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古鄞,桃源林村传奇

探寻古鄞,桃源林村传奇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桃源林村多传奇林村,古称桃源,因遍植桃树而名,为中国的三大桃源之一。而我们宁波鄞州的桃源,在离市区17公里的鄞州横街镇林村,路随溪辟,景依水转,十里桃花源,名传千载。林村人文荟萃,辉煌了800年,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美丽动人的传奇。《天要落雨娘要嫁》故事的发生地溯桃源溪一里,过溪畔的两棵古樟,就看到了林村的浣花桥。

探寻古鄞,桃源林村传奇

桃源林村多传奇

林村,古称桃源,因遍植桃树而名,为中国的三大桃源之一。湖南的桃源,因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而闻名遐迩;天台的桃源至今遗迹犹存。而我们宁波鄞州的桃源,在离市区17公里的鄞州横街镇林村,路随溪辟,景依水转,十里桃花源,名传千载。甬剧《天要落雨娘要嫁》的故事就发生在林村的杜家。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怀揣寻古访旧的喜悦之情,我们一早从宁波出发,直奔横街镇林村。晨曦中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车子轻快地离开市区。

林村市桥

林村地处旧时广德湖西岸,南通奉台,北抵姚慈,是古时鄞西重镇,宋时烟火千家,人口逾万,男耕女织,百业兴旺,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当时桃源溪两岸的紫薇街和向阳街,店铺林立,市面繁荣。武陵桥、浣花桥、万安桥,成为人们往返两岸的交通要道,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明代诗人杜复言赞道:“桃源鄞西首乡,林村域中巨镇。喜山川之毓秀,羡人物之钟灵。”

据《桃源乡志》记载,传说东汉时有刘、阮两异姓兄弟,上村西武陵山采药迷了路,幸得仙女指木为桃赐食,才得以走出山。为感谢仙女的救命之恩,两人定居下来,栽种桃木。晋朝时,林村粗成村落,现在村中的大溪,原称浣溪或桃溪。那时两岸都是桃林、竹园,每到阳春三月,红绿相映,真是“深竹桃源万树青,竹林桃林林隔林”。当时读书人就以“林”为景,把村庄取名为林村,号称桃源。境内古桥清溪,亭廊飞檐;深街窄巷,店铺招幌;高墙森森,庭院深深;祠堂老庙,石塔巨樟;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书院学府众多,名人故居遍布。民风淳朴,风景独好。其中有“桃源十景”:林塘绿雨、磐石乔松、碧潭印月、流花春涨、关山雪霁、仙岩朝阳、剑峡猿声、古寺晚钟、花源探竹、姑射白云。景色优美,别有天地。

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唐代诗人贺知章,宋代丞相史浩、魏杞,龙图阁大学士舒亶,鄞县令王安石,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等曾出入于此。那时的林村,有周、杜、汪、臧四大望族,有杜家天官、汪家神童、周家同知、臧家博士,有的隐于林村,有的客居桃源。林村人文荟萃,辉煌了800年,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美丽动人的传奇。

《天要落雨娘要嫁》故事的发生地

溯桃源溪一里,过溪畔的两棵古樟(据传说是桃源的“龙角”),就看到了林村的浣花桥。昔日溪畔植桃千株,花落水流,此即“林村十景”中的“碧溪流红”,故桥又名“流花”。这座长15米的双墩石砌平桥,南北通紫薇、向阳二街,街上有杜氏墙门、汪家祠堂。杜氏就是甬剧《天要落雨娘要嫁》中的主人公,剧中故事就发生在桥畔。相传明代时,寡妇林氏,家贫如洗,靠三亩薄田抚养独子杜文。有年大雨,水患成灾,林氏钱尽粮绝,好心的陈四娘劝其改嫁给江西珠宝商,以图活命。子杜文闻讯,求母苦守。林进退两难,乃与子相约:若天晴,稻禾得救则守;若下雨,为活命则嫁。然天不作美,大雨不止,稻禾尽淹。族长杜太公又趁机霸占三亩薄田。林氏山穷水尽,被迫带儿再嫁。大伯杜袭礼以为有辱门风,在林氏成亲之日,偕同族长抢走杜文。林氏念子心切,临走江西时留银三百两,交陈袭礼作养儿之费,遭陈袭礼拒收。林氏无奈之下,只得托银给宗弟八哥,暗中接济。十九年后,改名杜宗书的杜文,赖其母留银,度过荒年,长大求学,上京赴试得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数年后春闱,宗书亲为主考,不意新科进士中有周麒、周麟两人,据其籍贯、年龄,父名母氏,恰是其母与后夫所生之子,心甚纠结。其事又偏为副主考杜福官所知,遭恶意嘲讽,杜宗书羞恨交集,决意赶至江西为娘“祝寿”。寿堂之上,杜宗书假扮乞丐,母子相见,林氏惊喜万分,孰料宗书却手出“祝词”羞辱其母失节。林氏至此,悲愤填膺,怨抑难申,遂含恨自尽。待八哥赶到,历述林氏当年为儿改嫁一番苦心,宗书方知铸成大错而悔恨莫及……

一晃400多年过去了,杜氏墙门前的旗杆夹、石狮,早已荡然无存,唯有古老的浣花桥依然不改容颜,杜氏故居也尚存旧迹。如今,伫立桥头或宅前,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遐思。

甬剧《天要落雨娘要嫁》海报

万安桥传奇(www.daowen.com)

林村的桃源溪水缓缓地从四明大雷山流来,一座雄伟壮观的双孔石拱桥横跨桃源溪,巍然屹立于两岸,两个跨径各为5米的石砌圆拱映入水中,如同满月,俗称“洞桥”。该桥旧称“万安桥”,初建于北宋。桥上曾建“乐书亭”,上悬“桃源福地”匾额,至今桥屋犹存,别有一番古韵。

关于万安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林村地处四明山东口,大雷山之水经林村桃源溪入广德湖,再注入城内月湖。有一年正赶上大雷山洪水暴发,洪水排山倒海而来,桃源溪上所有的桥都被冲垮了,唯有万安桥巍然屹立。眼看洪水快要淹到桥顶了,忽见七仙女飘然而至,她们拂手一挥,洪水马上退避三舍,从此万安桥保住了。虽是传说,但千年洪峰始终未能冲垮桥墩,必然有因可究。经专家实地测量,发现这与桥梁构造不无关系,万安桥分水尖长达4米,厚1米,形如破冰船头,有锐角迎击激流,保护着桥墩和桥身,两桥洞的跨距达5米,而且桥孔高度大于桃源溪最高的洪峰。如此一来,万安桥就有了足够的泄洪空间,哪怕洪水再肆虐,淹没了桥面木廊,双孔石拱依旧能安然无恙。

与这座古桥相呼应的是林村中心的“林村市桥”,由于桥面上铺木板,故直呼“板桥”,而其正名为“武陵桥”。此桥原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曾建有赏心亭,可远眺武陵山,近赏桃源水,惜此桥已重建为水泥廊桥,古风貌已不存在了。

万 安 桥

汪洙九岁称“神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流传八百多年的《神童诗》的开篇,它后来成为我国南宋明清的幼儿蒙学必读教材,与《三字经》齐名。

《神童诗》的作者是汪洙,生卒不详。北宋后期,异族入侵,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定居于明州鄞县桃源林村,家就住在桃源书院附近的汪家,从小受业于明州“庆历五先生”之一王致的“酌古堂”,九岁能诗。一日跟父到明州城,见县学孔庙失修,便在壁上题诗:“夫子日日雨打头,颜渊夜夜观星斗。历代公卿从此出,何人俸禄将庙修。”后来县令得知诗出九岁儿童,奏报朝廷,应诏入京,当朝宰相要考考汪洙,见他身着短衫,问道:“神童衫子何短耶?”汪洙答:“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宋神宗召见汪洙,见他对答如流,于是赐号“神童”。元符二年(1099),汪洙中进士,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晚年居家读书著述,除了《神童诗》外,还有《春秋训古》等。

一桥三名传佳话

北宋政和八年(1118),明州太守楼异废广德湖为农田,林村成为鄞西中塘河的船埠头,逐渐形成了“横街头”,从安徽迁入的张氏就住在广德湖入口的埠头边,并将重建后的广德湖桥改称为“张家府桥”,张家府中出了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和甬上书法名家张即之。据说桥成之后,桥畔有胡姓老妈妈寡居多年,平时乐善好施,名闻乡里。有一日门口有一叫花子向老婆婆乞讨,胡妈不厌其脏丑,照旧施舍饭菜。可是叫花子吃了一半就走了,将剩余一半倒在土中。突然,土中长出莲花,而叫花子还在桥上。当胡妈追到桥上,叫花子却不见了,只见天上掉下一幅黄绢,上面写有四句诗:“人人都把神仙盼,要想成仙也弗难。只有诚心做好事,功到自然入仙班。”后来胡妈受到张家接济,寿百岁而终。此后张家府桥后又改称为“隐仙桥”。这座古桥三孔二墩,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桥额上还刻有“隐仙桥”和“广德湖桥”,至今犹存。

自宋至明,林村乃“五府八宅”,为万口之村。特别是养蚕、织丝、酿酒、织席、编帽业,产品成为鄞西重要贡品。清代初年的全祖望在《鄞西竹枝词》中有“独喜林村蚕事修,一村妇女几家休?织成广幅生丝绢,不数嘉禾濮院绸”之句。斗转星移,至今桃源溪畔尚留巨樟、古桥、石塔,由此可知林村曾有过昔日人文荟萃的辉煌。徘徊于桃源两岸,悠悠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鲍贤昌 杨古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