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与良好婚姻关系

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与良好婚姻关系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正确认识性别角色、性别差异与婚姻的关系,应是婚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女孩儿在婚前更倾向于接受传统的角色模式,她们对男子的角色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期待。夫妇双方在结婚之前的“角色认同”十分重要,在恋爱期间的角色竞争能力、互不相让的情况,可能预示着今后角色行为期待的冲突。

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与良好婚姻关系

五、性别角色认同与良好婚恋关系的建立[7]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夫妻角色冲突而导致婚姻挫折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男女在结婚之前并未意识到角色观念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也不懂得在婚后如何根据对方的情况调整自己以前所习惯的那种角色模式。并且,从客观上看,社会生活的巨变也在对男女角色提出新的要求。有些夫妻要承受长期形成的心理差异和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适,这往往也使夫妻难以正确把握和适应婚姻关系。因此,正确认识性别角色、性别差异与婚姻的关系,应是婚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男女对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婚姻期待和角色行为。一般说来,女孩儿在婚前更倾向于接受传统的角色模式,她们对男子的角色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期待。可是当她们的幻想与期待面临婚后出乎预料的现实时,许多女孩儿便发现自己承受不起为这种浪漫主义付出的代价,转而希望丈夫帮助自己干那些“婆婆妈妈”的家务事。尤其在双方都有工作的情况下,家庭中的“男子气”和“女人气”是很难长期相安无事的。如果丈夫不适应从恋人眼里的“英雄”“勇士”到妻子身边的“助手”“下属”这种角色转换,那么婚后的角色冲突便随时都可能发生。

至于男子在婚前看重的女性的“魅力”,是由包括服装、发型、装饰品以及言谈举止在内的外观美和内在气质构成的。这种婚前美,基本上是女性自己投资的,男性只管欣赏。然而结婚之后,尤其是孩子出生后,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等限制往往不允许妻子继续“奢华”,丈夫也感到无力为增添妻子的魅力而大量投资。况且,工作和家庭的双重担子也会消磨妻子昔日的娇美。如果妻子因为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而变得烦躁、易怒,那么她以前在丈夫眼里那种“女性气质”就更会大打折扣,从而引起丈夫的反感。这种落差也是夫妻心理冲突滋生的潜在因素。

所以,人们在婚前应当接受的角色训练,绝不应当是僵硬而刻板的,而要灵活多样,要为婚姻进展和环境变化做好改变角色期待的心理准备。在婚姻中,重要的不是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而是双方的角色要配合默契。其中,夫妻的某些差异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必要的。一个强烈地追求成功及渴望自我实现的女性,与一个有优越感和统治欲的男性结合,就很难达到默契。只有男女双方彼此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能力和贡献,并愿意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支持与合作,才能结合为幸福的一对。这种支持与合作,其根本前提在于真正理解对方,正确评价对方的能力和对家庭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夫妇双方在结婚之前的“角色认同”十分重要,在恋爱期间的角色竞争能力、互不相让的情况,可能预示着今后角色行为期待的冲突。因此,一位渴望成就事业的女子在交男朋友时应当考虑对方是否能接受你的成就动机、事业心,或者你的成就感是否将危及对方的自尊心,要及早弄清楚“底细”,决定舍取。

现代文明性生活的进步,给女性提供了传统角色以外的多种选择,这就要求男性做出相应的调试,不再以“一家之主”自居。问题往往在于:如今妻子希望获得好几种角色的报偿,但却只愿承担一种角色的义务;而丈夫又希望妻子承担多种角色的义务,却只给妻子某一种角色的报偿。妻子的“居功自傲”和丈夫的“毫不领情”,正是双方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对方的利益所致。有些丈夫希望妻子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却又十分轻视这种角色;有些妻子希望丈夫在职业领域中去竞争,但又不甘心自己多承担一些家务事,这种矛盾心理在夫妻争吵中常常流露出来。

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双职工的家庭,若又有子女、老人,夫妻中总有一方在某些时候和某种情况下得做出妥协和牺牲。但并不是说要妻子永远让步,服从传统的“二保一”模式,而是要视婚姻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双方职业特点等不同情况而决定“谁保谁”。

遗憾的是,传统的男性角色观念是那样根深蒂固,它仍然妨碍着男人支持女性去进取。例如,妻子挣钱比丈夫多,或丈夫感到妻子的聪明才智胜过自己以及妻子的学历或职位比丈夫高等情况,都可能使丈夫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引发夫妻冲突。这种情况在城市夫妻中时有所见,“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偏见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心理环境中得以流行的。

总之,传统社会中的观点绝大部分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观点,要化解两性冲突,建立良好的婚恋关系,就要实现两性之间的相互尊重,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尊重。而要真正尊重女性,就应该先了解男女有别以及差异何在。

延伸阅读

我是女生

——一则性别角色认同问题案例

内容提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面对并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本案例就是这样一例。由于家庭教养及社会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案主在青春期时体验到了较为强烈的角色矛盾感,出现了对自我性别角色的认同困难问题。对此,咨询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观察学习理论,通过电影花木兰》来帮助案主在体验矛盾的同时学习解决矛盾的途径,并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走出角色混乱感的沼泽

自己眼中的我(案主):

我是女生,帅气的女生

我是女生,爱酷的女生

我是女生,奇怪的女生

我是女生,你不懂女生

你不要这样地看着我

我与你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我希望有些时候你们把我当哥们

篮球的时候,别再让我做个旁观者

在传统观念中,无论东西方,都认为女孩儿应该温柔如水、飘逸婀娜、心细如针,否则就不像个女生。然而“男”与“女”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女生为什么就不能顽皮好斗,为什么一定要温婉大方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本例案主终于在一天晚上敲开了心理辅导室的门。

第一次咨询:困惑——“我为什么是女生?”

2005年9月5日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办公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请进”,打开门后,一位帅气十足的女生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运动装,头发短短的,但面庞清秀,一看就知道是个女孩子。“她会有什么问题呢?”因为印象中,这类女孩儿都比较开朗乐观,不会有什么咨询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心里猜想着,她开口了。

“老师,我觉得自己不能接受自己。”

“不能接受什么?”

“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女生。”

“哦,你觉得做女生不好吗?”

原来,她不喜欢自己被称赞时是因为自己是女生(她成绩优秀,运动出色),如“女孩儿,能做成这样不错了”,也不喜欢自己在篮球场上看到男生打篮球时从不肯叫上自己一起打,似乎是不屑和女生打球,每当此时,她都觉得很难忍受(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我校篮球队的高手,还曾经因此上了学校之星的版面呢)。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忽然想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名句。于是问道:“你觉得他们很看轻女性,所以你不喜欢自己是个女生,是吗?”

她点点头。

“哦,是这样! ”

可能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女性没有男性优越。但其实这可能只是男性和女性擅长的方面不同罢了。比如:男性擅长抽象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男性可能更有力量,而女性则表现得更细腻;男性的动手能力可能比较强,女性的模仿能力更佳。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概括性的印象(社会角色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运用于对个体的评价,如认为女孩儿都应温柔,都应安静,这就会产生偏颇,成为社会偏见。

我们的案主就正是这种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叛逆者或挑战者,但由于与周围人的认识总体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性别方面的社会适应上便容易产生问题,这正是她产生困惑与矛盾心理的主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确定她的问题所在,我除了了解她对自己现状的描述,还注重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因为一般来说,对自己性别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家庭教育环境关系较大。

原来,她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护士。妈妈喜欢男孩儿,因而从小把她打扮得像个男孩子,例如她小时候从不穿裙子,经常和男孩儿一起玩耍,渐渐地就养成了“男孩”性格。进入青春期后(初中),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男孩、女孩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她却觉得难以接受。她从来不愿意和女孩儿一起洗澡,只有一次,实在没有办法,但那次让她觉得太难以忍受了,因而匆匆结束,以后就再也不和女孩一起洗了。这也表明她对自己身体的一种不认同,女性的特有的身体标志让她觉得难堪。

不过,访谈中,一个问题提醒了我。她问我,什么叫“爱”。原来有个男孩对她表示好感,她虽没有“接受”,但其实对这个男孩也有一种特殊的好感。这表明她像其他女孩一样,也在憧憬着对异性的爱。这更加说明了她所说的“希望自己作为男孩被人承认和接受”不过是对社会世俗对女性看法的一种挑战或反叛心理。

这个问题其实古已有之,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相信这部影片能带给我们尤其是她更多的思考,有利于解决她当前的问题。于是我决定运用“观察学习理论”来引导她。

[分析]本案选择《花木兰》作为“观察学习”的榜样的原因。

第二次咨询:观看动画片《花木兰》

与她一起重新欣赏这部影片时,我发现在这部动画片中其实充满了对性别的讨论。

影片之初,花家的长女木兰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是木兰生性活泼顽皮,一点儿“没有”女孩儿的样子。为了相上婆家,并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媒婆为她一番收拾打扮,将她扮成“淑女”模样,“美貌端庄”“知书识礼”。但木兰还是坏了事儿,她自己懊悔极了,她让父亲失望了,她不能为花家光宗耀祖,她非常伤心困惑(什么样才“像”个女孩儿,女孩儿的骄傲就是嫁个好人家?)。这时匈奴进犯,木兰的父亲要被召征战沙场,为国家立功。但是父亲年迈,弟弟年幼,木兰作为长女,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于是深夜偷偷扮成男子,代父出征,并希望自己因此为花家带来荣耀。从军路上,木兰在花家保护神“木须龙”的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训练任务,并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但就在前往北方征战中,木兰的女儿身被同僚发现了,众家男子害怕因为木兰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而她却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曾得大家喜爱的木兰只因是“女孩儿”而被遗弃,木兰的心情可想而知,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性别尴尬?默认回家了事儿,还是鼓足勇气,找准机会证明自己?)。幸好,在艰难的时刻都有花家保护神“木须龙”陪在木兰身旁,给她以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再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作为女孩,木兰成了英雄,并得到皇帝的封赏,她终于为花家带来了荣耀。(木兰终于以自己的本色被大家接受和认可了,也实现了自己“要为父母带来骄傲,为花家带来荣耀”的梦想。她是如何做到的?)

欣赏过程中,她看得非常投入,当片子被卡,而出现不连贯画面时都会表现得非常着急,她渴望知道这个和自己有共同特点的女孩的命运到底如何了。终于,我们顺利地欣赏完了影片。我问她:“你觉得怎么样?木兰和你像吗?”她说:“挺好玩儿的,好像和我挺像的。”于是我交给她一张纸,上面写着我对这部影片的关于性别的一些问题,希望她回去之后仔细思考,并预约了第三次咨询。

[思考作业]:1.木兰像“女孩”吗?为什么?木兰像“男孩”吗?为什么?

2.木兰是女孩还是男孩?

3.木兰喜欢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

4.木兰的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第三次咨询:达成共识——走出困惑

第三次到来,她跟我说:“老师,我想通了一些。不过,还有一些没有想通,但我相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我相信自己最终可以完全想通的。”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次来她问起了关于审美观的问题。原来她买的东西,自己同寝室的女孩儿都不是很欣赏。她怀疑自己的审美观有问题。我告诉她,每个人受自己的经验及环境的影响,在审美观上会表现出个别差异,这并不能说明好和差,只是欣赏的角度不同罢了。就像女孩儿,活泼是好,沉静也是好。但审美观有高级低级之分,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可以多看一些书,尤其是文学名著,可以促使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她点点头同意了。末了,她离去时,我仍对她说了那句老话:“有空来坐坐! ”

[分析]本案成功解决的原因。

延伸阅读

世界名人婚恋录

政治家类——

杰出的政治家和贤淑的妻子——撒切尔夫人

提起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人们都知道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不太知晓她还是一位贤淑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玛格丽特·撒切尔毕业于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丈夫丹尼斯只受过中等教育,长她11岁,离过婚,地位要比她差得多。但她并不在乎这些世俗之见,25岁时她与丹尼斯结为伉俪。1987年12月13日是玛格丽特和丹尼斯结婚35周年纪念日。35年来,他们恩爱如初,从未发生过争执,对彼此的事业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撒切尔夫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忙他的事,我忙我的事;他的事对他很重要,我的事对我也很重要,我们从不干涉对方的事业。”时任一家大公司董事长的丹尼斯说:“在我看来,夫人品质高尚,始终如一。她美丽、乐观、非常慈祥,更有思想。”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他们夫妇的关系时说:“作为夫妻,我们的地位是同等的,不能说谁强谁弱。丈夫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常请教于他,聆听他的意见,他是一个见多识广、很有主见的人。”

(该图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文章“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插图)

撒切尔夫人喜欢孩子也善于教育孩子。她婚后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女。但这没有影响她的事业,1959年她成为国会议员,1963年获得律师证书,1970年当上教育大臣,5年后当选为保守党首脑。撒切尔夫人被问及地位高升对家庭生活有何影响时说:“影响家庭生活的不是地位问题,而是家中多了两个孩子。他们从牙牙学语到入学读书都要我悉心照顾。孩子们长大了有了他们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天地,作为母亲的我,也因而结识了不少年轻的朋友。”

1988年1月3日,撒切尔夫人在任时间已满8年又8个月,成为20世纪英国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当天她在唐宁街10号官邸向记者发表讲话说,英国政府将继续进行大规模的住房地方财政改革,控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她的讲话受到英国公众的赞赏。撒切尔夫人政务缠身,家务又料理得井井有条。她是怎样安排一天的生活呢?请看法国《观点》杂志报道的她在1987年英国大选前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吧。

早晨6点,首相起床后,先在唐宁街寓所的小厨房里冲好一杯浓咖啡,加上两片维生素C。然后她一面听着英国广播电台的广播,一面打开标有王室印记的红皮箱。她一边浏览大臣送来的汇报和外交函电,一边等着理发师的到来。

9点,她来到“神圣”的办公室,一伙忠实的合作者正在那里等候着她开每日常务会议,政府发言人为她概述早晨的新闻。

9点30分,一位身边工作人员送来信函,她略略瞄上一眼,便走出办公室去找政府秘书长罗拜尔·阿姆斯特龙,因为此人能量很大,对于政府的所有决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她要听取他的意见。

10点整,首相出席每周一次的内阁例会。她最先来到会议厅,当22名内阁成员进来时,她并不站起来,而是坐在那里迎候他们。

11点例行接见,今天首相在白宫会客室里接见了苏联副外长,谈话主题是戈尔巴乔夫最近提出的裁军新建议。

11点30分到13点准备答辩。首相每星期有两个下午要在议会上口头回答问题,这是颇为艰难的一件事,没有哪位首相敢对它掉以轻心。在下院,很可能什么问题都会被问到,因此她必须牢牢掌握各方面的材料。今天托盘里的午餐都是在看文件时吞下的。

14点,首相用了15年的达莫莱轿车载着她和她的贴身警卫、秘书来到首相在下院的办公室。撒切尔夫人在这里孜孜不倦地开导议员们,为他们的竞选打气。

15点,首相坐在下院的政治席位上,不动声色地听着议员们强词夺理、甚至夹带着谩骂的争辩。随后她一跃而起,目光遏人地说“可敬的先生,您至少该知道您都说了些什么”。

17点,首相回到唐宁街10号官邸,接受《快报》记者的采访。18点30分出席招待农业界代表的便宴。她关注所有的细节,从来宾名单到餐桌的摆设,从饮料到鲜花。宴会朴实无华,没有浪费。

20点30分,首相回到自己的私人住宅,因为家里没有厨师和侍者,她要自己动手做晚饭。她从冰箱里拿出冻肉,打开一瓶豌豆胡萝卜罐头,不一会就烹制出两三个美味可口的菜肴,夫妇俩共同享用。首相的饭量很小,因为她时时注意自己的身段和线条。在丈夫看电视连续剧时,她在另一屋里放上一张自己喜欢的唱片,在长沙发上一靠便又工作起来。当闹钟敲响12下时,她才解衣上床。这天夜里,她睡觉前看的书是《一些原材料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情侣·战友——马克思与燕妮的恋情

▲(石仲泉.《马克思与燕妮》.河北人民出版社)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思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这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细会皇后”,许多英俊贵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络绎不绝,毫无疑问,她完全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料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他相信,他的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做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思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倾心思慕”的爱情带来的思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他曾向他父亲坦率吐露说,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不平静之地”。困扰他的绝不是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由于想到不得不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使他感到心情沉重。于是,18岁的马克思就执笔写诗,用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声。马克思的诗大多是歌颂燕妮和倾吐自己对她的思慕,但其中也有不少是表白自己的思想志愿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回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的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自送到燕妮父亲的手里。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马克思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结婚的念头继续互相等待。从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842年10月,《莱茵报》的股东们委任马克思为编辑; 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关于共同从事著作出版的计划。此后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她父亲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就只能在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她了。她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彩照人,多么威武雄壮,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是如何满怀欢欣地为你跳动,我的心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她的几个贵族亲戚进行十分折磨人的斗争。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即动身进行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和比他们早两个月来到这里的卢格筹办并出版《德法年鉴》杂志。至此,他俩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他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的窘迫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1850年3月底,随马克思一起流亡伦敦的燕妮写信给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阶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孩子喂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取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两三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乳房被吸出了裂口,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在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深地爱着马克思。她除了要尽到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所有手稿中的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者送去制版以前,总得由她抄写清楚,跟出版社和编辑交涉,一些烦琐的手续,很难处理的事务,必须写的信,不少由她代办。马克思不是那种轻易在口头上流露感情的人,但当燕妮因母亲垂危离开了他几个月时,他便在给她的信中写道:“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被空间所分离,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4月,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力,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在这段痛苦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让她快乐些,马克思于1881年七八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望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虑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像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重大打击。燕妮逝世那天,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的别名)也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接受医生的劝告,到气候温和的地方去休养。可是不论到哪儿他都忘不了燕妮,止不住自己的悲伤。他写信给最知心的朋友说:“顺便提一句,你知道,很少有人比我更反对伤感的了。但是如果不承认我时刻在怀念我的妻子,她同我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我在骗人。”他的这些话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1883年1月11日,传来了大女儿突然去世的噩耗,马克思的病情加重了。1883年3 月14日中午,马克思与世长辞。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旁边。

孙中山与宋庆龄

(摘自历史风云网)

1913年9月16日,宋庆龄在日本横滨登岸。她是由美国来到日本和姐姐宋霭龄团聚的。在姐姐家里她遇到了孙中山,这次相遇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www.daowen.com)

21岁的宋庆龄刚刚大学毕业,要学成回国了。她内心蕴藏着一个秘密。她只觉得,中国革命在呼唤着自己。一次,宋庆龄忽然不自觉地问宋霭龄:“孙先生可需要秘书?”

“是啊!你如果真想做他的秘书,我想你是可以的。”宋霭龄注视着沉思的妹妹,接着缓缓地说:“他不久以前,还在物色人才。他所要的不是普通秘书,是一个能帮助他撰写信札文件、准备书籍的秘书。……你要不要叫祥熙去代你说说?”

“好的。”宋庆龄说:“我想,他要我做的,我都能做,而且做起来一定会觉得很愉快。”

宋庆龄在1913年9月16日见到孙中山以后的半个月内,约见孙中山达七次之多。她帮助孙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争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孙中山内心的热忱,可是眼前的现实却又是如此严峻,不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掠夺了,而且,不少同志精神颓丧,革命力量分散,孙中山遭到通缉,真是困难重重。宋庆龄曾经好几次看到孙中山力不自持,疲惫交加。她虽然还是一个少女,但她立刻觉得必须给他以帮助。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可以帮助中国,也可以帮助孙先生,他是需要我的。”

宋庆龄原本准备到上海省亲,却拖延了许久。连当时正在美国读书的宋美龄也大惑不解。宋庆龄凝视着孙中山:“有一件事我要晓得,你愿不愿和我永远在一起?我知道你结过婚,但那已经过去,与目前的事情不发生关系。我认识你的儿子孙科。……至于说到后悔,记得我小时候听你讲过‘要是我不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而生存,那么我的生命便毫无意义’,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梦想能有一天帮助几百万民众,成为伟大事业的一分子。现在我要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你要不要我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

宋庆龄深情地望着孙中山,等待着他的回答。她发觉他的眼睛充满了诚挚的感情,可是,仍然带着愁容。

“庆龄,我是个不值得你考虑的人,我已经老了,你是年轻而……”

“但是革命呢?”宋庆龄问,“它可不管年龄,却需要一切人。”

孙中山摆摆手,又说下去:“但是庆龄,我深知你是怎样的人,你太勇于自我牺牲了。你以前是那样的,我听你父亲说过。……庆龄,可爱的孩子,我不晓得我应当说些什么话,你是知道我的心的。”

“你的心吗?”宋庆龄望着孙中山欣慰地说:“你是需要我的,只要一切都妥当了,我就会非常快乐,我这一生就非常清晰而简单了。”

“但是,庆龄! ”孙中山握着她的手,急促地说:“你必须得到你父母的同意才行,我不能对不起你和他们。”

宋庆龄吁了一口气:“我会跟他们说的,不过现在一切都算决定了。”

孙中山还是说要她父母同意才算决定了,但宋庆龄坚持“现在可以说一切都决定了”。

孙中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把宋庆龄拥抱在怀里。她的头靠在他的肩上。最后孙中山还是提出要征得她父母的同意。

宋庆龄回到了家里。一周后,她把和孙中山结合的心愿告诉了父母,他们大为震惊。她的父亲还只叫她等一等,问明了情况再说,母亲则坚决反对,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迫不得已,宋庆龄毅然不辞而别,回到日本,完成其婚姻的夙愿。

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回到东京,第二天正式和孙中山结了婚。上午,他俩到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里办理手续,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下午,在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家里举行简单的茶点宴会,招待几位中日友人。然后,回到他俩的新居青山原居109号住宅。他们听从结婚证人和田瑞的建议,在结婚的誓约书上,把结婚日期写成26日,以取逢双大吉的意思。

结婚的第二天,宋庆龄即投入为孙中山翻译密码和处理英文信件的紧张工作中。

宋庆龄给美国的同学写信说:“婚礼已是尽可能简朴,因为我们两人都不喜欢多余的仪式,我是幸福的。我想尽可能地帮丈夫多做英文通讯工作。我的法语大有进步。我最近能看懂法文报纸,并能作简单翻译。因此,我相信你能理解,结婚对我来说,除了没有伤脑筋的考试以外,它好像是上学。”

孙中山和宋庆龄举行婚礼后,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带着廖承志前去贺喜。何香凝画了一幅题为《万派朝宗》的国画作为贺礼。画面上海水奔腾向前,象征各方革命志士正向着孙中山靠拢。

科学家类——

终身不娶的多情人——诺贝尔

(《世界大人物丛书·诺贝尔》,作者:康运海,1999年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896年12月10日,世界著名的伟大科学巨人爱弗莱·诺贝尔与世长辞了。

全世界都知道:他以惊人的毅力为人类科学事业顽强奋斗了一生。经他开办的工厂遍布英、德、法、俄、意、美等十几个国家,所得专利发明创造达255项。用他部分遗产为世界设置的诺贝尔奖金已成为当今科学家们向往的最高荣誉,然而,对于这位拥有财产百万、名声威震四海的科学巨人,人们却未必知道他的爱情生活。

诺贝尔曾在自传中提到:他一生的主要过失是“终身不娶”。但终身不娶并不是说他不懂得爱情,也不是不需要爱情,更不是一个超凡的禁欲主义者。实际上他十分懂得爱情,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像珍珠般纯洁的爱情。那时他和一个美丽的姑娘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他曾写下了这样的爱情诗句:

她举起深情的目光向我凝望,

——倾诉纯洁无私的钟情。

我们并不是因自私的动机而结合,

父母也不曾给我们提过户对门当。

她为什么爱?爱是她的本性,

犹如芬芳是玫瑰的馥香。

我是沉沦在干旱沙漠中的生命,

从此获得了幸福和希望。

怀着圣洁的祝愿,得到那可爱的姑娘。

结为倾心相印的伴侣,

永不辜负她热爱美好生活的理想,

我和她欢娱相逢,幸福相会,

携手走向圣洁的天堂。

从这优美动人的诗句中,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这对恋人在花前月下,窃窃私语共诉衷肠的情景。正当年轻的诺贝尔憧憬美好未来、品尝爱情蜜果的时候,可怕的病魔夺去了他那可爱的女郎的生命。他痛苦至极,挥泪成诗,痛悼情人:

这样本可以相安无事,

只准备共尝婚后的甘苦,

然而命运不曾这样注定,

另一位新郎获得了胜利——

她终于嫁给了坟墓

……

我的希望不多,

我的爱是属于那位失去的。

失恋是痛苦的,恋人的死去带给他的痛苦就更难以形容。诺贝尔沉陷在痛苦的深渊中。但是,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在茫茫的黑夜里寻求光明,寻找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方向。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

仰望灿烂夜空的广袤星辰,

个人的哀伤其实微小似尘。

驱散难以摆脱的悲痛和惆怅,

将生命献给科学事业的山冈。

我不再和众人分享欢乐,

也不再有女郎牵动心肠,

专心攻读“自然”这本书,

一页一页从中来掘宝藏。

从此,诺贝尔一直怀着对已故恋人的无比深情,没有被任何女郎“牵动心肠”。他以苦为乐,四海为家,终身独居,坚决不娶。他把悲痛化为力量,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1895年11月(即逝世的前一年),他在创立“诺贝尔奖”的遗嘱的第一稿中写道:“我的一生快要迈向终点了,自己豁出一切,一直从事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果,事业的规模也达到了如此可观的程度;可以说,我的‘妻子’是研究,而我的‘孩子’就是发明;即使我的肉体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仍然想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此即使奉献出我的全部财产也在所不辞,对,我现在就应该把我的这种心情写出来。”

爱弗莱·诺贝尔在63岁那年孤零零地去世了。在为他举行的盛大葬礼上,没有妻子向他告别,也没有儿女为他守灵。由于他的父母、兄弟都早逝于他,在临终和送葬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边。但是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他的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永远光耀天地。

哲学家类——

哲人尼采——羞怯求爱使他一生孤独

(《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作者:徐兆寿,作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P59)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影响极大,同时,他又是个诗人。

尼采于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德国东部一个僻静的小村庄勒肯。他20岁进入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了四年半古典语言学。他的老师李契尔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学者,对尼采极为器重。1869年2月,经李契尔推荐,尼采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

尼采对女人的蔑视是有名的,最有名的便是这句警语:“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尼采关于女人谈得很多,有褒有贬。事实上,尼采也并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过几次恋爱,只是都不成功罢了。

1866年夏季,尼采在莱比锡大学读书,爱上了到莱比锡演出的女演员拉贝,他给她寄去自己谱写的一首歌,并附上狂热的献辞,他还悄悄为她写了许多情诗,不过,仅此而已,这个羞怯的大学生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他的初恋成了一场毫无结果的单相思。

1876年,尼采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当语言学教授时,结识了荷兰少女玛蒂尔榴,曾以一纸书信求爱,但被婉言拒绝。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罗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给他介绍了一个学生跟他学哲学,这是一个极其聪慧、富有魅力的俄国少女,叫莎乐美。这一回,尼采真的坠入了情网。莎乐美也喜欢他,后来她这样描绘自己对他的印象:“孤独,这是强烈的第一印象,尼采因此而很有吸引力……当他谈话激动时,眼中会点燃动人的火花,然后渐渐熄灭,但是,如果他心情忧郁,他的眼睛便显得深不可测,流露出异常孤独的神情。他的举止给人一种内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时,他彬彬有礼,具有一种近于女性的温柔,待人态度友好,风度优雅。”他们的结伴旅行有五个月之久。其间,尼采向她娓娓讲述往事,回忆童年,谈论哲学,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快乐。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碍他表露心迹,只好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拒绝了这两位求婚者。她尊敬和钦佩尼采,把他看做自己的人生导师,但她的感情还不是爱情。他们继续友好相处,后来,由于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出于嫉妒而进行干预和挑拨,两人才不欢而散。

尼采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胃病和眼病,35岁时就叹息说:“但丁在这个年龄写出《神曲》,而他‘已经被死神包围’。”因此,有一个时期,他一心想结婚,以求有人照料他的生活。他最亲密的女友梅森葆夫人热心地替他物色对象。梅森葆夫人是歌德的后裔,比尼采大28岁,先后与赫尔·瓦格纳、罗曼·罗兰等文化名人有亲密交往。但尼采终于放弃了结婚的打算,因为他认定:“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等而获得自由。”1879年5月,他辞去巴塞尔大学教授的职务,以后一直在意大利、法国的一些城市和乡村漂泊。他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友伴,孑然一身。也许没有人比尼采更深地领略孤独的滋味了。他常常租一间简陋的农舍,在酒精灯上煮一点简单的食物充饥,一连数月见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熟人。在极度的孤寂中,他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望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 ”“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 ”“如今我孤单极了,不可思议地孤单……成年累月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没有一丝人间气息,没有一丁点儿爱。”“在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得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 ”

诚然,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孤独并非全然是坏事。尼采漂流异国的十年,正是他最丰产的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他的主要哲学理论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奇书,都是在这十年里创作的。但是,长久的独居生活也使尼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心。1887年9月,他阔别了14年的朋友多伊森到他的漂泊地去看望他,几乎认不得他了。伊森这样回忆他们见面的情景:“这段时间里,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有从前骄傲的举止,灵巧的步伐,流畅的言辞,他行动艰难,步态蹒跚,略微向一边倾斜,说话明显地变得迟钝,时常停顿。”分别时,尼采恋恋不舍,依依送行,眼中含着泪水,一再谈到不祥的预感。

一年以后,尼采的预感被证实了,他得了精神病。1888年底,几天之内,他给朋友们寄出了好几封奇怪的信自称是上帝、酒神和钉在十字架上的人。1889年1月3日,尼采正旅居意大利的都灵,他走出寓所,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酷地鞭打牲口,便又哭又喊,冲上前去,按住马脖子,接着跌倒在地,完全疯了。

他一生得到的爱和理解实在太少了。孤独使他发疯,他终于在寂狂中摆脱了孤独。在这以后,尼采的神智始终没有再清醒过。尼采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与世长辞。

艺术家类——

音乐家莫扎特不幸的婚姻

(闵致纲,《莫扎特的音乐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4岁能弹钢琴,5岁能作曲,6岁就享誉世界,8岁创作了奏鸣曲和交响乐,被称为神童。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现存交响曲49部以及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乐曲清丽流畅,结构工整。

这位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事业有成而婚姻却是不幸的。莫扎特多年来一直追求康丝丹彩的姐姐罗西尼亚,但罗西尼亚嫁给了别人。康丝丹彩既不漂亮迷人,也没什么教养,是个平庸的女人,而莫扎特似乎希望从她身上找到罗西尼亚的倩影,爱情的幻影迷惑了他。另外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期望有个美满安定的家庭,以摆脱父亲对他的束缚,但没想到又套上了另一副枷锁。这位天才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康丝丹彩对丈夫的艺术使命和艺术世界一点也不了解,仅仅把他看成是一个爱自己的能赚钱的男人而已。

这位誉满世界的音乐天才与不少艺术家一样有着同样的命运——贫穷。虽然他年轻时曾在大主教的宫廷里担任过乐师,过着一般贵族式的生活。但是莫扎特是一位有正义感的艺术家,看不惯大主教的骄横伪善,他们把他当做御用艺术家,只准为宫廷服务,连正常的社会交往也会限制。莫扎特多次反抗无效不得不愤而辞职,从此他的命运便紧紧与贫穷联系在一起。

婚后的莫扎特经济状况更糟,康丝丹彩毫无节制地过日子,莫扎特原来期望她能勤俭持家,可她新婚第一年就开始向人借债过日子,以后情况坏到需要变卖家具,甚至连一张高级的书桌也拿出去卖了。尽管这样,康丝丹彩还照样去巴登度假避暑。

35岁那年莫扎特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站。这年夏天,康丝丹彩又到巴登去了。她说,为了减少家庭开支,让兼任厨子的女佣出外度假。结果,留下莫扎特独自一个人从早到晚没人照料,他在阴凉的屋子里,抱病工作,除了工作,还得周旋在高利贷者之间……

下葬那一天,风雪交加。康丝丹彩没有去。几位朋友跟着灵柩走到维也纳古老的城门时也默默散去。两个抬棺人到墓地后,把棺材任意放置。结果,天才的音乐家连自己真正的墓地都没有。

敬慕莫扎特的人们从各地赶来瞻仰伟人的遗物,也向康丝丹彩探询伟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为这位遗孀竟然对天才一无所知而感到非常惊讶,大为失望。

莫扎特由于被自己的激情所迷惑,酿造了一杯苦酒,终于导致了终身的痛苦,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遗憾。

(摘编自《世界名人婚恋录》,作者:方新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