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城邦到帝国:西方史学史中的人类文明发展

从城邦到帝国:西方史学史中的人类文明发展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可能沿着一种模式发展,在古代,有的是城邦文明,如古希腊;有的从城邦发展到帝国,如古罗马。从城邦发展到帝国,这是罗马人的政治遗产,由此而蓄积形成有别于希腊城邦文明的文化,这就是罗马人所构建的政治文化。

从城邦到帝国:西方史学史中的人类文明发展

一、从城邦到帝国

古希腊罗马并不是相互赓续的国家或衔接的王朝,而是曾有过一段相当长的平行发展的时间,直至公元前146年,希腊才被并入罗马的版图,结束了它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

罗马人拉丁民族的一支,他们的祖先在意大利中部台伯河下游立足,建立了原始村落,当希腊人在阿提加半岛形成雅典城邦的时期,罗马人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联合与兼并了其他部落,砌筑石墙,排涝铺路,在拉丁平原也建立了罗马城邦。据公元前1世纪时的罗马作家瓦罗推算,罗马建城的年代为公元前754—前753年。自此开始,这个地处台伯河下游的蕞尔小邦,最初在意大利中部发展,继而征服整个意大利,最后跨出意大利,建立了古代世界史上的一个雄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但意大利始终是它开拓前进的基地,是全部罗马文明发展的摇篮。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央,与古代希腊人的自然环境相比,它海岸线平直,港湾与岛屿较少,航海条件虽不及前者,但与外界的联系仍畅达,并不闭塞,这种地理环境与古代东方诸国是不相同的;此处土地较为丰腴,比希腊更利于耕稼之业,故无粮荒之虞;它也不像希腊那样,被山峦和海湾切割成许多狭小的单元,而是一个在地域上比较完整与紧凑的地区,因此易于政治上的统一。这种自然条件上的特征,无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带来某种积极的影响。

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不同,“罗马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1)。可见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可能沿着一种模式发展,在古代,有的是城邦文明,如古希腊;有的从城邦发展到帝国,如古罗马。而同为古代的奴隶制帝国,罗马帝国也与东方式的奴隶制帝国有别。否则,人类历史岂不成了灰色一片,历史研究也因此成为多余的了。

从城邦发展到帝国,这是罗马人的政治遗产,由此而蓄积形成有别于希腊城邦文明的文化,这就是罗马人所构建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不仅显示了罗马人的特色,而且也成为罗马人留给后世的一项主要遗产而令世人景仰,并对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www.daowen.com)

政治文化是一个包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与政治心理等多重层面的复合体。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也是含义广泛的。就我们看来,似可从两个方面略作小论。

从外在的层面来看,可以这样说,罗马政制与罗马法律是罗马人的天才创造。从塞尔维·图里乌斯(约公元前578—前534年)改革开始,重新划分等级,改氏族部落为地区部落,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是罗马国家及罗马政制的雏形。在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前30年),由于外部扩张及内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促进了共和政体的不断完善,执政官、元老院与公民大会成了共和时代的主要政治机构,且与城邦时代的社会经济相适应。但随着罗马从一个小邦发展为统治地中海区域的奴隶制霸国,共和政体已不再能适合这种形势的需要,于是从共和发展到帝制。在帝国时代(公元前30—公元476年),前期推行的是普林斯制(元首政治),这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直至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登位,方把奥古斯都时实行的元首制转为公开的君主专制,即多米那特制。至此,从共和时代就萌发的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世界主义”的发展趋势才得以实现。这是一种外显的、实体性的政治文化。

从内在的层面来看,我们以为,存在于罗马民族群体中的民族精神,似是古罗马政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此看来,罗马的民族精神,亦即深层的政治文化当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质朴深厚、讲究实效的民族特性;忠勇卫国、甘于牺牲的爱国精神;严肃纪律、注重秩序的法治观念(2)。这种民族精神与前述显而又彰的政治与法律制度有别,它是一种隐形地存在于罗马民族中的群体心态,一种民族的内在的精神状态,一种能揭示一个民族底蕴的和显示其生命力的文化形态。

正是基于前述的内在的与外在的古罗马政治文化的传统,基于从城邦到帝国的历史发展的趋势,基于不断强化的“世界主义”的行为指向,造就了相异于希腊史学的罗马特色,使得古罗马史学带上了很强烈的政治色彩,从撒路斯提乌斯到李维,从李维到塔西佗,莫不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