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贸易:外部环境新挑战下的发展新红利

中国贸易:外部环境新挑战下的发展新红利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一切都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国,企图钳制中国贸易发展。由于中国一直被排除在TPP之外,外界普遍认为,TPP已成为美国遏制中国贸易发展的武器。

中国贸易:外部环境新挑战下的发展新红利

4.1 中国贸易发展面临外部环境新挑战

自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外困内忧的不利格局。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仍旧总体增长缓慢,增速逐步回落。[1]

4.1.1 美国主导全球贸易新规则以钳制中国发展

金融危机引发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而亚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加速,WTO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一直停滞不前等多重国际经济政治因素的诱发下,美国重启“重返亚洲”战略。2009年11月美国宣布全面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1年1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演讲,表示:“在下一个十年,美国要锁定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持续不断地增加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并把它当作是美国治国理政的最重要任务之一。”[2]2013年3月1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13年总统贸易政策议程》报告,将五年出口翻番计划、“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TTIP)”谈判列为工作重点。美国政府一系列的举措令其主导全球贸易新规则、重塑世界贸易新版图的勃勃野心昭然若揭。而这一切都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国,企图钳制中国贸易发展。

TPP是由美国主导的高标准的地区一体化安排,是美国实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全面介入亚太地区经济整合过程,重获其在亚太经济主导权的重要工具。2009年以来,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TPP谈判进展迅速,成员国不断扩大。2011年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表示准备加入TPP谈判。2012年6月,墨西哥、加拿大获准加入TPP谈判,使TPP成员国扩大到11个。2013年3月15日,日本宣布准备加入TPP谈判的决定,并于7月23日派代表团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亚庇举行的第18轮TPP谈判。作为TPP谈判的第12个成员,日本的加入使得TPP谈判成员的GDP规模占全球经济规模的四成,并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贸易额。[3]至此,APEC现有的21个成员[4]除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俄罗斯、中国台北和泰国外,其余12个成员已全部加入了TPP。在日本加入TPP谈判后,一直和TPP保持距离的韩国政府在2013年7月态度发生转变,在是否参加TPP问题上犹豫不决的韩国终于在2013年11月底表明了参加谈判的意向,这成为韩国一直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的转折点。[5]如果韩国也加入TPP,则我国排名前10位的贸易伙伴基本上都加入了。

美国通过推动TPP的发展,希望规避APEC框架内无法改变被动的局面,重新实现其在亚洲地区的主导地位。由于中国一直被排除在TPP之外,外界普遍认为,TPP已成为美国遏制中国贸易发展的武器。根据2012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APEC成员经济统计数据,TPP初始缔约国(P4)的总人口为2750万,还不到APEC总人口的1%,GDP总额为6860亿美元,不及APEC成员GDP的1.8%,其经济规模和影响力十分有限。但随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经济大国的加入,TPP国家(P11)的总人口规模达到6.582亿,占APEC的23.8%,经济总量达20.736万亿美元,在APEC中的比重从1.8%跃升至53.2%。目前P11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非同寻常(刘欣,2013)。万璐(2011)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1)如果日本加入TPP并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美国GDP和福利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正向变化高于日本未加入时的情形,但会使美国的某些产业部门产生贸易逆差,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这有助于理解美国将美韩贸易协定置于首位,以及已在美韩汽车部门贸易谈判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事实。(2)从中国角度来看,美国、日本加入TPP贸易自由化都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等宏观经济指标会出现负向变化。日本加入后,中国的农林牧渔、加工食品、纺织品、交通运输部门都会产生贸易逆差。陆圣(2013)基于GTAP一般均衡(CGE)模型,就TPP对太平洋地区纺织品服装贸易流量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论是TPP的贸易创造效应将增加美国从TPP成员方(尤其是越南)的服装进口,TPP的贸易转移效应将减少美国从中国、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服装进口,认为TPP的实施亦将引发太平洋地区现有纺织品服装贸易生产格局的重新洗牌。

美国在加快推动TPP谈判进程的同时,2013年6月与欧盟正式启动了TTIP谈判,计划两年内完成谈判内容,并签定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协议。美欧约占世界GDP的一半,世界贸易额的1/3,这个协议如果达成,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未来几年,美国要双管齐下,以期在西太平洋以TPP为依托,在大西洋以TTIP为平台,最终将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涵盖APEC所有成员)和美欧自由贸易区,为其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撑起两根支柱。无论TPP和TTIP何时达成,都将重构全球贸易版图,对世界贸易和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目前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都是排斥中国的。一旦协议达成,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规则的制定方面,可能会丧失话语权,导致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被边缘化的局面。[6]

4.1.2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华贸易摩擦升级

出口一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4年开始出口依存度超过了30%,达到30.7%,2006年冲顶到最高值36.5%,此后虽然有所降低,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依然长期在高位徘徊。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的普遍低迷,新兴经济体国家与我国出口产品的近同质化问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对华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大量数据显示,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是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据WTO官方统计,从WTO成立后的1995—2012年,全球实施最终反倾销案共4230起,其中中国遭遇反倾销案累计916起,占全球21.7%,位列全球之首,是排在第2位韩国(306起)的2.99倍,第3位美国(244起)的3.75倍。其中,2008年、2009年对华倾销案分别达到76起、77起,分别占全球的35.7%、36.8%,为史上最高。到2010年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自2010年起,全球对华反倾销案一直在稳步增长,如图4.1所示。

img43

资料来源:WTO网站。(www.daowen.com)

图4.1 1995—2012年中国遭遇WTO成员经济体反倾销情况

2012年,全球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分别为60起和10起,居各国(地区)之首,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之和占同期全球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之和的30.3%。而同期中国出口额只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1.3%,二者比例极不相称,可见我国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非常严重。根据WTO的统计,我国已连续18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者,连续7年成为全球反补贴案件的最大被诉方。[7]

根据WTO网站数据统计,1995—2012年全球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居前10位的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主。位居世界前3位的是印度、美国、欧盟,对华反倾销数量分别为154起、112起、111起,合计占全球反华倾销案41.2%。排名前5位国家的反华倾销案则占全球57%(见表4.1)。

表4.1 1995—2012年对华反倾销案件数位列前10的国家

img44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3年上半年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不断扩大;电子产品新立案数同比大幅上升,闪存产品首次成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对象;农产品首次成为国外反补贴调查的对象。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美对华贸易依旧争端不断,并且手段不断升级。欧盟委员会最新一份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1—7月,欧盟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征收惩罚性关税措施多数是针对产自中国的产品,其中,欧盟针对相关进口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案有4起,全部是针对中国产品,涉及无缝钢管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欧盟确定调查结果后实施征收特定关税的案件有7起,其中5起针对中国产品,涉及钢铁产品和厨房用具;欧盟确定征收临时关税的案件有4起,一段时间来备受关注的中欧太阳能电池板争端就在其中。[8]2013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已涉及不锈钢水槽、应用级风塔、钢丝产品、手机电子设备、冰冻温水虾等多类产品。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是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打击对象已从此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此外,美国还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或者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试图利用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等非关税措施提高对华贸易壁垒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近年来已成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的重点,涉案产品包括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电子成像设备及无线消费电子设备等。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双反案已于2012年10月作出肯定性终裁,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中国在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救济措施打击面最广、打击最严重的国家。

4.1.3 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根据IMF201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分析,世界经济已进入另一个转变过程:先进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同时,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从周期高峰下滑,下滑速度超过此前预期,面临着增长减缓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双重挑战。它们的增长率预计仍将高于先进经济体,但不及过去几年的高水平,这是由周期性和结构性原因共同作用所致。在10月《世界经济展望》里,IMF修订了4月版对先进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预测,整体下调了这两大经济体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初的GDP增长率,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下调幅度更大(图4.2)。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速档位,经济活动的驱动因素不断变化,下行风险持续存在。

img45

资料来源:2013年10月IMF《世界经济展望》。

图4.2 GDP增长(季度折年率百分比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