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经济学》:基于发展的模式

《网络经济学》:基于发展的模式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家报业公司拥有发行量各为10万份的5份报纸,另一家拥有发行量为50万份的1份报纸,结果是5份报纸需要5个“首次创作成本”,而一份报纸只需要1个。

1.3 网络经济学的形成

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可能迫使我们要重写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一些经济学家,诸如塔库马·阿曼诺和罗伯特·布洛姆等估计,网络经济本身要为全球经济的全面扩张起作用。技术的进步带动着经济发展这种看法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像保罗·罗默这样的经济学家却认为,数字化改变了头脑中的一些旧思想。数字化的世界已经从分配稀缺的资源限制中解放出来,因为重新安排所有这些1和0的范围是无限的。如果运用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新思想促进了经济增长的话,那么由此引发的经济学的变革,同样会产生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1.3.1 信息生产的经济学

1.信息产品的首次创作成本

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理论中,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生产一定信息的成本并不依赖于多少人在使用它,而且一个人的使用并不阻碍和影响他人使用。

(1)首次创作成本之源。

在印刷行业,与信息的发明相联系的成本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它被称作“首次创作成本”(first copy cost)。也就是说,生产一个新的信息产品需要一些完全独立于与产品如何广泛使用相关的工作。在报业,“首次创作成本”包括记者、作家、编辑及开印前的一些人工作业。附加的成本被称作传播成本,它与报纸的真正印刷及发行有关。这些成本取决于卖出多少份报纸。报业的传播成本包括印刷时使用的机器、印刷工人使用机器的时间、印刷时花费的新闻纸和墨以及发行报纸时的人工和运输工具。包含在印刷及发行的报纸中的资源量与所印刷的报纸数量形成一定比例,因此,一次印刷中增加产量的机会成本实际上是另一次印刷中所减少的机会成本。

为了阐述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地方报纸。一家报业公司拥有发行量各为10万份的5份报纸,另一家拥有发行量为50万份的1份报纸,结果是5份报纸需要5个“首次创作成本”,而一份报纸只需要1个。如果5份报纸又截然不同,满足于不同的消费者及广告商,那么5个“首次创作成本”会比1个带来更多的社会收益。这一例子告诉我们“首次创作成本”产生了一种规模经济或自然垄断。

(2)首次创作成本在信息生产中的重要性。

信息生产中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在于“首次创作成本”与传播成本比较时的相对重要性。如果和传播成本比较起来平均每位读者“首次创作成本”较低,或是由于有大量的读者或传播成本确实较高,此时如果厂商减少数量,价格只会小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压力会非常小,因为每一位消费者的成本补偿非常小。

在信息生产中科技进步的本质会对信息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产生影响。假如发行技术的进步快于生产首次创作成本技术的话,其中影响之一就是降低使用成本,从而将扩大使用范围,并且随着“首次创作成本”均摊到更多的用户上,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这一影响将使印刷品的多样性变为可能,另一影响是为了维持发行正常运转下去,“首次创作成本”将会增加,并进而增加价格差异的百分比,以保证产品多样性的同一程度。这一影响将导致如下结果:差异不多的产品、“首次创作成本”投资减少、每单位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每种产品的更大量的发行。具体哪一种影响作用更大,将取决于成本结构变化的幅度和多样性需求的深度。

就报纸而言,技术进步大大地降低了发行成本而非“首次创作成本”,结果是报纸品种减少而平均发行量却上升了。而杂志的发行成本则不断上升,这是因为杂志的基本发行方法是通过邮局,而邮政的补贴近年来在不断地减少。这将使大多数出版物的发行战略进行调整。杂志寻求同类的、相对较为狭窄的读者群,从而降低发行量但却从追求某类读者的广告商那里得到了补偿。

对于出版业的各种信息产品而言,“首次创作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别是太为普遍了。信息产品中的创造部分通常属于公共产品,因为它们的成本不决定于最终的使用。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必然会包含与每个人相联系的成本。

对全部信息产业而言,成本的改变将对产品的数量和差异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在以上的印刷业中已经举例说明。譬如说广播和报纸、杂志、书籍比较起来,其发行成本要低于“首次创作成本”。假设在所有媒体中消费的差异性需求是基本一致的话,那么对于广播业的多样化需求要低于出版业。在电信业,信息传播成本的大规模降低增加了数据分享的吸引力。例如,如果记录必须用文字保存并由人员亲自管理的话,那么,每个办公室都必须保持它的记录。电信传播成本的降低和计算机记录下的规模经济引起了记录保存的中心化、标准化,从而减少了差异性。

(3)信息产品争论的中心问题。

关于信息产品的大多数争论源于信息生产的简单经济事实。问题的中心是完全有效率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信息产品必须包含它在市场上的全部成本,那么其价格必须包含与私人使用相关的私人成本以及一部分与生产相关的“首次创作成本”。但随着价格的提高,消费将会下降,从而使那些愿意接受高于私人成本价格的消费者只接受私人发行成本以下的价格。因此通过价格体系,“首次创作成本”会减少信息使用的广泛性和信息生产的不完全性。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一个信息产品的付费要高于私人发行成本。如果产品能被复制的话,使用者可通过“授权”或“合法”复制原著,从而避免承担“首次创作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创作者很理智,而且对于一个不愿付出全价的使用者来讲也可以提高效率。当然,如果有足够的使用者避免支付全价的话,“首次创作成本”就不能得到保障,社会上信息产品的生产就会减少,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发行的效率会大大地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私人市场并非无济于事。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生产者可使信息产品在复制时存在着致命的风险。一种方法是改变产品,诸如编写一套保护程序或使用一种不能完全被复制下来的印刷程序为产品提供保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开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一般来讲,这些方法都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进行一下改善,并不能解决效率问题。一个受保护的产品其价格肯定要高于发行的最低成本,甚至还要包含一部分“首次创作成本”。

电视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防止非法使用的例子。电视节目可以通过信号隐藏来得到保护。然而对将节目自由传送给收视者来讲,这个过程的成本过于昂贵,因为对每台电视机进行扰频和除频都需要较高费用。开始时,电视业并不采纳这种方法,而是通过自由收看来扩大观众群和广告的收视人数。但有线电视及卫星传输的出现,以及消费者收入的不断提高改变了电视商的收益最大化策略,因而限制用户使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基本上,电视商因限制收看而增加的成本与因观众减少而少收取的广告费用被从用户中收取的费用抵消掉了。

公共信息的提供其困难在于它是否能解决效率的第二个问题——有效率地使用知识;很明显,它不能解决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适量与适度的新信息。研究与开发领域提出了两个议题来解释第一个问题的本质。

研究与开发政策的一个议题是,基础研究者们是追求对社会有很大价值的新知识,还是只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对研究的公共支持不在于它给研究者带来多少财富和幸福,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人的生活。超级超导对撞机究竟是美国下一代技术发明的金钥匙,还是只是几千个科学家手中价值昂贵的玩具。政策问题的本质是,在我们实际去建造超级超导对撞机以前,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除非我们先去建造它,因为基础研究的结果不可测。社会如何确保项目能与社会反应方式相呼应而又不损害发明和研究者的效率,这也许是一个严肃的而且永远难以得到满意回答的政策问题。

另一个关于研究与开发的议题是“选取胜利者”的适应性。这主要指政府所倾力支持的商业研究项目是对社会有极高价值而私人企业又不愿从事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的成本在市场上不能全部得到补偿。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政府官员并不知晓究竟哪些推荐项目会推动商业技术。

关于研究与开发的这两个核心问题对各种形式的信息生产都适用。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支持文化产品与政府机构相联系的基本问题,如公共广播事业和国家艺术资助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共支持来讲就不仅仅是像其他信息产品一样缺乏艺术品。一个前提是,政府既不需要满足私人艺术家的品味(让他们自己依照个人的兴趣谋生,而不是去创造什么公共产品),也不需要让政治上的支持和反对者而不是产品的优点来决定分配,即可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与开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事先知道哪种信息值得生产,以及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而不是在更为开放的产品评定体系内作出选择时所面临的困难。

1.3.2 信息技术经济学

1.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1949年,克劳德·申农(Claude Shannon)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小。因此,信息的使用价值含有一种主观的成分。与有形资产不同的是,信息的价值往往随着(选择性的)大家对信息的共享而增加;而且,信息不会因为被使用而贬值或废弃,尽管它也许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过时。另外,信息不是一种独占性的商品——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不放弃它的同时传送给别人。由于信息的这些特点,信息的经济价值理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意味着目前没有任何理论可以用来决定增加一个价值单位的信息输入会带来多大价值增量的输出。

这说明了信息价值的测量手段的缺乏。由于美国管理实践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如果你无法测量它,那么你就无法管理它”,所以信息很少被作为创造财富的资源来管理——用奥尔德斯·赫克斯利(Aldous Huxley)的话说,就是“信息能够完善一种真理标准在方法论上的不足之处”。

电子信息技术就如同信息本身一样,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与能源技术那样的资本消耗型技术相反,电子信息技术是资本保持型的技术。

根据申农的定义,提高信息的价值意味着提高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能力。技术通过它的发展速度——速度持续增加,而每个单位的增加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少——来提高信息的价值。技术,这个生产力的发动机在过去40年一直以每年25%的总体增长速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力,而且,在今后10年中将以同样的或者更高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

2.把信息和技术同经济价值联系起来

(1)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在能够被数字计算机处理之前必须实现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信息会丢失,就像许多音乐迷们在听激光唱盘时所感觉到的那样。声音、图像、压力、光谱分析以及其他许多“现实世界”的信息资源的模拟信号在处理过程中被转化为数字信号。在某些情况中,这些信息被“美化”了,也就是说技术以一种把更多意义传达给人类的方式创造着信息,对“真实的”信息进行了夸大或补充。1989年,我们在家看到的海王星和它的卫星图片不是任何一种摄像机拍摄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人类宇航员会亲眼看到那些图景,而是计算机合成出来的效果。计算机对来自可见光谱之外的、用多种仪器测到的信号加工处理,展示给人类一幅直观的画面;比起那些无线电遥测仪打印出来的结果,计算机制作出来的图景对人类更加有意义得多。

某些数字化的信息可以被编码,即被转换为具有标准意义的符号——就像字母和数字那样。这使技术可以表现为人类记忆的延伸——如同书籍对于人类的作用那样——和人类推理能力的扩展,而后者书籍就做不到了。与望远镜显微镜雷达和声纳这些拓展我们视觉和听觉的技术相比,这种智力上的增强使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要更加深远。

技术可用于对信息的捕获、数字化、编码、存储、处理、传递和表达。这些基本功能提高了信息的潜在价值。信息的使用价值由信息的适用性、精确性、时效性、完整性、易用性、可获得性和“可整合性”(integratability)这些属性所决定,当然这些属性也会受到技术的影响。

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对所研究问题具有多大的相关性。“相关的”信息应具有和所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相一致的内容。反过来,信息的内容和意义从信息的结构中产生,比如说关于信息的信息。

(2)信息结构的一般等级划分。

●事实(facts):在一种真理价值观下得到的观察资料(比如,某一家电产品在广州和武汉两市的销售量下降了)。

●关联(context):关于事实的事实。

●信息(information):关联中的事实(比如销售量仅在这两个城市下降了,因为在这两个城市同时出现了四种不利的因素:我们抬高了价格;竞争者宣传推广新产品;天气不合时宜地变冷了;新房屋的销售量急剧下降了)。(www.daowen.com)

●推理(inference):运用思考、理解能力的过程。

●智力(intelligence):对信息进行的推理(比如,多线条的衰退分析表明销售量与我们和最近的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价格差异有着极大的关系)。

●确证(certitude):既建立在主观基础上,也建立在客观基础上。

●知识(knowledge):对智力的确证(比如,销售量在广州和武汉两市下降是因为在一个竞争对手以低价格促销其产品而打入市场的时候我们却抬高了价格,近四年来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里发生过三次)。

●综合(synthesis):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合成。

●智慧(wisdom):综合了的知识(如坚持对竞争对手在价格和促销活动方面的预测,并把它作为我们制定价格过程中认真考虑的一部分)。

粗略地看,从“事实到智慧的等级划分”和某些信息系统的专业术语之间存在着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对应——至少这种对应一直存在到“知识”等级。比如数据可以说相当于事实;数据库和数据模样相当于信息;专家系统算法程序相当于智力。因为确证通常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成分,所以说信息技术能够“知道”一切是否有意义还有待商榷。然而,利用技术可以设计一个我们称之为学习的“共同的大脑”,它对一个系统在各种各样预见到的情况中应该如何表现“了解很多”。

Micro Mentor公司的总裁埃里克·沃格特(Eric Vogt)指出了信息等级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结构中,等级越高,你所要学的东西就越多。组织的“学习循环”过程就是感知—解释—决策—行动的循环往复。这里可以简单地画一个草图将信息等级结构和“学习循环”结构对应起来:事实可以被感知;信息和智力对于解释事实之间的关联或意义是必不可少的;产生知识的确证可以提高决策制定过程的质量;而在智慧引导下的行动必然是优化的选择——尤其是当存在更多的智慧能把一个学习循环的各个过程连接成一个自我增强型循环的时候。

3.技术如何作用于信息并提高其价值

(1)信息技术与信息价值的改变。

仅仅通过对信息更快速地加工处理,信息技术(IT)就能改变信息的价值。更快的速度意味着在给定的时间里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探求更多的决策选择方案,从而对作出的选择更具有管理上的信心。这意味着,可以更快地得到一个给定的选择方案,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更及时地作出决策,因为他们更迅速地掌握了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利用速度的提高在同样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或者以更少的时间完成相同的工作量,自从机械计算器、拣信机和制表机出现以来,这一直是对信息技术投资的理由所在。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主要的价值增长越来越决定于信息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被用于组织、管理及连接信息源和信息用户这些因素。

可以利用技术把更多的信息源和信息用户联结起来,从而使信息更加包罗万象。对更多事实的更多细节以更高频率进行采样,可以成为重要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对“那里正发生什么”的更多感知意味着争取市场各分区中的大客户的能力的提高,这些市场分区对企业的竞争来说坚如磐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策略已经改变了一个产业内部力量的平衡。当麦克森公司和美国医疗用品供应公司(现在是百特公司的一部分)刚开始启动它们的ECONOMOST系统和自动统计分析程序的时候,制药业的产品只有47%通过批发商分配出去。但现在这个比例已超过了80%,而且仍在继续攀升。在各种行业里,零售商(如沃尔玛)、批发商(如麦克森)、制造商(如Progressive,贝尔·斯特恩斯)或者第三方(如ADP)都通过主动地捕捉客户反馈的信息这种做法在市场上赢得了实力和影响。

(2)信息技术与信息交流、信息共享。

把用户互相连接起来还能促进知识的交流,而且,信息技术实现的网络组织形式已经显示出与消息灵通的人和最新的信息“连接”在一起本身固有的强大的潜在优势。

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外延是信息的共享,这便于实现许多参与者之间的协调行动。技术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组织和综合信息:用户及其请求对数据有一个共同的考虑并因此对“那里正在发生什么”形成一种共享的思维模型。类似地,可以通过人们及其请求能够共享的方式组织软件的逻辑,并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实现对于“我们怎样处理这儿的事情”这一问题的共同的理解。

关于信息的信息可以通过找出信息之间的前后关联及意义这种方式来管理。这种方式可以对信息进行组织以抓住重要的特性和数据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找出数据之间的前后关联把数据转变成信息。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图和特性图,以数据模型的形式,使一个组织解释信息的方式规范化。也就是说,这些模型通过它所定义的关系模式和特性模式对信息进行过滤。模型法是处理大量庞杂数据的技术手段之一。借助这种手段,我们可以从大批原始数据中获得其中蕴涵的意义。

当技术利用它的速度来完善信息的连接、共享和组织的时候,其结果可以从信息在三个方面的增强来表示:全面性、完整性和目的性。这三个词通常是用来描述“理解力”或“智力”的。使用它们描述信息并非是拟人化的夸张,而是因为这三个词确实反映出技术能够作用于信息以改变信息的本质——从被动到主动,从描述事物到使事物发生变化的方式。

1.3.3 网络经济学(信息高速公路经济学)

1991年,美国互联网开始进入商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到1995年,美国形成互联网骨干网。与之相适应,从1993年起美国的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网络经济学(Internet economics),政府和大学、专业咨询公司、IT媒体和企业界成为了美国网络经济学研究的三支主要力量。麻省理工学院的李·W.麦克奈特(Lee W.Mcknight)和约瑟夫·P.贝利(Joseph P.Bailey)在1996年介绍了有关互联网技术、经济和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并提出了6个研究领域(见图1.1):(1)数字网络经济学;(2)互联网资源分配和定价模型;(3)响应定价;(4)对互联网服务进行定价的需求;(5)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学;(6)网络经济学和政策。

img1

图1.1 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的学者和专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尤其对网络经济学本身,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

1.狭义的网络经济学

狭义的网络经济学认为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不包括基于电子数据交换的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的学科。这是从1993年互联网开始应用于商务活动后蓬勃发展起来的。

在这种理论支持下,网络经济学被认为是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部分。像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对网络经济学进行了分类(见表1.1):(1)网络基础设施层;(2)网络应用软件层;(3)网络商务中介层;(4)网上交易层。

表1.1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对网络经济学的分类

img2

美国经济统计局从企业的经营环境入手,定义了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联系的分类标准,见表1.2。

表1.2 美国经济统计局对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分类

img3

我国的一些最新研究也沿袭了这种分类,将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总体分为:

(1)网络建设的产品提供层。提供主要网站建设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包括PC类产品、服务器产品、网络通道产品、网络连接类产品(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和网络安全类产品、骨干通道提供服务、服务器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

(2)网络建设的产品应用层。就是利用上述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域名注册,接入服务、网站建设、虚拟主机搜索引擎软件以及网络建设咨询和联机培训等。

(3)网络空间的虚拟中介层。本层不直接进行网上交易,而是聚集厂商和消费者,使交易更容易进行。这层包括网络门户和垂直门户,网络媒体和网络虚拟市场,虚拟社区建设,网络经济人和网络广告等。

(4)网络空间的直接商务层。就是企业和消费者利用搭建好的平台,从事交易活动,也就是电子商务活动。包括有形商品的网上销售,网上招聘,网上内容订购,企业间的网上交流等。电子商务层又可以分为三类: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以及无形商品和服务的网上销售。

2.广义的网络经济学

广义的网络经济学是指确定以信息网络(主要是互联网但不限于互联网,如内联网、外联网等)为基础或平台的、以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的学科。因此,它还包括非互联网的网络经济活动,不以网络为主营业务但与信息网络有关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因受信息革命影响而正在变化中的传统经济活动,如“e化”(即电子化)中的传统企业的经济活动。这种观点将网络经济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宏观经济,它是网络诞生后,在其不断影响和深化的过程中,整体经济本身也不断变革、适应和创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书所指网络经济学实际上是立足于广义的网络经济学定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