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恋爱与婚姻的重要性

大学生恋爱与婚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的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的状态。新《婚姻法》出台,取消了对在校生结婚的限制,2002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大学生恋爱与婚姻的重要性

二、开展大学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必然性

教育界,大学生恋爱、婚姻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变化过程。从禁止大学生在校谈恋爱到不提倡大学生谈恋爱,从严禁大学生结婚到不禁止大学生结婚。

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和规定发生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大学对大学生恋爱坚决反对。各个大学的学校守则上明文规定:上学期间不准谈恋爱。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结婚的管理特别严格。很多高校的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反者退学。”大学生的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的状态。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由于青少年性成熟提前等原因,学校的态度由“禁止”转向“不禁止也不提倡”的“双不”政策。199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谈恋爱不再被明文限制,但规定中的第三十条却对在校生的结婚有明确的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大学生谈恋爱逐渐从隐蔽转向公开。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学生的爱情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网络。以网恋为主题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在校园里流传,这部网络小说以很快的速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在大学校园里,恋爱已成为部分大学生入校后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初,教育部出台新规定,对高校生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放宽了限制,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校也开始放松对在校生的婚姻限制。新《婚姻法》出台,取消了对在校生结婚的限制,2002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2005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准结婚”的规定,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合理合法的行为[1]。但大部分学生表示现在没有任何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毕业后还面临着找工作的事,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暂时不会考虑在就读期间结婚。

随着《婚姻法》的修改和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恋爱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学生家长的不反对甚至支持和相对宽松的人文批判也减少了大学生恋爱的顾虑,很多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十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鲜见。而现在,大学生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恋爱既无足够的认识,又无一定的生活体验,当他们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不知道爱情不像玩游戏,而是以相互倾慕为基础,是理想信念相一致、性格气质相融合、兴趣爱好相接近,彼此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希望能永久结合的一种稳定的、专一的感情。因此,面对现实,积极地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对大学生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对婚恋情感教育的迫切需要

校园里,经常能听到同学调侃地说:“爱情是大学里的必修课,这门课没有教科书,也没有老师。”爱情,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吗?先来看看一些大学生的看法。

甲学生(大一):大学生活只是一种平常的生活状态,有一些时间是相当郁闷的。身边很多同学把恋爱当做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还有些同学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文化。“与其给我誓言,不如陪我消遣”成为一些同学的座右铭了。如果爱情是一门必修课,谁来给我们评卷?

乙学生(大二):一场失败的恋爱让现在的我“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经历过就知道其间滋味。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爱情应当服从学业。没有几个人能幸运到爱情学业双丰收,当然这多多少少是受伤后自嘲的说法。但永远都不要把爱情当成你生活的全部。

北京大学一位大三学生说,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孤立存在。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态度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浪漫的电影大片、玫瑰色的情人节、偶像剧的经典情节、网上沸沸扬扬的感情话题,都使年轻的心随之跳动。(www.daowen.com)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他们在对现状进行感性认识后,敢于追求理想爱情。然而,大学生毕竟还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对恋爱问题还缺乏成熟、全面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的看法。故在选择异性朋友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选,而且当发现自己的选择不佳或遇到冲突时,往往无计可施,于是常常产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后悔心态,一些人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和不必要的代价。爱情应该是神圣而伟大的,但是不少大学生却缺乏这种意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常常在有意无意中采取简单、错误的方式去追求、看待和对待爱情,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故使恋爱变成玩弄感情、伤害对方的工具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最后导致双方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梦醒之后一场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一筠说:“人类既然有勇气和智慧去创造现代科学技术的奇迹和物质财富,也必然有勇气和智慧去创造更文明、更适合现代人的婚姻家庭生活方式。人们通常认为,婚姻家庭问题是无师自通的,无须教育训练。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婚前训练的意识和能力都很欠缺,而学校的应试教育就更难顾及学生的婚姻准备需求。于是大量的男女便在毫无训练的情况下,踏上了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的岗位。可以说,夫妻和父母对于现代婚姻家庭科学的无知,成为相当一部分婚姻失败与家庭挫折的基本原因。”《中国妇女报》2004年3月27日载文:美国佛罗里达州规定,婚姻教育是学生拿到高中文凭的必修课程。过去四年中,美国40多个州的中学纷纷开设了与婚姻教育相关的课程。

爱情与婚姻,是个永恒的人生话题,谁不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眷属者白头到老呢?可事实不全如此,婚姻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情,等同于性,它包含更多的是忠诚与责任。给我们时间让我们成长,不管爱情是门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我们都会努力交上一份让他人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在努力和守望中期待美丽的婚姻。许多大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不久就糊里糊涂地谈起了恋爱,如果没有正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一旦在不良环境中确立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再去改变就非常困难。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恋爱是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必须是建立在真正、健康的爱情基础之上。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婚前性行为、同居,说到底是社会化现象。社会上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屡禁不止的卖淫嫖娼等一股股混浊的“黄”流对校园的猛烈冲击,各种媒体向大学生传播着不恰当的婚恋观,使他们自然会表现出对各种各样的迷茫、困惑或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忧郁、绝望等诸多心理问题的不知所措。如若家长和学校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有意去回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视为“禁区”不愿触碰,完全让他们自己去正确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问题是极不现实的。大学生在渴望得到纯真美好爱情的同时,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样渴望得到对这一问题有益的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还很缺乏。大学生恋爱是性成熟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由于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和性道德发展不稳定,使得大学生恋爱中性过失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感。”面对大学生恋爱中性行为过失现象日益增多的情况,高校不能一味采取制裁处分的手段,应更多地开展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纠正大学生性意识的偏差,确立健康的性意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人类的性行为不单是生理本能的冲动,而且要受到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个体从性成熟到性要求得到满足必须通过合法的婚姻。

河北大学教授谷峰认为,爱情和婚恋是大学阶段比较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爱情婚恋观上,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比较开放、自我、随意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形式的多样化。但由于他们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主体角色的不明确以及客观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至于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种种矛盾。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恋爱观。目前在高校开设婚姻家庭方面的课程非常有必要。

(三)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会悄悄降临到青年人身边,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欲望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芽。作为准婚姻成员,大学生的心里也总是激荡着爱情的涟漪。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

大学生对待恋爱、婚姻的态度、观念以及与异性交往的能力等,往往都是在大学阶段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走向成熟的时期,这就使得他们对恋爱、婚姻缺乏全面的认识。大学生恋爱时,将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恋爱观的正确与否,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事业的关系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对大学生婚恋进行正确引导,既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更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开展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今后的家庭幸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恋爱是人格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人格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较好地处理自己的恋爱问题,而健康的恋爱有助于促进人格健全与成熟。不健康的、不成熟的人格因素往往会导致恋爱的失败,这又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大学生恋爱对于人格发展的正负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引导大学生恋爱朝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教育界应该引起重视的重要课题。

现代社会,心理素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未来人生的奠基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智能、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教育与引导,在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展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大学生对恋人、对家庭、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关系到以后其家庭的健康组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青少年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学会处理协调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不仅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也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加以正确引导。

(几米.《向左走向右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注释】

[1]徐东芸,张万山,鲁芳:《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状况调查及对策》,载《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5~10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