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特色文化形态研究成果

甘肃特色文化形态研究成果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教育、科技有专门规划,应对其余门类规划统筹衔接,作为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容,突出甘肃特色。加强艺术研究与创新,进一步做好甘肃省特有剧种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甘肃特色文化形态研究成果

三、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容

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是一个大文化范畴,包括教育科技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旅游、体育文化产业等。鉴于教育、科技有专门规划,应对其余门类规划统筹衔接,作为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容,突出甘肃特色。

(一)努力推动艺术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甘肃特色的优秀作品,力争推出一批艺术精品,在“五个一工程”、“文华奖”评选中获得好成绩。省属艺术表演团体每年推出3—4台、各市 (州、地)每年推出2—3台新创剧(节)目,力争其中2—3台成为优秀剧(节)目。在重点抓好戏剧舞蹈创作生产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力争不断有精品推出。各级艺术表演团体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创作演出弘扬地方特色和优秀民族文化的剧(节)目。省属剧团每团每年演出不少于80场,市(州、地)剧团不少于160场,县级剧团不少于220场。坚持经常性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各级各类国有剧团下农村和基层演出的场次应在2/3以上。加强艺术研究与创新,进一步做好甘肃省特有剧种的研究和发展工作。继续探索丰富陇剧和西部京剧艺术,促进花儿剧的成熟和发展,研究创作现代藏戏。逐步设立“甘肃省重点艺术创作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精品艺术创作、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民俗艺术的研究开发。有条件的市(州、地)也要设立相应专项资金。

(二)切实加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大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城市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以乡镇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适时举办职工文艺调演、农民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等群体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全方位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服务。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设施条件,丰富活动内容,提高质量品位。要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制订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用地、资金投人、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地方法规。积极开发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培育发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积极创建全国、全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继续实施小康文化建设工程。“十五”期间,要加强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建设,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建设文化长廊、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知识工程”和“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等5项重点文化工程,整体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实现小康文化建设二期目标。 进一步加快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切实改善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紧缺、服务设备陈旧缺乏的状况。加大西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挖掘、开发、整理和数字化进程,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资源数据库

(三)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文化品位

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有利时机,以丝绸之路为重点,遗址馆藏并重,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文物抢救保护和考古发掘,提高文物综合利用效益,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加大对莫高窟、榆林窟、炳灵寺、麦积山、马蹄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资金投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旅游,不断扩大甘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大地湾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白塔寺遗址陈列馆、骆驼汉唐遗址陈列馆、鲁土司衙门遗址陈列馆等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利、利用潜力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条件,尽早开放。继续做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麦积山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博物馆文化。打破藏品的地域界限,统一调拨,按照类别特色,集中财力新建有特色、有影响、有相当规模的丝绸之路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彩陶艺术博物馆等专业博物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和民间兴办黄河奇石博物馆、恐龙足印化石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各类专业博物馆;推出一批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专题文物精品展览,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的保管、修复工作,加大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整理出版一部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物考古专著,积极开展中外联合考古和文物外展等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做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工作,及时抢救、保护毁损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深人挖掘和拓展具有甘肃地方特色和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制甘肃地方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目录,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 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品、风俗、技艺等文化艺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展示中华悠久文明。(www.daowen.com)

(四)积极培养和发展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以“总量调控、结构合理、布局均衡、突出效益”为原则,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扶持和倡导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鼓励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文化娱乐经营项目,培育、开发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娱乐项目和农村娱乐市场。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机制,在国家政策许可和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开发,积极培育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加强文化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努力建立结构优化、门类繁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繁荣有序的文化娱乐市场体系。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基础上,严厉打击文化侵权和非法出版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效解决文化娱乐市场存在的问题,确保文化娱乐市场健康发展。省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省级文化市场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地县财政部门按上年娱乐行业营业税实际入库数安排预算,核拨文化部门用于文化娱乐市场管理。

(五)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抓紧研究制定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走社会办产业、科技兴产业、晶牌立产业的路子。围绕敦煌、丝绸之路、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黄河风情、地方特色做文章,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拓展新兴边缘文化 产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地域特色鲜明、整体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体系。理顺国有文化单位产权关系,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扶持非国有文化经济实体的成长和发展,鼓励、支持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非国有文化经济成分。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引进外资,扩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领域。努力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结构和国有文化资产结构调整,建立以战略规划、信息指导和政策调控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积极研究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明显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加大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文化设施

按照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继续搞好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县级公益型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或综合性公益文化设施的目标。重点搞好市(州、地)政府所在地、重点城市及旅游开放城市和经济实力较强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完成。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分阶段实施的要求,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成为展示各地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与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新亮点、旅游新景点、娱乐新热点。加强对现有文化场所管理,防止无序建设和商业开发蚕食。严格控制公益型文化单位的土地开发和联建。着重建设一批能够体现甘肃文化特色、代表各地形象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和对外开放及宣传甘肃的窗口。在省城兰州建设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兼具会议中心功能的大剧院,改造扩建甘肃省博物馆,并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争取开工建设甘肃省图书馆二期工程,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和水平。各地、县都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改造和新建一些文化设施,并逐步改善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影剧院设施和设备,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级政府在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设立了扶持、鼓励文艺创作演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使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持续增长。“十五”期间,甘肃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持续增加,即: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费持续增加;文化市场不断发展,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创作演出不断加强,演出场次持续增加;群众文化活动不断繁荣,人均享受文化服务的次数持续增加。文化的长足发展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