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王利奎阿訇《信仰之窗》序-马恩信文集

王利奎阿訇《信仰之窗》序-马恩信文集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利奎阿訇《信仰之窗》序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导言“召人信仰安拉,力行善功,并且说‘我确是穆斯林’的人,在言辞方面,有谁比他更优美呢?”《信仰之窗——认主学剖析》一书,是王利奎阿訇继去年出版《怎样认识独一的造物主》之后,又一部新的译作。

王利奎阿訇《信仰之窗》序-马恩信文集

王利奎阿訇《信仰之窗》序

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

导 言

“召人信仰安拉,力行善功,并且说‘我确是穆斯林’的人,在言辞方面,有谁比他更优美呢?”(《古兰经》41:33)

“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我证)安拉,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古兰经》12:108)

“引导人于正道者,其获得的报酬与遵循正道者的种种报酬相等,而彼此的报酬将丝毫不会减少;误导人于迷途者,其应负的罪责与固守迷途者的罪恶相等,而且彼此的罪恶将丝毫不会减少。”(《穆斯林圣训实录》)

“谁在伊斯兰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除享有自己的报酬外,还获得日后一切仿效者享有的报酬,而他们的报酬毫不受损;谁在伊斯兰中开创一个恶劣的先例,除负有自己的罪责外,还承担日后一切效尤者应负的罪责,而他们的罪责毫不减少。”(《穆斯林圣训实录》)

《信仰之窗——认主学剖析》一书,是王利奎阿訇继去年出版《怎样认识独一的造物主》之后,又一部新的译作。本书原作者仍旧是当代伊斯兰著名学者阿布拉·迈智迪·赞达尼教授;两书虽然均出自一人手笔,其论题与内容,也同样是以认主学为主旨和导向,但后者并非是无谓的重复,而是前书论证的伸展与充实,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王阿訇在两年之内,把自己在课堂上口头讲授给学生们的信仰知识,连续用文字把这些知识展现出来,以便于让校外更多的教胞有机会共受教益,这种口讲笔耕并重的双向宣教工作,是现在许多阿汉语基础均好,又富有责任感的青壮年阿訇和教师们的一大优点,是伊斯兰真理及其学术文化在中国能够有较快弘扬、普及和发展的依托和希望。他们的这种德行和辛勤的工作作风,值得赞誉和推广,并求安拉默助他们,使他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善行更趋完美!(www.daowen.com)

王阿訇依然希望我一定要为他的这本新书再写一序言,并送来译稿样本,本人秉承安拉的训导:“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古兰经》5:2)尽管个人受诸多老年性疾病之困绕,也欣愿执笔,倾谈点由衷之言,以求教于同道仁人志士,互相共勉。

认主学是伊斯兰信仰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学科。对穆斯林来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要在其两耳灌输这学科中极其扼要而又高度概括的“作证言”与“清真言”,直到复命归真前夕,一息尚存之时,都不能忘怀或丢失这一信念。所以,认主学知识,虽然个人所达到的水平有高低、厚薄之差别,但作为信仰诚笃的穆斯林,始终要将上述这基本信念贯穿生命始终,不懈怠地贯穿到自己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之中,成为自己的宗教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指导性与规范性原则。如果一位穆斯林能把认主学的有关经训及其理论知识,作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而加以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那么,必然有助于自己思想明朗,胸怀开阔,心境坦然;在人生的过程中,无论处顺境或陷逆境,都会泰然自若,不卑不亢,不致妄自菲薄,患得患失;面对物欲横流,名利诱惑、道德沦丧之时,能爱憎分明,严于律己,坐怀不乱,而且勇于劝善戒恶;为了维护个人信仰及圣教事业不受侵犯,敢于斗争,临危不惧,献出自己的财产与生命,也在所不惜。穆斯林的教义学家和教法学家则根据大量的经训,诸如《古兰经》2章216节,9章41节,8章15节、66节,2章207节、154节、193节,9章111节等明文的精神,制定伊斯兰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教义、教法律例。其中,为反侵略而进行自卫战,是正义的;为正义而战死的,即为求安拉喜悦而乐于捐躯者,为“穆斯特施牺德”,意为“为国为教殉职者”,不得视为“自杀者”。总之,穆斯林这种英勇就义、殉职的壮丽事迹,在我国八年抗日战争中,也有大量史实可查,这是伊斯兰信仰和认主学赋予一切真信士——不论中外、男女老幼——光明卓识的强大潜力。

但是,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穆斯林,自古以来,一直生活在儒、道、释、诸子百家、阴阳五行等多元文化并存和相互影响、渗透的复杂环境中,这种生存情况,加之长期耳濡目染,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信仰、功修、礼仪、习俗都受到不利影响与危害;近些年来随之而来的西化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之蔓延,还有一些反伊斯兰正统信仰与宗旨的思潮和论调;什么“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世俗化”“中国化的伊斯兰教”等等不一而定,甚至“艾哈迈底耶教派”之邪说,也时有所闻。这些迂阔之论,不论是进口的,或是当地的,难免将会给原来教派已经林立的穆斯林群体增加混乱与不安。对比穆圣奉命传教初期的社会状况,我们更为复杂。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当时阿拉伯半岛上,只有犹太教基督教、拜星教、拜火教,以及以物配主的多神教。(见《古兰经》2章62节、5章69节、22章17节)其中犹太教和基督教尚属天启的宗教,故称之为“有经之人”,即使是后两种宗教,其教义中也多少含有信仰安拉的成分,只是所有这些宗教,因原来认主独一的根本信仰受到篡改而变质,故都沦为以物配主者的范畴。所以,《古兰经》针对他们的情况作出这样判断:“他们虽然大半信仰安拉,但他们都是以物配主的。”(《古兰经》12:106)“以物配主的”“偶像(或人物)崇拜的”“多神崇拜的”或“举伴真主的”,都是源于阿语“母史利克”一词的不同译法。

既然在伊斯兰发祥地——穆圣的故乡,当时尚且还有人这样一方面信仰安拉,一方面又以物配主,那么,我们中国穆斯林所处的环境,如上面所述那样错综复杂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来审视一下自己和周围的教胞的言行视听、思想观念,再反思心中的信仰,是否人人都一贯保持纯正而不至于受到四方八面那些形形色色的异端邪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思潮,乃至以物配主(史尔克)的污染与误导?谁敢自命清白无瑕?针对当时的先民们,安拉告诫说:“你们不要自称清白,他(安拉)是全知谁是敬畏者。”(《古兰经》53:32)就连先知优素福都谦虚地说:“我不自称清白;人性的确是怂恿人作恶的,除非我的主所怜悯的人。”(《古兰经》12:53)但是安拉给我们指出:“确信安拉,而未以不义混淆其信德的人,不畏惧刑罚,而且是遵循正道者。”(《古兰经》6:82)经文中所说的“不义”,穆圣根据另一节经文:“以物配主,确是极大之不义。”(《古兰经》31:13),将前节经文中的“不义”解释为“史尔克”(以物配主)。既如此,信仰安拉的穆斯林,难免其中会有人被“不义”(以物配主)“混淆其信仰”。也正是鉴于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存在,穆圣才对穆斯林大众提出警告说:“教胞们!你们要谨防以物配主的危害呀!因为它比蚂蚁的蠕动还隐蔽。”有人便问:“安拉的使者啊!以物配主性质的思想言行既然隐蔽得使人不易察觉,那我们如何谨防而不让它来危害我们呢?”穆圣说:“你们都应当常常向安拉祈祷说:‘安拉啊!我们恳求你护佑,以免我们以某事物明知故犯地配予你;对于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犯了以物配予你的罪恶,恳求你饶恕我们!’”(艾罕默德教长所传圣训)这段在传述上大同小异的圣训,我国南方很多教胞们,在每天早晚的拜功之后,将它列为忏悔之内容,念念不忘地诵读,但是,人人是否都口诵心惟而联系实际、深刻反省、自我检查呢?是否敢于正视和剖析自己的信仰呢?思想言行中,有没有受过“以物配主”的侵害或影响?如果仅仅在口头上念念有词,而不联系实际,这样鹦鹉学舌,徒具形式的忏悔,诵读千万次也毫无价值和裨益。穆圣说:“信仰绝不是凭想像可以成就,也绝不是用装饰来表示。但是,信仰是坚定于心内,并由善行证实的。”(迪密令伊传自艾奈斯所辑圣训)

所以,作为虔诚、忠实的穆斯林,对于安拉赏赐我们的“伊玛尼”(正信),要非常珍惜和爱护,时时感赞安拉的宏恩与仁爱,勤于用五功和其他善行来维护与培养自己的正信之长存、纯正与升华,谨防一切与伊斯兰“六大信仰”相左的异端邪说,特别是遍布四周又十分潜伏、隐蔽,是非难辨的“史尔克”(以物配主)性质的思想言行对我们正信的侵袭、危害。“以物配主”是唯一不蒙安拉赦宥的特大罪恶。为此,我们人人都有必要加强对认主学的学习、研究,并把其中的经训要旨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牢记在心,认真实践。目前有关认主学的教材和读物,除传统的外,近现代的优良教材已逐渐被译成汉语可供大家学习。但是,非穆斯林学者中,古今中外,也不乏写伊斯兰信仰方面作品的人,其中不免有谬误,甚至有歪曲、篡改经义之意图,务必谨慎,即使是教内书刊中,严重违背正信原则的论调,如先知“穆罕穆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屡屡可见可闻。不久前还目睹到一本标榜为“穆斯林青年思想文丛”的所谓《信仰的光辉》的书籍,作者在书中不但谈到伊斯兰信仰,还论及教法,但是作者对伊斯兰的“六大信仰”作了曲解、否定,对教法和教法学恣意辱骂、诋毁,读起来,令人感到胆战心惊。此书虽然已面市,但相信在穆斯林相对集中、经学昌盛的地区将会遭到抵制和唾弃,至于对某些缺乏正信教育的穆斯林青年和盲从的群众势将起到误导、诱惑的负面影响。所幸者,有教胞欧麦尔·保健对该书中的谬论作了中肯地批判,写了一篇《读后感》,便于读者对比,明辨是非、正误,以利于自己信仰的强化与升华。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信仰之窗——认主学剖析》,不但是应时的篇章,也是上乘之佳作;每一章、每一论题,都以经训为导向,紧密结合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读起来切身感到安拉的全能、伟大、超绝,以及对人类的仁慈、博爱,从而扩大了人们信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王阿訇的译文通顺达意,如能把他去年译出的《怎样认识独一的造物主》一书同时加以学习和研究,对促进读者信仰的坚定、净化必将会起到相辅相成的有益效力。求安拉保护大家的正信永不受损。(阿敏!)

教历1423年2月12日/公元2002年4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