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风光话今昔
月湖景区导游图
枕山面海临江的宁波城,地势低洼处积水成为湖沼。盛唐时辟建的城中二湖,析明州城“明”字,曰“日湖”和“月湖”。日月双璧,至今独存月湖。月湖水源自四明山,经护城河而注入,旧为城区生活主要水源。北宋时,“因其旧”,大举浚湖。环植松柳,堆淤土累积成十洲。由此,水系畅通,居民尽得运载、灌溉、饮用、洗涤之便。进而在景观上形成风光优雅的“月湖十洲”——东为菊花洲、月岛和竹屿,西为芙蓉洲、雪汀和烟屿,中为芳草洲(后称“碧沚”)、柳汀、花屿和松岛(后名“竹洲”)。洲岸之间,筑七桥三堤,楼阁亭榭,错落有致。“画船载酒及春晴,潋滟波光碧玉城”。四时花卉,飞盖成荫,成了甬城百姓消闲游赏之地。
宁波之有月湖,犹如杭州之有西湖。千余年来,月湖就在老城区内,与海曙楼基本处在同一中轴线上,且仅一街之隔。呈狭长形的月湖,曲折多姿,圆处如满月,曲处似眉月,南北纵长约1200米。
月湖,更是一个文化的湖。月湖文化是甬城历史文化的聚焦和映照,是浙东文化的中心。月湖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书院文化、藏书文化等,积淀深厚,遗存丰富,影响深远。
1047年,王安石设县学于竹洲,延请浙东理学名家、“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在此讲学,文学家丰稷、舒亶等都曾受业于此。北宋政和年间,宋代大儒,“南史北楼”,并峙湖上,诗文学术,彪炳后世。
宋室南渡,奠都临安(今杭州),宁波成了京畿樊篱,士大夫的后花园。“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鄞人史浩(1106—1194),孝宗时为丞相,贵积三朝,名扬四海。告老还乡时,朝廷将月湖竹洲赏赐给他。筑“真隐馆”为其府第,垒石为山,引泉为池,状若四明山峰,孝宗御书“四明洞天”为赠。史浩与当时寓居湖畔的“淳熙四先生”等学者名流间相过从,设馆讲学,著书立说,形成著名的“四明学派”。
宋人崇儒雅,秉性喜恬淡,居处尚自然。其时环湖而居者,除了栖隐林泉的致仕官宦,聚会讲学的学者名流,还有行吟泽畔的诗人墨客,弦歌不绝的儒生英才,诵经说法的道士僧侣,乃至附庸风雅的商贾仕女。假山兀兀,湖水溶溶,四桥游人如云,而木铎之声相闻,文风更盛极一时。
两宋之后,元明各代皆有名人学士沿湖广置书院、精舍和藏书楼,其间坊表丛立,庙坛间布,文化气息浓郁。清代大儒全祖望久居月湖,建“竹洲三先生书院”和“辨志精舍”,他的考证文献及褒扬先贤的宏富著作,多在此处写成。“浙东学派”的第三座历史丰碑,竟崛起于蕞尔小屿的竹洲。800年来,月湖成为浙东学术重地,以教育兴盛、人才辈出而驰誉江南,“庠声序音,洋洋邹鲁”。
岁序因革,兴衰回环,宋明风光不再。时至1998年年尾,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斥巨资建设月湖景区,3000余户居民迁离月湖,经过近两年大规模的整修、改建,月湖这颗宁波城中的明珠,拂去了昔日的尘埃,并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整修后月湖景区的总面积扩大至28.6公顷,其中水域9.8公顷。经清淤、截污、驳湖墈,开挖新水域,沟通姚江水系,使月湖水质变清,水体顺畅相连,水乡风光,秀色天然。历史上的月湖十洲旧景依旧,物色形象维新,既不失传统风貌,又具江南园林典丽、淡雅、幽深之美。
整修改建中保留下来的一幢幢古建筑,掩映于芳草绿树间,散落在亭榭湖水边。宝奎巷、大方岳第、花果园庙、贺秘监祠、超然阁、银台第等等,这些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名字,可以让人部分领略到自明清至民国浙东建筑和月湖文化传统的风貌。
银台第
月湖北端的银台第是宋代红莲阁故址,为清代按察使、通政司副使童槐的府第。童槐子童华,官至礼部右侍郎,曾参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审理,并力主杨乃武无罪开释。由于童槐还当过光绪皇帝的启蒙老师,因此童宅又被称为“帝师故居”。
银台第现已建成官宅博物馆,通过场景式陈列,形象再现了清代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实况,其家居艺术和所蕴涵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北宋政和七年(1117),朝廷批准明州知府的奏请,在宁波月湖边上设立高丽使馆。考古发掘证实,900年前,月湖东岸绿树成荫的风景内,曾经有过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重楼叠檐的海外使馆,周围有亭台楼阁和砖砌的道路。使馆旧址宝奎庙今已改建成“高丽使馆史迹陈列室”。
高丽使馆旧址
月湖西岸后营巷幸存的宁波唯一的伊斯兰建筑清真寺,始建于宋咸平年间(998—1003),较高丽使馆还早百余年。寺院朝西,向着圣地麦加。清初重修的礼拜堂,殿内色彩纷呈,富丽堂皇,存有阿拉伯文匾额。早在北宋初年,伊斯兰教随着众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华通商贸易而传入宁波。这都是港城宁波对外友好交往的珍贵史迹。(www.daowen.com)
古时帝王御书称“奎章”,南宋丞相史浩保存宋孝宗赐书的地方称“宝奎庙”,其附近街巷由此称“宝奎巷”。临街而立的宝奎巷,小巷深深,庭院相通,院墙高筑,还有一堵已不多见的“瓦爿墙”。徘徊于深巷,让人不会想到墙外就是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镇明路。
菊花洲中央,有一处青砖黛瓦、庄重古朴的巨宅,它是明代贵州布政司使张渊的故居。布政司使的官职,须代皇帝祭祀五岳,故称宅主府邸为“大方岳第”。如今,大方岳第内的大厅、中厅,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向社会公众开放。古宅敦实平阔、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还能让人领略到宅第主人昔日的显赫与威仪。
贺秘监祠
贺秘监祠、佛教居士林、关帝庙临湖而筑,包括突兀门前的尚书桥,“保和、太和”照壁,“瀛洲接武”石坊,次第排开,可谓儒释道三足鼎立,源远流长。纪念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贺秘监祠,让人不由想到这位“四明狂客”与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
与柳汀隔湖相望,迁移重建的超然阁,是宁波城内唯一的科举遗存,这里曾是童生赶考前向“魁星神”顶礼膜拜的场所。
月湖南岸紫金巷的林宅,现为浙江省重点保护文物,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江南传统民居。在门楼、墙垛、照壁上,共构筑了170余幅砖雕、50余幅石雕和木雕。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花鸟鱼虫,题材丰富,皆原汁原味,精美绝伦。宅主是清同治年间举人林氏兄弟俩。当你踏进林宅,你的思绪就会随着空间序列的变化,而进入一个半世纪前林氏家族的生活和情感之中。
在镇明路与迎凤街口的路面以下,古道河旁,有一座石亭,亭中立碑,碑身书刻一“平”字。此为南宋宝祐年间制置使吴潜在城内建的“水则亭”,乃750多年前之水文观测站,用以测量水位。吴潜规定,郡城所有江河碶闸,均视水则亭碑刻“平”字之出没,为启闭潴泄之准。
“桥畔残碑通坎象,亭中平字应枢星”。现存水则碑是在1999年春月湖考古时出土的,系明清时重立的碑石。此类遗迹在国内属首次发现,由现今科学测定可知,宋代水则碑的水位测量技术,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
月湖景区的花屿(园中园),有一座月湖桥,旧称“湖心东桥”,为月湖旧景三堤七桥之一,也是老城区中唯一遗存下来的古老石拱桥。它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修。驻足月湖桥头,可纵览月湖概貌,手扶斑驳的石栏,俯视桥畔的杂树藤蔓,又可从中读出一份古城的文化和文明,读出一份历史的沧桑。
当代甬上学者徐季子作有《月湖记胜碑》,铭曰:
月湖一角
美哉月湖,浙东之光。
爱我家园,文献名邦。
泽惠同胞,以德相尚。
亲近自然,神清气爽。
(王重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