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灵保健必修课》:金钱扭曲人性?真相揭示!

《心灵保健必修课》:金钱扭曲人性?真相揭示!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莎士比亚通过泰门之口道出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善恶美丑属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范畴,它不存在于金钱本身,而是发生在人们如何赚钱、如何用钱的社会行为过程之中。金钱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只是由于它具有与实际财富的可交换性,于是被误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列举这些事例足以说明,金钱的作用是有限的。事实上,赚钱的目的并非是钱生钱,而是使你在经济上有所保障,有安全感,并充满快乐。

《心灵保健必修课》:金钱扭曲人性?真相揭示!

钱,经济学中称之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在商品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货币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们理应对它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也应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冷静的分析,切不可盲目地把它奉若神明,陷入拜金主义的深渊。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是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金钱对人的诱惑的确很大,很多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本性。一些人挥舞着手中的金钱狂叫“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如今,“高尚”的生活,需要面对“高贵”的消费,比如高价楼盘、汽车等。无钱或缺钱的生活常常令人欲哭无泪:你看那蜷缩在堂屋门前吧嗒着旱烟的老农,缺钱的苦恼堆积成无限的辛酸和悲凉;你看那光着脚丫脸上沾着泥巴的山村儿童,对钱的向往与迷恋使他们的眼神充满着无望和期盼;你看那在北风凛冽流浪街头、炎炎夏日露宿桥底的民工,对钱的幻想使他们将艰辛的生活幻变成拥有柔软的席梦思和舒适的空调的梦……

有时候钱让人心头滚烫,有时候钱让人心头冰凉,有时候钱又是埋葬着人们幸福和希望的坟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才,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祝福罪人,麻风病人被当作情郎;有了它,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晋爵,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它,鸡皮鹤发的寡妇能够重做新娘。”这段话出自《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雅典的贵族泰门慷慨好客,乐善好施,挥金如土,家中日日宾客如云。虽然他帮助许多人摆脱了困境,但他分不清谄媚者与朋友,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了恶棍与寄生虫身上。一朝黄金散尽,债主盈门,他派人向元老、贵族以及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之人请求援助时,那些曾百般恭迎的小人却如躲避瘟疫一样唯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泰门悲愤地离开了人群,独自隐居在城外的洞穴里。某天,他正挖树根充饥,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金子,饱经世态炎凉,看透人间虚伪的泰门不由愤怒地说出了上面的话。莎士比亚通过泰门之口道出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钱眼是个磁性非常强的陷阱,许多人为了钱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

从性质上说,钱是中性的,并无善恶美丑之分。它是一种工具、手段,既可行善,也可作恶。钱可以使高尚者崇高,也可以让卑鄙者丑陋。所以有人称它是一把“双刃剑”。善恶美丑属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范畴,它不存在于金钱本身,而是发生在人们如何赚钱、如何用钱的社会行为过程之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劳动致富是光荣的,济困扶危是高尚的。正当有益的物质、文化消费是应保护的,反之,剥削掠夺,敲诈勒索,贪图不义之财,奢侈、挥霍、浪费则是一种祸害。社会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对此进行规范约束是完全必要的。

从作用上说,金钱功不可没,但不是万能的。金钱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只是由于它具有与实际财富的可交换性,于是被误认为是财富的代表。人们利益的多样性,也被简化为“赚钱”二字。其实有了钱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更不一定就拥有了幸福。因为,世上有许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散文作家孙淡宁曾经这样写道:“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列举这些事例足以说明,金钱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人生存的条件,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情义无价”的话尽人皆知,它告诫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无情无义,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利欲熏心的人同家族、亲友、祖国义断情绝的实例已经很多了。这说明,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倒是能被金钱毁掉。说拜金主义危害社会、危害人生,绝不是夸张。近几年不断有人用各种时髦的语言宣扬对金钱的崇拜:说钱是社会的指路灯;说钱是社会的奖章;说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这些都是欺人之谈,是对人生的误导。

在正确使用金钱之前,先正确对待自己。请记住:你自己是第一位的,你的精神是第一位的,你所爱的人是第一位的,而金钱次之。你本身、你的精神及你的快乐远比你的金钱重要,相信你会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赚钱的目的并非是钱生钱,而是使你在经济上有所保障,有安全感,并充满快乐。金钱应起到保护你、照顾你的作用,而你的首要任务不是去保护和照顾你的金钱。你应该让金钱更好地为你服务,给你带来内心的平安快乐,而不是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徒增烦恼。

笔者有多个热衷炒股的朋友,房子有了,车也有了。我问他们:“再增加100万又怎样?”没有人能爽快回答,倒都一脸茫然。钱钟书把很多书的稿费包括电视剧《围城》的稿费都捐献给了国家,被重金邀请到国外讲学,他都婉言谢绝。有一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他去讲8小时的课,除负责行程所有费用之外,开价16万美金,但他坚决拒绝。他对人说:“我本身姓钱,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钱老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多么豁达,多么睿智!(www.daowen.com)

2009年12月18日清晨,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三岔路村的拾荒老人郭冬容,走在平日烂熟的拾荒路上。当她像往常一样,拎着篮子向离家不远的尖林山走去时,忽然在路边的水沟旁发现了一个鼓囊囊的塑料袋。她原以为是别人丢在路边的废品,可打开之后,却发现里面是一大包钱。郭老太很紧张,连忙用篮子拎着这个装满了钱的袋子,蹒跚着走了一个多钟头,找到了铁山区公安分局的值班民警。民警和老人一起清点了这袋钱,总共有7 000元。随后,郭老太带着民警去现场做勘察,然后又一起返回局里,按照规定做笔录。等一切手续办完,已经是上午9点多钟。这时,郭老太很不好意思,对值班民警说:“同志,我还没吃早饭,你可不可以借我1元钱,我买两个馒头吃?”

所有在场的民警都惊呆了,他们纷纷掏出口袋里的钱往老人手里塞。可老人却坚持只借1元钱,她说:“两个馒头只要1元钱,你们快去找失主,把钱还给人家!”面对7 000元,相信任何人都会有瞬间的心动,更别说是一位拾荒者。可老人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说:“如果据为己有,那就是不义之财,她会于心不安——因为这笔钱可能是一位农民工兄弟一年的辛苦所得,也可能是一位贫穷的父亲砸锅卖铁为儿女准备的学费,甚至可能是一位重病患者苦苦等待的救命钱。”这是2009年岁尾最令人感动的一个故事,它让人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见证了一个拾荒者灵魂的高贵。

对钱的平常心,是现代社会平常心的一个标志。没有找到对待金钱的合理态度,没有找到对金钱的平常心,哪有心灵的自由?安富乐道,安贫也乐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特别自在的状态。这个平常心要求你既看重金钱,又看轻金钱。不贪、不奢、不执迷,轻松自在地对待它、玩耍它,这是入世的自在。

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守财奴去神父拉比那里乞求祝福。神父拉比让他站在窗前,然后问他看见了什么,守财奴回答说:“看到了满街的人。”接着拉比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他看见了什么,守财奴回答说:“只看到了自己。”拉比对守财奴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只不过镜子上多了一层银子,玻璃让我们看见了别人,而多了一层银子的镜子就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多了一层银子的镜子就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了,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只可惜能够真正明白的人却凤毛麟角。人一旦掉进了金钱的陷阱,那么再简单明了的道理也不明白,再高的智商,也很难拯救自己了。

说到底,钱无非是钱,为人所造,任人摆布。可惜大部分人都不太能够摆布得好,也就时时为钱操心,处处为钱烦恼,日日为钱奔波,年年为钱劳碌。喜的是它,骂的更是它。其实,事到临头就大骂金钱万恶,何尝不是最方便的借口。

金钱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魔相,是诱使人走入误区的一大因素。“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不知究竟是钱的悲剧,还是人的悲剧。钱这个东西,似乎在嘲讽着世人,玩弄着世人。

在金钱问题上做到洒脱自在,也是一种对心灵的修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