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秘东钱湖隐学山-探寻古鄞

探秘东钱湖隐学山-探寻古鄞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隐学山上访偃王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称的东钱湖,山美水秀,风光宜人,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后人为示纪念,遂将栖真山改名为隐学山。绕过大雄宝殿,北墙上有“隐学禅寺历史”介绍,说这里是徐偃王的隐居处。徐偃王陵隐学山,山不高,海拔200余米,山上竹木茂盛,灌木丛生。远在隐学山5公里处的云龙镇前徐村,自徐偃王十二世裔孙忠通,为仰承祖德,结庐守墓,由徐州迁入定居,发族建村,建祠立谱。

探秘东钱湖隐学山-探寻古鄞

隐学山上访偃王

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称的东钱湖,山美水秀,风光宜人,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湖西的栖真山,东周时徐偃王曾隐居于此,读书养性,死后葬于此山。后人为示纪念,遂将栖真山改名为隐学山。

青山修竹中的隐学寺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出城东行16公里,翻隐学岭,从岭脚徒步向隐学山行进。岭下有新建的隐学亭,远处一座黄墙红瓦建筑——隐学寺掩映在青山修竹丛中。据史载:该寺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初名隐学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额“栖真寺”。后又改为隐学讲寺。寺屡毁屡建,明万历年间,寺迁建于山侧,殿宇傍山而建,高低错落,雄伟壮观;四周樟松蔽天,修竹掩映,景色清幽。

隐学寺的格局,果然不凡。山门是天王殿,迎门是笑呵呵的弥勒,背面是极严肃的韦驮,两旁是手执法器的四大金刚。隔小天井,便是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坐像,两侧塑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绕过大雄宝殿,北墙上有“隐学禅寺历史”介绍,说这里是徐偃王的隐居处。徐偃王是西周周穆王时徐国的国君。韩非在《五蠹》中写道:“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至于这位菩萨心肠的君王下落,韩非没有提及,想不到竟逃遁隐居于此。忽然想起,大雄宝殿的楹联有“傍名湖近王陵”之句,揣度徐偃王陵墓应犹在,便问比丘尼,回答说就在后山上……

徐偃王陵(www.daowen.com)

隐学山,山不高,海拔200余米,山上竹木茂盛,灌木丛生。从寺东沿小路,踏荒草、灌木、荆棘,三上三下,四处寻找,方在半山腰寻着王陵,“徐偃王陵”赫然在目。与普通的墓比较,封土高大些,墓碑高大些,右上角书“嘉庆重修”,左下角侧署“九四年裔孙整修”,“裔孙”许是隐学岭那边的前徐人吧,他们还是王室之后呢!陵很完整,墓壁的石块、墓前的石阶黝黑,显示岁月悠悠。古往今来,多少帝王陵寝被盗掘,而徐偃王仍安眠于此,全赖薄葬之幸,与近在咫尺的明太祖时宰相余有丁豪华墓道(牌楼、华表、石笋、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等)相比,竟成天壤之别。

青山有幸埋偃王,裔孙相守护墓陵。远在隐学山5公里处的云龙镇前徐村,自徐偃王十二世裔孙忠通,为仰承祖德,结庐守墓,由徐州迁入定居,发族建村,建祠立谱。村中建有偃王家庙,号称“东海名宗”,祠内有《徐偃王传略》,大殿塑徐偃王坐像,两柱楹联云:“西周仁义治国,黎民享幸,八百史例;春秋占城夺位,生灵戮杀,片刻不宁。”偃王裔孙按祖训事农自食,每逢寒食清明,去陵墓焚香祭祖,岁岁不替。

“东海名宗”偃王祠

(鲍贤昌 陆良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