋友,都对他特别重视与尊重,都特别愿意亲近他。过分的自负,还会让他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人所散播的绝不是利于人际关系的感觉,过分自负的人,其最后结果必然是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及时改正,相信自然会有朋友回到他身边的。

三、嫉妒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西方心理学研究认为,嫉妒心理是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的一种类本能的心理状态,嫉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且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嫉妒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态。

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这种心理,尤其当我们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时,便会产生一种嫉恨的心理,我不如他,但我恨他,看见他就讨厌——这就是时下网上热词“羡慕嫉妒恨”的现实表现。这种心理发展到了极点,当对方陷入灾难时,就会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更有甚者,还会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以此安慰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与自己较为亲近的朋友,往往都先忽视对方的成就高低,有意或无意地避开比较双方的薪酬、地位高低,这样做,实际上是避免给自己以嫉妒的机会。嫉妒总是发生在跟自己有关系或相近的人身上,一个“穷二代”会嫉妒交上好运的另一个“穷二代”,而较少会嫉妒一个天生的“富二代”。嫉妒的终极表现是恨,有恨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嫉妒心重且不能克服收敛的人,必定得不到好的人际关系。

四、多疑

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人们之间友谊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为什么呢?因为疑心是害死人的刀子。那些具有多疑心理的人,他们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很不满,看自己很不爽,而自己又是非常无辜的。然后,他们就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证据——用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以及怀疑。

这种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会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于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

很显然,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它正是我们的心灵深处隐藏极深且极难去除的隐疾,经常会跳出来动摇我们的意志,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五、干涉(www.daowen.com)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人都需要一个不受他人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我们也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即使再亲密的朋友,也要有个人的内心的秘密,有一个不愿向他人袒露的内心世界

这是自然的,亦是天道。但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他们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对于这种潜意识,笔者称它为“窥私欲”。

六、羞怯

羞怯的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它是与开放相对立的,并且截然相反。凡是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他们往往在交际场所或者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他们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自己在人际交往时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来,当然会不利于同他人的正常交往。

七、敌视

这是我们在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为什么敌视?因为他们对外界保持警觉心,而且极为强烈。他们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这种心理或许来自童年时期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受到虐待等,从而使他产生别人仇视我,我仇视一切人的心理。

他们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

对于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

对于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和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

结果就是,他们无比尖锐的潜能释放,使得周围的人随时都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所以,这类人大多没有朋友,是交际场上最失败的一个群体。

这是一份非常完整的有害于人际交往的“坏意识清单”,我们需要仔细辨别,哪些是自己经常有的?哪些则是偶尔为之?然后选择一个去除和纠正的办法,并尽量让自己拥有那些健康平和的想法。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就将会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就像一台刻录机,不管你给它留下什么样的印记,它都会忠实地刻录下来。对此,我们已经十分清楚了,这就是潜意识的根本法则起作用的重要原因。当上面的这七种坏毛病在潜意识中发展壮大时,我们很难再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和谐平衡的人际关系,因此,破除这些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某城市,有一位叫吴平的男士曾经向我求助,他的事业和家庭双双出现了问题,而一切问题全都出在他那暴躁易怒的坏脾气上。他很容易发火,而且充满疑心,觉得全世界都跟他作对。

当然,他自己非常地在意这件事情,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如果别人就这一点批评他,他却暴跳如雷,一点不想改正,也不想承认错误。后来,在一次深入的谈话中,他对我袒露心扉,对我说:“周围的人似乎都在和我作对,我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尊严!”

为了帮助他战胜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驱逐潜意识中厚重而且顽固的心理障碍,我建议他开始做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每天的早上、中午和晚上睡觉前,他都要对自己重复下面的这段话:

“从现在开始,我,吴平,将增加我的幽默感。快乐、幸福和祥和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常态,而我将变得越来越善解人意,讨人喜欢。我将一定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快乐和善意的中心,我美好的理念将给每个人都带去幸福。”

坏毛病很难去除吗?只要你找对了方法,一切都很简单。一个月之后,当我给他打电话,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吴平的太太和同事都说他变了,变得随和,让人觉得非常容易相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