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艺术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艺术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还是含蓄,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记得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使臣到达齐国,正逢齐王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参加宴会的近臣、官员、侍从很多。而后,齐王便让燕王搬回富室居住,表示宽恕燕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燕国在郭槐等一大批贤才的尽力辅佐下,不断积养实力,壮大军威,终于在随后的济水之战打败齐国,雪洗前耻。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艺术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还是含蓄,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却在追求“二合一”式的为人规范。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让人老觉着阴险的人,则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说,局势危急的国家不能进入,局势混乱的国家不要在那里生活。天下有道的地方,就去施展你的才能,不讲道行的地方,就应该隐居而不出。孔子的这句话就是要让人认清局势,在乱世要采取全身而退的方略;面对危急、混乱情况,也要做到该退则退,该隐则隐。

在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因“不隐”而落得妻离子散、死不知何所的大有人在;也有深知“隐忍”而保全自身,全身而退的人。至于“隐”与“不隐”,这就是《中庸》上讲到的“两端”,如何在面临这种“进则可能死,退则可能生”的两难境界的时候做出取舍?这就得适时地运用“中庸”思想,所谓“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在为人处世过程中,也要学会保全自身,不能过于冒进,不能偏激,要时时处处掌握好这个度。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中间的“不得不”就是迫不得已的意思,如果强出头,后果就是“头破血流”,谁也不会傻到这样的地步。其实,说起来都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这就需要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懂得运用“中庸”,万事不可偏激,不可持极端的思想态度,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退进”都能合乎“中道”。

试看,那些深通权谋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俊杰,是因为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能曲则曲,能伸则伸,就像《鬼谷子》中所说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通俗地说,就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能最大限度地曲下身来保护自己,在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能最大限度地挥洒自己的智能与才干。

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这也是糊涂学的一个道理。否则,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你身边的人也累,而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

生活中离不开忍,英雄等待出头之日,需要忍;别人打你耳光需要忍。忍中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在忍中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忍,都要学会忍。

那么,怎样去忍呢?答案是学会弯曲的做人艺术。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盘,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满了荆棘坎坷,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仅要有挑战困难的决心,更应有一颗学会弯曲的心。

记得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树木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压毁了。”

丈夫点头同意。过了片刻,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www.daowen.com)

大自然中的树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弯曲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它并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顺应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弯曲的艺术。

战国时期齐国想攻打宋国,燕王为表示联盟之意,也派张魁作为使臣率领燕国士兵去帮助齐国,而齐王却稀里糊涂把燕王派来帮助自己的张魁给杀了。燕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连忙召来手下文武官员说:“我要立即派军队去攻打齐国,给张魁报仇。”

这时大臣凡繇却持反对意见,他谒见燕王时说话很有意思,用的是道家“曲则全”的谋略:“从前我一向认为大王您是贤德的君王,所以我愿意追随您的左右。现在看来你并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愿再当你的臣子了。”燕昭王听后,迷惑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凡繇回答说:“松下之乱,我们的先君曾经被敌人俘虏,你曾经对此深感羞愧,但仍能侍奉齐国,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而如今,张魁被齐国所杀,你却要去攻打齐国,这难道不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重要吗?”

听凡繇这么一说,燕王反问道:“如此说来,那我们岂不是不能出兵了。可是齐国杀了张魁,我们难道不报仇吗?”

凡繇为此出策说:“请大王您穿上丧服住在郊外,派出使臣到齐国,以客人的身份前去谢罪,对齐王这样说:‘大王您是贤德之君,这些都是我们的过错。大王心胸宽广,一定不会误杀诸侯使臣。燕王之使被杀,此乃燕国择人之误,望能改换使臣以表谢罪。’”

燕王于是听从凡繇的意见,向齐国再次派遣了一位使臣。

使臣到达齐国,正逢齐王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参加宴会的近臣、官员、侍从很多。齐王就让燕国使臣进来禀告,使臣说:“燕王非常恐惧,因而特派我来请罪。”使臣说完,齐王甚为得意,又让他复述一遍,借以向近臣、官员、侍从炫耀。而后,齐王便让燕王搬回富室居住,表示宽恕燕王。

燕王这次的委曲求全,是为以后攻打齐国创造了时机和条件的。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燕国在郭槐等一大批贤才的尽力辅佐下,不断积养实力,壮大军威,终于在随后的济水之战打败齐国,雪洗前耻。

为人处世要能屈能伸,在力量弱的时候就要委曲求全,这样才能保存实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当时燕王非要逞一时之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去攻打齐国,很可能早就成了刀下冤魂了。

做人能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懂得弯曲,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为了让生命锻炼得更坚强。

老子曾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会直伸;低洼会充盈,陈旧会更新;少取会获得,贪多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张扬,反而得聪慧;不自以为是,反倒明察;不自己夸耀,反得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持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普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其中的道理似乎并不深奥,那就是学会“曲中求直”。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向生活低头,就是学会“蓄势”,为将来“待发”做好充分的准备,懂得厚积薄发。余秋雨先生在《为自己减刑》一书中提到了他的一位狱中朋友因受其启发,在监狱里勤学英语,并学有所成。刑满释放时,带出了一本60万字的英语译稿,且出狱时神采飞扬,丝毫不像受过牢狱之灾的人!他的这位朋友学会了向生活低头,学会了“利用”生活,学会了先“委屈”于生活,后“俘虏”了生活,也就是学会了能屈能伸,并最终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获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