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体育健康实践-现代体育与健康

现代体育健康实践-现代体育与健康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体育保健与卫生第一节个人健康卫生一、健康睡眠(一)充足的睡眠是健康所必需的中国的古代文化认为,在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下,产生了宇宙,产生了万事万物,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也遵循着阴阳互变、阴阳消长的规律。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困扰,老年群体睡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40%,为引起人们对睡眠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现代体育健康实践-现代体育与健康

第四章 体育保健与卫生

第一节 个人健康卫生

一、健康睡眠

(一)充足的睡眠是健康所必需的

中国的古代文化认为,在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下,产生了宇宙,产生了万事万物,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也遵循着阴阳互变、阴阳消长的规律。人体就是个小宇宙,其本身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性,同时,又与外边的大宇宙存在着紧密联系。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说法。“顺应自然,外避邪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逆春气伤肝,逆夏气伤心,逆秋气伤肺,逆冬气伤肾”的说法。可见,人的作息行止,若违反了四季与每日的阴阳之变的自然规律,就会导致人体这个小宇宙的内部机制的运行混乱,导致机体气血不周,乃至生病。

睡眠是大脑皮层细胞进行广泛性的抑制过程,使神经系统中消耗的能量得到恢复,是一种无可代替的基本生理要求。睡眠对于人的生存是必需的,人若绝食,尚可生存数周,但若7天不睡眠,便有生命危险。经常睡眠不足和失眠,可导致神经细胞机能衰弱,记忆力减退,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尤其对正处于青年时代大学生更有其重要意义,良好的睡眠,能使人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学习效率高。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将正常的睡眠时间用于紧张的工作和娱乐,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动物和人类睡眠剥夺试验都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各种情绪障碍的产生,导致警觉性受损,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能力和记忆力下降。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使身心得到休息,消除一天的疲劳,而且更重要的是,生长激素只在慢波睡眠中才分泌。对儿童、青少年来说,生长激素是促进生长所必需的;对成年人来说,生长激素促进修复、补充已死亡的细胞,使组织器官更新以保持正常的功能;促进各种免疫细胞的增生,以维持人体免疫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去三分之一时间。这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是保证人生活法宝。这是因为人体在白天进行高效率活动时,全身的细胞能量在消耗。尤其是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的氧化能量消耗。在能量消耗的同时,又产生大量的氧化副产品——自由基。氧自由基是细胞的杀手,是必须被清除的。机体只有在熟睡状态下,才能高效率地进行大脑休整、器官能量复原,清除自由基。睡眠是一种几乎涉及整个大脑皮层下中枢的保护性抑制,经过睡眠后,神经系统的机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所以,睡眠是机体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理活动。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困扰,老年群体睡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40%,为引起人们对睡眠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二)睡眠的功能

(1)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

(2)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主要与正常睡眠有关,睡眠可以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

(3)健康正常的睡眠,既保证了机体及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功能恢复,储备了能量,又使脑功能得到了保持和发展,以备在觉醒时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巩固记忆力。

(4)脑的能量保存主要与睡眠中的深睡期有关,睡眠能保存脑的能量。

(5)保证健康睡眠。必须做到:①良好的生活节律。②良好的睡眠环境。③正确的睡眠姿势。④必要的午睡时间。

(6)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都与睡眠有关。睡眠能增加机体的免疫机制。

(三)睡眠卫生

1.睡眠的时间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除了吃奶外,全部时间都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4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8个月至1岁的婴儿,每天睡眠15~16个小时;儿童和少年,每天平均睡10个小时;青年期以后,每天睡8~10小时就可以了。需要指出的是,睡眠的好坏,不仅是在于“量”,主要在于“质”。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仍然精神饱满,一生中做出了两千多种发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睡眠的专家韦布教授曾说:“你能够说自己是否已经睡够了,想想你醒来的时候的自我感觉怎么样。如果你感到神态清爽,并且能保持下去,那么睡眠就够了。”过多睡眠(或睡懒觉)会“久卧伤气”,出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食欲缺乏等现象。

2.睡眠的姿势

睡眠的姿势基本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由于人们的睡眠习惯不同,很难谋求一致。一般认为,仰卧有利于血液循环,但不要将手放置胸前,以免引起梦魇。侧卧时,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有利于胃肠蠕动,此时双腿要自然弯曲,枕头不要过低。左侧卧位不太好,因为人的心脏位置偏左,若向左侧卧,心尖部分会向左移动,致使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右侧卧位,则无此弊,由于心功能不受影响,使血液循环良好,氧气供应充足,大脑也会得到充分的休息。但俯卧位是不宜提倡的,因为它压迫腹部,造成呼吸不畅并影响消化。

人在睡眠时的姿势不是固定不变的,不管何姿势侧睡,睡着了都要翻动。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体位变动约20到30次。所以,睡眠姿势应以有利于迅速入睡,睡得自然舒服为标准。

3.睡眠卫生

(1)必须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定时睡,定时起。

(2)睡前情绪要平静,不要太紧张、兴奋,不要看惊险小说电影电视,不要思考问题,或长时间交谈。

(3)睡前不宜过饱或过饥。

(4)睡前用温水洗脚,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入睡。

(5)睡眠的环境宜安静,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但不宜于睡在风口处。夏天中午不要睡在屋檐下,以免感冒着凉,甚至受风。

(6)睡眠时,腹部要盖好,以免受凉引起腹痛和腹泻等疾病。

二、饮食卫生

俗语说:“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个50公斤体重的同学,一上午需要消耗1000卡热量。目前,有些学生不重视早餐,为了减肥甚至不吃早餐。据调查,凡不吃早餐的人,上午握力减小,神经肌肉震颤增强,甚至血糖降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心慌等现象。不吃早餐的人,食后常患严重的“食后困倦症”。另外,空腹时间过长,消化液分泌少,也是引起肠胃病的重要原因。晚餐不应吃得太饱,吃得太饱时,机体内大量的血液汇集到胃部,大脑的血液量减少,会降低晚间学习的效率。晚餐太饱还会引起睡眠不良,使第二天工作效率下降。

参加激烈运动后,会产生饥饿感,用餐时应很好咀嚼。机体在疲劳时,消化液的分泌减退,不易吃太油腻的食物,应多食些易消化和含有丰富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当人体内的水分损失20%时,就无法维持生命。饮水过多对机体无益。许多人有大量饮水的习惯,饮水过多会增加排汗量,使机体疲惫不堪。口渴时,应每隔l0~20分钟饮几口水,因为喝入的水要经过10~20分钟才开始进入机体的血液和组织。在炎热的夏天从事运动时大量排汗,适当饮用含盐水,以补充机体盐分的消耗。

糖是人体最主要的热能来源,约占60%,是进行体育锻炼时的主要供能物质,特别是耐久力项目。但大量吃糖对身体却有害处。吃糖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还会引起口渴,需要大量饮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食用糖不应高于50克/日,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日食糖量以20克/日左右为宜。

饮食中注意不要食过量的盐,现代医学已证实,患高血压的人,除了神经因素或吃过量的脂肪外,食物中的盐对高血压有较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食盐量以4~6克/日为宜。

三、感官卫生

皮肤能保护人体免受各种侵害,皮肤里的汗腺和皮脂腺可排出代谢产物,调节体温,保持皮肤的滑润。

当排汗过多和皮脂分泌过多时,会堵塞汗孔和皮脂孔,汗中含有大量尿酸,为细菌繁殖提供了媒介。因此,常洗澡可以使皮肤清洁。每次参加锻炼和比赛后,有条件的都要洗澡。洗澡时水温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使人嗜睡和感到乏力。洗澡时不要用碱性过强的肥皂,虽去污力强,但同时易把保护皮肤的皮脂一同洗掉,这样会降低皮肤的抵抗力,还会引起皮肤干燥。洗头时间也不易过长,以免头发干枯、变黄、变脆和脱落。不要用力搔抓头皮,以免损伤头皮。

参加运动后,切不可大汗淋漓就冲冷水浴,因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的血液从内脏器官流向肌肉和皮肤,体内的物质代谢加强,产热过程增强,体温高于平时,身体内部不断通过皮肤向外散发热量,此时,皮肤的血管扩张,毛孔开放,如果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会使身体感冒,同时,会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而加重已经疲劳了的心脏的负担。所以,运动后等身上的汗液稍微晾干或擦干之后,再洗冷水澡为宜。

有些运动项目对眼、耳、鼻等器官有影响,要注意保护。游泳后滴点眼药,以减轻水中氯气对眼睛的刺激,防止眼结膜感染。外耳的水要及时排出,保持外耳干燥,避免中耳炎。冬季运动要防止皮肤冻伤,夏季强光下,户外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半小时为宜。最好戴上黑色或绿色保护镜,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生命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强的紫外线对人体也有副作用。人体的皮肤被阳光照射会产生组织胺物质,使血管扩张和皮肤变红,严重时血管渗液,形成水泡。

四、女子经期卫生

科学研究表明,女子经期可以照常进行身体活动,但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跑、跳、震动性强的、增强腹压的锻炼,以免引起盆腔充血,引起月经过多或时间过长。经期可参加轻微的体育锻炼,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月经期不适感。经期最好不要进行游泳或冷水浴,以免感染或痛经、闭经或月经淋漓不净等病症的发生。应多饮开水,以减轻盆腔充血。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保健的方法

一、健康保健的原则

1.适宜运动

科学研究表明,很少运动的人的一般心脏功能,比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要早衰10~l5年。人在生活中运动不足,会使肌肉组织活动量减少,容易造成驼背,改变人的整体形象,还会使神经组织和大脑皮层功能衰退,出现各种机能失调。即使是青年人,若是减少或根本不进行任何身体活动,尽管摄取营养丰富的食物,也同样会造成功能衰退。因此,要借助适宜的体育运动,使人体机能状态达到最佳程度,有助于增进健康,提高工作能力。

2.合理饮食

(1)饮食有节。节制食量,切忌暴饮暴食。过多的饮食不仅损伤肠胃,而且还易肥胖,引起其他疾病。

(2)全面摄取。克服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偏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症,天长日久,将影响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损害健康。

3.适应季节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与季节息息相关。春季,风和日丽,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人们精神活跃踏青郊游,多在室外活动。但春天气温忽冷忽热,因此,不要急于脱减衣服。

夏季使人精神愉快,但不能太激动,以适应自然界炎热的气候。夏季人体内分泌活动水平变化大,消化能力减低,应少吃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多吃蔬菜、瓜果,但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和防止农药中毒。秋季,人的情感应当保持安逸宁静,精神不要过分激动,防止凉气的侵袭。

冬季,自然界进入万物生机闭藏潜伏的季节,草木凋零,昆虫蛰伏,水冰地冻。人的心情应含蓄一些,不要过分外露,这样有益于五脏的安和。

4.作息有序

学习、工作、生活要有规律,要劳逸结合,规律性作息。现代《生物钟学说》《时间生物学》等书,就是研究节律与健康关系的新科学,每日起床、入睡、锻炼、学习、工作、散步、洗漱、排便等,形成一定的规律,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健康。

5.调节情绪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目前人类疾病的诱因有50%以上是由情感、精神失调等心理疾病所致。因此,保持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情绪和心理,是有益于健康长寿的。

二、健康保健的内容

(一)养神保健

神即是精神,神在养,情在节。一要加强道德涵养,思想要纯正,不存邪念,对物质生活不苛求,对名利不妄想,更不要被奢念所困扰,要保持自乐其中的心理状态,如“知足常乐”“心安理得”“心平气和”“心旷神怡”“泰然自若”,等等。二要心胸开阔,不计较生活中无端的琐事。凡事不要想不开,不钻牛角尖。要光明磊落、乐观。三要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

(二)保健

1.头发保健

茂密乌黑的头发是健康的标志。常用“梳发”按摩能疏通血脉,清头明目。每日晨起、中午或晚睡前,以两手十指,自额头发际,由前向后梳,经头顶到后脑发际处,如此循环,梳头十至百次,坚持数年,可防止头发过早脱落,使白发变黑。

2.颜面防皱

通过疏通面部的经络和血脉,使面部皮肤滋润光泽,可预防皱纹过早出现。长期坚持,可以使已经出现的皱纹逐渐平展。

方法是每日晨起或睡前,两手搓热,以两手中指至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地带动手掌擦到头的前额,两手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动作柔和,反复循环按摩面部,速度均匀和缓,使面部感到温热为度。每日至少两次。

3.固齿保健

每日晨起,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先叩大牙,再叩前齿,叩齿次数可在10~15次。坚持久做,可使牙齿牢固,预防牙疾,直到老年牙坚不脱。

4.咽唾保健

口中唾液充盈是健康的标志,唾液中不仅含有多种酶,而且还含有一种可灭细菌、消除致癌物毒性的成分。祖国医学认为,唾液咽下,在心化血,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能滋养五脏六腑。

方法:晨起漱口后,宁神闭口,先叩齿数十次,后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以津液满口为度,再以此分三口缓缓咽下,咽下时用意念送至下丹田处。

5.运睛保健

眼宜长运,经常运眼使眼目明亮灵活,有防治目疾的效果,兼治劳损。

方法:晨醒不急睁眼,把手搓热后用手心熨眼,然后调匀呼吸,开始运转眼球,先向右转后向上、向左、向下,复始3次再反向转3次。两手移开,两眼大睁急视,令眼球有突出感,睁开双眼,同时要从口中呼出浊气,然后再用鼻深深地吸气,并用意念送至下丹田即毕。坚持熨目、运眼,可使眼睛明亮有神,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纠正近视、远视。

6.擦鼻保健

经常擦鼻可以预防伤风感冒、鼻疾,提高嗅觉灵敏度。

方法:每天晨起,先将两拇指外侧相互擦热后,再摩擦鼻梁两侧各20次,然后用食指揉按鼻旁(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此法还可以防治鼻炎。

7.耳按摩保健

中国传统医学中,用耳部来诊断和治疗不同部位的疾病已有记载,并指出耳与全身部位存在着生理上的联系。

方法:晨起或睡前,两手分别握住两耳壳,用拇指和食指外侧上、下摩擦,擦热为止。然后用掌心掩住双耳,十指放开抱住头,再将食指置中指上,食指用力下滑至头部后枕骨,能听到“嗵嗵”的音响,此为“鸣天鼓”,然后用掌心按住耳孔,再骤然放开两手,此法久做,能聪耳、强神、健脑,增强记忆,防止耳膜内陷。

(三)饮食保健

在饮食方面,孔子很注重饮食卫生,提出了八种饭菜“不食”。食物变味发霉的不食;鱼肉腐烂变质的不食;不是时节的食物不食;粮食陈旧的不食;气味难闻的不食;饭菜夹生的不食;不到吃饭时间不食;烹调不当的食物不食。此外,孔子还提出食不过饱、肉不过量、酒不致醉等告诫,都包含着科学的进食原理。

(四)衣着保健

孔子对衣食保健非常重视,在衣着上,他认为,穿衣要讲求适时、适体,以及色彩的搭配。所谓适时,就是不同季节穿保暖程度不同的衣服。夏天穿粗或细布做的衣服,冬季穿较厚的衣服。所谓适体,就是不同场合穿剪裁式样不同的衣服,例如,“必表而出之”,外出时一定要加一件合体的罩衣;在家穿的衣服要“短右袂”,右边的袖子要剪裁得短一点;“心有寝衣”,睡觉时要穿比较宽大的睡衣。衣着的寒暑要适时,大小要适体,并配以悦目的颜色。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病的自我防治

常见病是指一些经常发生的影响人们健康的多种疾病的统称。例如,青少年时期易患的近视、龋齿等。

一、易患疾病及自我防治

(一)近视

近视的形成,除了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外,主要原因是平日不注意用眼卫生。例如,用眼时间过长,眼球调节产生疲劳,晶状体失去正常弹性,不能很好地恢复原状,造成晶状体过度凸起。视力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而且也会严重地威胁其身体健康状况。读书写字时,容易产生疲劳、头晕和头痛等现象。有的人往往由于视力下降,视物受限制,性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习惯。在看书写字时,头正、颈直、含神正视,就不会造成眼肌紧张。如用眼后感到视力模糊不清或有酸胀感时,应当看看周围青色或绿色的东西,最好能到室外看一些青草和绿树,或者用手抚眼3~5分钟,会很快消除眼疲劳。

(二)龋齿

龋齿也称虫牙,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引起龋齿的原因是,吃食物时牙与牙之间的残留物由口中的细菌分解成酸,使牙的珐琅质遭到了破坏,严重时,牙髓也受到损坏。遇冷水或吃饭时有疼痛感,咀嚼困难,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另外,龋齿的部位容易引起化脓性细菌感染,影响全身的健康。由于牙齿没有再生能力,一旦受损伤就不太好补救。为了防止龋齿,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不吃零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强化牙齿。

(3)加强牙齿的锻炼,每天最好坚持叩齿100次。

(4)发现龋齿要及早治疗。

(三)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目前大学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其症状很复杂,有的病人兴奋性相对增高,表现为控制能力降低,易激动,烦躁,注意力分散,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汗、心悸、头胀,以及周身不适。有的病人表现易衰竭症状,精神不足、易疲劳、工作不能持久、脑力不足、记忆力差、嗜睡、多睡、多梦、不解乏、全身酸疼无力等。其病因主要是用脑过度,使大脑皮质过度紧张而致功能紊乱,从而使五脏六腑也陷于机能失调。患有神经衰弱的同学,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运动疗法

积极认真参加体育运动,可消除大脑皮质的过度紧张,恢复其功能。

2.气功疗法

通过气功锻炼,逐渐解除身心疲劳,恢复自控能力。

3.精神疗法

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消除对疾病的焦虑不安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4.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简便易行,见效较快。患有头痛、头晕病时,可按摩以下部位和穴位:

(1)用双手食指的第二节内侧缘,抹前额30次。

(2)用拇指螺纹面或中指指端,揉太阳穴30次。

(3)用拇指螺纹面或拇指指端,沿颞部两侧由前向后推揉30次。

(4)用手掌根拍打囟门(即前头顶中间部位)10~15次。

(5)用拇指指端,按揉头后两侧风池穴30次。

二、青年性高血压

(一)青年性高血压的特点和原因

(1)收缩压稍高,一般在130~150毫米汞柱,但舒张压不高,在90毫米汞柱以下。

(2)本人没有自觉症状,只是在体检时由医生发现,自己在参加体育运动及比赛时,没有不适反应,甚至有的成绩较好。

(3)18~20岁的青年,由于发育期间某些内分泌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引起,到20~21岁以后,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4)一般认为,青年性高血压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刺激和情绪波动,致使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发生高血压。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来看,预防循环系统疾病应从青少年时期做起。如果发现高血压,应该请医师详细检查,查明原因,只要除掉病因,血压就可恢复正常。如果不给予一定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负担加重,血压长期偏高,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到中老年后,就会引起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供血不足,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二)青年性高血压的防治(www.daowen.com)

(1)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持续紧张,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2)医疗体育能治高血压。最适宜的运动有太极拳、气功、散步等练习。

(3)健身跑。耐力性长跑,是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一种良好手段。一方面,能加强心脏的功能,另一方面,能改善血管的舒张收缩机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4)按摩涌泉穴。临睡前经常按摩涌泉穴,具有清热降火、宁神的作用,能治疗高血压、头昏等症。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

一、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和自我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比较复杂,但发生的原因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任课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缺乏安全观念。

(2)学生缺乏足够的一般身体训练程度和运动技术水平,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运动技术掌握不当等。

(3)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4)运动中不遵守锻炼原则。

(5)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6)缺乏保护和帮助。

(7)身体机能状态不佳,或病后初愈勉强参加比赛或锻炼,由于体力不足而引起损伤。

(8)不良的气候因素,如雨后、雪后场地滑,气温过低过高,均易引起损伤。

(9)运动场地光线不足,运动器材长久失修、不合规格要求等。

(10)在校外活动(登山、行军、旅游、夏令营)缺少安全组织措施。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发生就能大大减少。

1.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安全教育

预防为主是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指导思想,加强安全教育是防止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以往出现损伤原因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安全教育,制订出必要的安全制度,能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动作难度,循序渐进。

3.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全面锻炼主要是指力量、速度、耐久力和灵敏性等,是提高学生承受能力、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最重要的一环。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

4.加强体育道德的修养,在比赛中严格执行比赛规则。

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正确思想,严格按规则比赛,是防止损伤的重要保证。

5.加强医务监督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自我体育锻炼中,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努力做好医务监督工作。

6.要加强对器械、场地的检查和管理

加强运动场地器械等管理,是防止比赛运动损伤的主要前提。

三、运动损伤的处置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在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切伤,其特点是有伤口、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容易引起感染。处理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基本原则是先止血后处理伤口。

(1)擦伤:是身体表面与物体相互摩擦而造成的皮肤组织损伤。

小面积、伤口较浅的皮肤擦伤可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局部,无须包扎。面部擦伤不要用紫药水,以免愈后留下痕迹。关节周围的擦伤,一般不采用暴露疗法,否则,容易干裂而影响活动,一旦发生感染容易损伤关节,处理时可在伤口上涂抹消炎软膏。面积较大或伤口较深且留有异物的擦伤,需要较严格的医务处理,应请医生治疗。

(2)撕裂伤:是由钝物撞击所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裂开的损伤。

在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肤撕裂较为常见,如打篮球时,眉弓容易被对方肘部碰撞造成眉际撕裂等。若撕裂伤口较小,用药膏黏合即可;若伤口较大,则需要止血,缝合伤口。

(3)刺伤和切伤:是由锐利器物刺入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处理方法基本上同撕裂伤。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肌腱拉伤及挫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特点是,局部皮肤或黏膜完好,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的出血积聚在体内。这种损伤在运动中较为常见,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变成慢性或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1)挫伤:是由于运动中相互冲撞、踢打、挤压、摔跌等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所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比较常见的是股四头肌挫伤。

症状:轻度挫伤仅在损伤部位有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青紫等症状。重度挫伤还会合并引起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处理:对轻度挫伤可采用冷敷、止痛、加压包扎、抬高肢体的方法处理。重度挫伤则应速送医院处理。

(2)拉伤:是由于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造成的损伤。肌肉拉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症状:轻度拉伤局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伤处摸之发硬,有功能障碍。重度肌肉拉伤(断裂),可在断裂处摸到凹陷或一端隆起。

处理:轻度拉伤同挫伤处理方法。伤后一天,可以进行热敷、按摩、理疗,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重度拉伤应在加压包扎固定肢体后,速送医院及早做手术缝合。

(3)扭伤:是由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的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踝关节韧带和膝关节韧带最容易受到损伤。

症状:轻度扭伤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重度扭伤(断裂),关节可被拉开,出现“关节松动”或有超常范围活动感。

处理:轻度扭伤同拉伤处理方法。重度扭伤应在加压包扎固定肢体后,速送医院及时做手术缝合。

(三)止血法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一般都伴有出血现象。按出血的性质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色鲜红,出血点在伤口的近心端,危险性较大。静脉出血的特点是血色暗红,出血点在伤口的远心端,危险性较小。止血的方法有抬高伤肢、指压、加压包扎、上止血带和冷敷等。

动脉出血的间接指压止血法: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出血部位的上端,在动脉行走最容易压住的部位(压迫点),把动脉管压在相应的骨面上。

(四)骨折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骨折是体育运动中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依据骨是否完全断裂,骨折分为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

原因:直接暴力,如踢足球时小腿胫骨被踢发生骨折。间接暴力,如从高处摔下时用手撑地,可发生肱骨髁上骨折;肌肉强烈快速收缩造成的撕脱骨折。

症状:骨折后会发生剧烈疼痛,肿胀和皮下瘀血,受伤肢体功能障碍。完全性骨折,骨折端会因发生移位、重叠而变形,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音。

处理:

1.止血抗休克

严重的骨折有时会使人休克,抗休克的措施是让伤员安静平卧,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生大出血时,要先进行止血,再包扎伤口。搬动伤肢时,动作要轻并适当牵引。

2.固定制动

骨折后要就地固定,避免骨折断端的移动,防止附加损伤和减轻疼痛。固定伤肢使用的夹板,其长度必须超过骨折部上下两个关节,其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近。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等临时替用,或者把伤肢固定在伤者的躯干或健肢上。固定时包扎的绷带要松紧适度、牢靠,以夹板固定不活动为宜。必须注意的是,在条件不具备时,不可乱动伤肢或任何试图复位尝试,以免加重损伤。

3.速送医院治疗

运送伤员过程中,要十分注意避免碰撞伤肢。

四、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一)晕厥

在运动或运动后,由于脑部缺血或脑血管痉挛而引起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为晕厥。

1.原因

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的原因很多,精神过分激动,有病参加运动,长时间站立或久蹲后突然站起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晕厥。特别是在赛跑后立即停止不动,由于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了肌肉收缩时,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受到的重力影响,致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造成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使脑部供血不足,由此引起晕厥,也称作“重力休克”。

2.症状

晕厥前,常伴有身体软弱、头昏、目眩、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晕厥后,手脚发凉,脉搏跳动缓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迟缓,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不清或丧失等。一般轻度晕厥,休息片刻后,症状就会明显减轻。重度晕厥,身体和意识恢复要稍长一些时间,清醒后仍伴有头痛、头晕、精神不佳等症状。

3.处理

当晕厥症状出现后,应减少或停止运动,如慢走、或平卧休息,症状就可逐渐消失。如果晕厥比较严重,应让病人安静平卧,抬高足部,加速回心血液流动,并注意保暖,一般休息片刻后就可恢复。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应速请医生治疗。

4.预防

平时坚持锻炼身体,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和强度要控制好。赛跑后要继续放松慢跑,并配合做深呼吸。身体虚弱或患病时,不要参加较剧烈的活动。

(二)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或运动后所发生的腹部疼痛。在耐力性运动中,如中长距离跑,特别容易发生。

1.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由于内脏器官还处于“惰性”状态时,就开始进行幅度较大的运动,致使内脏器官跟不上运动系统的需要,造成心脏搏动无力,影响静脉血回心,肝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肝脾瘀血肿胀发生腹痛。

(2)呼吸肌痉挛。剧烈运动时,容易打乱均匀、有节奏的呼吸方式,导致呼吸变得急促、表浅,造成肌肉肌疲劳。膈肌在疲劳后就会减弱它对肝脏的“按摩”作用,致使肝脾发生瘀血肿胀引起腹痛。

(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饭后过早运动,空腹运动引起胃酸过多或冷空气对胃的刺激等,都可引起胃痉挛;运动前吃了容易产气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牛肉等),腹部着凉等,均可引起胃肠痉挛。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轻者表现为钝痛、胀痛,重者可有阵发性绞痛。

2.症状

右上区腹痛者,多为肝脏瘀血等;中上区腹痛,多为胃痉挛等;左上区腹痛者,多为脾脏瘀血;腹中部痛者,多为肠痉挛。

3.处理

运动中发生腹痛,一般只要降低运动强度,加深呼吸并调整呼吸节奏,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症状就可减轻或消失。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就应立即停止运动或请医生治疗。

4.预防

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前避免吃得过饱,不吃难消化的食物,不可饮水过多。饮食后需过1~2小时以后,才可进行较剧烈的运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中长跑时要合理安排好速度。夏季运动时要适当补充盐分。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又称“抽筋”,是肌肉一种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的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

(1)大量排汗。进行剧烈长时间运动时,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温度过高,身体会大量排汗,使体内氯化钠含量降低,就可引起肌肉痉挛。

(2)寒冷刺激。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运动,若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突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时,就可能发生肌肉痉挛。

(3)肌肉收缩的失控。肌肉连续快速收缩,或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使肌肉发生疲劳,引起肌肉痉挛。

2.症状

肌肉痉挛时,疼痛难忍。痉挛处肌肉坚硬或隆起,且一时不易缓解。

3.处理

牵引痉挛的肌肉,并配合局部按摩。按摩可采用重推、揉捏、叩打、点穴等手法,即可得到缓解。

4.预防

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容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要适当做牵引并辅之以按摩。夏季运动时要适当补充盐分,冬季要注意保暖。另外,当身体处于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四)运动性贫血

1.发病机制与症状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引起血红蛋白量减少,并低于正常值,即称之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克/100毫升,女性低于10克/100毫升。在通常情况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导致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1)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求量增多,若摄入量不能满足需求时,即可引起贫血。

(2)红细胞抗震力较弱,运动时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加,致使红细胞的新生与衰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低于正常值。

运动性贫血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心率加快、脸色苍白、体力下降。

2.处置与预防

处置: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必要时进行休息。即刻饮服糖水和服用维生素C和胃蛋白酶合剂,有利于铁的吸收。

预防: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并注意循序渐进,调整膳食结构,平时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五)运动中暑

1.发病机制与症状

中暑是长时间受高温或热辐射引起的一种高温疾病。特别是在温度高、通风不良或头部缺乏保护,被烈日直接照射等情况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中暑。

症状:中暑早期可有头晕、头痛、呕吐,严重时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干燥,甚至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直至昏迷危及生命。

2.处置与预防

处置:首先将患者安全护送至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并采取降温措施,如解开衣领,服饮清凉饮料,或人丹、十滴水等,也可补充葡萄糖盐水。严重者,经临时性处理后,即护送医院诊治。

预防:在高温炎热环境下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锻炼时间,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锻炼。夏天在室内锻炼时,注意良好的通风,并备有低糖含盐的饮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