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情悟道,须经历荣华繁盛、情爱纠葛方能入道

以情悟道,须经历荣华繁盛、情爱纠葛方能入道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警幻曾叮嘱宝玉,要他“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入情爱世界中,在情感上确有所触、有所受、有所执、有所取,而后体察到浮生一梦,万境归空,这岂不是“以情悟道”么?贾宝玉却不然,须以情悟道,经历荣华繁盛、情爱纠葛方能入道。据警幻说荣宁二公拜托她:“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便是吾兄弟之幸了。”

以情悟道,须经历荣华繁盛、情爱纠葛方能入道

警幻用以警示宝玉的是什么呢?入了太虚幻境,即见一宫门,横写“孽海情天”四字,对联曰:“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其内则有痴情、结怨、薄命、朝啼、暮哭、春感、秋悲诸司,明说了孽海情天中即会有这啼哭悲怨诸事。其后警幻请宝玉喝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茶。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则是讲好景不长、红楼幻梦。接着,又为宝玉演示了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每一曲,都在说荣华不久,情爱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虚幻、无常,都是佛道的义理,因此小说借警幻仙子和一僧一道来宣说这番道理。小说另一些地方,则用另一些方法来讲。例如第二十一回宝玉看《庄子·胠箧》“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诸语,颇有领悟,续了一段,说:“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这一段话,便有绝情弃爱之意。

第二十二回,为宝钗做生日,宝钗点了《西游记》,后来又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两出戏有个共同点,即主角孙悟空、鲁智深都是桀骜不驯、充满原始生命力、具有颠动礼教成规世界的性质。但后来曲终奏雅,终是敛才就范,成佛证道。这其实就是暗指宝玉。

我们不要忘了,宝玉是石头所化,与孙悟空由石头里迸出来如出一辙。《红楼梦》甄贾两宝玉的写法,也类似《西游记》里的真假猴王。贾宝玉号称“混世魔王”,跟“齐天大圣”的名义也很相仿。因此,书中描写宝钗点这样的戏,殊非偶然。宝钗尤其看重《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中的《寄生草》一曲,特意介绍给宝玉听。曲曰:“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一回,则唤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曲中同样表达了离俗绝世,各种缘会皆当放下之感。

这一回中还提到宝玉原拟调停黛玉与湘云,不料两边不讨好,故想起《庄子》书中两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为者无所求,疏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山木自寇,源泉自盗”。山木自寇,是说山木长得高大,正好引来别人砍伐,亦如巧智者其实反多烦恼,倒不如无知无能者还能适性逍遥。这也是“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之意。

这些地方,屡引《庄子》语。据第一一八回说:“宝玉送了王夫人去后,正拿着《秋水》一篇在那里细玩。宝钗从里间走出,见他看的得意忘言”,可见《庄子》确是宝玉经常研读的书,以致宝钗担心:“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除《庄子》外,这一回还说宝玉另有“几部向来最得意的”书,如《参同契》、《元命苞》、《五灯会元》之类。《参同契》是道教炼丹之书,《春秋元命苞》是讲谶纬,《五灯会元》则是禅家的语录。宝玉平日钻研这些书,无非也是想由其探道本、离尘俗。

不过,《红楼梦》并不是这些书的笺注,所以这本那本,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尘缘幻梦不可执著的道理。所以宝玉说:“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第一一八回)。道理不是由书本上语句中就求得来的,知了这个理,书和语句就不须执取,而且,这个道理,须由人亲行实证才能真正获得,光在书本子上求也求不到。

同理,甲戌本第一回中石头和僧、道的一番对话,说那僧、道坐在石边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于是石头恳求僧、道“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

在“万境归空”旁有朱笔夹批说:“四句乃一部之总纲。”确实,但一僧一道虽然把这个道理明白讲出了,也劝石头不必再去红尘(因为道理既已明白,何苦再去),石头却仍执意要下凡享用一番,以致被僧道讥为蠢物。必要他自己不到黄河心不死,亲自经历过这似梦浮华,才能彻悟“万境归空”之理,复还本质。先前僧道告知他万境皆空时,只是理知;历劫享受后知万境归空,才是亲行实证之知,是具体的感受所达成的理性体会,是感受交融之知。警幻曾叮嘱宝玉,要他“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入情爱世界中,在情感上确有所触、有所受、有所执、有所取,而后体察到浮生一梦,万境归空,这岂不是“以情悟道”么?由此具体感受所达成的理性之知,不就是守理衷情的么?(www.daowen.com)

尘缘若梦,万境归空,亦是甄士隐《好了注歌》的说法: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是顷刻闻道即悟了的,所以能作此透彻语。贾宝玉却不然,须以情悟道,经历荣华繁盛、情爱纠葛方能入道。据警幻说荣宁二公拜托她:“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便是吾兄弟之幸了。”所以警幻“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他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到此处,贪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未可知也”。他们的做法,都是要宝玉以情悟道。

但情爱的世界太过迷人。贪历饮馔声色者,未必能即领悟它们均是幻境,溺情执爱,遂可能一往不返,不再能“返还本质”。第二十五回描述宝玉被魇魔,指的就是:“那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所以要由那一僧一道再来辅导、协翊之。那和尚说:“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宝玉才渐渐清明了。

宝玉非寻常人,乃是有“性灵”的,为何竟也如此把持不住,险些被迷?第一二〇回贾雨村也有此疑,道:“那宝玉既有如此的来历,又何以情迷至此,复又豁悟如此,还要请教”,甄士隐解释说:“两番阅册,原始要终之道,历历生平,如何不悟?仙草归真,焉有‘通灵’不复原之理呢?”又说:“贵族之女,俱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但凡思情缠绵,那结局就不可问了。”

人为情所染,即入魔障,宝玉亦不例外。其得以不迷本性,恢复灵明,一仰外缘,即一僧一道之协助;但这只是暂时的辅翼,若真想豁悟归真,仍需自悟。自悟的条件亦有二,一是能早知道未来的结局,自然不会在现今做无谓的事。槐安国、黄粱梦,醒来时一切功名利禄之想,无不爽然若失,那是因为已然见着了未来终归是场空,所以现在就冷了心。甄士隐说宝玉两番阅册,已知平生,焉能不悟,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种能自悟的条件,则是他本身就有灵性,所以“焉有通灵不复之理”。

人本身的灵性,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心。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闲人之评,都曾指出“此石自经煆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是:“明明指出性字,隐隐演出心字”,“石头是人、是心、是性、是天、是明德,曰通灵,即虚灵不昧”。解阉居士《石头臆说》则说:通灵宝玉即宝玉之心。直到第一百十七卷中宝玉云:“我已经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将本旨揭出”,“神瑛侍者必居赤霞宫者,得毋谓其不失赤子之心乎?”石头是不是人心的寓言,见仁见智。但无论石头是否就是指人心,石头要能以情悟道,“豁悟如此”,却须因他本身就有通灵之性。

佛教义理来说,人误以外境为实有,而产生妄情,是“遍计所执”。明万法无自性,皆因缘所生,其本性只是空,称为“依他起”。知万法皆依他(其他种种因缘)而起,破遍计执,则能转俗谛假谛而得直谛。此一转,称为“转识成智”,转悟了,才能获得圆成实性。这套讲法,对于人何以能转,亦即何以能觉悟。不同经典与教派有不同的讲法,依《楞伽地论》之说,八识中阿赖耶识本身就是真常净识,具觉悟的能力,可转其他各识。依摄论宗之说,则是在第八识之外,另立一个第九识:阿摩罗识,以转八识。《大乘起信论》说法又不同,是视阿赖耶识为“染净同依”,迷染未觉时是阿赖耶,觉悟了就是清净如来藏。由心生灭门转入心真如门。

若据第一种说法,宝玉通灵之性,即相当于真常净识,亦可称为真常心。因具此心,故可转迷情为觉悟。若依第二说,则宝玉之灵,不在他本身,而在另有一通灵宝玉。所以玉为声色所迷,经僧道加持呵导后,才能转识成智。如依第三说,则“什么真?什么假?要知道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第一〇三回)。心生灭门与心如真门,非有二心,只是一心。这时为阿赖耶,悟则为清净如来藏。太虚幻境即真如福地,也是同样这个理。太平闲人谓:“黛玉之玉,与宝玉之玉,是一不是二。得情之正为通灵,一涉人欲则受染而失通灵,为黛玉矣。以宝玉演明德,如黛玉演物染,一红一黑,分合一心。”说宝玉黛玉关系,未必即是,但亦正是有见于这一心开二门之义。依其说,黛玉死,妄心息,真心乃现,宝玉才能豁悟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