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梁皇探秘景,探寻古鄞之旅

梁皇探秘景,探寻古鄞之旅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近梁皇探秘景梁皇,既是中国南朝梁宣帝萧察的称呼,又是宁海县的一个村名,且山名、水名、寺名、街名、庙名都以梁皇名之。我们也是受《徐霞客游记》的触发而走近梁皇的。暂歇片刻后,我们转向梁皇溪北涧,继续向深山探秘。足足三个小时的梁皇探秘,引人入胜,待越过海拔600米的大平冈后,顿时豁然开朗,在青竹围护之中,有一群宁静的民居,伴有鸡鸣狗吠,这里就是24户聚居在一起的小村“寮斗”。

梁皇探秘景,探寻古鄞之旅

走近梁皇探秘景

梁皇,既是中国南朝梁宣帝萧察的称呼,又是宁海县的一个村名,且山名、水名、寺名、街名、庙名都以梁皇名之。

使梁皇出名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的开篇写到“癸丑三月”(即1613年5月),他在由宁波去天台途中,就曾歇宿于梁皇。我们也是受《徐霞客游记》的触发而走近梁皇的。

古梁皇街驿站

梁皇,在宁波市南87公里,是甬临线上的一个小村,虽然这里貌不惊人,却是千年以来纵贯浙东南北古驿道的梁皇驿、梁皇堡所在地。从古梁皇桥至梁皇街口,有一段长约200米,宽3米多的鹅卵石路,相当于如今的国道线。据称,当年徐霞客“止歇”的驿铺即在一片古民居中,现已显得分外低矮和简陋。古驿边的调马场、烽火墩等遗迹,显示出这条南北大动脉曾有过热闹的车行马往。

从梁皇驿溯梁皇溪向西仅1公里,就是梁宣帝避乱的梁皇山。《宁海县志》称其“自天台蜿蜒而来,冈峦蒙茸,峭然秀发,有菁英之气,钟毓之灵”。

山岚、古道、荒原,古梁皇寺残墙孑然立于寒风枯藤之中,寺外兀立的顽石,据称是梁皇和徐霞客的“上马石”。庙内蓬尘之中,三尊断裂的石佛透出阵阵古意。暂歇片刻后,我们转向梁皇溪北涧,继续向深山探秘。

羊肠小道,草比人高。翻过平冈,有金钟岩挡道。左有“驼峰”,右列“梁岩”,两崖之间,有宽约5米的峡谷,呼称岩门,又称东天门,据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险。曾有民谣唱道:“梁岩亮,金钟响,岩门开,皇帝来。”据说当年梁宣帝和皇妃、侍卫们逃进岩门后,门就关上了。

沿着溪涧石磴鱼贯而上,前面传来“拜经台到了”的喊声,待攀上岩壑,原来是岩壁中一深7米,宽16米,高约4米的岩洞。据说这里是梁皇妃拜“梁皇忏”之处,故名“拜经台”。台中平地隆起一阜,中间一直径50厘米,深26厘米的“石锅”,贮有清泉,常年不溢不涸,水味甘洌,堪称一绝。

更有奇者,拜经台下长有方竹和紫竹,据说移植自杭州上天竺和普陀紫竹林。另说,梁皇山上的方竹是一位得道高僧的竹筷入土,生成了上圆下方的方竹。(www.daowen.com)

再攀百米山道,在溪声鸟语之中,登上“梁皇簪”,传说这里是梁皇妃带发修行之处,后来改作高明庵,现在是山民暂居处,门上一副对联:“一涧佛语细,万绿鸟啼清。”耐人寻味。在此可俯瞰岩门天险雄关,远眺白溪阡陌纵横,屋后数十米处的一泓溪瀑从“一线天”岩壁中直泻下来,故此地又以“梁皇仙洲”名之。

足足三个小时的梁皇探秘,引人入胜,待越过海拔600米的大平冈后,顿时豁然开朗,在青竹围护之中,有一群宁静的民居,伴有鸡鸣狗吠,这里就是24户聚居在一起的小村“寮斗”。

寮斗,曾在宋代储国秀《宁海县赋》中有过记述,“跨咕岫而上寮斗,盖梁宣王之旧游幸。”想不到这里就是梁皇的隐居之地!村民们端出米饭豆腐咸菜、笋干,请我们用餐,说这些就是梁皇当年之美食,享用“膳无鲜腴,豆羹粝食”之遗风。父老称,此村已改名“下辽”,现在可以乘汽车上山了。

我们循梁皇溪南涧返回,途经梁源潭、梁皇庙,又回至梁皇寺。回望60里梁皇古道,感受千百年的人文山光,感谢徐霞客,是他把我们带进了梁皇。清代庄大成的诗写出了我们心中的感慨:

梁皇山驿经台山穴

梁皇山高压沧海,梁皇已去云山在。

白石寒泉古复今,青薇如荠无人采。

(杨古城 王介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