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甬山仰古塔
登山喜上最高峰,力健何须策短筇。
著地一双新布鞋,幕天万朵碧芙蓉。
大荒漠漠人如蚁,古苔鳞鳞树欲龙。
自是置身千仞上,回头惟见白云封。
这是清代诗人蒋翼清的《登塔山绝顶》诗。塔山,位于奉化市江口镇西约500米的江口山,海拔约180余米,因山上有寿峰塔而得名。这塔山也叫甬山,脉出四明山雪窦主峰,蜿蜒绵长,向东伸入宁波平原,山之南为奉,山之北为鄞,所谓“一山界鄞奉”。这甬山据说和宁波简称“甬”字有关,《鄞县志》云:“甬作地名,源自甬山。”那为什么把这样一座小山叫做甬山呢?其理由有三:一说其山如覆盖的大钟,而甬字为钟形的变体;二说是此山水源丰富,以“涌”作“甬”解;三是晋朝风水大师、堪舆学家郭璞登临此山时曾叹曰:“明山剡水,气势甬甬,五百年后必成一大都郡。”主持营造过温州古城的郭大师还真没有看错,当年县城尚在鄞江,三江之地茫茫一片蛮荒,尚少人烟,五百年后的唐朝,果然在三江口一带筑子城,置明州府……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乘车从宁波城南出发,沿34省道和甬临线,穿鄞西重镇石碶,越洞桥乡,直驶奉化江口。沿途高楼、村落、青山、绿水,掩映其间。行约半小时,随着车轮的转动,一座耸立于奉化江口塔山之巅的千年古塔映入眼帘。
山脚入口边,岩山林立,瀑布飞流,“甬山胜景”分外耀眼。塔山上有古塔、佛寺、雅亭、幽洞,古有二十四景七十二洞天之说。登山石阶起始处,原建有三门四柱冲天式木牌坊,威武雄壮,气宇轩昂。牌坊正面上方悬“四明胜迹”匾额,系蒋介石所书,背面“甬山白雀寺”匾为于右任手迹。拾级而上,见有一座山庙,系塔山祖庙。庙里祭祀的是后唐奉化县丞童义,后升为明州刺史。童在任期间建造了江口镇光德桥和山上的寿峰塔,为政清廉,体恤百姓,甬上各地的童公庙多为他的祀庙。
清水庵
出山庙,继续上行,一路多奇石,经“佛国西径”“磐陀石”“石屋”“石心间”,至半山腰,有一石亭,半旧不新,六柱圆顶,顶部橘黄色,中嵌镜子六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亭内设石凳,亭前有石台,平稳如床,亭名“白雀”。相传当年白雀与黑蟒搏斗,为民除害,在此牺牲。亭楹联有:“数杵钟声,来自白云深处;四围山色,任由拄杖横眺。”另一副为:“岩扃辟句甬,好凭异想结新亭;佛刹盛齐梁,正赖后人寻旧迹。”这些对联不但描述了此地的风景地理,而且把山上白雀寺的历史前推到隋唐以前的齐梁时代。这半山亭真是一个远眺的好地方啊!东北望去,整个宁波天地,一览无余,山脚下的奉化江上游剡江亦如盘龙一般北去;南望则是长长的一列天台山余脉,也是鄞奉平原的南界,那里有最早的县邑——鄞城白杜……(www.daowen.com)
出白雀亭,抬头望去,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掩映在翠柏丛中,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那是奉化市江口镇人民政府为纪念解放战争中在江口运送粮食遭土匪袭击而牺牲的6名解放军战士而立。碑旁甬道原系雄伟壮观的三门四柱石牌坊,上悬“南天门”,气势磅礴,威武震天。可惜“文革”时被炸毁。
再往上便至山顶,说是山顶,其实是雪窦余脉在此的一坡一坪。著名的唐代寿峰塔在坪之东,寿峰塔与大桥南山瑞峰塔遥遥相对,人称“姐妹塔”。因山在原长寿乡,故名寿峰塔。塔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间,高21米,砖砌,八角七层。据《奉化补义志》载:“后唐童左丞(童义)于甬山顶将尽处筑塔,以便瞭望狼烟,而备一邑文峰。”另一种说法是由于上游山区水流倾泻,到江口一带及下游平原,往往泛滥成灾,因而筑塔镇龙。塔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有《甬山高塔》诗赞曰:“山头突兀,昂耸太空。雾迷文峰秀,烟冲警信通。夜顶明星探碧汉,朝迎嫩日带轻虹。”据说“文革”时有人要炸塔,已经在塔基挖好了安放炸药的洞,被正直人士强力劝阻方才保住,实乃大幸。该塔在1987年进行了修缮,故保存完好。塔南立有寿峰碑亭,碑上刻《重修寿峰亭记》。碑亭楹联写有:“剡溪流翠,九派朝宗;宝塔崇隆,四明集岚。”坪西是奉化名刹白雀寺,黄墙琉瓦,四周树木自成一方禅境。在旧址上重建的千年古刹,山门横额正反面分别书有“白雀禅寺”和“四明净土”,白底黑字,稳健大方,系奉化本地书法家周启仪先生所书。因建天王殿,绕道从边门进寺,重檐歇山顶的圆通宝殿、三圣殿,在秋日照耀下,显得分外妖娆。步入殿中,正面端坐的是观音菩萨,两侧是36位化行僧。出圆通宝殿迎面照壁书有“天开图画”,拾级而上,是一片宽广的庭院,树木青翠,宝炉萦烟。三圣殿内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寺内,遇见了一位20多年前曾担任奉化县江口区委秘书、今来此故地重游的何崇校先生,他满腹经纶,对塔山了如指掌,谈起“南天门”石牌坊、寺西可供千个和尚饮水的“千僧井”、寺北岩下“蝙蝠洞”蝠大如鹰及镇西金鸡山麓剡江之畔贺秘监钓鱼台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白雀寺,民国时期,蒋介石曾数度登临进香,传说贺知章、梅尧臣、戴表元等诗人雅客都曾上山进过香。说起白雀寺的来历,则更久远。相传越王勾践之妃白雀,为复兴越国,赶制战船,在甬山不顾妃子身份,亲自参加伐木搬树等繁重劳动,她与民同苦,爱民如子,最后竟死在山上,人民在山上建造了白雀堂纪念她,尊她为白雀娘娘。后来,越王复国成功,而她在民间每每传有显圣显灵之事。隋代时,天台宗的开创者智者大师在此创立佛寺,是为白雀禅寺。
道仙葛洪
寿峰塔
下山走了偏道,在白雀寺的南边下去,小道两旁尽是高大的乔木,甚幽,偶尔见到几棵树的叶子已经殷红,而道旁的野菊花也是星星点点一路跟随。过一片竹林,又惊现一庙,乃是甬山清水庵。走进一看,大殿半在岩洞中,洞口横躺一尊光身卧佛(即清真和尚)。卧佛比人体大两倍,手托下巴,神态安详。相传白雀与黑蟒激战,清真和尚在清水潭洗澡,见情况紧急,光身出去助战,杀死黑蟒后长眠于此。北殿岩洞,奉祀的是晋人仙翁葛洪。葛洪身穿蓝色道袍,手持拂尘,安详地端坐在石屋中,案桌供水果鲜花。且看此地,果然气象不凡,庙庵背靠甬山,下临深渊,山脚下是川流不息的江拔线和潮涨潮落的剡江,向南远望是奉化江口、萧王庙一带,平畴山川,如一处关隘要冲。沿着小道继续前行,过一片小松林,不久后并入上山的石径……
夕阳西下,惜别塔山白雀寺,山冈塔影横岭,风光无限。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诚如宋代真山民《三峰寺》诗中描述: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出,日转还移塔影斜。
(余 艇 鲍贤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