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鼙鼓当年急
一声鼓角起边愁,玉辇仓皇过此州。
不见都堂筹五甲,空闻提领奏千舟。
帆樯隐下东津渡,旗帜犹明奉国楼。
日落澶州云影合,蓬莱凝望思悠悠。
高桥
这是清代诗人任绍曾笔下的《高桥怀古》诗,描写的是南宋初发生在今距宁波城区10公里的鄞西高桥镇的高桥之役。
出宁波城西望京门外,沿后塘河,旧时曾有大卿桥、西成桥、望春桥、新桥、永济桥和高桥等6座单孔拱桥。因常有官船往来,故桥下之后塘河又称官塘河。高桥,地处鄞西高桥镇高桥村的后塘河与大西坝河交汇处,桥两头河边的古街曾是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据传,高桥始建于唐宋年间。宋代宝庆《四明志》中记载:“高桥在县西二十里,绍兴中重建。”明清时期,做过重修。桥长28.5米,宽4.68米,孔高6.8米,拱桥跨水10.38米。桥呈东西走向,两岸各有33级石步阶到达桥顶,桥下设有宽1米的纤道,从甬城望京桥经此直到大西坝入姚江。高桥,作为鄞西最雄伟的古桥,桥身之大,可容得两艘官船平行,并有“船舶过往,风帆不落”之美誉。
高桥,又是赴任官船从大西坝入后塘河的第一桥,桅杆高耸的官船驶过高桥时,面对南面桥额上的“指日高升”四个石刻大字,昂首伫立船头的人定会踌躇满志,喜形于色!反看,北面桥额的四个石刻大字“文星高照”,则是为往返于科举考场的学子说的吉利话。十年寒窗,成败在此一举,对于读书赶考的人,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抚慰……(www.daowen.com)
站在桥顶上,南望原广德湖湖田上的白鹤山,北可观大西坝外的姚江,波浪滔滔。西眺巍巍四明山,群峰叠翠。桥东二十里,明州城的城楼也依稀可辨。
雄伟壮观的高桥,不仅仅是古明州通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及中原都会的要津,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高桥大捷,使得其名扬天下。南宋建炎三年(1129)冬,宋高宗赵构率群臣过高桥,经明州逃亡海上。腊月里,明州城内正将过年,金兵4000铁骑,经高桥追来。张俊、杨沂中率领军民,将草席铺在高桥之东的景安铺(马铺)路上,金兵铁骑一踏上草席,顿时人仰马翻,溃不成军。“高桥大捷”成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大胜仗,而宁波草席也因此被称为“滑子”而闻名中外。
为了庆祝高桥大捷,纪念阵亡将士,宋高宗降旨建庙立祠(锋头庙:祀宋将张俊、杨沂中),与民同乐,当地士绅欢欣鼓舞,遂发起每年三月的迎神赛会——高桥会,会脚遍及高桥、白岳、望春、集士港、横街头等地,那时可谓万人空巷,浩浩荡荡的队伍,龙腾虎跃开道,大令旗高若航海的风帆,人们抬着“神轿”,民乐队吹拉弹敲,艺人们载歌载舞,各种宫灯异彩纷呈,舞龙队跳跃翻滚,高跷队在高桥上一跨三五级,险象环生,令人叫绝。游行队伍长达两三里,观众多达10万余,场面十分壮观。
相传,发生在高桥高峰村的“村姑救康王”的故事,更是名闻浙东。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小康王慌乱间逃难到该村,在敌兵紧追下,小康王看见一村姑在晒谷,于是向其求救。姑娘心善,一把拿过装稻谷的箩筐罩于皇帝身上,而后坐于箩筐上。金兵追近,问村姑是否看见有人经过,姑娘向前一指说:“往前跑了。”于是金兵继续前追。小康王因此逃过一劫,十分感激村姑,许诺登基之后,一定封村姑为娘娘,并说好到时以竹竿挂起围裙为记号。村姑十分高兴,把此事告诉了母亲。其母是个长舌妇,不久,几乎全村的人都知道皇帝要封娘娘的事情。小康王登基后,便派人前来迎亲,到了村子,只见满眼尽是顶于竹竿之上的围裙,无法确定哪一个是皇帝要召的,只好空轿而回。村姑心中怨恨母亲,遂悬梁自尽。皇帝感激村姑救命之恩,特降旨:“四明女子尽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可乘坐龙凤花轿……如今,矗立在村口“村姑救康王”的雕塑,演绎着该村昔日曾经有过的辉煌。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高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在碧波潋滟的官塘河上。高桥,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和民族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清代万斯同在《西竹枝词》中,对高桥大战作了精辟写照:
高宗航海驻鄞邦,曾把高桥作战场。
却恨元戎轻纵敌,复教兀术渡钱塘。
(鲍贤昌 陆良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