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十八章开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经”,整个连起来,上经讲“道”,勉强给它一个范围,是讲“道之体”,讲“道”的根本。下经讲“德”,“德”是讲用,在古代文学上解释“德”为“得”,好像一个东西得到手里,所以是“德者得也”。现代的名词是说其成果、效用。
下经开始讲“德”,就是讲“道”的用,以及它的现象。下面很多的话,看起来是一样,仔细研究起来,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上经讲“体”,下经讲“用”。旧的观念说,上经讲“道”,下经讲“德”。所以,同样的字句,从“道”的角度看,与“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义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现在观念而言,就是说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大善人,并不以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让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这已经差太远了。
上古的文化,对于道德的行为,始终注重四个字,就是“阴功积德”。主张做好事要“阴”的一面,不是“阳”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见;为别人做了好事,别人并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受帮助的人也不知道。这就是阴德,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老子的观念来看,所谓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经被人看出来 的德行,那是着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来讲,“着 相”就不高明了,《金刚经》也是叫我们不着相。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句话是解释上品的道德行为,是说做了善事,看不出来他在做善事。“上德无为”是说上 德的作用,是合于形而上的道体;“而无以为”是说他在作 用的时候,是自然的,不会给人看出来,没有一个目标,也是很轻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点了,是有所作而有所为的,看起来孜孜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这是划分“上德”与“下德”的原则标准。
下面解释“德”字的无为,继续说到“仁”。“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个“仁”字的说法,与“德”字一样,如果重复起来,亦有四句,这就不重复了。“仁”字之后就是“义”,“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解释这句话,与前面相同:上品的仁义,是看不出仁义,看得出来所做是仁义的事,已经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货,伪造的假药。
“上社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仁”、“义”过了就是“礼”,真正的“礼”并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国文化“礼”的一种,“礼”字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义之邦”,并不是说中国人看到人就作揖叩头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现在的观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历史文化,乃至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规律等等,所谓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社会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内,这都是“礼”。
老子说,“上礼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么?那是形而上的基础,那个最高处“而莫之应”,那是看不出形态的。所以,我们中国自己认为文化衰微的时候,会给自己粉饰门面,去把老子这句话解释成我们的文化没有衰微,“莫之应”,只是你们看不出来而已! (www.daowen.com)
其实,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举就把它丢掉了。大礼看起来好像是礼一样,其实真正的礼貌,在乡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们表示欢迎的方法,不懂得叩头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来了!”这就是礼。可是我们都市中讲究礼貌的人,看到这种礼“攘臂而扔之”,挥手丢之,认为乡下人没有受过教育,不懂礼貌。其实,那才是对的,那是至诚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说一声:“嘿!你来了!”真不晓得有多么亲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过我们在都市社会搞惯了,看到这个情境“攘臂而扔之”,觉得自己倒霉,碰到这个没有教养的人。这都是因为我们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这一篇文字虽然很浅,意义却颇深,因为老子讲到了道。德、仁、义、礼等五个阶段。上经已经讲过了“道”,这里不再讲了。这一篇他究竟说些什么呢?这与《易经》的《系传》一样,就是一篇人类文化进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说是对人类文化进化史的感叹。严格地说,他是感叹人类文化的退步。站在东方道德文化的立场来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来看,人类没有进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质文明是越来越进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来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们不仔细留意去读,会觉得老子这些文章没有什么道理,何必啰唆!实际上,这里《老子》所说的,等于《礼运?大同篇》孔子感叹人类文明的退化一样。
德仁义礼失后该若何
“故失道而后德”,上古的人个个有道,只要讲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时代向前,“道”浙行消失,才产生了“德”,用“德”作为行为的标准。“失德而后仁”,时代更向前走,到孔子的阶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战国时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义”。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所以说,“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到了“礼”这个阶段,包括有了法制,“礼”与“法”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社会人心坏了,所以在文化教养方面,希望个个有“礼”。
“礼”是属于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难成功,人长大后进入社会,竞争使彼此相互伤害。所以,只好构成法律,就是“礼”而后有“法”,“法”没有效用之后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来用刑了。若连刑都不起警吓作用时,那就无法讲了。所以说,老子这里是一种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的时代,社会已经退步到提倡“礼”的阶段。我们要如何读老子的书呢?我们看人类社会,整个世界科学文明的发展,在工商业发达的国家,教育跟着也普及了。照说,教育越普及,人应该越好啊!可是,事实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乱,社会的犯罪行为越多。反转来看乡野的地方,乡野之人没有受过教育,他却不敢犯罪,行为比较朴实。所以说,人类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一生从事教育的,深深感觉到所谓教育,不知究竟是过还是功,教育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读书是为了多得知识,不过,是有知识好呢?还是没有知识好?在我个人来说,现在深深感到,当年如果不读书,现在不晓得多舒服!很后悔自己年少的时候,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不去学耕田?春天种田多舒服啊!知识越多痛苦越深,学问越渊博烦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对道德学问的观念极为担忧,不但忧国忧民,学了佛的人,还要担忧众生。你说,这个知识对我们有好处吗?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就是预知,等于西方宗教说的“先知”,东方称之谓“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个人坐在那里打坐,希望能晓得明天的事,晓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后家也丢了,都变成了精神病。不要以为有神通就有好处,其实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没有智慧的人,还只是担忧明天怎么吃饭;有了智慧的人,要担忧未来的世界怎么变,又要忧愁社会怎么变,也就是担心这芸芸众生要怎么变。自己肚子都度不了,还要度众生,这就是“前议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从老子这个论点看来,他好像是一个笨人,而且越来越笨。但是,不必骤下断语,再看他下面的说法。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说真正的大丈夫,走实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么?无为。依照佛家来讲,就是“万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实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识,一切统统丢开了,聪明智慧都丢掉,回归到朴实无华。“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华丽知识,找回自己生命本来的朴实。老子的榜样是什么呢?就是“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回归到在妈妈怀抱时期那个状态,什么都不知道。你骂他时是笑笑,那多好啊!骂与赞扬都差不多,没有分别。牛奶与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别,那都是“朴”,回到那个朴实的身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