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畔韩岭市
四明山水天下异,东湖景物尤佳致。
中有村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
这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鄞籍丞相史浩途经韩岭回祖居时所写的《东湖游山》诗句,足见当时韩岭集市已粗具雏形。
韩岭老街
韩岭,地处福泉山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浙东连接宁波和象山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宁波城中的日用百货经韩岭运往山区海滨,象山港渔盐畜产等到韩岭来交易或转运,当地山民的竹木柴炭也赶到韩岭来销售,故集市贸易和航运业异常发达。成书于1227年的宝庆《四明志》中称“韩岭市”。当时已是沟通象山港和鄞县县城的定期市集。逢五逢十,600米长街,象山港的海鲜鱼盐、东山岙的竹木薪炭、下水岙的萝卜菱藕、殷家湾的鱼虾螺蚌,无不在此集散。往返于湖内外的十几艘航船,一百多户固定坐商,自宋至明清,合力支撑起繁荣兴盛的“韩岭市”。
依山傍水而居的韩岭居民,可渔樵耕读,又可依市行商。宋高宗时郑氏从县城内迁此定居,繁衍发族。在郑氏“崇德堂”大夫第内,还张贴着光绪庚子年(1900)郑雯、郑震兄弟同科中举的报单。
孙氏和施氏都在元代至正年间分别从河北和安徽徽州迁入韩岭市。而金氏迁入则在明代初年。据《鄞县志》载,资政大夫兵部尚书金垕,从城内迁韩岭后,三世孙金忠、金华曾辅佐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在韩岭市中心建造起显赫的“尚书府”和“白云宫”。其他孔、陆、周、赵也列入十二大姓,共同谱写千年韩岭的兴衰史。
千年韩岭之所以成“市”,靠的是一条纵贯村中南北的老街。街之东有狮岩,西有象峰,南有茅岭,一条长2.7公里的韩岭溪沿街向北注入东钱湖。长街四周山水、寺庙、宗祠和民宅如众星拱月,形成“韩岭十景”:狮岩夕照、象峰清泉、花桐古迹、上庵晓钟、龙门溪声、古井流芳、岭南残雪、鉴湖秋色、大溪观鱼、柴场晓市。
韩岭之所以成“市”,又因其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近代文化和经济变革,在古老的韩岭市得到了非常及时的体现。银楼、邮信、西药、洋布、卷烟、学堂、照相等新行当,与传统的染坊、酿酒、水作、造纸、竹木、客栈、搬运、航渡、理发等一大批服务性行业交相参杂。而大祠堂、花桐殿、关帝庙、天主堂、善庆庵、广济亭、裴君庙及民众教育馆等,又是韩岭民俗信仰、节庆戏会的人文活动场所。据说每到年节,一天之内4000余头肥猪销售一空。老街上人头攒动,前呼后拥,充溢着市井坊里独有的欢乐。
斗转星移,韩岭市由镇改乡,又撤乡为村,但至今犹存的一条600米老街风采依然,只不过多已改作民居。而围绕老街的庙、祠、庵、堂、亭、坊,依旧保持着昔日的韵味。如今,漫游韩岭古村,穿越历史长河,寻访当年的“大夫第”“善应庵”“花桐殿”“裴君庙”“金氏宗祠”“石牌坊”“广济亭”“云南寺”“尚书墓”等,还可领略东钱湖边韩岭市的千古风采。
穿过一伞遮两檐的狭长的流淌着明清遗风的街巷,于环境幽静的墙弄深处,豁然可见一处规模宏大、风格典雅,虽经风雨浸淫却依然散发出浓郁江南大户风韵的建筑群——郑氏“崇德堂”大夫第。
“崇德堂”大夫第由五个大墙门、一个家庵以及周围上百间屋舍组成,背靠狮子山,整体布局坐东朝西,应了旧时“西方尊贵”的习俗。五个大墙门相对独立又彼此依连,外墙门连通内墙门,如同迷宫一般,宅院风格既有官府势态又透出家居气息。出正墙门的南门,昔是“崇德堂”的私家花园,曾有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遍植四季花木,荟萃南北园艺。花园正中有荷花池,池畔有怡心阁,如今仅留残迹。
深宅大院林立的韩岭,郑氏“崇德堂”大夫第以及其他如万松堂、泉应、德应、巩梅、繁梅等大墙门,都蕴涵着丰厚的家居文化和民俗特色。
在老街前端,有一座黄墙黛瓦的建筑掩映在小巷丛中,那是始建于700多年前的善应庵。庵内建有大殿和厢房,占地约250平方米。大门额悬“善应庵”匾一块。步入庵中,大雄宝殿烟雾缭绕,梵音回荡。据传善应庵始建于元代,最早只有几间茅棚小屋,几尊佛像。明清时香火兴旺,曾遭火毁。清光绪八年(1882),金姓姑婆主持重建此庵。今殿内还保存着光绪八年造高1.2米的石刻佛龛(又称龙王塔)一件及香座、香炉、瓷器等物件。在庵中修行的师太相传已有十七代了。现今的师太名延龄,从小修行,一心向佛,富有传奇色彩。
花桐殿是韩岭“花桐古迹”的所在地,这里600余年如一日香火不断,供奉的是一代名医花桐娘娘。走进花桐殿,抬头可以看见由中国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题额的篆体“花桐古迹”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横匾。穿过小门,可发现殿后当年建花桐殿供祀时栽种的花桐巨根犹在。上狮子岩稍远处有花桐娘娘墓冢,现存明初乙卯横碑一块,墓园檐顶石刻与南宋史渐墓道规制相似。花桐娘娘其人其事流传很广。据闻,花桐娘娘姓周,随父学医,普济众生,去世后人们建庙祀之。
坐落于湖光山色间的韩岭裴君庙,始建于明清之交。庙背山面湖,建筑宏伟,气宇轩昂,其规模也为湖周边“十八裴君庙”之首。庙前,两根粗大的绛红色的旗杆高耸云天,一对雕刻精致的石蹲狮,两目炯炯有神。从广场进庙,五开间的门楼,三道庙门,高高的门槛,蔚为壮观。进中门有一戏台,戏台外脊为张口双龙,前檐两角高高翘起,塑有人物花鸟。台顶为螺旋藻顶,上嵌铜镜。正殿有三座神龛,雕刻精细,红底金饰,金碧辉煌。中间有一龛裴肃坐像,红脸;左右两龛亦为红脸神。据闻,庙神裴肃为浙东观察使。贞观十四年(640)因平剿明州叛将栗锽有功,后世建庙祀之。
1942年7月,日寇下乡“扫荡”,裴君庙也难逃劫难。日军一把大火,将庙宇烧得只剩四堵残墙断壁。后又因故迁至狮子岩下花桐殿,今与花桐娘娘共祀一殿。(www.daowen.com)
坐落在狮子岩下的金氏宗祠,是一座明清时代的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物。祠坐西朝东,平面为三进七开间、南北三开间对称布局,全长62米,宽32.5米,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门庭悬“金氏宗祠”匾额,两柱书篆体楹联,4根高约8米的旗杆分立两旁,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入祠有戏台、厢房、天井及祭厅,飞檐翘角的“金鑫台”,雕梁画栋,栩栩如生。戏台顶部四周檐下的斗拱和翘昂层层重叠承托五卷篷。闻名全国的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大徒弟陈鹤峰、艺术家王桂卿、白云亭和甬城老大鸿寿、宋祥记、新大鸿寿,韩记大连升的筱毛豹、韩素兰、小王其昌、二毛豹、月月红、韩树道等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曾来此献艺。
肃穆庄严的祭厅,红灯高挂。厅中央悬挂的“万松堂”匾额,光芒照人。额下屏风后祀历代先祖神位,“兵部尚书”“兄弟登科”及“叔侄贡元”的匾额悬挂两侧,柱刻“辅君佐皇洒一腔碧血沃先朝,戡乱平逆建千秋功名烛后代”“先祖尚书积德千秋,后嗣好义享荣万代”等楹联,犹如一盏指引前进的明灯,激励着一代代后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沿金氏宗祠,出村东北,抬头望见一座雄伟壮丽的元代官宦墓前神道牌坊巍然屹立在蝙蝠山南坡。牌坊为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高6.4米,通宽3.4米。耸立山坡,气势宏伟。斗拱承托坊顶,向外伸展,飞檐翘角。在转角辅作上,使用鸳鸯交颈拱,屋脊有尾和脊兽装饰。全坊古朴优美,雕刻精细,形态独特,是一座艺术价值极高的仿宋石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沟后横省石牌坊组群之一。
庙沟后石牌坊
距韩岭村南首三百米的十字路口,有一古道凉亭名叫“广济亭”,它始建于宋朝,地处南北东西之要隘,贯通南从横溪、白云山、大梅山及至咸祥、大嵩进入东钱湖之北的上水、下水、大慈山及至天童、育王要道。宋代王安石筑湖堤时及1225年日本著名的道元禅师来甬时都曾经过此地,在亭内休息。亭后建有一观音堂,亭内设石缸两口施茶水。有石凳八条,六根石柱上写有柱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两头有路坐片刻无分你我,四大皆空吃一盏各自东西”,“此施彼受搬柴运米为谁忙?夏去秋来送暖偷凉随我顾。”
坐落在海拔300米高的岭南山之巅的一座古寺,在山坳中的几棵古樟树掩蔽下,有数幢屋宇,这就是在这一带享有盛名的“十方云南寺”。十方云南寺原有山门大殿和厢房,殿中供设释迦牟尼及其他佛尊,四季供香烛祭品,寺内有僧人数人。寺院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大殿厢房都已改作茶厂,殿前断壁残垣上竖着一块完好的“十方云南寺建寺记”碑刻。由于蒙着尘土,字迹不清。寺旁有一个池塘,古树越过池畔。寺后有方形泉井一口,寺内虽显破落,但在其不凡气度中,还可以悟出昔日香火缭绕的景象。
明兵部尚书金忠墓坐落在山清水秀的百步尖凤凰山下,墓前有4棵500年树龄的古枫。今墓碑、华表、石鼓及墓志铭及其盖、座均在,一副豪华气派。
山口有金忠寺,俗称梅园。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是官员、眷属扫墓后歇息之处。天长日久,僧尼将它改为镜中寺,从寺直出湖滨,有金忠亭。距金忠墓约百米之遥的是其胞兄,明成祖赐“迂叟”,里人称白云先生的金华墓。一块横条石墓碑上刻着“明赐白云迂叟之墓”八个苍劲有力的字,碑前有祭台,墓周砌乱石,墓顶上还长有一棵高耸挺拔、粗约七八寸的劲松。
在白云迂叟墓地附近还有石刻双狮捧绣球浮雕的“明诰赠荣禄大夫兵部尚书宪一金公墓”及“明诰赠太夫人赵太君暨男太中大夫都转运盐使谦斋金公墓”。古墓群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
夕阳西下,山村升起袅袅炊烟,挥别千年古村韩岭市,遥望烟波浩渺的东钱湖,清代诗人徐凤垣《过东钱湖》浮现眼前:
风微帆易渡, 天阔水生波。
湖外农家少, 村中野寺多。
春田鱼子跳, 夏树雀儿歌。
一径斜阳外, 寻鸥鼓棹过。
(杨古城 鲍贤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