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古鄞:瞻岐岙中慧日寺的历史与重建

探寻古鄞:瞻岐岙中慧日寺的历史与重建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瞻岐岙中慧日寺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而三十里外天童寺辖下的鄞东瞻岐镇山岙纵深的古刹慧日寺,却显得十分的宁静和清凉。遂于同年7月亲赴大陆,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性海法师慷慨捐赠人民币1500万元,动工兴建新的慧日禅寺。劈山填溪,造桥拓路,历时4年多,一座占地近20亩的黄墙梵宇慧日寺,巍然屹立的在瞻岐山岙中。1997年春,性海法师又风尘仆仆地飞越海峡,见瞻岐慧日庵旧址尚存,即描绘蓝图,重建新的慧日禅寺。

探寻古鄞:瞻岐岙中慧日寺的历史与重建

瞻岐岙中慧日寺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

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

这是明代王应鹏的《天童寺》诗,描写的是东南佛国天童寺殿前白云飞渡,夜色满庭僧未归的繁忙景象。而三十里外天童寺辖下的鄞东瞻岐镇山岙纵深的古刹慧日寺,却显得十分的宁静和清凉。

慧日禅寺

相传,后晋天福五年(940),千年古刹天童禅寺早已殿宇辉煌,香火缭绕。而尚处于海潮出没中的瞻岐,稀有人烟。古代的僧人喜欢在深山僻静处结茅为庐,独身修行。沿着大岭山道,一位来自天童寺的僧人便在此处落脚结茅,名草庐为广修。

由于地处偏僻,广修寺并没有维持多久,后僧去寺空。到了明嘉靖初年,瞻岐“宝树堂”谢氏一族五世孙谢珮,号静溪,官拜福建布政使司都事。离乡赴任前叮嘱族人将所建厅堂名为“培德堂”,祈望孝子贤孙世代重德。自谢珮赴闽履职后,老夫人滞留家乡,课子持家,不辞劳苦。谢珮之妻笃信佛教,晚年之际,嘱子辟一清静之地让她静修,名曰“山园庵”。从此山岙中便有了日夜不息的诵经念佛与木鱼之声。

老夫人仙逝之后,后辈数代儿孙遵先祖之遗嘱,将山园庵逐渐扩展,后便成了培德堂族人的香火庵,并易名为“慧日庵”。此时,庵堂正中始有三间佛殿,东西两廊亦建有数间寮房。加上殿后小竹,殿前大院子,面积已有5亩之巨。随后几十年间,慧日庵香火渐盛,历任住持皆由天童寺委派。

20世纪60年代初,佛教事业处于低潮期。慧日庵正殿木料也被村里拆下用于建造麻纺厂。之后又变更为集体牧场,殿内佛像也失其容身之处。

悠悠岁月,几度兴衰。1997年春,台湾慧济寺住持性海法师经多方打听,获知其年幼时出家之地慧日庵旧址尚存,甚为兴奋。遂于同年7月亲赴大陆,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性海法师慷慨捐赠人民币1500万元,动工兴建新的慧日禅寺。劈山填溪,造桥拓路,历时4年多,一座占地近20亩的黄墙梵宇慧日寺,巍然屹立的在瞻岐山岙中。

念佛道场(www.daowen.com)

深秋时节,西风萧飒。从宁波乘车到鄞东瞻岐镇,穿过店铺林立的街巷,沿瞻岐大溪坑旁小道至东一村口折北,过树木茂密的林荫小道,举目远眺,一座雄伟壮观的七层八角报恩塔兀然耸立在寺北的山冈上,塔前一条卵石古道通往30里外的天童寺。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隐隐约约地散落在群山怀抱的山岙中。

站在寺院前面山上,就可眺望海天佛国普陀山。过“慧日桥”,迎面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四柱石牌坊,坊额镌“慧日禅寺”,联云:“海激潮音说普门,光明自在见如来。”坊前置有一对威武的石狮。穿过牌坊,路边垒有两块镌有“唵嘛呢叭咪哞”和“清凉境”的巨型圆石。寺前清溪潺潺,溪旁山花盛放。金碧辉煌的寺院,在秋日下分外妖娆壮观。天王殿正面端坐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后立护法韦驮。天王殿南侧建有飞檐翘角的“观音亭”,额悬“慈航普渡”。柱联云:“杨枝滴滴甘露洒,莲花朵朵大悲心。”观音菩萨眉清目秀,脚踏莲花,身穿霞帔,左手持宝葫芦,右手食指向上,似乎在为人指点迷津。亭前池边立有块“重建慧日庵大殿”碑。碑上载有慧日庵大殿重建始末,从而折射出台湾性海法师坎坷传奇的人生。

“重建慧日庵大殿”碑

性海法师,俗名杨旦华。1927年出生在鄞县西乡,9岁时,拜天童寺首座松山为师,后来到瞻岐镇慧日庵依松乘师叔修学。1937年春,松山又带旦华漂洋过海,来到定海县白泉乡柯梅村,将旦华托付给复喜庵的善良法师。善良法师送其上学读书,后取法名为“性海”。两年后,又推荐其到普陀山磐陀庵宗德法师处。1943年,17岁的性海在普陀山法雨寺受具足戒。后又遍游江浙两省名寺,先后到苏州灵岩寺、镇江金山寺杭州武林佛学院、上海玉佛寺、天宁佛学院深造。1950年初,性海与佛顶山慧济寺住持庆规法师同去台湾弘法,见台北县天母山山峰雄奇,遂建南海普陀山慧济寺分院。庆规法师圆寂后,性海法师历经20余年的不懈努力,使寺院成为宝岛名刹。1975年春,89岁的蒋介石在台北病逝,其“五七”超度法会便选在慧济寺举行,至今慧济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供奉着台湾两位领导人蒋氏父子的灵位。1997年春,性海法师又风尘仆仆地飞越海峡,见瞻岐慧日庵旧址尚存,即描绘蓝图,重建新的慧日禅寺。

从观音亭西行,寺院的第一座大殿,是为香客举办佛事的念佛道场,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诸佛像塑像栩栩如生。场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旗杆上飘有一面五色旗,场上精雕的四大天王,个个手持法器,威风凛凛。每当寺院做道场,前来院中的善男信女终日不绝,场内座无虚席,场外香烟缭绕,念佛诵经声及悠悠的钟鼓声回荡在山谷上空。

穿过道场,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是大雄宝殿,殿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边塑十八罗汉,背后有观音海岛图,善财龙女及二十四海神,皆形象生动,还有一口永不干涸的“龙钵”泉井。外有公园、佛桥、竹林相映,内有亭台、水池、花圃作衬。寺院既有传统佛教禅寺的恢弘与辉煌,又显东方园林的秀丽和恬静。寺后岗上苍松挺拔,修竹茂盛,一片盎然生机。

夕阳西下,山村升起缕缕炊烟。王介堂先生的《咏慧日寺》道出了我们心中的感慨:

群山怀抱水涓涓,慧日名兰万古传。

喜看梵宫重起日,佛光普照十方天。

(水 杉 鲍贤昌 张永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