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篇3
记忆大师训练之——语文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阅读理解和作文外,基础知识点的记忆量大、记忆不牢固等问题,是学生学习中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
示例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伦敦杂记》《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将内容转化为自编情景剧:
1898年,一个浙江绍兴姓朱的人,跑到江苏东海,生下一个奇特的儿子,生下来时腰佩弓弦,身上自画(华)春华秋实图案(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长大以后就是朱自清,但天妒英才,半百而亡(1948年亡)。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的背影(《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示例二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16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呐喊》中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祝福》收入《彷徨》,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
将内容转化为自编情景剧:
鲁迅和朱自清是老乡,也是浙江绍兴人,比朱自清大17岁。原名周树人,意为长大成才之意,但不知为什么总说自己是河南人,于是就取字豫才。长大后,写了几个集子。小说集,无非就是“喊徨故事”(《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无非就是“南腔北调二盖亭子而已”(《南腔北调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而已集》等16部)。《呐喊》说的也无非是:“故乡孔乙己喝药发狂上QQ”(《故乡》《孔乙己》《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迷茫的“祥林嫂”就在《彷徨》里面犯傻。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不用说了。他的翻译更好玩:苏联的法捷耶夫《毁灭》了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
示例三
冰心的作品:《繁星》《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春水》《超人》《小说集》。
将内容转化成自编情景剧:
“冰心”(有一个人,因为她的心像冰一样晶莹剔透,因此,我把她看作冰心)在看“小说集”,突然,她看到一个“超人”提着“小桔灯”从“春水”里面蹿出来,拿着“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两封信向“繁星”密布的夜空飞去。
类似的作家和作品的记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记忆标志,总之要在作者和作品之间找到有关联的东西作为记忆标志。
示例四
著名作家金庸创作了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金庸取每部小说的第一个字,作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如此,这14部书一下子就能被人记住了。
二、段落的记忆
示例
下面是鲁迅先生描写“少年闰土”的一段文字:
深蓝的天空 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着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 了。
将上述段落中的关键词挑出来,转化成简单的图像画面:
天空—圆月—沙地—西瓜—少年—银圈—钢叉—刺去—将身一扭—逃走。然后丰富关键词周围的内容,并将其转化成图像,这样就很轻松、容易地记住了。
三、诗词、散文的记忆
(一)运用字头法记忆
示例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前四个字分别为“茅”“花”“一”“两”,合起来就是:湖阴先生的墙头有“茅花一两”。
(二)运用关键词串联记忆
示例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诗的关键词:风雨、飞雪、悬崖、花枝、不争、春报、烂漫、丛中笑。我们把这八个词串联起来:“风雨飞雪悬崖冰,花枝不争只春报,烂漫丛中笑。”
记住这几个关键词,背诵时就不会发生丢三落四的情况。
(三)运用图像法记忆
示例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作者的文章本身已经非常形象化的时候,可以将文字直接在大脑中转化成图像或影像进行记忆。比如,上面的诗就可以转换成四幅图画:
日照香炉山产生袅袅紫烟,远看瀑布像挂在前面,飞流直下有三千尺长,好像银河从天而落。
(四)运用空间联想记忆法记忆
示例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拍电影:诗中的主人公——渔翁,其视角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近到远、由点到面的转换过程,即:千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万径人踪灭)—孤舟(孤舟蓑笠翁)—独钓(独钓寒江雪),主人公的目光从无限广大的天地回到眼前一根小小的钓钩,这样就容易联想记忆了,我们在记忆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五)运用形象法记忆
示例一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著名的词,它描绘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城市风情,物象很鲜明。很多人记不住,是因为没有完全看明白这首词。如果你看懂了词的意思,便一切历历在目,在脑海中构思出一幅唯美的画面,很快就记住了。
元宵抒怀
——安之若素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啊,好像一夜吹放了千树万树美丽的花,
满天烟花啊,更如同被吹落的雨一般的星。
路上啊,是宝马雕车里,丽人飘落的香气。
风中啊,
是那箫声低回,
月光流转,
一夜的鱼、龙灯舞。
那街上的女子啊,
雾鬓云鬟,
头上啊,是元宵的闹蛾儿、雪柳,
身上啊,流光溢彩,是金丝做的衣裳?
若有若无的的香气啊,随着笑语盈盈的远去而消逝。
我的爱人啊!你到底在哪里?
人群中,我已千百遍的寻觅!
蓦然回首,
我那梦幻般的美人啊,
我那如美人般的人生啊,
好像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示例二
荷塘月色(片段)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婀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之间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是一幅宁静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它主要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风动、流水等五个方面。
荷叶:田田;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荷花:零星点点;有开有合,如明珠,如星星,如美女。
荷香:缕缕清香,像远处的歌声。
风动:造成颤动,叶间有了波痕。
流水:脉脉,不见颜色。
只要脑海里有了这五幅图画,再背诵起来就“胸有荷塘”了。
(六)批判记忆
示例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www.daowen.com)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裘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学生背诵长的诗歌,尤其唐诗、宋词,有一个共性,能够记住知名的一两句,其他的就很难记住了。这不仅与作品有关,还与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关。老师在讲解这一类诗歌的时候,要把诗歌分析透彻,包括诗歌的缺点,这对学生是极为有益的。背诵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这首诗全篇突出一个“冷”字,作者从“北风”“草木”“衣着”“乌云”“雪路”等多方面加以描绘,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二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相对上一首诗来讲,要长得多,但背诵起来可能反而比上一首要快。这首诗虽长,但内容饱满,思路清晰,内容紧凑,通俗易懂。即使背诵的过程中,有容易卡住的地方,你只需稍微加上必要的记忆标志,就很容易把整首诗背下来了。
还有,这首诗的题目经常被读成“将(jiāng)进酒”。这个问题你这样解决试一试:“将(qiāng)进酒”是唐朝及以前汉乐府时候劝酒常用的题目,类似于以后的“曲牌名”“词牌名”。那时很少说“请喝酒”,而是说“将(qiāng)进酒”。“将(qiāng)”和“请”发音也很近,这就是“将(qiāng)”字的出处。
四、文言文的记忆
逻辑联想记忆法记忆
口技(片段)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莫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段文字逻辑性比较强,第一段先介绍场合、道具、宾客坐姿等,然后“抚尺一下”,表演开场。第二段开始介绍口技表演的具体内容。先是“犬吠”——妇人被犬声惊醒;“欠伸”——丈夫被妇人的动作打扰;“呓语”——小儿子被上述动静惊醒;“大啼”——丈夫睡不着了;“夫亦醒”——为了平息喧哗;妇人给小儿子哺乳,“拍而呜之”——大儿子也被惊醒;作者总结当时的各种声音——众宾客的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五、语文知识的记忆
(一)列表记忆法
1.李白、杜甫、白居易作家作品
续表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小说作品
表格项目的科学设计,是列表记忆法的关键。在设计项目时应该分清主次,把重要的、有意义的项目放在主要位置,而一些从属的没有关键性意义的项目,可以放在“备注”或末尾的栏目里。
(二)联想记忆法
1.复句类型
因果 并列 递进 假设 转折 条件 选择 承接
可记为:病(并)因旋(选)转,呈(承)递假条。假想一个人因为生病,病到天旋地转,向老师告假。
2.汉字造字法
象形 会意 形声 指事 假借 转注
记为:向(象形)假(假借)指(指事)挥(会意)转(转注)型(形声)。
3.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可记为:古(骨)今(金)小隶开(楷)草行。
4.中国元杂剧四大悲剧
可记为:在秋天的汉宫,窦娥在梧桐雨中遇上赵氏孤儿。
5.科举考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可记为:院乡会殿。联想记忆:农家院、乡政府、省会、金銮殿。
6.元曲四大家
可记为:关爷骑白马去郑州。
7.中国当代四大散文家
杨朔 秦牧 魏巍 刘白羽
可记为:杨木(牧)喂(巍)鱼(羽)。
(三)归纳总结法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第一部词典——《尔雅》
3.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4.第一部诗集——《诗经》
5.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四)口诀法
1.古文加标点的规律
曰后冒(号),哉后叹(号);
盖、夫大多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矣、尔后面加圆圈(句号),
者、也等词表停顿;
句、逗酌情仔细看。
2.比拟与比喻
比拟特征是摹拟,
比喻重在求相似。
把物当人是拟人,
把人当物是拟物。
“敌人好像疯狗样”“敌人此刻在狂吠”,前句比喻后比拟。
“群山起舞、江河笑”“敌人夹着尾巴跑”,前句拟人后拟物。
3.十九部中国古典名著
记住这二十八个字的小诗,便可以记住十九部中国古典名著。
东西三水桃花红,
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
聊斋史书西厢镜。
第一句,“东”指《东周列国志》,“西”指《西游记》,“三”指《三国演义》,“水”指《水浒传》,“桃”指《桃花扇》,“红”指《红楼梦》。
第二句,“官场”指《官场现形记》,“儒林”指《儒林外史》,“金瓶”指《金瓶梅》。
第三句,“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即《今古奇观》。
第四句,“聊斋”指《聊斋志异》,“史书”即《史记》,“西厢”即《西厢记》,“镜”即《镜花缘》。
4.古代“死”的说法
帝王“崩”,诸侯“薨”,
大夫死曰“卒”,
士人死“不禄”,
庶人只能“死”。
六、古人名字的记忆
例如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拆字,“舒”拆成“舍予”。有些在字中加“子”以及“孟、仲、叔、季”表示排行的字等。
名和字的关系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1.名和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此类最常见,比如屈原,名平,字原。班固,名固,字孟坚。
2.名和字的意义相反或相对
此类较少。比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义相反。晏殊,名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明亮。晦,昏暗。顾炎武,字宁人;武,泛指干戈之事。宁人,使人们相安无事。
3.名与字的意义相关
由于词义的变迁,有的名与字已经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行人凭倚的横木,瞻:向前、向上看。轼和瞻连起来就是:扶着横木向前看。苏辙,名辙,字子由;辙,车轮碾过的痕迹;由,经历,经过。又如,农历十五,称“望”,是因为日月相望。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是因为月末昏暗。再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这都与阳光有关,山的南边自然能接受最多的阳光,水的北岸易受阳光照射。
上面的内容仅仅对速记语文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语文涵盖的内容博大精深,既涉及了考卷上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又涉及了课外古往今来的名著,要学好语文仅靠上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对上面快速记忆的训练,你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运用你学过的方法进行重点记忆呢?请你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并建立记忆标志。
速记心得体会
今天记忆任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