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牡丹江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

牡丹江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牡丹江·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1938年10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其中八女投江群雕是主要建筑,坐落在牡丹江畔江滨公园广场,是1988年8月1日建成的。

牡丹江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

牡丹江·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

1938年10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经过连日奔袭,抗联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翌日早晨过河。

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露营河畔的部队燃起几堆篝火取暖,却被日伪特务发现。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1000多日伪军,将露营的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日军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在此危急时刻,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慌乱中的日军以为中了埋伏,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抗联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抗联战士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日军在知道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更加猖狂的说:“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冲出日军包围圈的抗联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突围出来,多次组织营救,终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八名女战士投出了她们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时机,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3岁。(www.daowen.com)

乌斯浑河八女投江地,河水已经没了60多年前秋汛时的湍急,河面也仅有百米来宽,不能与当年四百米宽的河面相比。不远处,“八女英魂,光照千秋”的纪念碑巍然耸立,纪念碑旁的八女投江纪念馆,陈列着已经毁坏的枪支和大刀,当年八名女烈士就是用这简陋的武器抗击着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并在最后时刻将之毁掉。

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其中八女投江群雕是主要建筑,坐落在牡丹江畔江滨公园广场,是1988年8月1日建成的。群雕长18米、宽6.9米、高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由中央美院设计,四川美院雕刻。1984年八女群雕筹建时,邓颖超同志为八女群雕题词“八女投江”,1986年康克清同志亲自参加了八女群雕奠基仪式,1988年8月1日康克清和崔乃夫部长参加了八女群雕剪彩仪式。多年来,王震、李瑞环、李铁映、张万年、张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这里。硕大的群雕使人思绪翻滚,心潮澎湃。

每年的清明节及其他重大节日,牡丹江市的中小学生、大中专院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群众都来这里参加祭扫、瞻仰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青山铭记,绿水不忘。八女投江的故事被搬上歌剧舞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再现这一悲壮的历史画面,从而让人们深悟到:为抗日而殉难的八女英烈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