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部军抗战
1936年10月11甘,西路军开始西征,向西行进三千多里,穿越整个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的星星峡,其间谱写了高台战役悲壮的历史。
1936年12月下旬,陈昌浩、徐向前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撤离甘肃省山丹、永昌地区,向西挺进。国民党军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马步芳集中兵力对西路军展开穷追猛打,西路军则边打边进,继续西进。
1937年1月1日拂晓,红5军军长董振堂率第13师第39、第45团和总指挥部骑兵师、特务团各一部共3000余人成功攻占高台,守军1400余人投降或接受改编。此役后,红5军占据高台,临泽、沙和堡(今临泽县城)、倪家营子一带,待机歼敌。1937年1月中旬,马步芳部5个骑兵旅、2个步兵旅及炮兵团、民团共2万余人追击到此。12日,高台战役打响。马步芳集中4个旅另3个团和民团一部,配以飞机、大炮,向孤立突出的高台红5军发起进攻,而位于倪家营子地区的西路军主力则受到牵制,难以援助。在此情形下,红5军依托城外工事抗击数日。1937年1月20日,马步芳部全力攻城,红5军英勇抗击,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高台失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红13师师长叶崇本、参谋长刘培基以下3000余人大部牺牲。(www.daowen.com)
为了纪念在高台战役中献身的红军指战员,1952年建立了高台烈士陵园。陵园正门上方镌刻着朱德亲笔题写的“烈士陵园”4个大字,正门背面镌刻着郭沫若同志亲笔所题“浩气长存”4个大字。正门南北两侧是董振堂和杨克明的汉白玉雕像。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各有一座三檐双层五角纪念亭,亭四周的板壁上是烈士诗抄、长征组画等屏幅。通过由松柏、花圃夹道的百米水泥通道直通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堂,堂前几幅油画再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同马步芳军浴血奋战的场面,英勇悲壮,气贯长虹;堂内东西墙壁上,是一组花岗岩“血战高台”群雕。堂内南北两侧坐落着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两位烈士的汉白玉半身雕像。纪念堂南北两侧分别是董振堂烈士纪念亭和杨克明烈士纪念亭,董振堂纪念亭的大红木柱上的挽联是:“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杨克明纪念亭的挽联是:“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
整个陵园绿树四合,浓荫如盖,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叶剑英同志瞻仰烈士陵园,写下了《西游杂咏·高台》:“英雄战死错路上,今日独怀董振堂。悬眼城楼惊世换,高台为你著荣光。”
高台烈士陵园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7月31日,高台县烈士陵园改建完毕,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