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故里下水村
一径崎岖通下水,风物人情更淳美。
两椽茅屋何萧然,即是吾庐靠山起。
这是南宋丞相史浩《东湖游山》诗,写的是东钱湖边的故里下水村。
下水,地处东钱湖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古时鄞州通向瞻岐、大嵩海边的捷径,也是南宋史氏一门山货柴竹等集市贸易的集散地,又是三代宰相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的祖居之地。
史氏宗祠“八行堂”
据传,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史成从江苏溧阳迁居鄞州东钱湖下水发族建村。史氏耕读传家,名公硕辅,簪缨不绝,在南宋王朝152年中,在这个目前只有460余户、千余人口的山乡小村中,曾出过“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七十二进士”。史氏家族除三位宰相外,还有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朝议大夫等各种大小官,真是“满朝朱紫贵,半是四明人”。史氏在南宋王朝中权位显赫,香车宝马不绝,偏僻的下水岙热闹非凡。至今,史府旧居前的一件石鼓和门前两座古老的石桥——德行桥和林染桥风采不减当年,桥下碧波清溪,风貌依旧。
宋冀国夫人叶氏墓道
依溪傍水的史氏宗祠“八行堂”,历800年风雨而不衰。始倡“孝、悌、睦、姻、任、恤、中、和”德性八行的史诏,深受宋徽宗的赏识和推崇。但史诏不愿在京做官,宁愿躲进深山尽孝心服侍母亲叶氏。今祠堂正中悬挂着史简、叶氏夫人、史诏、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等画像,整个宗祠庄严肃穆。伫立祠前,数史氏丰功伟绩,令人肃然起敬。出祠东门,溪边有块宁波市文物爱好者于1999年竖立的石碑,上书“南宋丞相史浩故里”,背刻“史浩碑记”。
史浩(1106—1194),字直翁,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初任温州教授、国子监博士。孝宗时,以中书舍人迁翰林院学士、知制诰。隆兴元年(1163),以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奏请为岳飞冤狱平反昭雪,获采纳实施。旋因反对张浚贸然北伐而遭弹劾罢相,出知绍兴、福州。淳熙五年(1178)复为右丞相,十年(1183),以老致仕归乡,封太保魏国公。在县城月湖边建“真隐馆”,改松岛为“竹洲”,将四明山水名胜尽缩园中,筹建“四明洞天”。宋孝宗闻知,下诏临安府拨银万两。宋光宗赐“四明洞天”额。绍熙五年(1194)卒,谥会稽郡王,葬于东钱湖横街吉祥安乐山。
王安石勤政爱民,兴修水利,挖湖筑堤,民蒙其恩惠,于清嘉庆元年(1796)在下水村口立“忠应庙”奉祀。殿悬“勤政恤民”“泽被湖山”匾额,柱联曰:“宰鄞邑察舆情施政有方;兴水利行青苗有口皆碑。”大殿正中塑王安石头戴冕冠身着朝服的泥彩坐像,王安石手握书卷、神态安详。案前供香烛鲜花,整座庙宇庄严辉煌。
村西一里的长乐里山有史浩曾祖母冀国夫人叶氏墓,墓地古松参天,竹林茂密。墓前神道长50余米,原有的石像生、牌坊、望柱、祭厅等,威武肃穆,惜在“文革”时期毁于一旦。迄今在神道上仍遗存跪羊、蹲虎、立马、石笋等。一对4米多高的石笋拔地而起,玲珑挺秀,成为东钱湖畔独有的景观。北侧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上书“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碑旁有宋代砌筑的石水池。
史弥远墓前神道上的700年的银杏(www.daowen.com)
在墓园南侧的青山秀竹丛中,掩映着一座黄墙黑瓦建筑,那是800多年前宋丞相史浩始建的“无量寿庵”(俗称下水庵),建有大殿和厢房,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后殿原奉祀冀国公简夫人叶氏、越国公诏夫人徐氏像,庵屡圮屡修,清嘉庆年间,裔孙义震捐资并祀典。今庵中供奉史浩画像,辉煌的大雄宝殿,香雾缭绕,梵音回荡。史浩《下水庵晓望偶题》更富有诗情画意:“疏树梢头露晓星,薄寒侵榻睡初醒。沙鸥何处惊飞起,点破瑶山一抹青。”
下水村口的官驿河头,既是平民百姓的水陆中转埠头,又是迎送京城使官和地方县吏以及传送文书的驿站。此处曾建有规模宏大的石牌楼和更衣暂歇的“接官亭”。明州城的官船可以开到埠头,在此上陆可以骑马或乘轿,行约1里,可到史氏祖居“八行堂”,也可穿越繁华的七里香街,到大慈山中的“六寺三观”(即大慈寺、悟空寺、妙智寺、宝华寺、辨利寺和太清寺;悟真成道观、清修怡真观、显忠旌德观)去许愿烧香。这“六寺三观”有的规模相当于现在的天童寺。
从官驿河头,经过下水岙,直到慈云岭下。南宋时,曾有条七里长街,街上600余家店铺林立,光是卖胭脂花粉的店铺就有72家,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香街”。在这条香街上,达官贵人、香客僧道、朝廷使者、文士墨客往来不绝,官道香街上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使人不由联想起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来。
从下水村出发,沿环湖公路南行7里即到大慈山,这里有南宋丞相史弥远墓,途旁有古朴的“翳云亭”。墓四周古木参天、苍翠挺秀。旁有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的大慈禅寺。嘉定十三年(1220),丞相史弥远请为功德寺,宋宁宗赐“教忠报国”额,寺前有万工池及七塔,晨钟暮鼓回荡山谷。
背依青山的史弥远墓,墓道长百余米,进口处竖有全国文保单位“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石碑,古朴的石拱桥,桥下溪水潺潺,桥上劲松挺拔,茂密的竹林,参天的古银杏,将青山装扮得分外妖娆。高低不平的青石板直通墓地,拾级而上,见五开间的享殿破败不堪,面临倒塌;山坡散落的享亭、石构件随处可见,令人痛惜。
史弥远(1163—1233),字同叔,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累官至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攻金失败被杀,他因参与斥责韩并向金求和诸事,升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嘉定元年(1208),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绍定六年(1233),升左丞相。终年拜太师,袭父荫号,封会稽郡王。其官爵封位,显赫至极。同年卒,理宗辍朝三日,追封其为卫王,谥忠献,享尽哀荣。
福泉山大慈寺旁的史弥远墓,气势宏伟壮观,清代鄞人王焘《东湖史王墓》云:
灵旗风卷夕阳昏,丞相封王绝对尊。
独占湖山埋剑履,亲将田地授儿孙。
高坛钟鼓留僧寺,归路牛羊避墓门。
回忆前朝泡影事,有人闲坐说新恩。
(鲍贤昌 张永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