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蝎的功效与用法,治疗传染病、痉挛疼痛、肾虚耳聋等

全蝎的功效与用法,治疗传染病、痉挛疼痛、肾虚耳聋等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壮热惊厥、抽搐痉挛者,首次可服3~6克,后每隔4~6小时服用1~1.5克。但疼痛仍需全蝎60克研末为20包,早晚各服1包,一般痊愈。全蝎是止痛神药,止各类顽固性疼痛。全蝎2条,油炸食。肾虚耳聋,《杜壬方》中亦用全蝎,10年者2服可愈。眼皮或面部痉挛,在补气益血方中加入全蝎2~3克,更收捷效。慢性泪囊炎或窍漏症(泪囊瘘):全蝎研末,每日2次,每服1.5克,一般2~3日可愈。

石下隙间行踪,耐饿长眠越冬。

唐时江南主簿,竹筒盛蝎播种。

凶残好斗类杀,昼眠夜出称雄。

习性冬季蛰伏,春蝎优过伏虫。

水中吐出泥土,少盐加水煮沸。

漂过凉干药用,息风止痛神通。

外用其理类同,带状疱疹头风。

凉肝益气补中,尤治目疾耳聋。

履园丛话趣事,蝎子太守戏讽。

【习性产地】

蝎称虿、杜伯或杜白、伏背虫、蚕尾虫、全虫,是钳蝎科动物。白巨大钳夹脚须,尾端有毒针蜇刺人,雄虫刺人痛一处,雌虫刺人痛连诸处。中国因刺身亡者少见,其在北非、拉丁美洲是害人的灾星。蝎目6科70属,共650多种,广泛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北纬45°以北无蝎。我国约15种,最多的叫马氏钳蝎(可496天不食),分布在北纬32°~42°的华北、东北南部,雌雄异体,每年繁殖一次,平时互不侵犯。繁殖期间或缺食时同类相残,大吃小。交配从接触到结束仅几分钟。每天脱皮,寿命5年以上。喜干燥的石下、岩隙、树皮枯叶下,寻食时到多虫处。4~10月活动,冬季钻入地穴,不食不动。很多蝎子聚至冬蛰。

全 蝎

【传说故事】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送过江,至尽江南往往有之,俗称主簿虫,后来主簿官名改为杜伯,故蝎又称杜伯。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载:雍正初,有一任同知官见皇帝,因不知帽子里藏一只蝎子,蜇头。但在皇帝面前不敢脱帽,痛得泪涕满面。世宗见了问其故,他假托说:仁皇帝在位61年,深仁厚德,我两代深受皇恩,就感激泪涕满面。后帝记其名,让他做了知府,后人叫他蝎子太守,以示戏言。

【保健功能】

全蝎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经,息风解毒,散结止痉通络,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高热昏神、惊厥抽搐、癫痉挛、破伤风角弓反张、小儿抽搐面瘫、口眼斜、偏正头痛、关节炎、疔痛肿痛、腮腺炎、淋巴结核。与制川乌、穿山甲珠、乳香同用,可治疗慢性关节炎。

【便方推荐】

(1)全蝎、蜈蚣、天麻各10克,僵蚕20克。为细末。每次1~1.5克,开水冲服。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壮热惊厥、抽搐痉挛者,首次可服3~6克,后每隔4~6小时服用1~1.5克。(www.daowen.com)

(2)全蝎1只,薄荷叶4片。包合于火上烤至薄荷叶焦,二味同为细末,分4次温水送服。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手足痉挛。

(3)全蝎研细末,每晨起吞服1.2克。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配其他治疗风湿的药,效更佳。

(4)缠腰火丹(带状疱疹)乃湿热毒邪为患,热偏盛者投龙胆泻肝汤,湿偏甚者用除湿胃芩汤,大多有效。但疼痛仍需全蝎60克研末为20包,早晚各服1包,一般痊愈。全蝎是止痛神药,止各类顽固性疼痛。

(5)某些疼痛极为顽固,一般药物殊无效果,可用全蝎、钩藤、紫河车各9克,共为细末,分10包。每日2次,每服1包,一般1~2日可有效。痛定后,隔日1包,以巩固疗效。

(6)头痛用全蝎为末,取少许置于太阳穴,胶布封固,每2日一换,亦有效。

(7)偏头痛不可忍:全蝎21个,地龙6条,土狗3个,五倍子15克。为末,酒调,摊贴于太阳穴也有效。也可配蜈蚣、白僵蚕、白附子、川芎为伍。

(8)乳痈(乳腺炎):全蝎2只。用热馒头将全蝎包入,饭前吞服甚效。

(9)全蝎1个,去毒捣烂,酒调滴耳,闻声即愈。全蝎配僵蚕、蜈蚣、白附子为末,每日2次,每服1~1.5克。或与栀子、白芷等份。治疗惊痫、破伤风、卒中。

(10)全蝎2条,油炸食。治疗小儿痄腮、结核。

(11)肾虚耳聋,《杜壬方》中亦用全蝎,10年者2服可愈。小蝎49条,生姜如蝎大49片。同炒,姜干为宜,研末,温酒服之。至晚上23点前后更进一服,至醉无妨,次日即愈。

(12)气虚清阳不生而视力不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全蝎3克(研末)吞服;肝肾不足昏矇者,用杞菊地黄丸加全蝎效果更佳。

(13)青光眼胀痛欲脱,可用镇肝熄风汤中加入全蝎3~5克(为末)而服甚佳。

(14)眼皮或面部痉挛,在补气益血方中加入全蝎2~3克,更收捷效。

(15)慢性泪囊炎或窍漏症(泪囊瘘):全蝎研末,每日2次,每服1.5克,一般2~3日可愈。

【保健提示】

(1)入丸、散,外用为末调敷。

(2)血虚生风者及孕妇忌服。

(3)常用量3~5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