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洋参:功效及用途-百草养生逸闻

西洋参:功效及用途-百草养生逸闻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晒后色白起粉者称“粉光西洋参”,连皮晒干或烘干者称“原皮西洋参”。西洋参的发现与中国人参之用有关。据说光绪二十一年前后,慈禧常脾虚挟湿之患,太医常将西洋参、党参同用。1784年美国独立后开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女皇号开往广州到19世纪,中国是西洋参主要出口对象。西洋参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缺氧,抗疲劳,抗应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西洋参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

西洋参:功效及用途-百草养生逸闻

国产质更优,慈禧促名高。

科学认识正确用,补益凉性好。

中阳衰微人,运用慎推敲。

惟有气阴双亏时,始显其神效。

【形态采制】

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植物西洋参的根。根肉质,纺锤形,有分枝。根茎约25厘米,纵杂纹,掌状5出复叶,3~4枚倒卵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伞形花序,花多数,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浆果扁圆形,成对状,熟时鲜红。花期7月。果期9月。秋季采挖3~6年的根,净后晒干,喷水简湿,春去外皮,以硫黄熏之。晒后色白起粉者称“粉光西洋参”,连皮晒干或烘干者称“原皮西洋参”。其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西参、花旗参。

一般5~7年收获,品种有原皮参(不去皮)、粉光参(去皮参),还有红果(吉洋1号)、黄果(吉洋2号)等新的品种。

【传入逸事】

西洋参17世纪才传入我国,原生于加拿大南部、美国北部。西洋参的发现与中国人参之用有关。

1642年,一个叫塞姆德·阿尔活龙(Scmedo Alvano)的人,根据商人描述撰写了关于中国人参的报告。1697年,有一个叫鲍德伦的学者,在法国科学院宣读了塞姆德·阿尔活龙的关于中国人参医疗作用的报告一文,西方人方知人参之珍贵,引起了高度重视。1914年一位在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撰写了《关于远东植物人参》的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协会的刊物上。不久,一个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的法国神父手中有拉菲太译文,它仔细研究其标本和图形,并根据当地森林与远东人参产地自然条件相近,历时两年寻找,终于找到了类似人参的植物,即西洋参。并逐步大量种植,迅速打入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自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和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先后收载,我国医药界逐渐开始使用。据说光绪二十一年前后,慈禧常脾虚挟湿之患,太医常将西洋参、党参同用。

1784年美国独立后开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女皇号开往广州到19世纪,中国是西洋参主要出口对象。1948年至1980年我国引种成功,并在吉林、北京、河北等省市建立了生产基地,后逐步扩大到辽宁、黑龙江、山东、陕西、云南、福建等地。

【保健功能】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脾、肾三经,补气益阴,清热生津,用于治疗气虚、阴亏、内热、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口燥咽干、消渴等症。(www.daowen.com)

西洋参

人参、西洋参外形之比较

西洋参和人参一样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所含皂苷类活性成分与人参近似。西洋参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缺氧,抗疲劳,抗应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灌脉阻力。还可止血,降血脂,抗失血性休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所以,在养生保健中用来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由于性凉而补,故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便方推荐】

(1)西洋参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每日服2~3次。用于治疗年老体弱,少气乏力。

(2)西洋参切薄片,每次2克,开水泡频频饮,用于治疗口渴咽干。

(3)西洋参10克,黄芪30克。煎汁去渣,大米50克煮粥,调白糖。用于治疗劳倦、五脏虚衰、心慌气短等。

【保健提示】

(1)常用量3~6克,不宜与藜芦同用。煎时文火。

(2)忌铁器火炒。

(3)胃有寒湿、中阳衰微者忌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