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阐释的维度
《红楼梦》主旨研究不应囿于一隅,而应是多维的,并且永远处于开放的维度之中。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个人理解的前结构的存在决定了本旨还原的不可能,因此理解和阐释根本无法复制作者的原意,《红楼梦》主旨的纷争也证明了这一点。任何单独的个人无论用怎样概括性强的术语,无论套用何种流行的公式,都无法准确精当地对《红楼梦》的主题作出尽善尽美的、能够得到多数人认可的、超越历史局限性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论断。那么,是否前人的努力都是白费呢?实际并非如此。《红楼梦》的“本旨”客观存在于小说里,读者可以接近它,但它却是任何理解所无法企及的,它像圆周率一样永远都是一个近似值。美国当代文论家赫施提出的“含义”和“意义”的区别似乎对我们解决上述困境有所帮助。在赫施看来,人们对同一本文的理解历史地发生变化——即伽达默尔所说的理解的历史性,并非是作者的原初含义发生了变化,而是本文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含义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所要表达的事物中……而意义则是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系统、某个情境或与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间的关系。”[62]如果看不到本文含义与本文意义的区分,那么也就无法正确解释理解的历史性,从而走向对作者本文原意的否定,似乎本文含义永远都是无法确定的。本文意义虽然处于变动不居的历史演变之中,而本文的含义则是确定的、不变的。《红楼梦》的作者自云和石头所记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不变的方式向读者说话,然而,每一个读者都以个人的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阐释,每一次与本文的碰面都是读者依据前理解对《红楼梦》作出的新诠释,这种诠释带有历史性,是对象本文和阅读主体各自所处历史视阈的融合。由此看来,对《红楼梦》本文含义、作者本旨的考察和对小说意义的阐释并非有你无我的对立关系,它们处于两个维度中,但应该是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的。
意义阐释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视阈融合,《红楼梦》的意义永远处于等待阐释的维度之中,而且这种阐释必定是多维的。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的质问令人深思,她说:“为什么认定了这部内容浩瀚的巨著必须单单是(或主要是)‘围绕着一个现实问题’在作文章呢?为什么在把握主题的时候,必定是非此即彼,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呢?为什么各种真知灼见之间,不可以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各以所禀,共为佳好呢?”[63]《红楼梦》这部既把中国小说艺术推向极致又具有丰富现代性内涵的小说,本身具有丰富的可诠释性。作者本意虽不可还原,但它始终是各种阐释的前提与起点。从单一的主题到多元主旨的转变,显示了学术思想的转变。像《红楼梦》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统摄全篇的主题思想,或定于一尊的说法,无疑是荒谬的。从单一主题到多元主题甚至无主题,这种转变从效果上并未澄清《红楼梦》的思想主旨,如果没有一个“史”的梳理存于胸中的话,反倒使人如在云里雾里一样而不明就里。但正是这种转变才显示出《红楼梦》研究思维方式的扭转和拓展。正如《红楼梦》后30回的散佚造成小说的开放性结局一样,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讨论必定呈现出开放性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将众说纷纭的主题说进行笼统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情书说、悟书说和政书说,这也是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产生较大影响和占据主流话语体系的观点。这些观点从各自独立互相排斥到相互借鉴彼此接纳,逐渐催化了从单一主题到双重主题再到多元化复合主题的诞生。“而在多重复合主题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则又先为对《红楼梦》多重主题的不自觉的朦胧意识,继之为自觉但不明其中逻辑关系的混合主题说,然后才是找出彼此内在关系的复合主题说。”[64]多元化复合主题说并非各种主题说的简单叠加、依次并列、折中调和,而是“对多重主题之内在逻辑结构与总体精神上的把握,以及从立体到整体再到本体指归上的领悟,是立体性、整体性与本体性三大程序的一体化”[65]。一部伟大作品的主题,存在着永恒与流动的对立统一,它的意义和价值不变,但阐释与阐释的维度却是变动不居的。正是静中有动才构成了红学研究的动态平衡,使作品获得了永恒的魅力。20世纪红学界对主题之谜的探求,从最初的单一模式转入多元化格局,少了几分冲动、盲目和保守,多了一些冷静、客观和包容,论争的结果同中有异,但在差异中也找到了许多相似点和交叉点。无论是历时性还是共时性,无论从横向关系还是从纵向关系,《红楼梦》的主题研究都具有多义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个研究是一项社会性、群体性的宏大工程。本旨还原与意义阐释应该打破对立格局,找到一个更具说服力和普适性的范型,从而达到对本文最大化的合理阐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尽可能剔除前理解,客观公允地阐释这部小说,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阐释《红楼梦》不仅仅是在阐释这部小说,更多意义上是在阐释当代生活与艺术,这有可能是一种阐释循环,但它将是无尽的、开放的……
【注释】
[1]郭英德:《佳作结构类天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期。
[2]吴宓:《红楼梦之文学价值》,《流星月刊》1945年第1期。
[3]李春祥:《〈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4]胡念贻:《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舒芜:《“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的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期。
[6]邢治平:《浅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
[7]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155页。
[8]王威轶:《贾宝玉、曹雪芹的价值不等式及〈红楼梦〉的题旨》,《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1期。
[9]周绚隆:《“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红楼梦〉主题的文本解读》,《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10]杜薇:《〈红楼梦〉谈情大旨的美学价值》,《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11]俞平伯:《〈石头记〉底风格与作者底态度》,《学林杂志》1921年第3期。
[12]熊润桐:《八十回红楼梦里一个重要的思想》,《革新》1922年第4期。
[13]熊润桐:《红楼梦是什么主义的作品——八十回红楼梦里所表现的艺术思想》,《革新》1924年第6期。
[14]孙逊:《关于〈红楼梦〉的“色”“情”“空”观念》,《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期。
[15]迟公绪:《松枝茂夫谈〈红楼梦〉》,《红楼梦研究集刊》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16]王昆仑:《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3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7]杨向奎:《曹雪芹的思想》,《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4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8]霍松林:《试论〈红楼梦〉的人民性》,《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4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9]舒芜:《〈红楼梦〉故事环境的安排》,《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3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20]刘世德、邓绍基:《〈红楼梦〉的主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
[21]刘梦溪:《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2]孙逊:《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线》,《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23]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12页。
[24]赵荣:《婚姻自由的呐喊男女平等的讴歌——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兼评红学“四论”》,《贵阳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25]何满子:《读〈红楼梦〉断想》,《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10页。
[26]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27]巴金:《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28]叶嘉莹:《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谈到〈红楼梦〉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4页。
[29]秦家伦:《论〈红楼梦〉的写作主旨与创作思想》,《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4期。
[30]朱彤:《论〈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1期。
[31]都本忱:《〈红楼梦〉多主题论》,《松辽学刊》1997年第1期。(www.daowen.com)
[32]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香港大学学报》1974年第2期。
[33]夏志清:《〈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现代文学》1966年总第27期。
[34]傅继馥:《论〈红楼梦〉形象体系的构成》,《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35]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296页。
[36]孙逊:《论〈红楼梦〉的三重主题》,《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37]萧相恺:《也谈〈红楼梦〉的主题》,《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38]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39]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40]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41][美]余珍珠:《〈红楼梦〉的多元意旨与情感》,《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期。
[42]陈大康:《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4期。
[43][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转引自《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编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页。
[44]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7页。
[45]赵荣:《婚姻自由的呐喊男女平等的讴歌——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兼评红学“四论”》,《贵阳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46]汤龙发:《女权问题是〈红楼梦〉的主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7]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48]朱引玉:《无可奈何花落去——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49]白小易:《佛教思想: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基座——兼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命意》,《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1期。
[50]杜正堂:《人情·人性·人道——也谈〈红楼梦〉正旨》,《淮阴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51]胡文炜:《贾宝玉与大观园》,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52]王鼐:《〈红楼梦〉的生命境界与生命主题》,《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期。
[53]白盾:《“悼红”是红楼梦的总主题》,《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4]张丽红:《玉石冲突与四季转换——〈红楼梦〉结构论浅探》,《松辽学刊》2000年第2期。
[55]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56]胡文炜:《贾宝玉与大观园》,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57]陈维昭:《红学的审美之维》,《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
[58]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59]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60]周汝昌:《什么是红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61]陈维昭:《〈红楼梦〉的现代性与红学的解释性》,《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2][美]赫施著:《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页。
[63]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期。
[64]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65]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