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及特点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及特点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特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陇东黄土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石器原料都以石英岩为主,打片以锤击法为主,也采用砸击法,未见修整台面。此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已扩展到了甘肃中西部地区和河西走廊。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及特点

一、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最早的阶段,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时间大约从二三百万年前至一万年前。这一时代为了寻觅食物和饮水等的方便,人类一般居住在低山临河地区,多以洞穴为家。在陇原大地上埋藏有十分丰富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各个阶段的人类化石。

1.早期遗存

泾川大岭上地点。位于甘肃泾川县太平乡梅家山村,该地点是我国目前旧石器时代早期最靠西的一个地点,时代为更新世中期。1980年,经进一步核查,认为“是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早期旧石器地点”,是甘肃目前报道的唯一早期地点,“基本可以确认”。

2. 中期遗存

镇原姜家湾和镇原寺沟口地点。姜家湾与寺沟口两处出土的化石碎片,能够鉴定的有披毛犀、似蒙古野马、真马、扁角鹿、鹿亚科、牛亚科。出土石制品48件,其中有石核、石片、砍祈器、刮削器、尖状器、球形石等。上述动物化石都是萨拉乌苏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但有些却与丁村更为接近,没有发现周口店期的典型动物。就石器而言,原料、制法、形状都比较原始、粗糙,所以研究家认为,当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遗物。

3.晚期遗存

环县刘家岔地点。1977年,甘肃省博物馆和庆阳地区博物馆联合在此发现了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此后的发现更多、更丰富。该地点的文化遗物比较集中,地质剖面清楚,化石证据可靠,石器材料丰富,是出土石器数量最多、较重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比较重要的遗址之一。

泾川牛角沟地点和“平凉”人。地点位于甘肃泾川县城东35公里的泾河左岸,牛角沟是泾河左岸的一条冲沟,与较大的东沟汇合后向南汇入泾河,石器地点正好处在两沟汇合的三角地带,根据地层和动物化石分析,该旧石器地点时代定为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所显示的人种方面的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根据古人类命名惯例将其称为“平凉”人。

武山人地点。1984年,核工业部—地质队在此地点发现人类化石。1985年后,经过多次考察,认为该地层属更新世晚期,经兰州大学地理系C14测定,距今38400±500年,与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河套人”年代相近。化石属晚期智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某些特征,是渭河上游发现的原始蒙古人种类型。

上述遗址,根据出土的动物化石、遗物地层以及石器制造技术,当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动物群落与萨拉乌苏最为接近,反映一种稀疏的草原景观,气候较现在湿冷,早期黄土堆积很厚,冲沟发育,源面地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多数已成为赤梁地形,残源命梁及山坡地带有广阔的草场,大角鹿、赤鹿、羚羊、野马、野驴赖此为生;沟谷洼地中有相当水域,常有披毛犀和原始牛,灌木丛中偶有野猪出没.鸵鸟的出现,估计离沙漠不远。

4.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特点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陇东黄土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石器原料都以石英岩为主,打片以锤击法为主,也采用砸击法,未见修整台面。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片石器占很大比例,第二步加工粗糙。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打片仍以锤击法为主,偶尔也使用砸击法,以单面加工为主,打片时很少对石核进行修理。石器形制多不规整,从文化面貌上看,石制品以石片石器为主,个体较小,在器物组合中刮削器占极高比例,尖状器仍是主要器形,具有我国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共同特征,属以峙峪文化为代表的小石器传统。此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已扩展到了甘肃中西部地区和河西走廊。刘家岔遗址很可能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黄土高原西部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陇东到陕西东部区域内石器风格十分接近。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阶段。它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划时代的标志,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狩猎经济跃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代的标志。就目前所知,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大约起始于公元前6000多年,一般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的诸新石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和分化;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中国历史最终进入了阶级社会。中国新石器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

1. 秦安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它的发现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南,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连的缓山坡上,遗址总面积达275万平方米。大地湾遗址大致包含五个文化期,延续时间很长,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

第一期为大地湾文化,距今7800~7350年。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这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从而奠定了大地湾遗址是我国原始农业发源地的重要地位。

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5900年。甘肃对仰韶文化的发掘始于大地湾,自此甘肃是否存在仰韶文化不再成为疑问。这里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其发掘面积、遗存涵盖内容、学术研究价值均可与著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相提并论。(www.daowen.com)

第三期即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900~5600年。初步确立了甘肃仰韶文化中期的界定标准,拓展了仰韶文化中期的研究空间,对于解决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演变过程以及西北地区各史前文化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第四期即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4900年。此期的聚落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迅速扩大到整个遗址,山坡中轴线分布着数座大型会堂式建筑,周围为密集的部落或氏族。

第五期即常山下层文化,距今4900~4800年。这是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此时大地湾的聚落面积更为扩大,此前的环壕聚落已被突破,居住和活动的地域向其东部区域拓展,面积达275万平方米。

大地湾遗址是一本尚未完全打开的历史教科书和地下博物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发现的文化遗存中,彩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彩陶文化;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水泥;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化;发现了我国最原始的文字、最早的雕塑作品和最早房屋建筑以及最早的绘画作品。

大地湾遗址代表着西部地区早中期的新石器遗存。从仰韶早期至晚期,文化的发展前后相继,展现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发达的远古文化。大地湾遗址证实以黍等为代表的耐旱作物栽培体系很早就确立了,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不仅为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给长期难以解决的半坡、庙底沟等考古文化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且为甘肃史前考古确立了断代标尺,建立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亦使西北地区新石器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重建中国史前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马家窑文化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文化特征变化很大,可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代表三个不同发展时期;年代分别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650年~公元前2350年和公元前2350年~公元前2050年。

马家窑类型。其分布范围东从泾、渭河上游,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闽江流域汶川县地区,西至甘肃武威。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该遗址类型共300多处,主要有兰州曹家嘴遗址、兰州王保保城墓地。马家窑类型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还发现狩猎工具和野生动物骨骼,说明当时的人们在经营农业的同时还兼营狩猎。当时的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聚落遗址的面积一般多在10万平方米左右。

半山类型。半山类型因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而得名,分布于陇西河谷和盆地、青海省东北部和河西走廊(永昌市以东),与马家窑类型分布范围大部分重合而稍稍偏西,年代约为公元前2650—2350年。主要有兰州青岔岗遗址、广河地巴墓地、景泰张家台墓地、兰州花寨子墓地。半山类型居民的经济生活与马家窑类型的大体相同,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屋为长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对女性实行厚葬的现象,反映女性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敬,也是当时尚处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实际例证。

马厂类型。马厂类型因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相近,只是西部更向西伸展到酒泉、玉门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主要有永靖县马家湾遗址、永昌鸳鸯池墓地。马厂类型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不论在遗址还是墓地中都大量发现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马厂类型的墓葬较多,有长方形和凸字形墓两种,以前者为主,后者即在墓室的前面加一墓道,其随葬品是比较多的,多放在死者头部附近或墓室的一侧,大型陶器多放在墓室口附近。

马家窑文化的建筑、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纺织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房屋为半地穴式,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并进行了地面的防潮处理。在筑平的地面上抹一层草泥,然后在上面盖一层白石,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房屋用木柱支撑,下面还垫有石柱础。骨器如骨匕、骨刀、骨锥等均磨制精良,刃部锋利,式样美观。特别是缝纫用的骨针,其大小相当于现在用的中号钢针,四五千年前的先民们能制造出如此精细的骨针,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以兽皮、粗麻布为衣,头发盘起后用骨笄、石(玉)笄或木笄别住。妇女颈部、胸前佩戴着蚌壳、兽牙、兽骨制成的“项链”,头上插着鸟羽做的装饰品,手臂上戴着陶环(镯)或用鸟腿骨做成的钏。从通渭县何家山和漳县、临洮县等地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折矛蚌分析,这种产于东海的折矛蚌,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来的,从而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产生了物质交流。

综上所述,马家窑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发掘出的材料也是十分珍贵的,不但为我们澄清了许多历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也为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史,提供了许多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可见,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3. 齐家文化遗址

齐家文化因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发展到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白灰面房屋是齐家文化在建筑上的一个重要成就,这一建筑技术是我国先民的一项杰出创造。

在墓葬和宗教习俗方面,齐家文化的居民有自己的氏族公共墓地,他们多居住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沿岸,生前可能是以独木舟交通工具,死后有以独木舟为葬具的。居民的埋葬方式多种多样,从埋葬的类别上,可分为单人葬和合葬墓;从葬式上,可分为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侧身葬、二次葬、俯身葬等,其中仰身直肢葬是齐家文化的主要葬式,在墓葬中已出现殉人的现象,关于殉葬者的身份,主要是有两种可能:一是主人的亲属(妻妾、奴婢等),另一种是战俘。墓葬中还有举行过某种宗教祭祀活动的痕迹。

在社会性质方面,齐家文化正处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还是生活在集体公有和集体分享的大同世界中,而维系氏族的是血缘关系。父系氏族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要地位。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私有制、贫富分化都在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齐家文化本身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该文化的晚期,已接近阶级社会。

在经济形态方面,齐家文化的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王、兼有畜牧业手工业的生活。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工具以石制为主,骨制次之。主要的工具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和骨铲,还普遍发现石杆和石磨盘。石斧是当时人们的砍伐器,石镰是收割工具,石铲和骨铲是翻土工具,石柞和石磨盘是粮食加工工具。早期的工具,器类比较简单,制作粗糙;晚期的工具种类增加,制作比较精细,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制陶业是齐家文化的重要手工业部门。在各地齐家文化的遗址和墓葬中都有大量的陶器出现。陶器主要是素陶,彩陶较少。早期陶器主要是手制的,晚期的多为轮制,反映了制陶技术的不断进步。常见的器形有陶碗、陶豆、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等,其中双大耳罐是齐家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总之,甘肃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经过不断碰撞、融合,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大地湾一期到仰韶文化中期遗存的文化面貌,都与陕西关中地区比较一致;仰韶文化晚期开始,文化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后,一直到齐家文化时期,甘青境内存在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主流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齐家文化之后,随着经济形态的改变,文化的发展也呈现了小型化、多元化、独立化和一元多子的发展态势,经济形态的转化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也渐趋落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