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并非真正肿瘤,系周围血管发育异常形成,所以是一种良性肿瘤。血管瘤根据组织结构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3种。身体各部位组织器官,如皮肤、肌肉、内脏、骨、关节等均可发生血管瘤,但以头,四肢、皮肤较多见。
【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瘤 最常见于婴儿头面、四肢及背部皮肤。小的只有数毫米,大的可占颜面或肢体的大部;鲜红或紫红色,具有迅速生长的增生期。
(1)红斑痣:为表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面部或颈部,呈斑片状,扁平,不突出皮肤面,色鲜红或暗紫,压迫时即退色,形状不规则。
(2)杨梅状血管瘤:为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面部,单个,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清楚,鲜红或暗紫,表面不规则。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见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随婴儿生长而逐渐增大,1岁左右停止生长,有些则因血管栓塞而自行消退。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快,则为真性肿瘤。
2.海绵状血管瘤 由小静脉和脂肪构成,瘤体中静脉粗大盘曲,形成充满血液的腔隙,动脉则较小,质软,似海绵,可压缩、无搏动。位于皮下者,呈暗红色或淡蓝色的不规则隆起,与周围界限不清,但不累及皮肤。有的向深部生长,往往侵入深部肌肉;有时在肝、胃、肠、肾、骨骼等处亦可发生。当瘤内出血,形成血栓时,局部疼痛肿胀。内脏血管瘤常有器官肿大或不明原因出血,可危及生命。
3.蔓状血管瘤 由皮下组织内异常的多发性动静脉瘘构成。一般较局限,有搏动性。此类肿瘤多见于青壮年,偶见于新生儿。出生后往往迅速增大,局限者高出皮肤表面,范围广者高出更明显,成为搏动性肿块。表面可看到也可摸到念珠状纡曲而粗大的血管,有搏动并有所谓猫喘感,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
【诊断要点】
1.毛细血管瘤 婴儿出生后,头面部、四肢可见红点或红斑,随发育而增长,1岁左右可自行停止生长或消退。
2.海绵状血管瘤
(1)局部隆起,呈暗红色或淡蓝色,不规则,界限不清,触之似海绵状。
(2)可侵犯皮肤、肌肉、骨骼,也可发生于肝、胃肠、肾等器官。
3.蔓状血管瘤(www.daowen.com)
(1)多发于头、面及四肢,高出皮肤,形如虫样蜿蜒,紫红色,压之可缩小。
(2)触诊有颤动或搏动,并可触及结节(为血栓)。
【治疗】
1.手术切除 仍然是最可靠、迅速而安全的方法,最好早期进行,因切除较小的血管瘤,操作容易,损伤较小,切除成功率高。
2.冷冻治疗 对于毛细血管瘤和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可行冷冻治疗。常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水,将冷冻探头抵压在血管瘤表面,持续冷冻2~3min,使瘤内毛细血管冻结、栓塞,发生无菌性坏死、结痂,遗留瘢痕轻微。治疗效果良好。
3.硬化剂注射疗法 此法简便、经济而又不需特殊设备,故常采用。常用硬化剂为:10%明矾液注射剂(明矾100g,枸橼酸钠15g,苯甲醇20ml,加蒸馏水至1 000ml,分装于1ml的安瓿中,消毒备用),一般可4~5天注射1次,小的血管瘤只需1~2次,有的要注射多次,也可用5%鱼肝油酸钠和2%普鲁卡因各0.5~1ml的混合液,也可用40%尿素等,在局部麻醉下行分点注射,直接注入血管瘤内,每5~7日1次,6~8次为1个疗程。注射硬化剂后,除局部稍有肿痛外,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手术切除对血管瘤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注意在颜面部或较大血管瘤的手术切除瘤体,会留下瘢痕,应向患者或其亲属说清楚。
2.毛细血管瘤多在婴儿出生时即发生,往往易误认为是“胎痣”,或用缝衣针进行挑刺,导致延误治疗现象。
3.血管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易侵犯肌肉或骨骼,给治疗增加难度,而造成截肢。
4.海绵状、蔓状血管瘤在手术前均应做X线血管造影,以详细了解血管瘤的范围,设计手术方案,并做好手术前准备,如备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