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痰瘀并治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痰瘀并治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蹊径妙法———痰瘀并治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中风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涉及气、血、风、火、痰、瘀等诸多方面,临床表现有中经络、中脏腑之不同,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无论是病之早期或恢复期,都有风痰阻络之证。如朱震亨指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应治痰为先,次养血活血”,并认为肢体偏废与痰瘀直接相关。中风偏瘫初期痰瘀并治时,应侧重于息风化痰,区别外风、肝阳、痰热等兼证,灵活遣方用药。

痰瘀并治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三)蹊径妙法———痰瘀并治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中风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涉及气、血、风、火、痰、瘀等诸多方面,临床表现有中经络、中脏腑之不同,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无论是病之早期或恢复期,都有风痰阻络之证。如朱震亨指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应治痰为先,次养血活血”,并认为肢体偏废与痰瘀直接相关。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说:“夫风之中于经也,留而不去,则络中之津液气血,混合不分。由于卫气失于常道,络中之血亦凝而不行,络中之津液即结而为痰。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不仁且不用。”自宋代以后,不少医家推崇大、小活络丹,其主要功能即为祛顽痰瘀血。中风偏瘫初期痰瘀并治时,应侧重于息风化痰,区别外风、肝阳、痰热等兼证,灵活遣方用药。兼有外风入中者,表现为猝然肢体偏废,或麻木、抽搐、颤动,常伴舌强语謇或遇风发作、加重,一般没有昏迷仆倒病史,则应于化痰之中加以辛散祛风方药,如大秦艽汤、牵正散等;如无明显的阴虚阳亢症状,可酌加乌梢蛇、白花蛇、蜈蚣、威灵仙、豨莶草等;偏于阳亢火旺者,常有面赤、眩晕、口苦、血压高等表现,治宜平肝潜阳,泻火为要,常用羚角钩藤汤加胆南星、鲜竹沥、赤芍、地龙、夏枯草、龙胆草等。中风病初期,尚多见痰热腑实,肢体失用,大便秘结,发热,舌红苔黄厚腻,则须用通腑泻热、痰瘀并治之法,使腑实得下,有利于痰热的排除和脉络的畅通,常用星蒌承气汤(胆南星、瓜蒌、大黄、芒硝),酌加桃仁、赤芍、地龙等,或另服清心滚痰丸。临床应用亦不必拘泥于大便秘结一症,只要痰热瘀血互结而无便溏者,皆可酌情用之。随着病程的进展,如痰热已化,苔腻已减,可逐渐增加活血化瘀药的比重,如中风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怀牛膝、白僵蚕、鲜竹沥以涤痰息风、化瘀通络;证属肝肾亏虚者,用地黄饮子加制天南星、清半夏、茯苓、鸡血藤、茜草、桃仁以痰瘀并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临床常宗“左瘫右痪”之说,如偏瘫在左者,以祛瘀为主,佐以化痰,选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胆南星、鲜竹沥等;治偏瘫在右者,以祛痰为主,佐以化瘀,选用二陈汤加胆南星、鲜竹沥、石菖蒲、白术、僵蚕、桃仁、红花等同用,共收痰瘀并治之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