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协调手册

学校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协调手册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职业道德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以及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关系,几千年前的孔子有过精辟的论述。学校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章程,最低限度地规范教师的行为标准,是事后的、惩罚性的、消极的;而职业道德作为精神上的舆论性的规范,最大限度地约束教师的行为底线,是事前的、自觉的、积极的。

学校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协调手册

3.学校制度怎样与职业道德相协调

在许多人眼里,职业道德模糊且抽象,他们认为职业道德没有学校制度的约束,全凭个人的素养与操守。因此,亏空公款、产业间谍、私收回扣、假公济私等情况在学校时有发生;而学校对此却显得很无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事实上,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常常用一种双重标准来对待职业道德,他们一方面在教师的诸多利益问题上采取欺骗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职业道德呢?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学校职员所必须遵循的业界普遍认同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包括职业观念、情操、纪律、良心和作风等方面,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学校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许多大学校的倒闭或形象的损坏,往往是因为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犯下了难以饶恕的行为。因此,恪守职业道德,提高个人的修养,不仅仅关乎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声誉与生涯规划,且关乎于学校形象的建立与维护。

关于职业道德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以及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关系,几千年前的孔子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用制度法令确保学校的运行,人们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但是制度一开始不是很完备的,因此,人们可以钻制度法令的空子,可以做出不合乎道德而制度未明确规范的事情,这样人们就不会懂得廉耻。而如果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教化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有羞耻之心,形成一种道德观念,当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人们就会有惭愧之心,会受到良心与社会舆论的谴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的发生。

由此可以得知,职业道德与学校制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章程,最低限度地规范教师的行为标准,是事后的、惩罚性的、消极的;而职业道德作为精神上的舆论性的规范,最大限度地约束教师的行为底线,是事前的、自觉的、积极的。两者相互补充,对学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www.daowen.com)

但在现实中,许多学校都只注重了学校制度的建立健全,而忽视了对学校道德氛围的营造。即使在学校文化做得相当好的学校中,只是单调地宣传“忠诚”“真诚”“尊重”,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与推动所采取的措施却是微乎其微。

作为个体,学校教师不是圣人,当他们的许多个人需求没得到满足,而面前却充满着种种的诱惑。同时社会也存在倾向于金钱、功利、个人利益等价值的取向,传统上的道义、奉献、集体利益、重德等观念的地位在下降。谁能保证在每个欲望面前都不犹豫动摇,谁能保证能在形形色色的牵引下不迷失方向?因此,把职业道德的建造与维护寄托于教师个体的身上,寄希望于他们自身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个人操守上,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作为学校方,当然希望学校教师能同心同德,乐于奉献,不做损害学校的行为。然而很多学校却没有考量过,在对待教师方面,学校是不是合乎了社会道德。现实中有许多学校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常常用这样一种双重标准来对待职业道德。一方面,在教师的诸多利益问题上采取欺骗的行为,而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因此,比如用人上,学校希望教师能尽职尽责,却在个人激励与个人需求等方面未给予关心和重视,未在教师开展工作时,给予及时的关怀与支援,忽视了教师的个性与社会性;而当其不得不向公司提请辞职时,学校便摆出一副老道学的样子道貌岸然地指责其没有职业道德。这种态度不仅会让离职者满怀憎恨,也会让在职者感到心寒。长此以往,教师会对管理者感到失望,对学校失去信心。不难发现,对教师职业道德抱怨越多的学校,在学校制度及文化建设上越需要完善健全。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氛围的营造上,学校方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从内而外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倡导优秀的道德行为,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