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石之乡梅园村,探寻古鄞,悠久历史的盛产梅园石的村庄

名石之乡梅园村,探寻古鄞,悠久历史的盛产梅园石的村庄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石之乡梅园村在风光秀丽的“四明首镇”鄞江,有一个历史悠久盛产梅园石的村庄,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梅园村。现今梅园村由原梅溪、梅锡两行政村合并而成。梅锡的老人说,梅锡得名于闻名于世的梅园石和村后的锡山,这些梅园石不但赐予我们村名,还让梅锡名声远扬。至唐宋,梅园石已享有盛誉。如今,开采梅园石已成为梅锡和梅溪两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梅园石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红火景象,梅锡也成为国际闻名的梅园石之乡。

名石之乡梅园村,探寻古鄞,悠久历史的盛产梅园石的村庄

名石之乡梅园村

在风光秀丽的“四明首镇”鄞江,有一个历史悠久盛产梅园石的村庄,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梅园村。

出鄞州新城区,驱车至鄞江镇折北沿鄞江至横街公路北行约5公里,就来到了梅园村。路边青山盎然,田野水田漠漠,白鹭盘旋,农民正忙着插秧,山乡风光如画。

榠楂祖庙

梅园之名,传说与汉代梅福有关。而梅福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史称:“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成帝时,为南昌尉。元始中,王莽专政,福一朝弃妻子去。”梅福不满于王莽擅权,弃官而去,鄞东的梅岭,鄞北的梅墟,鄞西的梅园、梅岙、梅梁桥等,都留有梅福的足迹。现今梅园村由原梅溪、梅锡两行政村合并而成。从村口西行约600米,便来到梅溪村。古老的梅溪自西向东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溪上小桥垂柳,村中蔡家溪、松巷、牌门头三个自然村呈犄角状分布。相传明朝时,有闻楚宜自湖北襄阳迁至牌门头繁衍生息,故梅溪村村民多姓闻。梅锡村位于梅溪村北面,由岳官漕、华兴宕、新宅岳等几个自然村组成,本地人多姓吴。梅锡的老人说,梅锡得名于闻名于世的梅园石和村后的锡山,这些梅园石不但赐予我们村名,还让梅锡名声远扬。

梅锡与梅溪两村均为西面临山。历史上,村民以采石为生。相传,在附近几个盛产梅园石的村子里,梅锡村是最早开采石料的村庄。石料开采的历史,可追溯到晋代。至唐宋,梅园石已享有盛誉。清代,村里还出了一个靠开采石料发家的商人,他当年修造的华兴宕牌楼和石狮,至今还完好无损地留在村中。

梅园石开采历史悠久,早在西晋时便以石质优良而著称,成为大型寺庙的装饰石雕用石或基建石材。在宁波,不论是阿育王寺舍利殿的四大金刚、保国寺的观音殿石柱,还是“江南兵马俑东钱湖南宋石刻,都情有独钟地选择了梅园石。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充分利用梅园石色泽素雅、石质细腻、硬度适中和耐酸碱等优点,将梅园石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古典建筑、石雕及大型建筑门楼。当年著名企业家邵逸夫先生为其先母修墓,在百余种石料中一眼看中了梅园石。天童寺为唐代渡日的鉴真法师立碑时,也选用了优质的梅园石。

几百年过去了,梅园人一直没有舍弃开采梅园石的这份祖业。不少村民相继在本村和外地开办了石料加工厂,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如今,开采梅园石已成为梅锡和梅溪两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的石料开采已脱离了原始的粗放状态,生产毛石、型石和工艺石,并从外地请来一批能工巧匠,加工定做刻有龙凤等图案的石碑,使梅园石的名气享誉四海,不但成为天童寺为鉴真大师塑像时选用的石料,还走出国门,销往海外。梅园石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红火景象,梅锡也成为国际闻名的梅园石之乡。(www.daowen.com)

村中有一座依山傍水、古樟遮天的庙宇,重檐歇山顶的门楼,悬挂着“榠楂祖庙”匾额,大殿祀有神农遗风的康用锡。相传南宋初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高宗赵构弃建康奔难明州。医官出身的孝子康用锡,侍母至孝,为避兵乱,背母逃难至此栖身。时瘟疫流行,其母患疾,康用锡以榠楂入药奉亲,母痊愈,同时也挽救了大量百姓的生命。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为纪念这位医官的功德,当地百姓自发筹资修庙纪念。在800余年后的今天,这座古庙已经成为以庙宇为载体弘扬中药文化的珍贵古迹。

鬼斧神工的断坑岩

位于榠楂祖庙水库东北的断坑岩,是一处亿万年前地层断裂形成的地质奇观,极为罕见。这里的三处悬崖由状若游龙的山体断裂而成,沿山径而上,灌木茂密,长满青苔的沉积岩随处可见。三处断坑中以第二坑和第三坑最为出彩,数十米的悬崖仿佛鬼斧劈出一线天,山势险峻,景色迷人,令览胜探幽者流连忘返。

此外,村内还有一座千年古刹“宝岩禅寺”。据《四明谈助》载:宝岩寺,唐元和十二年(817)建,名“孝义院”。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赐今额。有两座塔,有松竹亭。其“锡山”二字为宋张即之书。山顶有朝阳洞,古有僧禅定其中。昔沿山数里皆古梅,花时过此,幽香满林,竹柏交翠,间有残雪在树,远望莹然。旧有“寒碧”亭,宋王安石曾有诗赞:

风吹洞口云,水动山头月。

野老时问人,前村多少雪?

(史芸飞 鲍贤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