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没有知识的工人农民,总是比较尊崇有知识的人的。但当他们与有知识的人们相处久一些日子后,除了对他们特定的知识技能还留下印象外,对知识分子往往不以为然了。为什么呢?大多的原因是,知识分子做人不怎么样。于是,产生失落,读书人,也就是这么回事嘛。工人农民总是简单地以为,掌握了知识的人,自然就是有道德的人了。他们犯的错误在于,把知识等同于道德,因此,当然是知识越多越道德了。
鲁迅在小说《肥皂》中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四铭的形象,这个人一般看来是很有教养的,礼貌也很周全,客人来了,也会“失迎失迎”,等等。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六七十岁的瞎眼老人和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在“求乞”,也会动了恻隐之心,称赞那女孩“她只要讨得一点什么,便都献给祖母吃,自己情愿饿肚皮”,是一个“孝女”。四铭“从旁考察了好半天,竟不见有人给一个钱”,因而感叹,“这岂不是全无心肝”;他骂起社会来,认为“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上也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真个要亡了”。可是,四铭太太问他,“你给钱了么?”四铭答:“我么?——没有。一两个钱,是不好意思拿出去的。她不是平常的讨饭,总得……”他终于一文钱也没有施舍,没有施舍,还要硬抠出堂皇的理由——这就是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
四铭是一个典型,他有“道德感”,有道德判断,有与道德有关的知识。然而,道德在他身上,也仅仅是一些“知识”而已,他骂起别人、骂起社会来道理一筐又一筐,他的知识使他知道,通过“骂”别人的没有道德,可以掩盖自己的道德缺陷,同时自己也就有了道德形象。可是,他没有把道德当作行动,他一毛不拔,终于还是没有道德。鲁迅毕竟是伟大的,他把很有道德知识的四铭这样的“知识分子”的皮给剥下来了。在这个“孝女”面前,四铭心里想的是什么呢?他想的是,去买两块肥皂来,把“孝女”“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
从以上举例和分析可知,知识和道德是两个概念。知识丰富的人有可能道德完善,但这不等于知识越多越道德。反过来,知识少的人可能道德不很完善,但这也不能理解为知识越少越没道德。某甲知识丰富又很有道德,很多的情况下是这样的,就是在他还没有知识的时候,哪怕他都没有知识了,他还是有道德的。某乙在没有知识的时候是没有道德的,后来他上了大学,有了知识,一般说来,也不会因为他有了知识,便从此变得道德高尚起来。道德是独立于知识之外的一种特有的长期的修炼,道德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性。(www.daowen.com)
知识分子知书达礼,外在的礼貌诸如“你好”、“晚安”之类也许是有的,但是,如果碰到利害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总是表现得比没有知识的人更自私。在对待弱势群体上,他们也更为冷漠。“文革”中,张春桥有一名言,叫“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当然是反动言论,但说“知识越多越自私、越冷漠”,也许接触过四铭这样知识分子的人,多少会有点同感。
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工人农民,他们往往更有道德感。一些被称为“坏仔”的人,他们倒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他们嘴上说不出什么,也没看什么书,但他们把道德要求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而不是嘴上的甜言蜜语。看来,道德首先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实践。道德的本质具有实践性。如此,也更可以理解为什么读书人不一定有道德这个问题了。不少读书人像四铭那样,可能很有道德的知识,但没有道德实践,或者说不愿意实践道德理论的要求,所以,终于还是没有道德。
以上当然都是个人感受,所说的“读书人”或是“知识分子”,也是我所见识的,属于极少数。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被所谓知识蒙住了双眼,以为有了知识,就无所不有了。我还想告诉那些读书人,不要以为有了高学历就必然有了高道德。道德的修炼是终生的实践。有学问而无道德,高学问而低道德,往往会造成事业的挫折,使自己的聪明才智也白白地浪费了,有的时候,还会不同程度地伤害他人和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