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恋爱与婚姻:七个社会现象揭秘

大学生恋爱与婚姻:七个社会现象揭秘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的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特殊的婚恋情感关系,如同居、丁克家庭、未婚妈妈、单亲家庭、剩男剩女等社会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社会现象呢?我们认为婚恋情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应该被忽略,所以亟待引起政策和社会的关注。同时,76.6%的未婚同居女性认为同居对自己身体产生了严重影响。

七、婚恋情感社会现象面面观

现在的年轻人很困惑,到底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好呢?该不该要孩子呢?当今的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特殊的婚恋情感关系,如同居、丁克家庭、未婚妈妈、单亲家庭、剩男剩女等社会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社会现象呢?我们认为婚恋情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应该被忽略,所以亟待引起政策和社会的关注。

(一)未婚同居

1.未婚同居的成因

现代社会,一方面人们渴望爱情和美好的婚姻,另一方面人们又不肯为爱情和美好的婚姻下工夫。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事业上和婚姻上的这两种投入完全不成比例。这样我们就经常看到某些人在事业上踌躇满志,在婚姻面前却迷茫徘徊,有的人看到那么多人离婚就不敢结婚了。但不结婚怎么办呢?毕竟人们还有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于是便选择逃避责任省事的办法——同居。但同居关系越多,人们对婚姻的安全感就越下降。同居可以解决你暂时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但没有承诺,因为同居毕竟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2.未婚同居的现状

社会发展,人性开放,随之而来的是见怪不怪的同居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呈蔓延趋势,对婚姻家庭观念和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值得全社会关注。有人可能会说:“婚前先同居一段时间,有助于彼此适应,并可提高日后婚姻的成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

国外已有多家研究机构通过调查推翻了上述观点,该调查有以下几种结果。①同居的男女比结婚的夫妻更易因口角而动手,前者有16%,后者有8%,出现暴力事件的概率同居是结婚的2倍。②同居男女比夫妻更易偷情,Renata Forste与Koray Tanfer在National Survey of Women中发现,有第二位性伴侣的女性的比例在以下情况分别是:已结婚4%、在同居20%、在恋爱18%。可见只有结婚能真正促进忠贞的关系(而这亦是同居男女和恋人的期望),同居和恋爱差不多。③在有孩子的家庭中,同居男女的平均财富最少(与单亲家庭差不多),完整的双亲家庭最富有,而与排在第二位的单亲父亲家庭也有一段距离。④同居男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结婚的夫妻差,例如前者较多说他们感到沮丧和对生命不满意,这种同居关系的不稳定性对人的精神可能有所拖累,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人的心理带来困扰,甚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⑤同居后结婚的夫妻比直接结婚的有更大概率离婚,没有经过同居更容易拥有平顺幸福的婚姻,而曾经同居过的夫妻,其离婚率比一般夫妻高出50%,事实上,他们中有高达四成的伴侣同居之后根本不会选择结婚,另有四成的人十年内就离婚。

3.大学生与未婚同居

大学生作为一群青年朋友,自然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自然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当你们选择了未婚同居,并迟迟不能结婚时,你就得做好吞食苦涩果子的准备了。一旦两人关系有变,衍生出的经济纠纷、子女抚养、感情伤害、道德等问题就会剪不断理还乱。据《2007广东性学报告》中称:62.4%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同居行为表示后悔,大学生在观念上对婚前同居日趋宽容,但在行为上依然谨慎保守。一项对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赞成大学生同居的占28.4%;任其自然的占57.6%;表示明确反对的占13.5%。中国人民大学潘绥铭教授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大学本科生中同居的仅占5%。西安对5所高校的8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也发现,仅7%的学生有同居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在对婚前同居持宽容态度的同时,特别是男性,对自己法律上配偶的忠贞却看得非常重要。对“假如你的恋人失去贞节,你还与她结婚吗”这个问题,有53.4%的男大学生选择了“不”。同时,76.6%的未婚同居女性认为同居对自己身体产生了严重影响。

研究者指出,未婚同居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损害身心健康,同时还可能给未来的婚姻埋下隐患。

(二)“剩男剩女”

1.“剩男剩女”的概念

“剩男”是指现在比较流行的,称呼年龄在30岁以上还是单身的男性同胞。与“剩女”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曾谈过恋爱却依然单身的男士,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徘徊犹豫男、花心翩翩男、自由主义男、完美主义男等。

“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可谓条件优越。只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20世纪70年代)、Stuck(被卡住了)。曾谈过恋爱却依然单身的女士,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好胜倔强女、现实挑剔女、情伤深重女、高低不就女、命运作弄女、遇人不淑女、恐婚女、长不大女等。

2.剩男剩女的成因

剩男剩女的成因具体有以下几种。

(1)因为现代人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结婚、生孩子怕影响事业,生活的全部就是事业,生活本身却缺席了,等到他们孤独寂寞发现需要一个伴侣的时候,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出现了“剩男”“剩女”,错过适婚年龄是这一人群的普遍感受。其实女生的最佳结婚年龄在25~28岁,而男生是30岁左右。网上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心中男性最理想的结婚年龄为30岁以后,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超过90%的女性认为,30岁左右的男士是她们最理想的结婚对象,而30岁以下的男士则很少被女性“看好”。相比之下,年龄对女性比较残酷。65%的男士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至28岁的女性;从28岁起,她们的结婚机会就直线下降;女性30岁的时候,有25.5%的男士认为还能勉强娶她;女性35岁的时候,仅有12.5%的男士能够接受。而男性的年龄危机就要少多了,即使到35岁,仍有1/3的女性愿意嫁给他;甚至40岁的“不惑男士”,还有15.2%的女子来选择他。

(2)因为现在人们的性成熟越来越提前了,同时结婚年龄却越来越推迟,因为受教育时间长了,对结婚的要求也高了。过去两个人去做学徒,打份工就可以结婚生子,但是现在房子、车子、票子已经成了结婚必备的“三大件”。除了结婚的物质成本要求增高了,心理成本要求也都增高了。对成熟性的要求,特别是女人对男人成熟性的要求更高了,比如你适合不适合做我的丈夫,以后能不能有好的物质生活等。这样要求提高之后,人们就推迟了结婚。

(3)ABCD效应。美国有位经济学家发表了篇论文,从交易学角度分析择偶观: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想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

(4)职业关系。由于目前大城市职业白领大多为女性,而男性偏少,所以有上海男生感慨地说:“大街上,10个人有8个是女的! ”所以城市女生数量超过男生。虽然目前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男女比例是116∶100,但可怜的剩男大多是农村男孩,上千万的农村男孩成了剩男——D男;而在城市几百万的A女B女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5)教育体系,生存压力。我国的教育体系是不提倡谈恋爱的,但是念完大学一般都22岁左右了,走上社会就面临生存的压力,找工作难,做好工作更难!当不知不觉工作渐渐进入状态,三四年时间也就过去了,这就存在一个工作年龄和最佳适婚年龄的矛盾。加上工作压力大,造成不喜社交,每天宅在家里,所以没有办法接触到几个异性朋友。

(6)独居习惯。现在社会,大多独生子女都是从小一个人长大,有许多生活习惯不愿意被人改变,也不善于与人沟通,造成“习惯性单身”。

(7)感情曾经受挫。拒人于千里之外,与人交往带有防备心理。

总之形成“剩男剩女”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原因(个人对自身的要求定位不同、性格个性不同导致对个人问题的处理有先有后),也有社会因素(人口结构比例客观上不协调、中国当代社会人们的择偶标准仍受传统文化影响、女性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提高)。

3.剩男剩女现状

从婚姻的角度来说,要保证一夫一妻的话,男女比例是要协调的,同时在文化学识等各阶层分布的比率也要相协调,否则一个社会就有可能出现“剩男剩女”现象。我国现在面临着男女结构性别比例失调,加之上面所述成因之“ABCD效应”,就可能导致较高层次的未婚男人不够分配,已婚的男人参与分配,那么这样子高层次的女性就更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情妇、性伴侣等,所以现在40~50岁的男人,非常“走俏”,而他们又是结了婚带了小孩的。现在婚姻竞争激烈,较高层次素质的白领去投资四五十岁的有妇之夫,导致很多中年妇女“下岗”。下面来关注几则相关媒体消息。

(1)网上有资料显示:现在的男女青年结婚年龄相比5年前、10年前推迟了很多,而且结婚变得越来越难了,号称全国最大的严肃婚介网站“世纪佳缘网”每天的注册用户高达3万,大多为女性。

(2)《京华时报》有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突破了50万!心理学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剩男”,“剩女”要承受更大压力,也更容易遭遇心理危机。

(3)《凤凰网》:每个周末,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筒子河南岸,200米左右的河岸,就会出现一幅热闹的相亲场面。约五百多个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手拿A4纸,或举牌于胸前。纸上或牌前,仔细描述着年龄、身高、体重、特长、户籍所在地、工作行业、房产等信息。类似大型相亲地点远不止中山公园一个,目前北京几乎每天都有父母为子女相亲的市场,比如周二、六下午在海淀公园,周三下午在地坛公园,周四、日下午在陶然亭公园,周六下午在玉渊潭公园。此外,在天津、上海、广州、沈阳这样的大城市也有类似现象。

(4)《新华网》: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来表明中国到底有多少着急出嫁的“剩女”,但是看看周末在公园里举行的相亲大会吧,徘徊在那里的多是女方父母。中国著名的婚恋机构中国红娘网的负责人说:“在我们的网站上,付费的女会员和男会员之比是65∶35。”还有一个婚介所的朋友跟我说:“现在登记的大多数是城市白领女孩,男孩没几个。来了个优秀的小伙子,好多姑娘抢着要。”

4.解决剩男剩女的对策

1)宁缺毋滥求完美

有部分青年过度追求完美,他们的理念是宁缺毋滥。这些人都有较好的学历、工作、家庭、外貌等条件,可以说是相对“完美一族”。因此,他们对“梦中情人”的要求也更高。

追求完美的对象并没有错,但如果容不下一点缺憾,对身边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总觉得“那山总比这山高”,这就可能是强迫行为了。对自己过高的评估,带来的或是看轻别人,或是更多看到了物质的东西。很多“剩男剩女”列出的心仪对象条件,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希望一个男人事业有成,身居高位,同时又不能太忙,要经常在家里陪着妻子看电视;又如希望那个女人听话,但挣的钱还不能比自己少……

解决之道:放低自己的身段,要知道人无完人,先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要以过分的理性,以各种现实条件来选择对象,这样会削弱爱情的美妙纯真。

2)自怨自怜变自卑

有的青年明明是个很优秀的人,却因为觉得自己家境过于贫寒或者其他原因而自卑,有了心上人却一直不敢向对方吐露心声,最终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成了别人的新娘。这样的人不但因为自卑错失了美好的姻缘,而且此后自己的心中再也容不下其他异性对象,无奈地“剩”下来,这也是“剩男剩女”中的一大类型。自卑除了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泄气之外,还会让人变得脆弱、内向、极端。事实上,家庭贫寒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逆境中成才更能显现出他的不易和坚强。即使真的有些不足,也属正常,青年人以后的一生还长着呢,只要随时发现缺点,及时纠正,一样能成就一段姻缘,完全没有必要因贫寒而自怨自怜。

解决之道:这类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自卑时,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其次要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有了心仪的对象就要找准时机表白,最后要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得到周围的人的帮助。

3)过分依赖成焦虑

有的女青年身边不乏追求者,但谈了几次恋爱,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她“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每次她都黏着对方,天天见面不说,电话短信更是不断,最终对方都是以“太累了”为借口提出分手。

女性对男朋友过分依赖,只能让人变得焦虑,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让对方觉得活得太累,反倒适得其反了。无论是感情上的过分依赖还是经济上的依赖,主要是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情感因素在作祟,害怕对方抛弃自己,害怕这段感情得不到善终,继而产生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最终不知如何相处,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

要知道,婚姻、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平等的付出才能收获最终的成功,任何一方把对方框得太死或捧得太高,都只能成为负担。完全没有了自我的爱情,并不能留住爱人,相反只能吓走恋人,而如果想想,若沦为男(女)人的附属品,最终只能让对方看轻你。

解决之道:要摆脱这种情绪,首先要增加自信,努力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之后交往时,要学会给对方留下适当的空间和时间,除了恋人,自己也要有朋友、工作和生活。这样就渐渐会发现,如果因为不知如何对待爱人而成为“单身一族”,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

4)社交恐惧不见人

有些人宁可一个人周末去钓鱼、爬山,去享受单人世界的个人情趣,也不愿意和异性朋友单独相处,甚至和异性朋友约会时,就格外紧张,说话结巴,与平时口若悬河的谈吐判若两人,这是“内向”性格人的表现。

内向的人在和异性交往时总会有点害羞,这并不奇怪,关系也不大,随着接触的增多和时间的流逝,只要“郎有情妾有意”,最终还是能成就美好姻缘的。但如果“内向”过分,和异性一接触就紧张,怕失去一个人的空间,也不知道如何与另一个人亲密相处,这就不是简单的性格问题,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症——社交恐惧症,不少的人因此而被“剩下”了。

面对一个陌生的场合,面对特别重要的人,哪怕是再优秀的人,都会有出现“社交恐惧”的可能。谈恋爱时,因为对自己的表现要求过高,特别是碰到心仪的对象后,非常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容易紧张、害怕、焦虑,还会表现出口干、出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脚冰冷等症状。很多“好面子”的人,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就宁愿把自己深藏起来,也不愿意再向异性发起“爱情攻势”。

解决之道: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异性时要有足够的自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肯定能事半功倍。

5)缺乏安全感怕结婚

有些人曾有过一次或者几次轰轰烈烈的爱情,甚至已快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可还是“无疾而终”。这些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害怕婚姻不能持久,害怕生不了孩子怎么办,害怕丈夫会有外遇等,而耽误了结婚的最好时机,最终成为“剩男剩女”。

解决之道:想要摆脱这种情绪,就要找出恐惧的原因。如果是害怕对方的生活习惯与自己不同,可以多到对方家里去做客,在生活中去了解对方的各种情况,为适应婚姻生活作一个铺垫和准备。如果是为婚姻能否长久而担心,就需要增加彼此的交流,要善于发现对方的缺点和包容对方,在生活中多关心、尊重对方,使爱情之树常青。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如何,男女间相互吸引,共筑爱巢都是人的本能,只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一切顺利。

(三)丁克家庭

1.丁克家庭的概念

丁克是“DINK”的音译,是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意指“有双份收入而无小孩的夫妇”,这里的无子女主要是指夫妻双方有生育能力而故意不生子女。这一现象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相关研究领域——丁克族在今日已经是许多不同领域学者研究的方向,过去仅在行销或人口观察上流行,但今日在健康医疗方面也逐渐探讨了丁克族的健康问题,并大多集中在女性身上,例如在二十几岁丁克族的家庭,到了三十几岁忽然间很想要孩子,高龄产妇的比例增高。

此外,也有不少小家庭虽不养小孩,却养了宠物,并与宠物培养出深厚的亲情,造成了丁克族里有相当高的比例爱好宠物。

2.丁克家庭的成因

在无子女这一方面的成因除了夫妻的共识,亦有财力、时间限制与不孕问题等。

3.现状调查

我国现有约1 900万成年人赞同丁克的生活方式。每十六对没孩子的夫妇中,除六对是因为生理因素不能生育外,十对是有意放弃生育的。在国外,自愿不育的比例更高。

我国传统的家庭一般是由丈夫、妻子及孩子组成,而“DINK”家庭的首要特征就是只有夫妻双方而没有孩子。“DINK”家庭的另一特征便是夫妻双方一般均为高知识、高智商的“高知型人”。他们选择作“DINK”一族均有自己不同但却十分充足的理由。

一对四十岁出头的“DINK”夫妇直率地认为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事业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外人看来只缺一个小孩来弥补家庭的不足了,而他们选择不要小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夫妻双方都认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再为一个新生的婴儿操劳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他们估算了一下,当孩子长到活跃的青春期,他们就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显然在身体、心态上都不能与自己的孩子产生互动,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妻子更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将来孩子没出息,会令自己陷入自责,如果将来孩子有出息,则会忙碌于自己的事业,十有八九不会待在父母身边,还是跟没有孩子一样,只不过是多了一份牵挂而已。而且现代社会体制越来越成熟,各种养老制度逐渐趋于合理化。“养儿防老”的想法越来越显得过时。

一对三十多岁的“DINK”夫妇认为夫妻双方在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之后正处于释放阶段。两个人从思想到身体都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他们认为这种充实感远不是添一个孩子并忙碌于家庭琐事所能替代的。

大多数浪漫的夫妻之所以选择“DINK”家庭是因为他们担心有孩子之后,烦琐的家务事会破坏了目前温馨的二人世界。养育一个孩子,就等于从生了孩子之后就是为孩子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了。在部分意义上等于是提前抽空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DINK”家庭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部分现代家庭已从传统的繁衍后代为中心的“亲子轴”逐渐转化成以二人世界为轴心的“夫妻轴”,将来也许还会盛行以“一人世界”为归宿的“独立轴”潮流。现代社会中离婚及单身现象的加剧已经显露出“独立轴”的端倪。

4.丁克家庭夫妻心理

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表现。①生孩子太辛苦,生完孩子更辛苦,本来事业是能有所成就的,但全被孩子耽误了。②两人世界的浪漫没过够。③学习或者生存压力大,年轻时没有时间生孩子,等到年长些,事业算有小成,比以前更忙,索性就不生孩子了。④有了孩子,两人不都得围着孩子团团转,一切浪漫、一切幻想都归于实际。别说有时间花前月下地享受生活,就连睡个囫囵觉,抽空看个电视都成问题。等孩子上了学,你又得担心,上的学校好不好,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好不容易盼着孩子上了大学,又得担心毕业后,能不能找个好工作,找了工作又得担心干得好不好。再接下来就得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做孩子时,总不想父母干涉自己的恋爱自由,似乎这是扫除封建残余的最后一关,但作为父母又不得不干起自己父母曾经干过的事。

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表现。①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样累。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10%的育龄夫妇不准备要孩子。这些丁克家庭夫妇两人平均教育水平一般都在大专以上。而在这些家庭中,由男性提出不要孩子的比率占到60%,比女性要高。这些不想做爸爸的男人们认为:“拼搏,才能挣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吃的苦够多了,不想再让孩子吃这个苦。看看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有星期六、星期天,背着书本去上这个班、那个班,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现在不学习‘十八般武艺’,将来就会被有‘十八般武艺’的人挤垮! ”②不想被孩子打扰。这类人多为前卫青年,不想做爸爸的理由似乎很简单:“我不想被孩子打扰。我和妻子都觉得二人世界很好,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有各自的自由空间。如果有了孩子,我们就不能去旅游,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说白了,我觉得孩子是个负担。”当记者问这类人觉不觉得这种想法有些逃避责任的时候,而他们说:“我倒觉得我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我有了孩子,可我没有耐心和时间去照顾他,那叫负责任吗?”

对于“丁克”夫妻,有人认为这是对人类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丁克”夫妻是享乐主义者的病态人生的反映;更有人认为“丁克”夫妻注重人生质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丁克”现象是对还是错,谁也不能妄下结论,这双“婚姻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品出个中滋味。(www.daowen.com)

(四)闪婚闪离

1.“闪婚”现象利弊谈

“闪婚”现象的一朝崛起,在社会上引发“见仁见智”的轩然大波。孰是孰非,目前下定论为时尚早,只能待时间去验证优劣。以下正反两种观点希望能带给大家些许理性的思考。

1)正方观点:“闪婚”——时代进步的标签

①颠覆传统、呼唤理性(李敬,社科工作者)。千百年来,中国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久经考验”基础上的,这无疑是一种传统文化。如今,“闪婚”现象的出现则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变迁,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摧毁。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其实质并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要门当户对,需要建立的是复杂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如今却快捷地转变为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简单关系。将婚姻更多地定义为责任不见得是坏事,如果“闪婚”能使复杂变简单,使双方都享有更多快乐,未必不是好事。

②冲出樊篱、让婚姻更人性化(李里,家庭婚姻专家)。有资料显示,目前“闪婚”的成功率尚偏低,维持一年以上的稳定婚姻只徘徊在10%~15%之间,一天之中就“闪离”成为一种常规态势。但以此来否定“闪婚”的积极意义显然有失公允。如今,“闪婚”更趋人性化、理性化。如果两人在一起很开心,就无须旷日持久地考验,可以速战速决。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开心,就没有必要去勉强维持,也可以选择“闪离”。这样的离婚,其实比没有爱情的白头偕老要道德得多。

③简约与快节奏时代合拍(王望北,妇联干部)。在如今这个交往频繁、快节奏的时代里,“提速”已经成为一个既可行又不能不行的方式。一切都在加速,什么都在提速,这对婚姻必然产生重大影响。过去那种“马拉松”式的恋爱,“爱你一万年”“爱就要经得起考验”的婚恋模式,正在接受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工作要搏,事业、学习也要搏,一切都只有靠拼搏才能去收获。所以,新生代在应接不暇的时空隧道中穿行,对持久战式的恋爱已心生叛逆,也因此,“闪婚”一经出现就博得满堂喝彩与无数追崇。

2)反方观点:“闪婚”——不易消化的爱情快餐

①磨合——不可回避的适应期(陈玲,家庭婚姻专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一见钟情”式的婚姻成功率只有10%左右。“闪婚”其实是比“一见钟情”更迅速的婚姻匹配方式。“闪婚”的成功率偏低,可能源于它有悖于婚姻的基本规律。婚姻生活中的两人的情感与恋爱时的激情是完全不同的,而“闪婚”却忽略了这种差异。事实上,两个人走入婚姻,要从物质、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做好准备,还要对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的精神情况各方面的信息有所了解。而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这些信息,这也为“闪婚族”日后的婚姻生活设置了很多障碍。一般情况下,两个人至少相处半年以至一年以上,才能为相互了解、磨合留足时间。

②理智——别拿青春赌婚姻(赵一仁,心理学工作者)。在我接触的“闪婚”一族有心理疾病的群体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在婚恋问题上理想化的色彩多于理智,一时的情感冲动取代了理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对方一忽悠就动情,一动情就上当,一上当就上床。结果有人设陷阱下套,你绕进去了就悔之晚矣。由于是“闪婚”,双方都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露半点“庐山真面目”。一些色狼、不法之徒也乘虚而入。一些涉世不深、用情专一的年轻女孩最容易上当受骗。由于受骗上当,一些“闪婚”当事人还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从心灵的阴影中难以自拔,以致影响日后的择偶和新的婚姻生活。我奉劝年轻朋友远离“闪婚”。远离的法宝,就是用理智控制情感,用理智遏制冲动。

③责任——婚姻天平上最重的砝码(张大军,社会工作者)。在婚姻这个情感天平上责任是最重的砝码。当你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就意味着自己从此肩负起对爱人、孩子、家庭的一份沉甸甸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这种责任的承担也是维系亲情、感情、家庭长治久安的链条。而“闪婚”一族,注重的只是一时相悦的情感,而忽略甚至是放弃婚后双方对责任的担负。一旦在责任问题上产生撞击,就很难有调节的办法,唯有逃避——“闪离”。对一个没有道德感、没有责任心的人来说,“闪婚”只是一场把玩异性的游戏,而“闪离”就成了随心所欲的工具。如此,由“闪婚”到“闪离”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人们道德伦理的缺失甚至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威胁。

2.“闪离”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期的婚姻震荡

在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当代中国,人们正遭遇着婚姻动荡的冲击。2011年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5 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其中一部分“闪离”夫妻已成为令世人关注的人群。

中国离婚率走高表明传统婚姻赖以维系的外在纽带日渐脆弱,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去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从年龄结构看,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婚姻相对平稳,50岁以上离婚率迅速上扬;从教育背景看,学历高低与离婚率高低成反比,学历越低,离婚率越高,学历越高,离婚率越低。陈一筠说:“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矛盾与情感风险。”

“一见钟情,婚了。一怒之下,离了。”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处近年来登记的离婚夫妻中,35岁以下者超过一半。其中,“80后”又占多数,“闪离”现象日益突出。“有些人办手续时还在吵架,等拿到离婚证后,又抱在一起痛哭。”

三十多年前,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加上“好人不离婚,离婚没好人”的观念和大杂院式的群众监督,外在纽带对婚姻的稳固起着巨大作用。那时候,结婚是一生的大事,一辈子就一次。从来没想过结了再说,不行到时候再“跳槽、换届、优化组合”。如今,男人有小金库,女人有私房钱,谁也不再离不开谁。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血缘维系婚姻的纽带也脆弱了,其中更重要的是爱情观变了。比如今天的电影和流行歌曲在传播的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过去说不清楚,组织上要给你调查清楚。现在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渗入婚姻家庭,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再追求天长地久。一个人有了婚外情,只要不去贪污、受贿,就没有人追究,成隐私问题了。

当血缘纽带、经济纽带、传统观念和环境纽带等传统婚姻赖以维系的重要外在因素解脱时,现代婚姻的凝聚力更多的是靠情感、文化和性等内在纽带凝聚夫妻,这样的婚姻关系被称为“心理—文化共同体”。对此,我赞同陈一筠老师的观点:这与传统模式相比,它文明得多,进步得多,也脆弱得多。因此现代婚姻更需要我们加倍呵护与珍爱。

3.闪婚闪离的对策

中国人的婚姻怎么了?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经营维护健康、文明、幸福、安全的婚姻家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首先,要加强国内法治建设。现在的《婚姻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比如在国外假如有未满18岁孩子的夫妻离异都有很长的等待期,我们国家现在离婚证书立等可取,我觉得这不是单位管不管的问题,而是法律上最起码应该有个要求,离婚的事情实际上不单是夫妻双方还包括了孩子,但孩子却没有权利。夫妻有离婚的自由,但孩子有被爱的权利。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立法、执法上面应该更加严格,我觉得婚姻法还有修改的必要。我们现在讨论所有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时候常常缺少家庭的视角。例如我们常讲青少年犯罪这个话题,就会说到增加多少个青少年法庭、少管所,说到心理问题就增加多少个医疗所、戒毒所,但却没有从婚姻健康、家庭稳定的角度来讨论。不健康的婚姻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夫妻和健康的孩子,这些就需要大量的心理医生、治疗所,难道这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吗?这不是整个生活质量的下降吗?总是去应对问题的结果而不去应对问题的原因是行不通的。我国十几亿人口,组成了几亿个家庭,如果这些家庭不能发挥它的职能,在分裂瓦解、各行其道,那我想我们就没有办法讨论我们今天的文明、和谐社会了。

其次,教育。现在为家庭婚姻的教育、为人的一生幸福的教育没有投入。现在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不做这一方面。现在人离婚还是糊里糊涂的,比较盲目。所以我认为教育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在这方面国内是一片空白,而在美国就有,有很多婚姻顾问,他们也愿意花钱去学习。现在美国又兴起一个“父亲角色运动”,就是父亲要去学会怎样去做一个父亲。

再者,婚姻是一个过程,需要婚姻辅导。结婚跟离婚,同居跟分手之间都有一段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婚姻辅导。我们现在需要爱情、婚姻辅导师,相关的机构提供信息,让人们了解婚姻,进行婚姻前的教育和了解。婚姻辅导师现在的需要是比较迫切的,而且这由劳工部来培养也是不合适的,我觉得这个高级的职业应该由宣传部、人事部来作评审。要请各领域的专家,包括国外专家进行认证,培养一批婚姻辅导师来帮助人们。

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幸福的婚姻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婚姻。善于生存下来白头偕老的夫妻,都是在不断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坎坷中携手走过的,这也正是婚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和资源!美好的婚姻不是选择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多一份同船共渡、相互拯救的决心和信念,多学习一些婚姻家庭的知识。

延伸阅读

1.泸沽湖的走婚现象

走婚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较多宣传和关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走婚来维持男女双方性关系而实现种族延续的一种民族习俗。

美丽的泸沽湖畔,生活着纳西族的分支摩梭人,他们是当今世上硕果仅存的母系氏族社会,一切全由女性支配。因此,较之其他地方的女性,摩梭姑娘多情且主动。同时,由于青山秀水的滋润,摩梭姑娘大都容貌俊美且别有自然风韵。来到这里,恍如进入花的海洋。

摩梭人的走婚制是世界上最奇特、最有自由色彩的婚姻形态。摩梭女孩成年(12岁)时会举行隆重的穿裙礼,从此之后,可由她挑选如意郎君,其他人(包括父母)均不能干涉。一旦选中,女孩会暗示情郎夜来闺房探访。摩梭人没有明确的婚姻关系,双方不娶不嫁,不建立家庭,全靠感情维系关系。每天晚上所有的成年男人便到自己意中人的家中幽会,到第二天早上又回到自己的家中,小孩由女方家庭抚养。一旦感情破裂,男不走访或由女方在闺房门口放双男鞋即可离散,无怨恨,无忌妒,随缘而行,外人更不可有异议。

走婚是“母系”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

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哪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这个仪式是由男方家请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们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

男方会得到女方用摩梭麻布亲手精心织成的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他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证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代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阿注”定居婚是指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

在他们这个氏族中,“阿哒”(父亲)认孩子要举行仪式。一般要先敬祖宗,后请邻居老妈妈们吃饭,让乡亲们知道娃娃是谁家的宗族之系,但不能把小孩抱走,小孩是这个“母系”氏族家庭中的成员,男方家是绝对不能带走这孩子的。到这时有的男人会在女方家住下来,但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在女方家上门,“丈夫”的地位非常低,只得处处小心,规规矩矩做人,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完成主妇分给的任务。在木摞房客厅火塘边,这位“女婿”只能盘脚坐在下方的位置上,由当家主妇分给他一份食物。如果这位“女婿”各方面表现不好,自个儿会灰溜溜地回到自己母亲身边,这就是“走婚”全过程。

http://www.shenmeshi.com/Life/Life_20070627225910.html(摘编自“什么是网”生活咨讯)

2.世界各地婚俗拾趣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尤其是有趣的婚俗,不一而足。一提到异国婚俗,人们除了想到婚纱,教堂、牧师之外,便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其实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这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婚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岁岁平安——俄国婚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说完贺词,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这就有“岁岁(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从新人在花车车头缚上的装饰可知道他们期望第一个婴儿是男还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儿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儿。

▲韩国:“两点”新娘——韩国新郎会穿上大礼服,新娘的嫁衣则是七彩的丝织服,配以长袖子和黑丝顶冠。新娘的化妆会在脸颊上点两红点,有抵抗邪灵的意思。

▲阿根廷:花水浴——在阿根廷一些地区,青年男女在订婚或结婚时,有洗“花水浴”的习俗,所谓“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蓝鲜花撒在水面,洒浴时用花瓣揉搓全身,他们认为水是圣洁的,花是喜庆的,而“花水浴”正可以代表美满和吉祥。

▲墨西哥:盐、酒和面包——传统的墨西哥吉卜赛婚礼,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酒和面包。这意味着除非世界上再没有盐、酒和面包,否则,这对夫妇的爱是不会消失的。

▲欧美人和日本人结婚时,家长都要送一套精美珍贵的著名百科全书作为礼品送给新婚夫妇,这已经成为中产阶级时髦的风习。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因为当地老鼠成灾,州当局宣布,男子要登记结婚,必须先打死二十五只大老鼠送交政府,否则不予办理结婚手续。

▲在南斯拉夫中部地区,小伙子到女家求婚,成与不成,尝一尝姑娘送来的咖啡就明白,甜的咖啡说明女方全家已经允亲,苦的咖啡那就对不起请另攀高门。

▲在西德波恩,男女青年结婚前往往要举行送旧迎新联欢会,亲朋好友会带来破旧的用品,摔得粉碎,并撒许多碎纸,新娘的父母再铲这些东西进垃圾箱点燃庆贺。

▲墨西哥的吉普赛人举行婚礼时,“头人”分别给新婚夫妇吃一口拌了酒和盐的面包,用刀在他们的手腕上交叉划口并使血口交合在一起,象征爱情忠贞长久。

▲乌干达卡拉莫贾人,向姑娘求爱主要是夸耀自己的勇猛,披上自己杀死的猛兽的皮,姑娘为此被打动会扑到他的怀里,如姑娘漠然不笑,小伙子往往会只身入深山或到其他部落抢牲畜,他回来时满载“胜利品”的话姑娘会很快坠入情网。

▲法国一些地方,青年男女结婚前要分别为自己的朋友举办“埋葬单身汉生活”和“辞行宴会”,要制作一个象征性的“棺材”,举行一次“葬礼”,宴请亲友,再奏哀乐,燃蜡烛,举行安魂祈祷仪式,众人再抬棺送到花园、田野埋葬,或扔到河里。

▲印尼的达雅克族,男方会先抢走姑娘并留上标记,女方父母率众执刀具去“追赶”,杀掉男方拴在路上的鸡、猪、牛等,冲破男方院子前的篱笆,到此男方队伍才击鼓唱歌冲出迎战。但马上男女方都会走出一个专司礼仪的长者,口念祝词,一唱一和,于是双方和好,煮饭做菜喝酒,再回到女方家举行婚礼。

▲肯尼亚基库尤族的姑娘出嫁时,要表现得极度悲伤,在男方背新人时要哭喊挣扎,“不愿嫁或要寻死”,到夫家后还要与妇女们一起唱八天的“哭歌”。

▲在巴基斯坦,新婚男女在婚礼上同喝一杯结发酒后,要用力把酒杯摔碎,此时客人们会齐声欢呼:“祝你们幸福! ”碎片不能复合,象征夫妻永不分离,碎片越小越多,意味着夫妻生活越美满。父母会小心地拾起碎片赠给儿女,有人珍藏至去世。

▲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马尔瓦尔地区盛行童婚,每年四月底的阿卡蒂节,常常会有上万名儿童举行集体婚礼。童婚是流行于印度教徒中的习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法律也无法禁止,小女孩十一二岁到夫家后地位低下,命运悲惨。

▲在西班牙北部的加利亚,母亲是家庭主宰,财产的继承权属于女儿,婚姻习惯是把儿子嫁出去,女婿的地位很低。

▲肯尼亚的蒙巴萨一带和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加保族,也都习惯女方招夫,但男方会得到一笔可观的礼金。

▲刚果的南方部族,多数是以母系为中心,生下的孩子属于母系家族,是舅舅最亲的后代,男女青年结婚必须征得舅舅同意,男子娶妻必定要给女方的舅舅送礼。

▲阿尔及利亚柏柏尔族人的婚礼一般在金秋季节举行,也是热闹而隆重的。婚礼前要迎接新娘,接下来就是婚礼,不过奇特的是在婚礼上人们见不到新郎。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在举行婚礼的时候新郎要躲起来,躲到一个只有他的朋友知道的地方,甚至其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婚礼所有的准备活动新郎都不参加,甚至在婚礼上都见不到新郎。当地人对这一习俗的解释是因为要结婚了,所以新郎不好意思见人,也有的说是新郎要和父母分开了,不好意思见人。新郎避而不见的状况一直要持续到婚后的第三天,父母敲房门嘱咐他从今以后要安排家庭的生活,这时他才走出新房。

▲捆绑娶夫则流行于越南巴拿族一些地区的婚礼习俗。巴拿族的一些地方流行夫随妻居,就是说新娘娶新郎,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新郎娶媳妇。并且这种娶夫的形式也颇为独特,举行婚礼前,新娘家派人到新郎家接新郎,而新郎在他们到来之前早已躲藏起来。当新娘迎娶新郎的人们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会四处找寻新郎,找到后将新郎五花大绑带回新娘家举行婚礼。

http://www.southcn.com/lady/zt/bvide/20030430540.htm

【注释】

[1]陈一筠:《婚恋辅导手册》(上)(恋爱篇),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

[2]胡珍,王进鑫:《大学生性健康教程》,第3版,106页,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6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第1版,13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范可钉:《情爱文化纵横谈》,第1版,68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6]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第1版,94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陈一筠:《婚恋辅导手册恋爱篇》,第1版,5页,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8]周远清:《性与社会》,第1版,265~268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9]周远清:《性与社会》,第1版,264~265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70~71页。

[11]陈一筠:《婚恋辅导手册:恋爱篇》,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