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洞桥水悠悠
一望湖皋满目秋,西风吹雨稻花收。
凭谁诉与均田使,泽国年来是沃畴。
这是宋代杜谟写的《秋过广德湖》,诗中的广德湖,原在鄞州西乡。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太守楼异下令毁堤放水,千顷碧波不久垦为农田,一个浩瀚无际、水灵景秀的广德湖从此消失了。然而到了清代,在广德湖湖泊的最深处,建造了一座鄞州最大的多孔桥,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十三洞桥。
十三洞桥水悠悠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出鄞州新城,奔驰在鄞县大道上,两边是高楼林立的大厦和鳞次栉比的工厂。穿石碶雅戈尔国际服装城,越草席之乡黄古林,车至横街折东北行约8里,就来到鄞州集士港镇湖山村所属的董家村。
一座横亘在董家村60米宽湖泊河上的十三洞桥,犹如长虹卧波,气势磅礴。波光潋滟的水面,不时有白鹭惊飞。横在桥头的几艘渔船笼罩着雾霭,折射出泛黄的光晕。湖泊河原是广德湖的最深处,站在桥上便可领略广德湖的山光水色。桥的左右有望春、白鹤、金山、银山环立,分外妖娆。远望青山苍翠,生机盎然。近观辽阔的湖泊河,水天一色,风光无限。岸边金灿灿的油菜花在田野摇曳,古老的村落倒映在水中,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据说此桥是由董家村的董澜建造。稽考《鄞县志》,董澜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授江西余干县县令,后知直隶、临津。董澜离家20多年,任期政绩显著,两袖清风,老归故里,万人夹道送行。(www.daowen.com)
董家村“进士墙门”
由于董家村外的湖泊河阻断了与对岸交通,由董澜出资建造的十三洞桥,不仅打开了董家村几近封闭的大门,而且附近村人过桥可到童家横、高桥和集士港。于是这里有了“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亩畈,杨柳十八弯”的民谚。十三洞桥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村人屠景山、董名燕、施德迈、董承等捐资重修并立碑记。
十三洞桥长53.5米,宽1.77米,14墩,13孔,是鄞州最大的多孔石梁桥。桥中心微微拱起,铺砌长条石为桥面,不设步阶,可通人畜车马。两侧有护栏石26块,中心桥栏两侧刻有“十三洞桥”4个大字。桥西堍尚遗存供夜间行舟的石制天灯柱,另有凉亭和牌坊残迹。桥东立有鄞州区文保单位的石碑,上书“十三洞桥”。桥西堍北侧,早先有普济庵,相传为进士董澜所建,供其母安度晚年。董澜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中了进士后,董澜长年在外为官,无法照料母亲,因此始终怀有愧疚之心,于是建造了此庵。近年河东重建了普济寺,黄墙琉瓦、金碧辉煌的寺院与长虹卧波的十三洞桥,遥相呼应,相映生辉。
过十三洞桥,向南走数步,就是湖山书院的遗址,这里是当年进士董澜晚年回乡隐居时讲学的地方。可惜20年前的一场大火,让我们无法领略其风貌。幸而,在桥西百米的一条河港边,有董澜旧居“进士墙门”,至今保存完好。据清代《甬上族望表》中记载,湖山村董家的先祖为南宋嘉熙年间,东汉慈溪孝子董黯第四十三世孙董八全,因慕鄞西山水幽美,迁入此地渔樵耕读,世代繁衍,发族成村。今年75岁的董祖德老人,家中保存着一块高约1米、宽2米多的“进士第”木匾,上镌刻“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署理工部国子监事务费淳,为嘉庆己巳年恩科会试二甲进士董澜立”的金字。在其中一个住户的板壁上,也发现了一块高1米,宽2.4米的金字木匾,镌刻有“督察院左副都御史秦瀛,为嘉庆己巳年恩科进士会试第七名董澜立”的“金魁”字样,说明这里就是进士董澜的宅第……
绕村一周,已近黄昏,农家升起袅袅炊烟,飞鸟在屋前村后盘旋,牧童归村,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地随口吹着曲调,此晚景犹如宋代诗人雷震在《村晚》一诗中描述的:“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鲍贤昌 杨古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