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气管结构与功能简介-呼吸系统病理学

气管结构与功能简介-呼吸系统病理学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管通常由14~18个气管软骨构成,气管软骨以呈向后方开放的马蹄形不完整的软骨环为支架,以气管环韧带将其互相连接。气管的长度及内径依性别、年龄及呼吸状态而不同。女性气管的长度约10cm,内径均略小于男性。前面除舌骨下肌群外,在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有甲状腺峡;两侧邻近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后方贴近食管。

气管结构与功能简介-呼吸系统病理学

管壁以“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为支架,相邻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膜形成的韧带相连接。由内向外分为3层,即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层(图2-5)。

图2-5 气管横断面

1.黏膜层 黏膜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与黏膜下层内的混合腺分泌的黏液,覆盖在纤毛上皮的表面,可黏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黏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上皮下基膜较厚。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和支气管的上皮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萎缩,或逐渐变成复层扁平。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较多,还有腺体导管、血管、神经与淋巴组织和浆细胞。

电镜观察气管上皮,可见下列5种细胞。

(1)纤毛细胞: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许多纤毛及微绒毛。细胞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中部。胞核上方有较多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及溶酶体。纤毛向咽的方向做有规律的麦浪运动,将气管与支气管黏膜表面的薄层黏液与吸入的尘粒、细菌等推向咽部。

(2)杯状细胞:不断分泌黏液并附于上皮表面。(www.daowen.com)

(3)基细胞:细胞为锥体形,位于上皮深部,细胞核圆形,细胞器较少。基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可分化形成杯状细胞或纤毛细胞。

(4)刷细胞(brush cell):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部分刷细胞(Ⅰ型刷细胞)与进入上皮的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因而认为具有感受器的功能。还有一些刷细胞(Ⅱ型刷细胞)顶部有基粒前身物质,故推测可能是一种未成熟的细胞。

(5)小颗粒细胞(small granule cell):细胞较矮,位于上皮基部。胞质内有很多直径100~300nm的中心致密颗粒。小颗粒细胞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为神经分泌细胞,几个细胞常集中在一起,细胞基底部有神经末梢,此种细胞分泌5-羟色胺;另一种细胞为内分泌细胞,分泌多肽激素,可能属APUD系统,但详情尚不明。目前认为,小颗粒细胞的分泌物,能影响气道的管径与肺循环的血流量。

2.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多,弹性纤维少。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与许多混合腺。腺细胞分泌物中有溶菌酶与分泌片。浆细胞分泌的IgA经腺细胞转运时,IgA与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IgA(SIgA)排至黏膜表面,具有防御功能。

3.外膜层 外膜层由结缔组织和软骨环组成。软骨环及其之间的韧带起支持作用,使气管保持通畅。软骨环缺口处有致密结缔组织及平滑肌,黏膜下层的腺体可伸至此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