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简单沟通,好过复杂-别让复杂毁了你

简单沟通,好过复杂-别让复杂毁了你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简单的沟通最美人际沟通中,我们常常怀着“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防御心理,其实,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才会让彼此打破心墙,沟通流畅。仅剩下的一点鹿肉,由年轻的战士安德森背在了身上。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如此,我们就不会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穿破心墙,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心田中,以期达到和谐的沟通效果。

简单沟通,好过复杂-别让复杂毁了你

第六章 简单的沟通最美

人际沟通中,我们常常怀着“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防御心理,其实,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才会让彼此打破心墙,沟通流畅。

凡事一旦复杂了,就会以浑浊混乱的形式呈现,如此,自然免不了让人心生疑惑、猜测比较,或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或心情焦虑、情绪浮躁。而事情一旦简单了,就像溪水一样轻捷地流淌,人们就会一目了然、心平气和、轻松明快,从而更开阔地进行交往与沟通。

做人要宽纳,待人要宽恕

莎士比亚忠告人们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结果却烧伤了你自己。”这是在告诫我们,做人要容纳,待人要宽恕。

宽以待人,正是以广阔的胸怀、包容的气度去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度豁达地待人,使自身的人品得到尊敬和倾慕,使我们的人格魅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如同一束仁爱的光芒,对他人的释怀,也给自己带来了无上的福分。它就像一个指南针,在繁芜的迷雾中,给人们指明了方向,使人际之路、生活之道不再复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将近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有见到部队的半点踪影。他们互相安慰,相互扶持着度过那些难捱的日子。

这一天,两人用所剩不多的子弹打死了一只鹿,这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命支撑。仅剩下的一点鹿肉,由年轻的战士安德森背在了身上。

第二天,他们在森林中再次与敌人遭遇。经过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尾追,又逃过了一劫。就在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安德森应声倒下了——幸好这枚子弹打在了他的肩膀上。

后面的老兵惶恐地跑了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了战友的伤口。

晚上,老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再也挺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那一夜,他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

而就在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五十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那一枪是我的战友开的。在他抱住我的一刹那,我碰到了他那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我开枪,直到那天晚上他念着母亲的名字。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也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此后五十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可终究,他的母亲还是没有等到儿子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继续说下去。从那以后,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实际上,那天晚上我就宽恕了他。”

宽恕他人让我们自己心平气和,如同一杯清茶一般沁人心脾。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句幽默的话语,也许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矛盾,填平感情的沟壑。

宽恕他人,也就宽容了自己。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你必须宽恕两次。一次是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另外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愚蠢。”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与他人相处,宽以待人就是指对他人的要求不过分、不强求,以宽为怀,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

往往,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大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放松一些,一笑而过,反而会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否则,不但不能让他人理解我们心中的烦闷,只能让人感到我们涵养和素质的低下。甚至,缺乏宽容的火爆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

1965年的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一位叫路易斯·福克斯的选手在比赛已经进行大半的时候,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

但最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整个历史:一只苍蝇落到了福克斯的主球上,怎么赶都赶不走。在观众的哄笑中,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愤怒地用球杆击打苍蝇。结果,球杆触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因此而失去了一轮机会。

之后,受此影响的福克斯开始方寸大乱,连连失分。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越战越勇,赶超过他,最终夺走了冠军。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能容天下不爽之事是竞争中的一项基本的心理素质,连小小苍蝇这样的“障碍物”都逾越不了,又怎能立足于这个世界呢?

宽恕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思考才能达到的境界。它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相左时,不要固执己见,而应首先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提出意见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人感受,取其精华。

学会宽恕,意味着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尊受到了侵犯,于是便勃然起色,怒从中烧。此种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摒弃睚眦必报,宽以待人,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

同时,宽恕也是一种不计较。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执著于过去了的错误,就会给彼此带来思想包袱,不信任,不放开,既对他人造成了一种阻碍,也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宽以待人要求我们,即使对有错的人也不要嫌弃,应该给人提供改过的宽松条件,原谅过失,助其改正。正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感受自己

论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

如此,圣人早有训导,在与人沟通交流时,我们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方式,这是一种能够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能力。它帮助我们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了解他人的感受、需求、想法以及行动。如此,我们就不会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穿破心墙,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心田中,以期达到和谐的沟通效果。

很多时候,当我们活在个人的世界里,自我的心愿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他人的心声也就越来越微弱了。其实,我们一点一滴的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人产生影响。

很多人都因为希望被了解而急于表达自己,却疏于主动去理解对方。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中,对于他人所发出的信息,我们通常最多只是做出最贴切的反应,而根本无心想了解对方。因为我们常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

在日常交谈中,我们是否熟悉这样的反应:“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人们总是依据自身的经验来了解别人的作为,把自己的眼镜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又怪罪他人“不了解我”。

从儿子上高中开始,父亲就觉得儿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他们之间三天两头就闹一些小别扭或大纷争。

好在,这位父亲是一个理性且比较开明的家长,他主动来到了青少年心理诊所咨询。

“真搞不懂我那宝贝儿子,他从上了高中以后,就很少再听我说话了。”见到心理医生,父亲开口就这样抱怨道。

“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心理医生一开始就听出了门道,有意引导着问。

“对啊!”这位父亲浑然没有感觉问题的所在。

即使心理医生一再强调、反复发问,父亲依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最后,心理医生只好明说:“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主动走近他的内心世界,而是让他去理解你说的意思吗?”

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叫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呢?”

这位父亲确实完全不明白儿子的心事,他只用自己的观点去揣度儿子的世界,无怪乎他与儿子之间的心墙怎么也打不破。

与人沟通交流中,将心比心就是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样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相同的时候,心理障碍自然就会产生,甚至还会导致理解的错位。沟通是要进行换位思考的,也就是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即所谓的“将心比心”。只有自己用心了,敞开心扉,才可以打开别人的心灵之门。

将心比心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回应,也就是透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它并不是针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10通过语言来进行,3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成则要靠肢体语言。所以,在将心比心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将心比心不同于同情心。同情是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如果对他人有同情心,那么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一种热情,而这依然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的感觉,我们还是一无所知。也许,我们只是感觉到对方的寂寞、压抑或愤懑,我们为他们的这些感觉而难过而已。这会让对方很容易养成一种依赖之心。而真正的将心比心,不是单单的难过,而是会把自己完全投射到对方的心田里,体会他人最真实的感受。

同时,将心比心也并不代表着赞同,它只是深入了解对方感情与理智的世界。如此,在哪怕面对争执的时候,我们也能巧妙地化解。

清代中期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朝宰相张英的家眷与一位姓叶的侍郎毗邻而居,而恰好张宰相与叶侍郎也都是安徽桐城人。

有一年,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了几尺地皮而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一气之下,便一纸家书传到了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

而张英到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看罢来信,立即回信劝导老夫人。信中言及叶侍郎的家眷与一个当朝宰相为邻,生活中本就有诸多压力和不便;而现在为了自家日子略争尺寸,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回信中,张英还特意作诗一首,希望老夫人能多多体谅他人的心情:“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而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有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后人因此常说:“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以此来说明将心比心是化解争执的最好办法。

如同与人为善一样,将心比心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式。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我们和蔼友善时,自身仅仅是个对外发射积极声波收音机;而当我们能将心比心为人着想的时候,自身就好比是一个卫星接收器,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加以解码。在不断接收各种信号同时,恰当地做出回应。

我们可以伪装同情,“我也为你感到难过”这样的话是很容易脱口而出的。然而,将心比心却并不需要如此复杂地“构思”与揣度,只需从别人的角度来体察,就可以自然说出一些很有洞察力的话,击中别人的心。当他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时,我们的自我价值也就得到了肯定。这无疑是一种最简单而又高效的沟通方式。

倾听比倾诉更倾心

著名学者伊利亚在谈到成功的商业会谈时说道:“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并没有什么秘密——专心倾听那个对你讲话的人是最为重要的,没有别的东西会使他如此开心。照此下去,合作成功是自然的事情,也再没有比这更有效的了。”

倾听远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倾诉是表达自己,倾听是了解别人,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沟通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而倾听则是加强并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倾听是人生的必修课。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不仅是对智慧的谈吐者的赞誉,也是对虚心的倾听者的褒奖。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他永生的遗憾:那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相关经验的匮乏,让我感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工作都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每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全部用在了工作上。

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位老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想找我聊聊。她说毕业后一直感到工作很吃力,而恋爱了两年多本打算结婚的他们却突生变故,男朋友离开了她。

她是我大学期间的闺蜜,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毕业后一直各忙各的事,只是逢年过节时才互相联系问候一声。接到女友电话的那几天,我正在为一个项目忙得焦头烂额,真的是分身乏术。于是,我就推脱有事,说过几天再去找她。

挂了电话之后,我又投入了堆积如山的工作中,很快就把这事忘记了。可是,一周后,我接到了女友父亲打来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女友的追悼会——她自杀了。

家人在现场发现了一封遗书,从中了解了她死前的状态。她说这个世界上已经再没有值得她留恋的东西了,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工作的压力、爱情的失败,就连想找人聊聊天都无人回应。万念俱灰下,她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离开了这个她认为已没有什么意思的世界。

我忽然感到自己是个罪人,陷入了极度的悔恨和自责中。想起一周前她给我打电话时,我没有好好听她的倾诉,匆忙敷衍了事——而这也是她寻短见的原因之一啊!我就真的挤不出那几十分钟的时间吗?我就真的有那么忙吗?也许再多听她说几分钟,也许再多说一句安慰的话,结果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可是,我没有听她说,也没有说给她听,我在心里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这听起来像是讲故事一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耐心地听听父母的嘘寒问暖,又有多长时间没和朋友畅谈沟通了呢?我们总是习惯主动去寻找倾诉对象,做一个倾诉者,而回避做一个倾听者。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节奏就像机器上的轮子在飞快地转动,一刻也停不下来。慢慢地,我们互相之间的交流少了,倾听也少了,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淡漠。

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倾诉是表达自己,而倾听是了解别人。它作为沟通中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时比交流更重要。倾听,是洞悉自然的方式,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解除自身疑惑的途径,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当他人欣喜时,我们要学会倾听。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他的快乐与喜悦,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受其感染——快乐便与人共享了。当别人悲伤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平静地听对方讲述失意落魄,体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感受,观察倾诉者内心真正的苦处,表现怜惜同情之心,并为其排忧解难——悲伤便淡化了。

认真倾听别人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倾诉,可以体现我们谦逊的教养,展现良好的品质。同时,也是一个集大成者成熟的表现。

遥想当年,秦王认真倾听了商鞅的变法主张,使秦国很快成为富甲天下的七国之首,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刘皇叔因为三顾茅庐,认真地倾听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论,从而顿觉拨开乌云见晴日,确立了一条明晰的奋斗道路,最终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格局。

懂得倾听的人总是善于把自己摆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使倾诉者在无形中成为交流的主角。而能够经常让别人成为主角,正是冲破心墙的另一种沟通形式,也是让他人倾心于自己的绝妙方法。

一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好的倾听者,用耳听内容,更用心‘听’情感。”一个正确的倾听态度是达到最佳倾听效果的前提。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去听,借助各种技巧,听出对方所讲事实背后蕴藏的真实态度,以期达到感同身受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态度又远远要胜于倾听技巧,信守承诺,不随意打断他人,都会让对方感到一种内心的安宁。

倾听犹如炎夏中的一缕清风,吹散笼罩在心头的枯燥与烦闷;又似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而这一切,都只是想找一个可以静静听、细细读的人。渴望倾听之人对倾听的向往,如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迫切。

人心与人心的往来间,其实不需要去探寻那么多复杂而曲折的道路。在至简至纯的精神基础上,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领略分享与分担的真挚。如此,便能找回本善的感动与心安。

赞美让“你和我”变成“我们”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被别人欣赏。”的确,人类除了一些基本需要之外,还有一种对于自重感的内心“饥饿”。如果谁能诚挚地满足这种心理需求,谁就可以游刃于人际关系之中,享受到冲破藩篱的心灵往来。

赞美是一种欣赏和感谢,它给人带来的喜悦恰好替代了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吝啬的嘴巴给人的失望。赞美往往能够拉近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你和我”变成“我们”。如同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赞美让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之道变得简单,变得平坦。

正如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所说的一样,人人都需要赞美,“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而赞许别人的实质,其实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送给他人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一笔潜在的人际关系投资。

一位美国青年去长岛看望亲戚,与爱人的姑妈在家中闲谈。青年人指着姑妈家的老房子,问道:“这栋房子是1890年建造的吗?”

老姑妈回答:“正是那年建造的。”

青年由衷地赞美说:“这使我想起,我出生的那栋房子——非常美丽,建筑也好。现在的人都不讲究这些了。”

青年人的话使老姑妈提起了沉放许久的兴趣,她怀着回忆的心情说:“这是一栋理想的房子,我们梦想了多少年,没有请建筑师,完全是我和我丈夫设计的。”

高兴之中,她带着青年去各个房间参观,青年人一边参观一边对她珍藏的各式物件大加赞赏,像一幅意大利名画、丝质帷幔,还有法国式的床椅和英国的茶具。这使得老姑妈笑逐颜开。

临走时,姑妈执意要把她的一辆崭新的派凯特牌汽车送给青年人。青年人不肯接受老人的汽车。老姑妈坚持说:“这部车子是我丈夫去世前不久买的。自从他去世后,我一直没有坐过,你爱欣赏美丽的东西,我愿意送给你。”

年轻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赞美会使姑妈有如此的感触,无论我们是否有求于人,都要懂得表达真挚的赞美,这可以让我们与他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

同时,如同向他人心灵播撒阳光一样,只有内心充盈的人,才会懂得分享与付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首肯与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的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心灵剔透而阳光的人懂得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

另外,内心简单而澄净的人,才会时刻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平凡如我的世界。这样,对于他人的赞美,便是由内而发、真诚质朴的;由此给对方带来的温润也将是脉脉滋养的。(www.daowen.com)

赞美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恰如其分地奉送上去。当对方的行为得到我们真心实意的赞许时,他渴望赞许的心理需求便得到了满足,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了强化和鼓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有力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我和你”变成“我们”,帮助我们实现共同的目标。

袁飞因为聪明灵活、能说会道,被公司刚刚调入销售部。可一连几个月,袁飞不但销售成绩是整个团队里最差的,而且经常不能完成任务。眼看就要开年终会了,人人都担心他会被老总辞退。

年终会上,老总开始品评员工。老总谈吐风趣、爱说笑话,所以会场气氛十分愉快,而袁飞却十分紧张。老总表扬了一些业绩出色的主管和员工后看到了袁飞的资料,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

这让袁飞更加紧张了,在偌大的空调会议室里,脸却涨得通红。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看了一小会儿,老总终于开口了:“下面我要说的这位员工,可能在业绩上没有前几位那么优秀,但他却有一种非常宝贵的优点。”

坐在底下的袁飞不禁放松了些,知道自己肯定没有被赞许的分儿。可万没有想到,领导继续刚才的话,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这让袁飞本来放下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儿。

“之所以表扬袁飞,是因为我看到他身上具有非常可贵的团队协作意识。他虽然个人业绩差了些,但在座的每一位同仁几乎都得到过他的配合。他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配合部门里的各位同事做了许多客户的工作。以至于大家只看到了个人成绩,而忽略了袁飞这位幕后英雄。明年我们的合作重点就落在袁飞身上了,相信他一定能做好;也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经营好我们这支团队。”

听到这番话,袁飞倍受感动,是老总为自己“挽回”了这份工作。除了努力工作,他感觉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对得起老板的这番“赞扬”了。果不其然,半年后袁飞的业绩在公司已经是中上等水平了。

可见,只要赞美得当,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赞美别人,仿佛是举起了一只火炬,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它让彼此远离的个体更加贴近,让彼此隔阂的心墙破冰融合。可以说,它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学会拒绝,别做“老好人”

在与人交入的过程中,永远不拒绝他人是不可能的。左右逢源,力图做“老好人”,或者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自己无法承办的事情,最终都不一定能得到我们预先期望的好结果。相反,如果能恰当地表达,温和而坚定地说明自己的情况,那么不但会让对方遭受拒绝后失望和不满情绪降到最低,而且还会给人以简单真诚的印象,有利于日后双方和谐的交往。

与其费尽周折应付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如简单而不失礼貌地拒绝。拒绝,从单方面看是一种否定,是一种要求的回绝,更深层次的看,拒绝更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是一种诚实的心里写照,不要为了面子问题而答应对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会使对方觉得你是个说大话、不务实的人。

曾经,美国某报纸为了增强影响力,几次三番地邀请林肯去参加他们内部的编辑大会。林肯推脱不下只好勉强答应,对方欣喜若狂,并想趁势把林肯作为该报的“品牌”。

林肯觉得自己并非一个编辑,所以出席这样的会议不大合适。为此,他想用一个小故事让报社的领导明白,不要再邀请自己出席这样的大会了。

“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办法了,虽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的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林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温和但却让人在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他的意图。

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总要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必然性。只要有人际交往,就一定会有请求与被请求、拒绝与被拒绝的事情发生。对他人的困难急人所急,热情帮助,这都是应该的,但前提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学会拒绝。

但是,直截了当地说“不”,会使对方感到失望和尴尬,不利于和谐的人际交往。所以,擅用表达策略和交际技巧,给出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很容易地接受。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会说不,也有人不敢说不。比如一个门卫,明知道不出示通行证的人不能放过,却不敢拦阻上司家人的车;一位鉴赏家明知道是赝品,却不好意思驳朋友的面子而向外人道出不是真迹的原由。

然而往往,愈是想讨好每一个人,愈是达不到众人满意的结果。岂知愈是想讨好每个人,最后谁也没讨好,因为,过多的逢迎让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到我们的“好”,却反而责备可能的不周到。愈是想对得起每一个人,就愈有可能谁都无法满足。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每一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阵脚也被扰乱,原有的方寸也会变得不再平衡。

丽红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很少与他人起争执。可是在职场里,丽红的“好脾气”让所有人都可以支使她,同事们经常随口一句“帮我复印一下”“帮我把这个文件交给小张”,就把丽红自己的事给耽搁了。

时间一长,丽红的工作效率难免就有下降,这不禁遭到了领导的质疑。丽红为此既烦恼又有些愤怒:凭什么让我来帮你们做?可是她又不想因为这一点小事而破坏了同事间的关系。渐渐的,丽红把这样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的带回到了家里,老公经常被无缘无故地“火喷”,连女儿也抱怨说“妈妈不如以前温柔了”。

其实,“好说话”也算是丽红的优点,但不分场合、不分界限,优点也不一定能给她带来优势。想不得罪同事,又要表达自己的界限,其实很简单:态度上温和,立场上坚定,当他人习惯性地抛来一些小事上的“指令”时,完全可以一种优雅地姿态告诉对方:“我正在忙,过半个小时好吗?”话音一出,相信对方也就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或不妥,没有人愿意花上半个小时去等待复印一个文件。

如此,在把判断标尺收回到自己手中的同时,又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我们个人的空间自然也就得到了保障。

界限,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让我们产生吸引力。温和而坚定,优雅而明确,如此能进能退,在守住自己底线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和谐。

拒绝对方时要保持一个温婉而平和的态度,也就是说不要在他人一开口时就断然拒绝。对他人的请求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或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都会让人感到难堪。要懂得给对方一个面子或退路,实际上也是给自己一段纽带。我们应以真诚可亲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然后,诚恳而明确地说出事实,开诚布公。委婉地道出苦衷,坚定地说出原则,必能获得朋友的谅解,赢得对方的尊重。

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先后指出过:“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会变得很冷酷。”

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撒的一些小谎言,便是善良的。它是一种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乃至成为信念的源动力。它让人们心底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也让人更加坚信这世界上仍然有爱,有希望,有感动——而这些,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高境界:往往,心灵的契合通过最简单的方式,便有可能达到共振。

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看,谎言是形式,善意是内容。有时,为了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心墙,则需要召唤回“人之初,性本善”的一些本初的爱。与其费尽心思去琢磨如何表达真相的技巧,不如利用简单的“委婉词”。这不仅省去了我们谋篇布局的心思,而且也让对方的心中充满了温情与力量,从而冲破内心的樊笼,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诚然,我们可以理解人们对谎言的深恶痛绝感,也有很多人的人生信条就是“言而无信不可交也”。可是,当真相与生命并重的时候,前者就有可能成为了“凶手”。

就像这个医生的一次实话实说,让一个本来还可以活半年的癌症病人居然半个月就踏上了黄泉路。自此,他学会了说“假话”,开始“喜欢”上谎言。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后不久,遇到了一位47岁的宫颈癌患者。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省医院做出诊断后便让她回家治疗。

这位实习医生的导师看后,给患者开了药,并无特别在意地说慢慢会好的。而这位实习医生对此大为不解,认为患者本来就已经够倒霉的了,作为医生,怎么还能欺骗她呢!于是,他看完诊断后,一股儿脑地把宫颈癌的所有情况说给了病人。万没想到的是,病人当场脸色苍白晕倒在地。

导师瞪了他一眼,让护士赶紧把病人抬进去住院。本来是她自己走着来开药的,是实话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病人从此拒绝进食,半个月后就告别了人世。临走前,她遗憾地告诉我们,还有三个月女儿就要考大学了,可惜她等不到那一天了。

那位女患者临终前的遗憾也成了这个实习医生今生最大的憾事。后来,没有人再去谴责过他,但他从内心里却感到永远内疚,好像自己就是杀人凶手似的。他不能原谅自己的那次实话实说,让原本可以延长至少半年的生命在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就悄然而去了!

从那以后,这位实习医生学会了适时地“撒谎”。为了延长病人的生命,更为了让患者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对生活仍然抱有美好的希望而活着,他会用善意的谎言鼓励患者。因为,他懂得了面对患者,也许有时候,谎言也能够疗伤。

所以说,生活中是需要一些善意谎言的,这与纯洁无关。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或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适度地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了一种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医生的一句善意谎言,让恐惧的病人由毁灭走向新生;父母的一句善意谎言,让涉世不深的孩子脸若鲜花,灿烂生辉;老师的一句善意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更好成长……善意的谎言不会玷污文明、更不会扭曲人性。

善意的谎言是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是人生的滋养品,也是信念的源动力。它让人从心底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也让人确信这世界上还有爱、有信任和感动,让人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谎言,是赋予人类灵性,体现情感的细腻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坚强执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争取,最后战胜脆弱,绝处逢生。

其实,善意的谎言往往要比真实的事相简单得多,它无需为了避免对方的“遐想”而遣词造句,只需怀有一颗至善而爱的心,就可以达成一种美妙的沟通效果。如此,我们不妨在与人交流中巧妙地运用一些白色的“委婉词”,让彼此传达出的信息流动得更加和谐。

在坦诚的基础上清除误会

不把误会搁置太久,也是一种简单行事的风格。与人交往中产生的误会并不可怕,因为它并不难于解决,只要抱着一个坦诚沟通的态度敞开心扉,误会的根结点终究会冰释。但若碍于情面以至无限蔓延,最终只能把原本直线沟通即可解决的简单问题变成复杂的乱麻,形成令人苦恼甚至追悔莫及的后果。

人与人之间因为大量的交集而产生了互动与沟通,误会自然也就在所难免。或是因为一番话语、一个举动,甚或一个眼神,也许我们大都出于无意,但说不定就深深地刺痛了对方的心,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通常,误会多半是由于双方缺少了解、缺少耐心、乏于思考和理智造成的;彼此各执立场而未能换位思考地去体谅对方。误会的当下,人们总是习惯想到对方的千错万否,相对的起心动念也总是着墨于自己的委屈,因此使得彼此在误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甚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个无情的误解,也许就能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彼此的心结终于用代价打开的时候,一切可能早已经没有了再重新开始的机会。有这样一则被久为流传的小故事,充分说明了误会大都是因为我们主观臆断而成,但往往,却造成了再也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美国乡村的一个小庄园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妇。新婚燕尔的娇溺,以及宁静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万分不幸的是,妻子生产时由于未能及时送往几十里地以外的医院,大出血而死。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和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

为了把孩子养大成人,男人强迫自己从丧妻的悲痛中走出来。他每天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同时又忙于家事、侍弄孩子。没多久,就感到分身乏术,筋疲力尽。

这时,一位好友给他送来一条世界名犬,说是稍加训练就能够听懂人话,还能帮着看看家。男人一时间也找不到再好的办法,便谢过朋友后留下了这条狗。可没想到,这狗的聪明竟超乎了他的想象:不到一个月,狗不仅能听懂他的召唤,而且还能照顾孩子,甚至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男人不禁大为欣喜。从此以后,他越来越信任这狗,这条狗简直成了他们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一年冬天,男人要去别的乡村办事,吩咐狗要照顾好孩子。途中遭遇特大暴风雪,当晚就留宿在朋友家里,没有赶回来。

第二天一早,当男人赶回家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爱抚地摸摸狗的头,打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屋子里到处是血,地上、床上。更可怕的是,孩子不见了!狗追在他的身边,不停地摇着尾巴,似乎想要急切地表达什么。

男人看到狗的两只眼睛里血丝满溢,嘴里也尽是血。他不禁由害怕转为一种愤怒:难道是狗因兽性大发而吃了孩子?盛怒之下,他拿起厨房的菜刀向狗的脑袋猛地一劈,狗应声倒在了血泊中。

这时,男人突然听见床下传来了孩子的哭声,他迅速趴在地上把孩子从床底下抱了出来。他看到孩子虽然浑身是血,但仔细检查下来,却没有一处伤痕。男人顿时感到更加奇怪。想起刚才狗着急地冲他摇尾巴的情景,男人赶忙跑到狗的尸体旁。

这次他再一看才发现,狗左腿上的一块肉没有了,伤口还在流血。男人顺着家里的血迹,在离房屋不到50米远的地方看到了一只狼,狼嘴里还咬着狗的一块肉。

男人瞬间明白了一切:原来是狗救了孩子!面对奄奄一息的狗,他不禁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可是,依然没有救回狗的生命。

我们无意探寻故事的真实性,只是想借此说明:人与动物之间的误会尚且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何况于人与人之间?如果不及时消除,将会造成多少让人扼腕叹息的遗憾甚至悲剧!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切的判断往往都是片面和主观的,特别是在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情绪时,就更容易引起种种误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去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不要仅凭主观臆断而妄下结论。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从而避免与事实偏离得太远。

股市中起起落落,投资人稍有不慎,又不肯认赔了结,就很容易被套住,俗称“住进套房”。而两个人相处之间,无论是亲人、爱人、朋友,也都会经历高高低低的感情发展;不仅是爱人之间,任何人与人之间若不妥善经营,也很容易住进感情的套房。彼此间产生了误会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而难于应付的事情,只要及时地把误会的浓烟驱散,那么心理的负担也会随之卸掉。但若把误会搁置太久,脓瘤便会在彼此之间发酵,从而腐蚀着我们彼此的内心。

有了误会不肯低头,相处的温度就如同被急速冷冻的美食,冰凉僵硬,色香味全无,实难入口。双方因为冷战而住进冰冷而狭小的“套房”,彼此间的感情很快就会被冻伤。隔夜茶难喝,入口即伤胃;隔夜气难咽,醒来便伤心。

关键是,有了误会就要及时解释清楚。毕竟,当误会只是小冰块的时候,只要稍有阳光一晒就能融化;可要是等到误会积成了大冰山,恐怕就真要等到“全球变暖”了。所以,不要把误会搁置太久,就是不把原本容易解决的问题扩大化、复杂化。这样,心灵间的那堵隔阂之墙就不会越垒越厚,再大的误会在坦诚珍惜的基础上都能冰释前嫌。

停止对别人的指责

卡耐基曾用这样的话劝诫人们不要指责他人:“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到家里。当你想指责或纠正对方时,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会反过来攻击你。”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宽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有句话叫:“洞察一切,原谅一切。”生活中我们可以严于律己,而同时,却一定要宽于待人。有位名人说过:“连上帝都不打算在末日之前来指责他人,你和我,又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有这样一则故事,从看似幽默的话语中,我们是否能看出指责他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在外领导一方事业,妻子在家体贴照顾。但习惯了指责下属的丈夫对妻子所做的不要说报以感谢,反而总是颐指气使地指出他的不满。

一天,丈夫如往常一样回到家,发现屋里简直像被抢劫了一样乱七八糟:到处是孩子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了碗碟,桌面上尘土浮浮……

丈夫觉得很奇怪,紧张地问妻子:“发生什么事情了?”

妻子不情愿地看了一眼丈夫,不理不睬地答道:“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平日里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你这一整天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也没有做。”

习惯指责他人,往往让对方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伤害到了我们自己。通常,指责他人会引来别人对我们的防备以及毫无意义的争辩,同时因伤害了对方自尊心而给我们招来怨恨。

有些人认为,不指责他人便无法显示出自己的高明和权威;当我们拥有了某种优势之后,便开始下意识地滥用起“指责”的权利。其实,指责别人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当我们在指点、指示或者指出别人不足的时候,其实已经奉献出了自己的智慧。本来为别人指出了他的状况和出路,理应得到对方的感谢;可当我们抱着责难的态度时,就会让对方的自尊受到伤害,从而引起感情上的抵触。这使得本来是与人为善的我们成了别人眼中的恶人,遭人厌恶,甚至对抗。

承认错误是痛苦的,这是人性之一。同样的,也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指责。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训练动物时,和总因做错事受惩罚的动物相比,那些老被奖励的动物,学习学得更快,技能巩固得也更快。动物如此,更何况于我们人与人之间?指责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和对事情的损毁,往往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1842年秋,林肯在《春田时报》发表文章,讽刺詹姆斯·史尔兹。在镇上人们的嘲笑中,一向自负的史尔兹怒火中烧,拿着长剑要与林肯决斗。瘦弱的林肯与体格健壮的史尔兹相比,显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幸好他们共同的朋友及时阻止了这场决斗,才让林肯躲过了一劫。

这让林肯大受震动,从此再也不以取笑、指责他人为乐,反而有意培养自己宽和待人的品格。

1863年7月的盖茨堡之役,当李将军开始向南撤退的时候,黑云密布,大雨倾盆。当他带着挫败之军,退到波多梅克时,发现面临着一条高涨而无法通过的河流,而身后又是一支胜利的北军。李将军被困住了,他无法逃脱。林肯看出这一点——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打败李将军的军队立即结束战争的机会。因此,林肯满怀希望地命令前方军的统帅格兰特不要召开军事会议,而立即攻击李将军。林肯通过电话下令,又派出一名特使去见格兰特,要他立即采取行动。

而格兰特的做法却正好和所接到的命令相反。他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并迟疑不决,一拖再拖。他打电话来,举出各种借口,最后竟一口拒绝攻击李将军。最后,河水退去,李将军带着他的军队从波多梅克逃脱了。

林肯勃然大怒。一向友善宽容的他用词一直非常保守和克制,然而在丧失天机的痛苦失望之余,他给格兰特写了一封严厉的信。他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在我们的掌握中,如果我是你,只要伸出手去,他们就是我们的了……我已经无法期望你能改变形势,若要期望你能的话,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机已失去了,因此我感到无限的悲痛。”

接下来,我们猜猜格兰特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有什么反应?

格兰特一直没有看到这封信。林肯没有把它发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死后,在他的文件中被找到的。

事后,冷静下来的林肯也许会想:等一下,我不应该如此匆忙。我坐在这静静的白宫里,命令格兰特去出击,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假如我当时是在盖茨堡,假如我在上星期也跟格兰特一样,见到尸横遍野,假如我听到伤兵的悲号哀吟,也许我也不会如此着急地去进攻了。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如果我发出这封信,固然发泄了我的不快,但却会使格兰特为自己辩护。这将会使他责备我,将会造成恶感。并且破坏了他身为指挥官的威严,甚至或许还会迫使他离开军队。因此,就像实际发生的那样,林肯把这封信放在一旁,因为他从痛苦的经验中学到,任何盛气凌人的批评和斥责,几乎总是无济于事。

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除非你想与对方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加委婉的方式与对方沟通,而并非以指责来激怒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一味地去寻找他人的缺陷,指责对方,远不如去了解、认识、原谅和宽容他人,更不如发现对方的优势进而去称赞。就像牛根生曾经说的:“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是否有一颗淡然的平常心,将决定我们的处世态度,也是决定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生活中快乐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