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简单成功之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简单成功之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简单的成功最美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或付出某些努力之前,总是下意识地权衡利害得失,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就顺着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就砍杨树吧,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青年人。成功与幸福,来自于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有了目标,有了追求的方向,一切才会变得简单、明晰,成功也就变得可以期待。

简单成功之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第十章 简单的成功最美

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或付出某些努力之前,总是下意识地权衡利害得失,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过于患得患失,或纠结于事情的结果,或斤斤计较于可能付出的代价,从而失去了诸多良机,或使本应充满快乐的过程背上了沉重而痛苦的包袱。

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统统丢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当向顶峰迈开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成功的过程,生命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

目标如启明星般引导着我们前进

拿破仑·希尔说:“没有目标的人注定一辈子为有明确目标的人工作。”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明星,即使抬头仰望,也是漆黑茫茫。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选择越简单明了,对行动力的指导性越强。明确的人生目标是一种持久的热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每当想到这种强烈的愿望,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心无旁骛的笃定动力,长时间地调动着我们的创造激情。简单明了的目标就像一个看得见的靶子,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其逼近时,就会积累出越来越多的成就感,沉淀出越来越厚的平实心。

对于生活而言,简单源自于少管闲事;而对于成功来说,如果不甘做平庸之辈,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就像引航的灯塔一样,引领人生的航船驶向终点。如果没有人生的目标,正如船只没有灯塔领航,就不可能掌握正确的航向。

当一个人心中有了目标,他就会有奋进的勇气,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实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与接受挑战。过去的梦想实现后,又抱着新的梦想,不断地向更大的目标努力迈进。

一个看似有趣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如果在心中没有确定自己所希望的明确目标,只会让事情变得事倍功半。

大学毕业前夕,给同学们上最后一堂课的是全系社会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位老教授。整堂课,他只和同学们讨论了一道题:“如果你上山砍柴的时候看到两棵树,一棵很粗,但另一棵很细,你会砍哪一棵呢?”

问题一出,坐在底下的同学们大都有些失望,太简单了吧?于是,传来有的同学懒散的声音:“当然是砍粗的那棵了。”

教授狡黠一笑:“那么,如果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细的则是名贵的红松,你们会砍哪棵?”

大家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再粗也不值钱!”

教授依然含笑不语,不紧不慢地又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那棵红松却已经有些歪斜了,你们会砍哪一棵?”

看着教授莫测的微笑,同学们疑惑起来,也搞不懂教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就顺着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就砍杨树吧,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时,教授追着同学们的话音问:“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候你们会砍哪一棵呢?”

至此,同学们已被教授搞得晕头转向了。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让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测试什么呢?”

老教授这时才慢慢收起笑容,对坐在底下的同学们说:“你们怎么就没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砍树呢?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完这番话,同学们心中似乎都有所感悟,可一时又抓不住什么。

教授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学子们,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们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卖了这么多关子,只是想告诉你们,进入社会之后,当许多事摆在眼前,你们便很容易闷头去做那些事,往往在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标,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所迷惑,才不会偏离正轨。”

的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做事有时候真的会漫无目的,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为了填充心中的空虚和恐慌而忙碌。到头来,时间过去了,精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把事情越弄越复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奋斗者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目标的选择。目标既是我们成功的起点,也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尺度。当人们的行动有了简单明了的目标时,就可以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与目标相距的距离。如此,我们做事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旁骛地付诸所有的努力去逼近那个既定目标。

目标感决定方向感,目标明确了,方向才能清晰,做起事来自然就会感到简单不少。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青年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当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后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是十分有意思的:那些占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成功与幸福,来自于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有了目标,有了追求的方向,一切才会变得简单、明晰,成功也就变得可以期待。

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清朝名臣曾国藩教育子女说:“莫问收获,只问耕耘。”这是一种极其平易而纯粹的成事态度。它无不在向后人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收获是脚踏实地的耕耘所得,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无数的辛酸与血泪。

农人之所以称为农人,或者说他们的价值,不是因为他的收获多寡,而是因为他们辛勤的耕耘。尽全力,拼过程;扎实基础,但求耕耘。心中恒定着一个目标,便再无杂念地为之努力。这不仅让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收获了一种单纯而明净的快乐,而且自然也就形成了水到渠成的局面。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言。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曾先后邀请他去美国,拟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均被他拒绝。

钱学森在青年时代就怀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之志出国留学,而当真正学有成就,蜚声海外时,钱学森便奋力争取回国。

回国以后,他勤奋工作,将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智慧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甚至将个人一生所得的几笔较大收入,或作为党费上交组织,或全部捐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耄耋之龄后,钱学森虽长期卧床静养,但仍旧时常思考一些国家建设中的大事。面对国家给予的诸多荣誉,他或者请辞,或者婉拒。并时常感叹“自己对祖国人民做得太少,而人民给予的太多了”。

只有心中纯明而无所杂念的人,才会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因为他们常常都是极其简单的人,简单到只有一个想法:我有一片土壤,一个梦。然后便心无旁骛,不管挥汗如雨,或疾病困苦,只是始终如一地去耕耘。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不就像是个农人吗?每一分辛劳,都是一种耕耘。而生活就是一方农田,随着年轮的增加,一春一秋的更迭,这方田里或减产或丰收,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收获的快乐和幸福。

并不是到了应该收获的秋天时就一定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农家乐”。如果天公不作美,或旱或涝或虫或雹,这几种天灾,任何一种都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成果化作泡影。同样,也并不是每一位农人的收获都是丰硕的,也许他付出的耕耘并不一定比旁人少。但收获这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总不能因为一朝一夕的收获,就抛弃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农田。

耕耘,不一定带着为了收获的目的。收获固然重要,但是农人却正是在耕耘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了流汗、撒种、除草、施肥、灌溉的种种,也充分体现出作为一个农人的价值。当到了收获的季节,田地里所长出的每一粒粮食实际上都是对农忙的一种褒扬和回馈。天道酬勤,只有不断地去耕耘,让农田感受到你的付出,那颗颗种子才能更有力地破土而出。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的人物。他因犯了天条而受到天帝宙斯的惩罚,让他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但让人感到悲情的就在于,石头到了山顶后,自动就会滚到山脚。西西弗便不得不再到山脚把石头推到山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起初,西西弗每天不停地推着石头,为自己犯下错误而付出的代价痛苦不堪。但是有一天,西西弗豁然开朗,感到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他发现,在他推石头的过程中,他推过了世间最美丽的风景:推过了春夏秋冬,推过了风花雪月,推过了蓝天白云,推过了电闪雷鸣。天上的飞鸟为他唱歌,地上的走兽为他舞蹈;微风为他送来花草的芬芳,雨水给他带来土地的清香。

久而久之,西西弗推出了勇气和耐力,推出了胸怀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感到自己推出了生命活在过程中的真谛。

在漫漫人生路中,无非只有两大内容:生命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走向这些目标的过程。目标固然十分重要,它确立了生命的方向。但走向目标的过程更加弥足珍贵,因为,所有生命的精彩都是在过程之中走出来的。我们所能够真正体验到的永远是一时一刻的感动,一草一木的芳香,或对一人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往往,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或付出某些努力之前,总喜欢权衡利害得失,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过于患得患失,或纠结于事情的结果,或斤斤计较于可能付出的代价,这就不免错失很多良机,或者使本应快乐充实的奋斗过程背上了沉重而痛苦的包袱。“不播春风,难得夏雨。”倘若总问收成,不事耕耘,结果只能是空无一物。

其实,人生无须太多的思前想后、斤斤计较;当向顶峰迈开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了生命的过程,生活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山不问高,仍然傲然挺立,巍耸入天;河不问长,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这就是一种心无旁骛的简单。等到积之久矣,自然便会水到渠成。

别在成功来临之前倒下

古语有言:“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终点就越难走好。这就告诫我们,成功来自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哪怕走了九十九里,剩下最后一里没有走完,也算没有成功。倒在终点前,甚至就等于从未开始。想来,人生遗憾之事,莫过于此。

而所有的坚持都来自于心无旁骛的笃定,不因阶段的胜利和失败而或喜或悲;只认准一个目标,简单到别无杂念。如此,便是恒久和坚实的,也是支持走向成功之路最大的力量。

有时,倒在了终点前,未必就都是因为信念不坚定。是复杂的繁思导致了麻痹大意,从而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太阳神阿波罗和掌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的儿子俄耳甫斯有一副优美的歌喉和一把漂亮的七弦琴,他的弹唱能使岩石落泪,使流水止步。

俄耳甫斯娶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叫欧律狄克,他们生活得幸福美满。可惜好景不长,妻子在林中游玩时,不幸被毒蛇咬伤而死。

俄耳甫斯悲痛欲绝,于是下到地府,决心把妻子救回来。他拨动着七弦琴,借助歌声向冥王倾诉自己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备受感动的冥王终于同意让他携妻子重返人间,但条件是他在走出地府之前,都不能畏惧艰险和为情所动,更不能回头看妻子一眼。

俄耳甫斯高兴地答应了这个条件,随即带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踏上重返人间的道路。他俩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只要再跨上一步就可重返人间的关口。

这时,颇为得意的俄耳甫斯居然忘记了冥王的告诫,深情地回眸看了一眼妻子——欧律狄克因此顷刻间便魂飞魄散,只匆匆留下了一句:“永别了,亲爱的!”

俄耳甫斯从此郁郁寡欢,四年之后依旧孑然一身。其间无数美女向他求爱,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爱生恨的美女们于是在一次聚会上杀死了他,并将尸体撕成碎块,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希伯伦河中。

后来,此事为天神宙斯所知。宙斯怜悯俄耳甫斯这位天才歌手的惨死,于是将其最心爱的那把七弦琴置于星空中,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天琴座。

俄耳甫斯并不缺少坚韧的信念,也不是没有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因其并没有简单到只盯着目标,心有所移、神有所往,是复杂的情思让他最终功亏一篑。

当我们在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时,其实很多时候是看不到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的。有些人拼搏了一阵而仍然看不到希望,他们便开始产生怀疑和猜忌,把精力从对目标的专注移到了对现状的假设上,然后便忧心忡忡,便垂头丧气,无心于继续的努力,直至最终的放弃。

然而孰不知,也许就在放弃努力的那时那地,成功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只要再向前走几步,便能拨开乌云见晴日。但就是因为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而放弃,也就永远与阳光无缘了。我们常常所遇到的挫折,其实都只是一种考验。既然生命还没有对我们说“不”,我们自己又何必未战先降呢?所以,只要信念坚定了下来,便再无任何杂念,眼中只有最终成功的彼岸。这是一种至简的纯粹,却也是最有可能走向成功的方式。

《泰坦尼克号》中,当JACk冻死在海洋里时,ROsE悲痛欲绝。可她没有放弃,是JACk以生命的代价挽救了自己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与奉献,这让ROsE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活下去,永远不放弃。

当救生艇第一次开始在海洋上进行搜救而没有发现他们,进而远去的时候,许多同时落水而本来还在挣扎的人们熄灭了他们最后的一点希望。但其实,这已经是成功之前的序曲了。可惜的是,除了ROsE,其他人都在那一刻倒下了——而他们也就永远地放弃了生的希望,之前所有漫长的等待与坚持都没有了丝毫的意义。

而ROsE却挺到了最后。当救生艇的探照灯再一次照亮ROsE眼前的一片海面时,她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吹响了哨子——ROsE成功获救了。

拿破仑·希尔曾说:“幸运之神要赠给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用逆境来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是否足够。”而这所谓的耐力与勇气,则来自于笃定而简单的坚持。心中只认准一个目标,简单到别无杂念。如此的力量对于成功而言,便是最为恒久和坚实的。

急功近利只能加速失败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这句话是子游在向孔子夸奖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说他走路从来不抄近路。后被世人延伸开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办事勤恳踏实,并不投机取巧。

技巧本无褒贬之意,只是在如今过分追求效率的时代中,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急功近利的色彩。技巧若是建立在勤奋刻苦的基础上,不失为锦上添花的点睛之笔;但若悬于激进浮躁的空气中,只能是加速失败的导火索。

人之初时,所有的捷径之路尚未可知,我们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连成一条通往目的地的路。尔后,不断地发现了A技巧、B攻略,从此便浮尘攘攘、不安于心,恐怕掌握更多技巧的同伴会因此超过了我们。

于是,那些简单的方法被我们认为是笨拙而低效的,我们开始一头扎进钻营技巧的浮海中。用演算和推理徒生出许多新的逻辑,把前方的路缠绕得越来越不清晰,在乱如麻的循环中迷失了自我,负累了心灵。

在备考英语时,他没有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学习内容本身上,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历年考题,仔细对比分析,研究所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出题规律。除此之外,他还订阅了十几本英语考试的刊物,不放过任何一个带有“技巧”和“攻略”的文章。

终于到了上“战场”的时候。考场上,他发现由于自己连最基本的词汇量都不够,导致了甚至一篇完整的阅读文章都无法顺利读完。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单单只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没有单词的积累就看不懂句子;无法准确理解句子,整篇文章的意思自然也就会出现偏差。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古训。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亲身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来,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成功就像是练武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踏踏实实地将事情做到位,再多的花拳绣腿都是不堪一击的虚招。

有些人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往往还具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天赋,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习惯了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应的努力。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巅峰,却不愿意经过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望取得胜利,却不愿意付出辛苦的努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忽略其中的过程而一跃成功的,这是大自然中最简单的道理,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从前,有一个非常喜欢生物的小男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可是蝴蝶倒是看见了不少,但蛹却很少见。

有一次,他终于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蛹,便取回了家,日日观察。

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去。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仍在蛹壳里辛苦地挣扎,那对翅膀怎么也扑棱不出来。

小男孩看着蝴蝶这么痛苦,有些不忍心,很想帮帮它。于是他找来剪刀,将蛹壳剪开,里面的小蝴蝶瞬间就破蛹而出了。

但让小男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只小蝴蝶毫不费力地从蛹壳出来后,因为没有经过破茧而出的锻炼,翅膀的力量太薄弱,以致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然而同时,只有经历了这一艰辛的过程,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所谓“技巧”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技巧也许能让我们获利一时,但从长远来看,却在心灵深处埋下了不可预知的隐患。

只有经过厚实的积累,一步一步登上的巅峰才会站得稳、站得久。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

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如此深入简出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谨记。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排斥在荣誉的大门之外。

技巧终归只是虚招,一味地钻营技巧反而会使本来至简朴素的方法变得复杂纷繁,让我们劳心劳神。真金才会不怕火炼,实力才是根本。技巧是永远无法代替脚踏实地的,过于重视技巧而忽视本分,即使获取一时的成功,最终也必将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失败。

在宁静之中通向成功之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第一次把“宁静”用以修身,意在告诫后人,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内心不能够沉静下来,则无法有效地计划未来。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远大的事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谨记这句话,特别是当今社会中一些年轻气盛者。只有秉持着一种沉潜于海底的浩然宁静之气,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道门。

有这样一个内容简单却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

一位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位智者:“我该带什么上路?”

智者反问青年:“你心目中的人生应该拥有什么?”

沉思片刻,青年列出了一张清单:健康、才能、美丽、爱情、荣誉、财富……青年颇为得意地让智者过目。

谁料,智者不以为然:“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没有它,你得到的上述种种则会经常给你带来痛苦的折磨。”(www.daowen.com)

青年又惊讶又好奇,更加虚心求教于智者。

智者用笔慢慢地写下:心灵的宁静。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我只要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显然,他是把拥有宁静的内心世界当作上苍对自己的最好赏赐。事实也的确如此。即便我们获得了世界的一切,却失去了平安、宁静的心灵,对于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现实生活告诉人们,有了宁静,才有专心,才有深思,才有精研,也才有收获。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越是迫切地想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越是得不到。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许因为过于喜欢,便飞蛾扑火地去追求,结果这不顾一切的阵势往往吓跑了对方;当我们疯狂地想得到成功的时候,也会被过于炙热的欲望蒙蔽了眼耳,听不到成功敲门的声音。

“心静自然凉”这句古语是很有道理的。一旦放慢了内在混乱状态的活动速度,外在的生活自然也就慢下来了。让浮躁的心情沉寂下来,让焦虑的头脑安静下来,让纷杂的思绪舒缓下来,心如止水,排除一切杂念,精力绝对集中,让周围一切变得虚无,这便是思考问题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充满了浮躁气息的世界里,宁静就像是一泓温润的湖泊,化成雨,飘洒在人的心里,成为洗涤心灵尘埃的清泉。宁静,才能听到花开、雪落的声音。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即使再向前延伸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成功的奇迹。

著名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时,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许任何人打扰,只有在需要帮助时才会拉铃召唤仆人。就在这样的“身心俱静”中度过了数千个日日夜夜,在一次睡梦中,他终于找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法。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1756年至1762年,离开巴黎来到蒙莫朗西,度过了几年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生活,然而这却是其思想大放异彩的辉煌时期。他的创作力在此期间特别旺盛,出版了三部极为重要的作品:《新爱罗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波士顿市郊。对大自然的迷恋使他经常陷入对世界的沉思和冥想之中,在垦荒种地和渔猎的间隙里,完成了伟大的文学巨著《瓦尔登湖》,他也因此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中国的第一大隐士陶渊明官场失意后,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劳苦耕作,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举手投足之间追求着心灵的宁静,并写下了《桃花源记》等大量传世之作。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24岁左右就离开家庭进入寺庙,一住就是十几年,这是他人生中极为平淡而安静的时期。在这期间他潜思默想,写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心雕龙》,赢得了世界赞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潦倒之后,住所由北京城内迁移至西郊香山脚下,过起了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的清贫生活。在这里,他用十年的时间,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为我们铸就了一座仰之弥高的文学奇峰。

还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古今中外,大凡治学有为和事业有成者,无不是与宁静相伴。正是他们追求宁静的心境,经过修炼才能实现其伟大志向和崇高目标。《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很多时候,我们一直都在苦苦追寻成功的足迹,奋力捕捉机遇的灵光。但成功敲门的声音往往是轻巧的,只有怀着一颗浮华散尽之后的宁静之心,才能听得见成功的召唤。

然而另一方面,宁静并不是让我们离群索居,躲到荒山野林或孤岛上。真正的宁静,来自内心。我们并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孤云野鹤,重要的是心灵的静若止水。有一句话说得好:“宁静是一种境界。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努力让自己在喧嚣中追求宁静,让渴望宁静的心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或是漫步在人文大师们的文字花园中,或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诉诸笔端。心无旁骛、简单笃定,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宁静是纯洁的。它以安静隐去了人世间的喧哗和丑陋,赐给人以静之美、静之馨、静之醉。而追求宁静,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便可以在从容中品味过程的美好,在宁静中感受成功的自然。

挖掘特长,在对的领域中发展

打工女皇吴士宏曾说:“发挥长处,不克服短处!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与生俱来,对于领导者来说,没有必要去改造。”这看似偏颇的一句话却证实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发挥其最为锋利的特性;专注在那些发展顺利的事情上,才能让我们享受到成功的“优先权”。

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完美而辉煌,而是由于他们能把握住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而显得明智。“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在能做的领域发展,才会更加顺利;专注于此,成功便不再复杂。

众所周知,顺利的愉悦远比从逆境中崛起带给人更多的鼓舞。有时,我们标榜克服困难、挑战极限,从中体味英雄主义般超越自我的“悲壮”。但静心沉思,有时候是我们人为地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演绎”得复杂了。三百六十行,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发展得较为顺利吗?挖掘并应用自己的长处,专注在顺利的事情上,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便自然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办企业可以获得成功,进行金融投资也可以获得成功。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了解和把握。办企业的人没有去炒股,或者投资房地产,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是办企业,其他的领域就是他极限范围之外了;进行金融投资的人没有去办企业,那也是因为他们只做自己能做的事。不仅是个人创业能够成为英雄,给别人打工的人如果在个人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极限,同样可以成为本行业内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懂得保存自己的实力,不参与无谓的纷争。只瞄准于对自身发展有利的顺境,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巴菲特算得上是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他管理运作伯克希尔公司已有27年的时间,他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首席执行官。

然而当初,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开始步入了社会的大舞台。在27岁之前,巴菲特尝试过无数的工作,每个工作他都做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每一份工作都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终他凭借自己对数字的敏感进入了证券投资行业,并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转向成为一名投资家。如今的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成为巴菲特最有力的投资金融集团。

我们每个人做事的时候都会有自身最大的承受能力,专注在顺利的事情上,就是让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到极致。实际上,这与除繁就简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有效地逼近成功的方法,便是利用现有的优势,顺则发展,逆则舍弃。每个人都应该及时了解并承认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正所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一味地强求于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就如同舍弃两点之间的直线,偏偏执拗于曲线前进一样。能够做到量力而为,恰到好处,就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和自由。专注于顺利的事情上,内心便渐渐的不再有纷争,像太阳下的聚焦般唯一而简明,以期用最简单的方式行驶出最优化的轨迹。

战胜恐惧,拥有一颗泰然之心

北美有一句谚语:“不正面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往往,对危险的惧怕要比危险本身更可怕。如果我们无法从自己内心真正克服恐惧,那么这个阴影就会一直跟着我们,变成一种怎么也无法逃脱的遗憾。

人们往往因为自身的弱小而产生恐惧,进而想用强烈的占有去填补;恐惧越深,欲望越强。但实际上,由此而获得的安全感须臾而逝,远不能抵挡住那种源自内心的恐惧感。因为,占有之后人们就开始担心失去,占有越多,担心失去的也越多,于是,更大的恐惧随之而来。如此说来,只有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直面恐惧,才会获得永久澄净的安宁。

某位著名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过这样的一个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当这位企业家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犯了一个错误,被老师打手心,恰好这一幕被他当时暗恋的女孩看见了。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可是这位企业家从此却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梦见自己每次犯了错误后都被老师打手心。早上起床后,感觉手心隐隐地疼。

初中毕业后,这位企业家考上了市重点,离开了母校,离开了暗恋了三年的女孩,他以为这样的梦会消失,可是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他大学毕业后。

一直到这位企业家参加初中同学聚会时,再见当年暗恋的女孩时,这样的梦才消失,而且消失得很彻底。

如果把人的全部恐惧当成一棵树的话,其他所有的恐惧只是树干、树枝、树叶,或者是树皮,而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就是树根。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是从对死的恐惧中派生出来的。没有人能提前试验一次死亡,而不能实现的恐惧往往都是挥之不去的。所以,当死亡的事实真正来临的时候,人们终于到达了恐惧的根源与极致。所谓物极必反,这时候人的内心反而慢慢渐趋祥和安宁了。进而,人们也就无须通过占有去抵挡内心的不安了。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对某件事情充满了虚假的恐惧,就是俗话说的“自己吓自己”。比如,没有骑过车的人害怕骑车,不会游泳的人害怕下水。然后,便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地臆想出许多危险的后果,仿佛身临其境。无论旁人怎样地安慰与规劝,都无法让他们心中虚假的恐惧得到释怀。

其实,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它,具体来说,即让当事者逐渐地亲身体验恐惧,直至最后能发自内心地克服掉。来看看这位资深滑雪教练的授课心得:

“在我教人滑雪的时候,有很多从未穿过滑雪板的人总是害怕从高坡上冲下去时,由于速度过快而无法停下来,或是害怕由此而摔倒。他们总是把自己对滑雪的想象一遍又一遍地在头脑中强化,进而形成对滑雪的恐惧——最终,就真的不敢滑了。

而在这个时候,我一般帮人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由我亲身实践他们的恐惧,并要求初学者观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害怕速度太快而停不住,那么我就会演示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无法停下来的,然后再演示怎样做就会停住。”

这样通过旁人演示而重现恐惧,我们就能逐渐感受到恐惧其实只是我们自费花尽心思而编织的。事实上,那个事物本身本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尽可能地让自己有实际体验的感觉,只有实际体验才能改变人的思维,这也就是常说的“直接面对”。

大多数时候,人们的恐惧是因为自身的弱小而产生的。因为弱小,就会让人感到不安全,觉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护。而利益是自身的一层保护膜,利益得不到保护,自身也就会感到不安全,并进一步产生恐惧。

所以,人们便想出了一种逃避的做法,希冀着可以变相地掩盖掉恐惧——这就体现在人们强烈的占有欲上。占有更多的权利、更多的名誉、更多的金钱、更多的资源;恐惧越深,欲望越强。一旦占有的目的达到了,就会获得一种自认为安全的笼罩。

可悲的是,这种用逃避来抵挡源自内心恐惧的方法只是暂时的。因为,占有之后人们便开始担心失去,占有的越多,担心失去的也就越多,于是,更大的恐惧随之而来。

可见,恐惧是我们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时时刻刻盘踞心头,每当外在环境微起波澜,它就迅即渗透到我们的意识当中。通常,我们想排挤它,赶走它;或者麻痹自我而忽略它的存在。然而,恐惧始终潜伏着,如同死神从来没有因为人们不愿触及就自动隐退一样。

所以,逃避恐惧并不能把它消灭;只有直面恐惧,我们才有机会将其打败。如果我们用“无畏”的态度来观察恐惧,可以看得出它的双重面孔:因为害怕不已,我们麻痹瘫痪;因为心怀畏惧,我们积极迎战。危难当头,恐惧往往是一个信号或警告,激励着人们打败它。我们能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就是:正视自己,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在任何时候,沉着地面对任何事情——这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当培养出一颗宠辱不惊、临危不乱的泰然之心时,除了那份追求的终极信仰外,再没有任何闲杂嘈扰可以让我们精神动乱。那时,我们便感到越来越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如此,在任何时候都敢于与恐惧对视,正面迎接,从而战胜并达到祥和的永恒。

失业是人生崭新的开始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失业成了一个顺应客观发展规律的现实。大家只能勇敢地去面对,坦然地去接受。因为,失去了工作,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工作的地方,而我们的价值并未因此受到丝毫的影响——只要心中的目标坚定。心无旁骛地去追寻那个最初的梦想,一路上就不会随着外来的风吹草动而摇摆。

另外,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这被迫的威胁是让我们重新检验一遍内心的纯粹。事实很简单:除了外部环境的更迭,一切都一如既往。只要内心依然不受繁芜的干扰,这重新开始的行动便不会复杂。

如果把一户家徒四壁的穷人唯一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毁掉,那么结果会是怎样?下面的文章告诉了我们:

一个睿智且经验丰富的老师想向他的一个学生传授获得成功的秘诀,于是便带着这个学生长途跋涉到该省最贫穷的一个山村去体验生活。

最后,他们来到了一户方圆几里最矮小、最破旧的人家。那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奇迹的小窝棚,因为以其破旧的程度,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当师生二人走进去的时候,被眼前狭小的空间所惊呆:不足十四平方米的地方,竟然住着一家八口人,父母带着四个孩子,还有祖父母。在如此局促的条件下,所有人都尽其最大的努力给彼此腾出多一点的空间。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落魄到如此地步的人,居然拥有了一件对他们来说不寻常的财产:一头奶牛。学生不禁感叹道:“真不知道他们失去了这唯一的‘命根子’,该怎么活!”

与此同时,老师却已经拿着一把匕首,慢慢地朝那头奶牛走去。学生有些迷惑,可紧接着却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一幕:他的老师迅速将手里的匕首刺入那头母牛的喉咙。这一致命的创伤,让那只可怜的牲口慢慢地瘫倒在地。

事隔一年后的某天清晨,老师突然提议再次回到那个小村子,去看看那户人家过得怎么样。学生虽然心怀深深的愧疚,却还是遵从了老师的建议,忐忑不安地踏上了旅程。

经过多天的旅行,两个人到达了原先那个村庄,却一直找不到以前那座破旧的房子。周围的景象仍旧和原来一样,但是一年前他们曾经借宿过一晚的那座窝棚已经不在了,代替它的,是一座建在相同位置上的崭新而漂亮的房子。他们停下来,从四面八方打量这座建筑,才确信这正是他们要找的地方。

开门的是一个快乐的男子,穿着干净的衣服,浑身上下整整齐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眼里闪烁着活力。学生甚至都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一年前留宿他们的主人,他简直不敢相信短短一年的时间,他们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问及原因。

“悲剧发生后不久,我们意识到,除非我们做点别的事,否则处境会越来越糟。失去了那头牛使我们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但我们还是要吃东西,还要养活我们的孩子。于是,我们在房子后面开辟了一小块空地,撒下一些种子,种起了蔬菜。在悲剧发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我们就靠着它们活了下来。”

男主人看着学生惊讶的表情,继续说:“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个小花园里收获的食物,比我们自己需要的还要多。如果我们能够把剩余的部分卖给邻居们,就能够买更多的种子。不久,我们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可以把多余的菜拿到城镇的市场上去卖。”

至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老师想要传授的课程:那头奶牛的死,实际上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是那一家人生活的终结。恰恰相反,这倒成了他们充满机遇的新生活的开始。

其实,失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原来所拥有的工作就是那头“奶牛”,仿佛已经有了习惯性的依赖。突然的失业,也许真的会令许多人感到惊愕、恐慌甚至绝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失业只是暂时失去了一个可以提供工作的公共场所,它并不能代表我们就是无用的——因为,我们没有失去能力,没有失去坚定的志向,更没有失去那恒久不变的梦想。只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不变,那么成功就从来不曾难以实现。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的生存潜力向来都是可以被无尽开发的。内心简明而唯一的目标会让我们的潜力发挥到极大的程度。当真的一无所有了,反倒是争取一切的时候。

唐玉红,现在是河北一家物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公司100多名员工中,有3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同时,唐玉红的公司还是省会劳动系统社区再就业服务站、裕华区社会就业基地。可让人难以想到的是,唐玉红也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

1988年,唐玉红参加工作,跑过业务,干过出租车司机,做过室内装修。20世纪90年代,唐玉红下岗了。可是,她丝毫不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也从未放弃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2000年,唐玉红开始介入家政保洁行业,后来又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很快就成为最早进入该行业的一员。

经历了从下岗失业人员到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公司老板的跨越,如今的唐玉红作为下岗创业的典型代表,为了给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她已经开始准备考察有关环保绿化的项目。

失业的确会打乱我们原来平稳的生活轨道,从而让我们感到一时的迷茫和恐惧。但是如果已经失业,就勇敢地去面对,不要因为被裁掉而否认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对自己重新评估,检查自身存在的弱点。只要摒除杂念,不因外在的变幻而停止奋斗的脚步,那么对于失业者来说,也许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失败是因为太急于成功

过于渴望成功,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说法:成就动机过大。关于成就动机的定义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成就动机”适度,可激发人们未发挥出来的潜力;但如果过于强烈,反倒会让中枢神经因为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而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正常的行动力,甚至带来反作用。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激进,不怠慢,想必功到便自然有成。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50米气枪三姿决赛。

13时51分,射击比赛还有一个人的最后一枪就将全部结束。截至此时,中国选手邱健利用最后这一枪逆转并赶超了乌克兰对手0.1环。1272.5环的成绩足以保证他获得一块银牌。

而这最后一个没有完成比赛的人就是美国选手马修·埃蒙斯,在此之前,他的总成绩已领先第二名4环多。在所有人看来,金牌已经没有悬念,在这样世界顶级水平的角逐中,以他们的实力,一枪之中相差零点几环就应该算是个不小的差距了。也就是说,只要埃蒙斯的最后一枪打出6.7环——一个在步枪射击中的业余水平,金牌自然就会让他收入囊中。这对于一个射击名将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在众人瞩目而又似乎显而易见的气氛中,埃蒙斯举枪、瞄准、击发。4.4环!最终,中国选手邱健走上了最高领奖台。

顿时,全场以及屏幕前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现场直播的解说词也足以有两三秒的凝滞。在一片不知所措的惊叹声中,时光一下逆流四年,回到了2004年8月22日的雅典马可波罗射击场,用解说员无奈的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时的比赛也是进行到了最后一枪,2号靶位的埃蒙斯同样比到了最后一个击发,他只要得到不低于7.1环的成绩就能夺冠。但最后一声枪响后,子弹竟然飞到了3号靶位上——金牌最终属于中国选手贾占波。

四年一轮回,当埃蒙斯再一次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决赛赛场上时,世人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并希望他能向世界证明自己是最棒的。埃蒙斯也果然不负众望,稳健地打完了前九枪而遥遥领先于所有对手。

然而,上帝再一次拨动了他的枪口,他终因最后一枪打出了4.4环、总排名第四而无缘奖牌。包括埃蒙斯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噩梦就像幽灵一样,从雅典追到了北京。只是,“送礼”的对象从贾占波变成了邱健。

对于埃蒙斯来说,四年前的惨痛一幕,让其心理创伤久久无法平复,终究在四年后没有走出雅典奥运会脱靶的阴影。他太想成功了,太想在这个同样的项目中,战胜同样的环境来证明自己,因此才会在心理上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是自己的“心魔”,让埃蒙斯跨不过奥运会金牌这道坎。

对此,心理学专家甚至把其称之为“埃蒙斯魔咒”,意为过于渴望成功而造成紧张,致使很多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其实,这种关键时刻的“魔咒心态”并不是运动员的专有病症。比如科学家即将完成一项研究了很多年的实验,却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因为一个极小的错误,功亏一篑。往往,这样的失败都是由于人们对成功的过分渴望,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心理压力。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台下准备得滚瓜烂熟的主持词,一上台却忘得一干二净;和客户签一份重要合同,到了会场才发现,一切准确齐全,只是忘带了合同文本。如此看来,“埃蒙斯魔咒”其实处处可见。

行为是一种养成习惯,人们生活中的失败经历,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又考试时、又登台时、又要签合同时,这种失败的“习惯”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状态下,人们的焦虑程度就会与行动目标的逼近成正比,即越是达成得准确、离成功越近,心中的焦虑也就越高,以致到最后难以自控,出现严重失常的表现。

我们往往抱着过于渴望成功的激进,实际上是一种太想抓住的欲望。由此而形成的过度紧张,常常导致了人们最终的失败。在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的工作就会受到干扰,这势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注意力。把注意力只局限于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上,人们脑海中便会幻化出许许多多假如失败后的复杂结果,思想便不再如以前只有一个简单目标时那样纯粹。

那么反过来说,只有胸怀单纯的目标,思想简明,才会获得平静如水的淡定。只专注于具体的操作细节,就会自然忽略除了事物本身的一切外在得失。如此心灵澄净之后,才会不再浮躁和浅薄,才会不被社会的急流所裹挟。收获自有天定,又何必劳人心?谋定而动,清静而为,人生便在简单中达到了另一种功成。

忽略过去,将成功设定在未来

沃尔玛的前CEO戴维·格拉斯在评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时曾说:“山姆有件事真的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不怕犯错,不怕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到明天早上,他又会转移到新目标上,从不浪费时间去回顾过去。”

失败时常有,但人们不能沉沦于失败的打击中一蹶不振,无法自拔。如果不能从失败的痛苦阴影中走出,那么也许将永远没有重新开始奋斗的勇气。面对失败时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它只是让我们排除了又一个不成功的原因。忘掉失败、敢于向前的人,必是胸怀笃定之心。如此不给自己负重,既是最简单也是离成功最近的方式。

英国《泰晤士报》前总编辑哈罗德·埃文斯一生中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其中包括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泰晤士报》进行改革的失败。但他却从未在失败中沉沦。对于失败,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得以失败为阶梯。换言之,成功包含着失败。关于失败,我想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因此,面对失败,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勇于正视失败,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树立战胜失败的信心,然后便忘掉关于过去失败的一切,以坚强的意志鼓励自己一步步走出阴影,走向辉煌。”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曾失败过,不是一些人、也不是大多数人,而是每一个人都体会过失败的痛苦与挣扎。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在他的传记中就曾这样写道:“我的人生就是失败的连续。”

然而世事茫茫,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面对失败时的心态。要记得,正如成功一样,任何一次失败都只是暂时的,不要让过去式的无法改变影响到我们明天的生活。

不能忘掉失败,就如同摔倒了不是拍拍尘土继续前行,而是站在原地怨恨眼前的绊脚石,并长久地因为疼痛而不敢再迈步,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把败局看得很复杂,前思后想地反复琢磨,无形中让失败时沉重的心理阴影一次又一次地遮盖住未来的天空。从而在潜意识里,就真的牵引着他们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失败的老路。

失败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最不幸的还不是失败,而是受到它的阴影影响,莫名其妙地走入厄运的循环,如同身附某种无法摆脱的魔咒。而这种魔咒的力量其实就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心深处不安的心魔,一味地在失败的回忆中徘徊,就注定了我们必将在里面扑空,而生命也就在这徒劳无功的纠缠中悄悄流逝的霉运。只有忘却失败的痛苦,才有力量重新鼓起奋斗的勇气。

忽略过去,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是因为我们内心有着笃定而唯一的目标。我们眼中只有两个点: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最终的那个目的地,如此简单而已。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排除一切烦扰,这其中就包括过去失败的杂念。只要从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在今后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未来的辉煌就从来不曾离我们远去。如此,在重新起步的同时,也让我们享受到了最轻松的行进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