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或者说,是性善论的支持者。与之相对的则是持有性恶论观点的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这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此乃天性和后天的经历影响了自身的第六感判断,他的精神状态在遇到需要辨别事物好坏的时候,会自动重复相应的第六感,导致这种猜疑心越来越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其实这就是开篇的时候笔者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解读,所以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没有锻炼出真诚直接的、不带有偏见的第六感折射,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防止被投射倾向所误导,还要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我们的心理会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一说演艺圈,就觉得演员导演之间非得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而且总把商人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同的,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不仅如此,刻板印象还可以和上文提到的投射倾向产生互动,产生更大的晕轮效应,这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所打的标签,无疑是造成晕轮效应和其他各种不公平的一大原因。
再一个就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以貌取人”。这个其实非常有意思,而且生活中比比皆是。最简单的就是国内导演们在拍电影和连续剧时候的角色人物设计,基本上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就连推理能力不强的邻居大妈都能说出一句“就×××那贼眉鼠眼的样子,后面几集肯定变成汉奸”。似乎坏人就应该有着坏人的样子,而好人基本上要不就带着一股憨厚劲,要不然就是一脸正气、眉头紧锁,这其实就是最为常见的以貌取人了。(www.daowen.com)
一项心理实验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最后一个因为晕轮效应而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其本质内容,其实就是第六感会反复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力。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认为他不努力工作或者不把你当真朋友,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察觉之后,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概念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
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在晕轮效应的迷宫中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审视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笔者早先去银行工作,总觉得负责带我的大堂经理故意找我的茬儿,一会儿嫌我动作慢,一会儿勒令我加班,总之搞得我对她很有成见,私底下叫她“死胖子”。而且这个晕轮效应是越来越大,我对她的印象真的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过节,大家互发短信贺年,然后又聊了聊工作上的一些事,才觉得其实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晕轮效应的迷宫也就因此而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