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呼图白的真正作用:重宣教、富艺术、有趣味

呼图白的真正作用:重宣教、富艺术、有趣味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图白”的真正作用艾米尔·哈福诺威博士“呼图白”(演说),应该是重宣教、富艺术、有趣味,体现“海推布”(演说者)的操守。我举出这个传说,并非是轻视或否定有许多“海推布”的“呼图白”含有认真严肃的内容,它们在纠正民族的腐败,振作人民的精神,挽救圣教于危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聚礼日及其“呼图白”是信仰的礼品,是指导的真言,是教胞纷争时的和解会。这是我们一向凭“呼图白”所要实现的希望。

呼图白的真正作用:重宣教、富艺术、有趣味

“呼图白”的真正作用

艾米尔·哈福诺威 博士

“呼图白”(演说),应该是重宣教、富艺术、有趣味,体现“海推布”(演说者)的操守。本文所要说的“呼图白”,除每周五聚礼日主命性的“呼图白”和一年两大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圣行性的“呼图白”外,还包括平时穆斯林的重要集会时,被邀请向大众宣教讲教义的“伊玛目”教长、学者们发表的演说,都可概称之为“呼图白”,发表“呼图白”的人的身份,即是“海推布”(演说者),又是“达尔雅”(宣教员)。

对一位成功的“海推布”来说,他必定是宣教清楚、态度客观、立场鲜明、博览经书,具有令人信服的知识,以及虔诚的修养,这都是他们每次演说成功的主要支柱。

据传说,有一位曾一向博得人们信任而“幸运的”演说家,他在一次聚礼日,登上讲坛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动人肺腑的“呼图白”时,他讲到安拉对一些人,因其善功立意不诚拒绝接纳,并且影响到大地上许多灯塔之光失明,所以他警告人们,凡行善要动机纯正,以取悦安拉。他还援引穆圣的教诲:“不义,在复活日,将成为重重黑暗。”讲得有理有节,听众心服口服,频频点头示意。当时,正好有一位老太太走进清真寺,准备参加聚礼,她静静听完那位口若悬河的“海推布”感人演说之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突然站起来,向在场的听众大声说道;“请你们不要相信他刚才说的这些话,此人曾把地里的稼禾都霸占了!”她一句话,顿时引起全体礼拜人哄堂大笑,摇头接耳,议论纷纷。

上述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勿需去考证,但是,聚礼日的许多“呼图白”以及平时的一些宣教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理论脱离实际,演说者口是心非,自己只劝人行善,而不以身作责奉行,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严重违背《古兰经》的训导:“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说你们所不做的事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事,这在安拉看来,是很可恨的。”(《古兰经》61:2—3)以及“你们是读经的人,怎么劝人为善,而忘却自身呢?难道你们不了解吗?”(《古兰经》2:44)(译者按:国内聚礼日的“呼图白”历来是用国外现成的范本,“海推布”对本宣科,鹦鹉学舌式地诵读,云南还有人以稀奇古怪的腔调,拉长声嗓音吟唱,使在场的人更无法知道“呼图白”的内容;有的地方“海推布”在诵读了范本原文后,也用汉语将所诵“呼图白”的意思译出,让听众明白。但是,有的地方,则反对用汉语翻译“呼图白”,认为“呼图白”与拜功一样严肃,不可在其中使用汉语,在这些人看来,凡阿语都是经,凡汉语都是书。经者,肯定就是安拉的真言,而书者自然是汉人的谎言,由于这种成见与无知,也就不理解聚礼日的“呼图白”与当时的聚礼拜二者之间的重要与成坏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圣训规定听“呼图白”(演说)时要静听,不准“讲话”,是对听众而言,不是指“海推布”,何况“呼图白”里所含内容,既应有安拉的话,也应有穆圣讲的话,还有“海推布”本人根据本周、本地的情况提出的劝善戒恶,也都是讲话;此外,礼拜是面向“克尔白”,其中有站、念、鞠躬、叩头、坐定等法定动作与程序;而“呼图白”中全无这些规定,“海推布”还需面对群众,有的还手拄拐杖。那么,为何还要坚持:“拜中不可行的,“呼图白”也同样不可行(指讲汉话)这种难以自圆其说的歪理呢?”

我举出这个传说,并非是轻视或否定有许多“海推布”的“呼图白”含有认真严肃的内容,它们在纠正民族的腐败,振作人民的精神,挽救圣教于危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我时时在想,我们的向导和领袖——穆圣,以及人类的精英——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等其他前贤们,对自己的教生和继承人中,误导民众和后生的“伊玛目”、“海推布”、教长、宣教员,将是如何不安啊!

真的,我们倾听过很多聚礼日的“呼图白”,以及很多次平时的宣教,其中不乏赤诚、纯真的言辞,严谨、关爱的规谏,使伊斯兰人民从那些陀螺般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它们是黑暗中闪出的光明火炬,是正道上矗立的灯塔,指引和照耀着人们稳步前进。

“呼图白”的价值,不是凭“海推布”伶俐的口齿、悦耳的音调来表示,也不是从“缅拜尔”(讲坛)的装饰辉煌来体现,“呼图白”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是以其内容和对听众所产生的效果来评论。所以穆圣听了耿赛·本·萨阿德的演说后,称赞道:

在已逝去的各世代的先民中,

给我们后代拓宽了见识与殷鉴;

对亡者我也看到有很多裨益,

我目睹我的教生常常向往它们;

无论老人或小孩,都会往那里走去,

我深信自己在那归宿上也不例外

所有众生,迟早都要归向那里。

当时,穆圣吟罢,还为他祝福说:“求安拉慈悯耿赛,我确实希望我的教生在复活日,按各自的愿望复活!”

一句真话、一份说明、一种革命、一次和解会

前人们把每周聚礼日的相互见面,视为启发穆斯林明察自己的情况,促进他们在处理彼此之间的宗教社会方面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时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呼图白”中,号召教胞坚持经训教导,团结奋进,对揭露伊斯兰民族敌人的阴谋很有意义。所以聚礼日及其“呼图白”是信仰的礼品,是指导的真言,是教胞纷争时的和解会。

一句真言,可成为使人发展与进步的媒介

自从宣教的黎明时期伊始,“呼图白”即有它的重要意义,一句真理之言辞,便富有向导之作用,那么,“海推布”就应当藉“呼图白”及其中蕴含的真理言辞,即相关的《古兰经》、圣训,与当地穆斯林群众一周一次聚礼日会面,或其他集会宣教之机会紧紧结合,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当时当地一些应当改革、刻不容缓的大事方面,努力对准方向,强化有的放矢的措施和步骤。

一、责任与义务要鲜明

意思是“海推布”要以自己宣教的精神和智慧,以及身体力行,使自己所号召的人们响应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因此,宣讲要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全神贯注,紧紧扣住听众之心弦,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呼图白”的成功和礼拜堂中雅致的生活气氛变得崇高,使宣教所预期的要求变成有力的主题,使听众有心理准备,以更大的决心、意志与耐性武装他们。这是我们一向凭“呼图白”所要实现的希望。

在那些高贵的圣门弟子们的史实中,有一位名叫穆阿萨卜·本·阿密尔的宣教者,是人们的光辉典范,他是伊斯兰的第一位外出使臣,穆圣派他前往麦地那去宣教时,他的装备,就是他坚定而灼热的信仰和开创性的道德风范,他知足常乐的人格,在他完成在麦地那建立新型的伊斯兰国家雏形中发挥了增砖添瓦的作用。在那里,他为穆斯林集体披荆斩棘,启开蒙昧、封闭的心扉。这些卓有成效的影响和奇迹,无一不与他的优秀品质和感人肺腑的宣教内容息息相关。

在现今的“海推布”和宣教人员中不乏有天资聪颖者,但是,其中有的人在宣教中因碰到种种障碍,丧失了成功的自信,所以要帮助他们消除忧伤,鼓舞他们继续承担弘扬真理的重任,树立胜利的信心与决心,勇于表达真理,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

二、独特的人格与身份

“海推布”或宣教员的任务,是继承和履行列代先知、忠贞的圣门弟子和各时代的伊斯兰师表、革新家们,在指引人们遵循正道方面受安拉责成的光荣使命和职责。不论他们是否乐意或勉强,他们总是人心所向的人物,所以他们必须要符合自己的光荣身份,确信自己是奉安拉之命令,遵穆圣之嘱托,召唤人们信仰真理,遵循正道。要培养和强化这种情操,就需要从安拉为世人昭示的优良典范人物和最高理想方面去学习、借鉴。“海推布”、宣教员,永远不宜劝导人们去做事而自己却不主动,不愿意去做,更不应该禁止别人不要做的事而自己却偏要触犯。像这种情况,难免会沦为这种人的下场——伍萨麦·本·载德传述,我曾听过穆圣说:“在复活日,出现一种人被投入火狱里,其肚肠全被拉出,围绕其身上,像拉磨的驴子一样,反复旋转。火狱中的罪犯围拢他的四周说道:‘你这个人怎么啦?你从前不是常常对人们劝善戒恶吗?今天为何堕落到如此境地?’他说:‘是的,我曾劝说你们行善,我却未行善;我曾禁戒你们不要作恶,我却恶习不改呀!’”(《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实录》)。

不论是“海推布”或是宣教员,他们应有不同凡响的独特人格,他们要引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以便弃恶从善,服膺教化。所以他们不可以将自己湮没在那些有名无实的“海推布”或巧言令色的宣教员的个性中变成传话筒,或者变成鹦鹉一样,只会重弹别人的调子,或者以华而不实的言词,向人们讨好奉承。他们要谨记自己的人格、身份与众不同,正如谢赫·穆罕默德·安萨里说的:“你们是安拉为世人选拔出来的优秀民族中的出类拔萃者。”安萨里在他的名作《更新你的生活》中写道:“模仿者消失在被模仿者的个性中,是极容易的事。”以和颜悦色的态度、谦恭为怀的举止去牵动和感召犯罪的人,教化愚昧无知的人,劝说迷恋红尘的人,是当代“海推布”、宣教员责无旁贷的义务。总之,对穆斯林同胞,态度和语言,切忌粗暴,否则,宣教就要失败,而且众叛亲离。“海推布”站在讲坛上,不可信口开河地对听众作类似的教训:“你们应该敬畏安拉,以便你们成功,但是我看不出你们会有成功的表现,而这种失礼而武断的说法,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时有耳闻。”(www.daowen.com)

同样重要的还有“海推布”和宣教员的举止,应该优越于自己的言谈,因为他们的操守对人们的影响,往往比他们的演讲更为现实和深刻,所以,他们应以自己的优良品性去感化、影响人们,产生交相感应、潜移默化,从而改观状况,共同上进,这是“呼图白”和一切宣教所法定的目的与要求。但是,我们曾目睹过相当一部分“海推布”和宣教员,长篇阔论,但所讲内容,不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缺乏经训,就是一味诵读一些与现实生活不相关的祈祷词,以此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没有给听众造成离开清真寺和会场,教诲仍然回荡耳鼓,感情与“海推布”宣教员保持和睦相处的效果,所以,听了那种“呼图白”和宣教,如同耳边风一样。

与此相反,有的“海推布”、宣教员,有耐心的品性,谦和的态度,在“呼图白”“卧尔兹”宣讲中,循循善诱,忠心耿耿为群众服务,不论在公共场合和私人交往中,平易近人,无往而不利,那么,这样的人,难道你会觉得他们是失败者吗?在他们周围的人群中,包括受他们教诲影响而希望信奉伊斯兰的非穆斯林看来,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人吗?

三、博览经书,胜任愉快

尊敬的“海推布”、宣教员们!当你们以突出、显赫的形象出现在引人注目的讲坛时,你们应该考虑到以下这些情况:

在倾听你们的“呼图白”“卧尔兹”演说的大众当中,除了一般从事工、农、商、学、兵的穆斯林同胞外,可能还会有医生、工程师、律师、教授、中小学教师等各类知识分子。他们中的每个人都相信或盼望你们在宗教知识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比他们高,是他们的师表和模样,又由于你们是居于指导和教育的地位,所以你们的身份与处境,需要你们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宽阔视野方面,应具有一定优势,你们应当尽可能地在各种学术文化领域,做适当能量的涉猎才会不负众望。为此,就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经常与一些专家探讨各种相关知识,了解世间重要讯息,特别是伊斯兰世界的大事,例如为主道奋斗,伊斯兰意识在教胞间的强弱情况,伊斯兰教育的兴衰等问题。在群众灰心失望的时候,要以经训和历史事实鼓舞他们,振作精神;在群众昏聩的时候,要满腔热情地去唤醒他们,要做到这样,就需要自己有丰富的知识。

四、态度客观,言之成理

“海推布”、宣教员,仅仅为吸引群众的倾听,而依靠刺激、鼓励性语言和神话一类之内容进行哗众取宠式的宣教,这种方法是十分严重和具有一定危害的。他们应当坚持理性和逻辑,在我们所听闻和阅读过的许多正确传述讯息中,还没发现有任何证据说明穆圣及其圣门弟子,以及先贤们,在宣教时曾用过花言巧语,博取听众好感之先例。他们是弘扬圣教、传播真理的先驱与师表,他们的宣教史料,丝毫没有神话和荒唐的内容以及以色列式的谬误传说。他们给我们留下的那些文化遗产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理智,认真审视、研究,必定会给我们增广见闻、开阔胸怀。真的,倾听和遵循先贤们传承下来的那些宝贵遗产,在我们现实生活和宣教过程中,就足以满足,无需去虚构骗人的侈谈来为自己加热和粉饰。

客观性,可使“海推布”、宣教员走出狭隘的空间,进入宣教的广阔天地——那是一个无边无际、繁茂的艺苑。

有条有理的思绪,认真严肃的发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会使每个问题、每件事情措施得宜,恰到好处,这也是态度客观的必然结果。“海推布”、宣教员,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特殊情况,安排自己的思路,调整宣教程序的先后缓急,作有的放矢的宣教。如果每到一地,就开始对不礼拜的人作出叛教的宣讲,那就不太合情合理,违反循序渐进的逻辑进程。因为社会上有近90%的人在荒废或疏忽拜功,对这么众多旷拜或不按时礼拜的人,要循循善诱、诚心诚意地进行劝导。首先要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入手,然后再逐渐转移到履行善功的教诲方面,再依次宣教相关的细则。

态度客观还表现在不应把一些有分歧、有争议的教法问题提到讲坛上宣讲,或集中于某一派别、某一书面的观点上而大作评论,好像是与一些教法学家们讲话一样,没有考虑到在听众之中还有普通人民,他们对你提出的问题,也许知之甚少,或者索然无味,甚而反感。

态度客观还在于宣讲的问题,应该注意先后缓急,主次分明。如果群众已经从最近的媒体获悉到一件刚发生的教务问题,那么,“海推布”、宣教员就应该针对此问题,援引相关的经训和权威教法学者的论据,发表正确的抉择案例。正如俗言所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艾卜·伯克尔曾嘱告过欧麦尔这样一句话:“人们在夜间所做的某些善功可被安拉所接纳,而那些善功,如果在白天去做,却遭安拉所拒绝。”意思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是否合乎逻辑,不是凭个人的嗜好,而论证教法的衡器是合法与非法,不凭私意。

态度客观还表现在“海推布”、宣教员不带令人讨厌的任何宗派主义情绪,或个人专断、排斥异己、唯我独尊的态势,因为所有的教胞,都是伟大伊斯兰正教的成员。艾卜·哈尼法、艾罕默德·本·罕伯里、沙菲尔、马立克以及他们四位法学大师的学生们,都是伊斯兰正统战线上的忠诚精英,他们拓宽教法领域,竭尽全力,认真、勤奋创制教法,形成了正确的四大法学体系,在各家法学中,存在一些非原则性的差异,并不危害信仰原则,那是伊斯兰民主学风的体现,是圣教对教生的一种慈恩与宽容,例如,拜功中所诵经文的长短,祈祷词的多寡,某些动作稍有悬殊,各学派都据有正确圣训作依据,不像个别孤陋寡闻、一孔之见的人,将有别于自己诵法和动作的教胞视为是信仰上的异己分子而加以排斥,博得敌人之称快。所以,端正信仰、博览经训、精通各法学派学说,必将使“海推布”、宣教员态度客观,能迎刃而解意料不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五、坚定与精确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因为“海推布”或宣教员,对自己宣讲的教义,主题鲜明,表达清楚。曾经有部分“海推布”和宣教员并不重视,或无知于自己所引用的资料或列举的证据是否会使听众可信,经得住考查,或许他们仅仅为博取听众的欢心,迎合部分人的口味,居然会罗列一些虚构的故事,冲淡了宣教的主旨和价值。

对数字、历史、时间和事件的传述,所涉及的人名、地名的称谓,如果缺乏可信的考证,必定会像一个危险的滑坡,很容易使行人跌倒,读者一定不会相信有这样的宣教员,居然告诉听众:“我说的这些话仅仅是传述,或是某位学者的见解。”或说:“这些历史是真是假,尚待考查。”或说:“我引证的数字,不一定准确。”因此,宣教时提到的数字,涉及人物、地名、时间,必须精确,要以肯定、清楚的语气加以表述,以供人们备考,提高宣教威信。

“海推布”、宣教员们!须知:在你们面前的听众中,不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博学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你们的信任与寄望促使你们承担着一份重任,故此,你们应正视你们的身份,他们倾听你们的宣讲,你们也同样要尊重他们的敬意,给他们传递有益的教诲。

我曾记得,有一次我参加某地一个聚礼日的拜功,那天的“海推布”在宣讲中,长篇阔论、滔滔不绝地讲述德国国王希拉克勒曾屠杀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当时,我怀疑是否我听错了,怎么希拉克勒会杀犹太人?但是“海推布”的宣教中,反复提到希拉克勒,后来我才悟出真相,原来那位“海推布”无知历史人物,竟将古罗马拜占庭的暴君希拉克勒与德国法西斯党魁希特勒二人混为一谈,两个国家、两个时代、两个人物,相距何远,愚昧至极!〔译者按:无独有偶,曾忆有一次,译者在滇西听一位当地有名气的教长讲“卧尔兹”时,其中讲到先知的历史,涉及艾卜·苏福扬奉教后,英勇善战,讲者竟封给艾卜·苏福扬一个“中央军委主席”的官衔,并说他带领穆斯林大军攻到罗马尼亚(与罗马混为一地)〕。

一切传闻、轶事,必须可考,足以信赖,才能引用,尤其关于伊斯兰的史实需特别慎重,杜绝误传、虚构,以免影响群众的信仰。在一些普通的事件中,我们曾经无意地听闻或接受错误的传说,使人们思想发生矛盾。所以强调传述,必须正确、可靠,避免杜撰,排除疑虑,让人们了解事实真相。

六、程序与方法

作为“海推布”或宣教员,每逢登上讲坛之前,应当反躬自问:“我为什么要站在讲坛前?”“为什么教法要责成在场的人,应侧耳细听,不允许交头接耳?”“为什么我们只发现这样的经文:鼓励人们静听安拉的言语时,才提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如果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那么,登坛前就考虑一下,自己准备对听众宣讲的,是否是有启发性的、新的内容,或者依旧是重复已往一再讲过的东西?

“呼图白”也好,“卧尔兹”也好,都是宣讲伊斯兰教义、信仰、教法、劝善戒恶等等。伊斯兰要求他们了解其程序、方法,具有一定特色,即富有理性和远见卓识,不能凭个人私意说了算,或者只讲理性,不重实践。

先知穆罕默德在这方面已给我们作出范例:据阿尔巴兹·本·萨利亚传述:安拉的使者给我们讲了一次深刻的“卧尔兹”(劝告),大家听了,惊心动魄,个个流泪,说道:“安拉的使者啊!你的这劝告,好像是辞别的劝告,请你再给我们一些嘱咐吧!”于是穆圣说:“我嘱咐你们要敬畏安拉,要听从领导,哪怕他是一位黑人;你们中,凡是延年益寿者,必将会目睹许许多多分歧。那时,你们应当遵循我的遗教,走那些有理性并获得正道的继承者们所走的道路;你们为此而必须紧紧咬住臼齿,切莫松口,谨防种种异端。因为凡是异端,都是迷误。”(艾卜·达伍德、铁尔密居所辑圣训)由此可见,穆圣的“卧尔兹”首先是用一种强有力的、动人魂魄的内容开始,然后才逐渐转入教生生活方面,劝告人们服从领袖。

因此,作为“海推布”、宣教员,如果要正确表达一种思想观念召唤人们响应与奉行,那么,应当注意程序和方法。比如宣讲悔过自新,改恶从善问题,首先要讲述忏悔在宗教功修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说明人人都需要时时反省悔悟,向安拉忏悔,以及忏悔与争取福利息息相关;再如宣讲拜功问题,不要先讲礼夜间拜的高贵,和其他富余拜的优点,应先向人们讲述礼主命拜的必要,使人们热爱并履行每日五时主命拜,深感与安拉神交、密谈之荣幸与渴望。如果宣讲“智哈德”(为主道奋战),先阐明它是穆斯林现实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项主命,所以除了与来犯的敌人作战斗外,与周围的非法行为和自己私心杂念作斗争,也是属“智哈德”的范畴;但是斗争要讲策略,例如以德抱怨,以求感化是对恶人宽容的一种方法;以德辅仁,是与善人相交获益的良策。

七、善于引用故事

故事作为加强和巩固宣教内容的一种手段,可使情况贴切,理论有力。《古兰经》中不少故事,及其风格,堪称仿效的依据,在穆圣的许多吉祥宣讲、指导、劝告中,也曾使用过故事,故事还给听众以欣赏的情趣,利于理解与记忆宣教主旨,把所听到的全部内容,借故事之情节,系统地联贯起来,在心灵里产生深刻影响,但是有少数“海推布”、宣教员不善于利用故事来辅助自己的宣教主题,他们却将故事作为宣教基础,一味寻找,罗列故事,把宣教当成故事会,使伊斯兰图书馆中,极有价值的资料被贬低得平庸乏味,使局外人看成是一堆堆破故废纸。

真的,宣教中的每一句话,都表示一份忠心。在目前这个祸患四伏的时代,要尽忠,需要坚强的毅力与意志,以及虔诚的学者,著名的向导。例如阿基子·本·阿布杜·赛拉、伊本·泰米叶楷模,他们在复兴伊斯兰文化、振奋穆斯林精神、恢复民族的荣誉方面竭尽了全力。我们今天多么需要像他们这样有决心、有信心的优秀学者、“海推布”、宣教员来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领导者和沉睡的教胞,并给那些渴求知识的男女穆斯林以足够的需求。

求安拉默助,使大家走出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