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拜访礼节不容忽视,处世之艺分享

拜访礼节不容忽视,处世之艺分享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客的礼节不容忽视每逢节日到来,拜访朋友、长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不要使人感到粗鲁,产生厌恶感。也许,有人觉得大家是朋友,无所谓,事实上,拜访做客是要讲礼节的。在对外交往中,未曾约定的拜会,属于失礼之举,是不受欢迎的。

做客的礼节不容忽视

每逢节日到来,拜访朋友、长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不要使人感到粗鲁,产生厌恶感。现在有些人缺乏教养,拜访人时不但行动鲁莽,而且说话也没有礼貌,这无疑是很不好的,是影响形象的。

小夏在北京打工,一天,他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朋友小语说,她现在在北京西站,让小夏去接她。小夏立刻请假去接她,问小语来这有什么打算。小语打着呵欠说:“暂时还没想好,先玩几天吧。”于是,她就跟小夏挤在一张床上睡了几天,什么也不干,弄得小夏很不高兴。

拜访如此唐突且很没有礼貌是令人讨厌的。也许,有人觉得大家是朋友,无所谓,事实上,拜访做客是要讲礼节的。

拜访是指本人或派人到朋友家或工作单位去拜见访问某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总少不了相互拜访。拜访有事务性拜访、礼节性拜访和私人拜访三种,而事务性拜访又有商务性和专题交涉性拜访之分。但不管哪种拜访,都应遵循做客的礼节。

(1)要预约

拜访友人,一定要选好时机,事先约定,哪怕你们的关系亲如兄弟姐妹,这都是进行拜访活动的首要原则。一般而言,当你决定要去拜访某位友人,应先写信或打电话、发短信与对方取得联系,约定宾主双方都认为比较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会面,并把参访人数和访问的意图告诉对方。一般应避开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晚上拜访时间不宜太长。在对外交往中,未曾约定的拜会,属于失礼之举,是不受欢迎的。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必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扰对方;如万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则应见到主人立即表示歉意,说“对不起,打扰了”并及时说明打扰的原因。

(2)要守时

宾主双方约定了具体的时间后,作为访问者应如期而至,既不能随意变动时间,打乱主人的安排,也不能迟到早到,准时到达才最为得体。如因故迟到,应向主人道歉。如因故失约,应事先诚恳而婉转地说明。在对外交往中,更应严格遵守时间。 日本人安排拜访时间常以分为计算单位;在瑞典,如拜访迟到十分钟,对方就会谢绝拜会。准时赴约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3)要带“礼”(www.daowen.com)

不论是到办公室还是到寓所拜访,一般要坚持客由主定的原则。如是到主人寓所拜访,作为客人进入主人寓所之前,应用食指轻轻叩门或按电铃,若是熟人、亲属,可在敲门后立于门口;若是初次拜访,应侧身站在门首的左侧,见面后应热情施礼问好;若是主人夫妇同时相迎,则应先问候女主人。若你不认识出来开门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某某先生或女士的家吗?得到准确回答后方可进门。当主人把来访者介绍给他的妻子或丈夫相识,或向来访者介绍家人时,都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对方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好。见到主人的长辈则应恭敬地请安,并问候家中其他成员或保姆。当主人请坐时,应道声“谢谢”,并按主人指点的座位入坐。若带有礼物,可在进门之初奉献主人。主人上茶时,要起身双手接迎,并热情道谢。喝茶时要慢慢品饮,果品要小口细嚼,作为女性,烟要少抽或是不抽。对后来的客人应起身相迎,必要时应主动告辞。如带小孩做客,要教以礼貌做人,尊敬地称呼主人家所有的人。

(4)要衣装整洁

作为女性,为了对主人表示敬重之意,拜访做客时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入室前要在门垫上擦净鞋底,不要把赃物带进主人家里。冬天进屋再冷也要脱下外套,摘下帽子、手套、墨镜,有时还应脱下大衣围巾

(5)要举止文雅

人们常说,“主雅客来勤”,反之,也可以说“客雅方受主欢迎”。如果你要访问的是很熟悉的人,可以随便一些;如果是拜访长者,或者虽不是长者但第一次到人家的家里做客,则应彬彬有礼。闲谈时,如果是有长者在坐, 自己是晚辈,应该用心听长者的谈话,不要随便插话,更不要自以为是,切忌故意挑剔对方来显示自己有见识。即使自己有见识,也要虚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请求对方指正。不要藐视长者, 目空一切。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6)要适时告辞

跟人拉家常,把凳子“坐穿”,是惹人讨厌的,尤其是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工作一周很辛苦,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了,你却赖在这不走了。要知道“串门无久坐,闲话宜少说”。初次拜访以半小时为宜,一般性拜访以不超过一小时为限。拜访目的达到,应适时告辞。假如主人热情留餐,饭后应停留一会儿再走。辞行要果断,不要“走了”说过几次,却口动身不移。如果有其他客人在,要向其他客人道别,并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出门后应请主人就此留步。

拜访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千万要注意礼貌待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