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简单思维最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简单思维最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简单的思维最美我们的世界原本简单,它是从红黄蓝三种原色出发,编织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的形成也是从简单开始,即从一个受精卵,经过十个月的孕育长大成人。让自己享受可贵的宁静,整理杂乱的思维,重新计划。清空“垃圾”,调节身心系统众所周知,电脑系统中专门配置了“回收站”,用来收集那些已删除的垃圾文件。只有定期清空,才不至于让这些“垃圾”填满心灵、危害身心,进而吞噬灵魂。

简单思维最美-《别让复杂毁了你》

第五章 简单的思维最美

我们的世界原本简单,它是从红黄蓝三种原色出发,编织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的形成也是从简单开始,即从一个受精卵,经过十个月的孕育长大成人。

养成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便不会被物质所奴役,便能保持精神的自由。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生没有带来什么,死亦不可能带走什么。那么,便不会有所谓的不够吃、不够穿、不够漂亮、不够优秀、不够快乐和不够幸福;一切归零之后,便了无牵挂、轻装上阵。

在暂停中欣赏人生沿途的美

前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陈忠和说过:“在球场上,碰到传手不稳、守备疏忽的情况,我就会叫暂停,以求安定军心,鼓舞士气;遇到阵脚混乱,频频失分时,我也要叫暂停,为的是指导战略,稳定情绪。”

在人生的战场上,如果我们一时遭到节节挫败,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也不妨叫一次暂停!让自己享受可贵的宁静,整理杂乱的思维,重新计划。这是一种技巧,一种缓冲,在我们休整的同时,也重拾自信,以便更好地前进。这短暂的暂停在漫长的人生中简直是萤尺之时,却可能让我们扭转颓废,重整旗鼓,再度出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甘落后、不甘平庸,总在更新着理想,更新着目标。不断更新的理想和来不及实现的现实间总有一段距离,这让我们觉得落后和恐慌,让我们一刻也无法放松。我们总生活在理想中的未来,而非现在。所以,只有奋力地奔跑、再奋力地追赶。

原来,我们很少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却常常看到尚未得到的。于是,没有的就成了理想——我们的理想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因为有理想,所以必须不断追赶;因为有理想,所以对现在总是不满;因为有理想,所以把现在过得很不理想。

丽红从参加工作后,就一直是个“拼命三郎”:在杂志社做编辑时,因为大出血而住院。可就在卧床休息的二十天里,她仍然在床上不分昼夜地赶稿子。后来在某集团工作时,因为太多的加班熬夜,竟然在副总裁面前汇报工作时当场“失声”。外派工作时,她白天走访市场,晚上熬夜赶写报告,竟然在周一早晨给员工训话时晕倒在众人面前。她要处理太多的突发事件、公关事件,时时应酬,顿顿喝酒,最后竟喝到不能起床,喝到阑尾炎发作还没有时间去做手术。丽红就像在跑步机上行走的人,从来不曾停歇过,总是脚步匆匆、马不停蹄。

终于有一天,生命的传送带还在继续运转,而前进的齿轮却坏了——她彻底崩溃了——同时,也终于有机会停了下来。

在长时间休养的日子里,丽红发现,她离开了原杂志社,杂志社照样存在;离开了原集团公司,公司照样在赚钱;离开了那些老下级,他们也各自活得很精彩。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没有把自己照顾好,成了朋友关注、家人揪心的对象。

于是,她拿出封存了十几年的私人日记本,写下了这样的话:

“是的,我该停一停了,把背上的包袱放一放,好好地喘一口气。把急行军的步伐放缓一下,去呼吸一下负氧离子,看一看风景。让世上的纷纷扰扰暂时归于平静安宁,让惊乱繁杂的生活从今天开始归于简单平淡……我终于明白,人生的遥控器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我40岁时,把‘人生遥控器’果断地中止了快进键,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忙碌有时候的确是一种幸福,只要能清醒地知道忙碌的意义;清闲有时候也是一种境界,只要不会为此而麻木。生活中有太多的波折,当我们在遇到挫折时,何必要选择“重启”呢?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暂停不是原地踏步、得过且过,而是坐下沉思,反省自身;暂停也并非停滞不前、坐以待毙,而是调整方向,重新计划;暂停亦不是精神颓靡、自暴自弃,而是一种蓄势待发,广采众家精华,再起斗志。

也许,在我们过去平凡的生活中,还没有触摸到生命的本质。如若有一天,当生命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在眼前时,我们就有可能得到新的领悟。

杰克已经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商人了,但他仍想扩展商业版图,把生意做到地球的另一边。

就在前往西岸的考察途中,他和同事一行十数人突遇灾祸,被困在太平洋中。他们毫无希望地在大海中漂流了长达一个月之久,最后竟奇迹般地获救。

回来后,杰克好像变了一个人:缩小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开办起一家养老院。每天和老人在太阳底下喝咖啡、聊天,唱歌、下棋,笑声不断。

周围人都惊讶于杰克如此巨大的改变,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回答说:“自从那次海上遇难后,我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水源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就绝不要再奢求任何事情。”

的确,我们其实已经拥有了很多,却仍然在不断追赶着自己欠缺的。所以,得到越多就越发停不下来,向前追逐的路永无尽头。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种暂停的勇气,不仅让身体得到休息,更重要的是让心灵得以卸载。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远胜于目的地的达成。在人生的旅途上,别忘了暂时停下来驻足片刻,欣赏一下路边绽放的美丽。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忙碌后的结果,而在于实现梦想的过程。在努力打拼的同时,别忘了学会随时暂停,学会享受生活。或许,幸福的生活正在后面奋力地追赶着我们,只要暂时停一停,它自然就会与我们会合。

清空“垃圾”,调节身心系统

众所周知,电脑系统中专门配置了“回收站”,用来收集那些已删除的垃圾文件。连接网络的电脑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兆的垃圾信息,必须定期清空,否则就会影响到机子的运行速度。

而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也都有一个“回收站”,同样被装载了很多“垃圾信息”。只有定期清空,才不至于让这些“垃圾”填满心灵、危害身心,进而吞噬灵魂。“CpU”的回收站清空了,才会使整个身心系统运行畅快,空间旷达而明丽。

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事业初成,被所有人赞誉为“进取向上”。可他自己却感到生活越来越沉重,心脏的负荷越来越大。于是,便千里迢迢来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

智者给男子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并指着一条沙砾路说:“沿着这条路,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回来后告诉我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男子走到了头,对智者说:“我每走一步就觉得后背的分量又重了一点,这使得我不得不把腰又往下弯了一截,胸又往里含了一些,所以感到心脏越来越憋得慌。”

智者笑笑,对年轻男子说:“其实,你自己已经回答了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随后,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生命的旅途中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会感到活得疲惫,甚至发出“快要崩溃”的呐喊?想来,就像这个年轻男子一样,在不断“追求”和“进取”的过程中,遭遇困境、嫉妒、争夺,由此产生了许多“成功”的“附属品”:抱怨、怀疑、消极……它们像垃圾一样,被丢到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

诚然,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竞争的确会让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然而夜深人静,当我们审视自己内心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心灵的回收站里已经装载了太多的“垃圾信息”。所有的欲望汇聚成一片汪洋,我们的心灵便在其中载沉载浮,无法自拔。如此,我们生活的“系统”怎能不被痛苦和焦虑的“病毒”攻击至瘫痪呢?

或许,我们也会逐渐意识到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过期“文件”对自己是个祸害,所以就把它们归放在心底某一角落的“回收站”,搁置不理。以为这样就已经把它们丢到了脑后,为心灵腾出了空间。

然而,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隔一段时间,无名的抑郁与困扰总会萦绕于心,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烦躁和焦虑。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种种不良的情绪并非单单由某件事情一时引起的,而是由很多愁思长时间堆积而成的。

有时候,一件突发的事情并不至于令我们怒发冲冠、暴跳如雷;但如果在这件突发事情之前,已经有许多不快积压于心,这便成了定时炸弹,一触即发。其实,每个人都不想把事态弄得如此复杂,更不想让自己如此没有风度,但沉默的火山一旦爆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就如同生活中的垃圾,如果每天下楼时不顺手带下去的话,房间就无法保持干净整洁,空气也就不再清新。更可怕的是,它们会时常跳蹿出来,重新浮现在我们脑海之中,让我们如牛反刍,流汤化脓,腐蚀心灵。

她生性怀旧,细腻而敏感,总喜欢收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果泥沙俱下,日积月累,从第一根杂草到丛生的荒芜,以至于艰于呼吸,难于视听,颇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每当此时,亲朋好友便总会开导她,不能让自己总纠缠在昨天的回忆中,你应该走出并清空心灵的阴影,去涉足那清新奔流的小溪,活出一份新鲜与明丽。

后来她发现,当一个人真能清除烦恼和痛苦,记住快乐和幸福时,便会突然感到原来人可以活得这样轻松、这样自在、这样潇洒;生命的美丽和精彩是那样简单而朴素。

当我们乘上时代快车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面临机遇与竞争压力并存的局面。在人生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同时,倦怠而失意的情绪也接踵而至。孤独寂寞、憋闷疲惫,如果所有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发泄与排解,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导致“死机”甚至“系统崩溃”。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经验、关怀、友谊、爱情等都存放在心灵中“我的文档”里,但同时也要懂得“清空”。敢于清空是一种智慧:清空个人的恩怨,可以获得平和的心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清空伤害带来的阴影,可以摆脱恐惧和烦恼的纠缠;清空曾经成功的沾沾自喜,可以永远保持进取的姿态。只有让心灵“回收站”里保持清爽,我们才会轻松和洁净,才会不为世事所累,不让名利缠身。

因此,时常用个人独有的“优化工具”清理一下“信息垃圾”,对心灵的回收站做一次彻底的清空,无疑是让我们心理扩容的最好方法。这个“优化工具”,可以是我的“平常心”,也可以是你的“归零欲”,亦可以是他的“空杯态”。只要能让整个身心系统运行畅快,旷达而明丽的,就是属于你自己最好的优化工具和优化频率。

如此,心灵便能重新拥有本来的空间,去容纳一些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更新鲜的活力去做好分内的事情。

学会刹车,人生才不会失控

有位哲人曾经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匆忙的人生列车不可能一直都奔跑下去,只有在中途刹车停下来,适时补充给养,才能更有动力地朝着下一阶段的目标前进。

衡量一辆车的等级优劣,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看它的制动系统。所谓“制动”,有“制”才有动。如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有懂得并擅于“刹车”的人,才最有可能实现长远的目标。

几年前,他的电脑里新装了一款飞车游戏。真实的场景、方便的操作,玩起来很是上手。尤其是极速行驶时,车“飞”起来的刺激更是让他沉迷。

玩游戏时,他不断加速、加速,两旁的建筑物飞似地后退,他完全沉浸于飞驰的刺激当中。不好,前方突然有个急弯,由于车速太快而来不及转弯,车撞上了路旁的建筑。在他调整车身时,后边的车手从身边疾驰而过,瞬间便消失了踪影。所以,他虽然极喜欢这款游戏,却一直没有获得过游戏中的名次——在享受疾驰乐趣的时候因为突然出现的急弯使车倾翻,浪费了时间,使他远远地落在最后。

他的舍友也玩飞车,同样的弯道,舍友却能自如地穿过。

问及原因,舍友很不在意地说:“你刹车啊。”

的确,如此简单的一个道理,他却需要别人的提醒:刹车减速不就可以很容易地转过那个急弯了吗?转过弯后再加速,没有了调整车身的麻烦,不知节省了多少时间。如此,跑第一也就没那么难了。

几乎在所有驾车教练的口中,刹车都是最基本、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开快车的感觉的确会很刺激,但关键是提速之后的处理:怎样保证在最紧急的时候能够刹住车?更进一步来说,我们如何保证不会失控?

想要跑得快,首先要学会能够及时地停车,才不用担心因为车速过高而出现车毁人亡的后果,才可以放开手脚地去奔驰。开车时,一个懂得随时准备好刹车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名好司机。如果当看到危险后才开始刹车,往往为时已晚。

在跑长途路时,老司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重要法则:要不定期地踩一脚刹车,一是为了防止车速过快而来不及处理紧急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时刻把握刹车的灵性。也就是说,一味地加速再加速,是要担负着最终让刹车失灵的极大风险。而在平日的行驶中,也要适时地停下来看一看车子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性能是否优良;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给车子清洗、保养、抛光、打蜡等,以延长车子的寿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和车一样,也是一台机器。长时间不停地奔跑,对于车来说会出现抛锚的损害,而对于人,也许后果就会更加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应酬、发财、名利……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满足一个又一个的欲望,我们每天都在这条“人生”的道路上匆忙地奔跑着,从未停止过,纵然身心疲惫,伤痕累累。岂知我们这台机器也有倦怠、抛锚的时候,也需要我们能够及时“刹车”,抖落尘埃,修复创伤,恢复元气,看看前方的路是否能继续走得通。

在行车中学会刹车犹如在生活中学会自控,行车失控犹如行为失控、感情失控、精神失控,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祸患。学会刹车,才能安心上路;学会自控,才能安心生活。

一无所有是一种内在驱动力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人产生改变命运的激情;一无所有也是一种资本,让我们拥有了无牵挂、轻装上阵的心态。当环境把你逼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不要怕,这是一种“恩宠”,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

一位大师让三个徒弟上山砍柴。临出门前,给大徒弟带上了一把伞,以防天气有变;给二徒弟了一根拐杖,告诉他山路不好走时可以用的上;而最小的徒弟却从师父那里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徒弟不免伤心撅嘴,小声嘀咕说:“我最小,本该受到最多的照顾,可师父却这样对我……”

大师早就看出了小徒弟的心理,却含笑不语,只让三个徒弟赶紧上路。

傍晚时分,三个徒弟纷纷归来,都背回了两大捆柴。但大徒弟却被中午开始下的雨淋得浑身湿透;二徒弟跌得满身是伤;唯独小徒弟却安然无恙。

大师把三个人叫到了一起,三人见面后对彼此的结局都感到颇为诧异,不禁说出了各自的情况。拿伞的大徒弟说:“当天空开始飘起零星小雨时,我因为有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可当雨下大的时候,我却没有地方也腾不出手来撑伞了,所以被淋得湿透了。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知道自己手里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挑平稳的地方走,所以竟没摔一个跟头。”

接着,带着拐杖的二徒弟说:“我正因为自己带了拐杖,所以当走到沟沟坎坎的地方时,便毫不在意,没想到竟连连跌跤。但是,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带伞,所以尽量拣着那些能躲雨的地方走,身上自然也就没有怎么被淋湿。”

这时候,小徒弟似乎明白了师父的用意,有些激动地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拿伞的被淋湿了,带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了!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路不好走的地方我便格外小心,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有跌伤。”

大师仍然像刚出发时一样,慈爱地看着小徒弟,又转向大徒弟和二徒弟,对他们说:“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了自认为可以依赖的优势,便觉得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跌倒在自己的弱项上,而是在自以为有优势、绝不会出任何问题的地方出了差错。往往,弱项和缺陷能让人保持足够的警醒,而优势则容易让人忘乎所以。在困境之中,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千方百计寻找救命稻草。然而,心理上的依赖情结越是严重,做起事来就越会马虎。更严重的是,也许困难最终得到了解决,可我们自己却从中没有学会任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在依赖中错失了一次有助于成长的好机会。可以说,拥有的东西越多,顾虑越大。相反,若一无所有,反而倒什么都能豁得出去了。

拥有的东西越多,开创新的事业时需要放弃的东西就越多,不少人就难以割舍,从而空幻想一场。“一张白纸”是一种格外的“恩宠”,因为我们会发现,这种轻装上阵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几位科学家去A市采访,当问到当地人为什么当地的经济如此发达时,当地人都众口一词地认为“我们成功的秘密,在于我们一无所有。”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看,A市可谓是“一无所有”:资源质量不高、面积小、甚至有很多地方都是沙漠。

可是,贫瘠的自然资源让A市人更加重视发挥人的作用。他们把科技作为发展的根本,注重科研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高科技含量和精细化经营。

从辩证的角度看,“优势”和“劣势”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从来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反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缺少的地方,往往却能形成一些对资源依赖程度小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所以说,“一无所有”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优势。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才会有那股甩开膀子放手干的豪爽气息,有不顾一切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

重新审视曾经困扰我们的事

“再回头看一遍那些曾经无比困扰过我们的事,就会发现竟然没有一件不是琐碎的小事。”这是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对他的学员们所说的话。

如果现在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们头痛不堪、烦扰无比的“过不去的坎儿”,就会发现占据了我们内心大部分空间的,几乎有99%都是琐碎的小事。它们带来了无数垃圾,充扰并腐蚀着心灵。

有一位中年农夫,时常感到生活的枯燥和困苦,便上山找到一位禅师,哭诉道:“禅师,几十年了,我一直没有感到生活中有丝毫的快乐——房子太小、孩子太多、妻子性格暴躁……您说我应该怎么办啊?”

禅师想了想,问他:“你们家有牛吗?”

“有。”农夫点了点头。

“你回去后,把牛赶进屋子里来饲养。”

虽然农夫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很虔诚地听从了禅师的指导。可一个星期后,农夫又来找禅师诉说自己的不幸。

禅师问他:“你们家有羊吗?”

农夫说:“有。”

“那就把它放到屋子里饲养吧。”

可这些丝毫都没有扭转农夫的苦恼。于是他又找到禅师。禅师问他:“你们家有鸡吗?”

“有啊,并且不只一只呢。”

“那就把你所有的鸡都带进屋子里去养。”

从此以后,农夫的屋子里便有了七八个孩子的哭声、太太的呵斥声、一头牛、两只羊、十多只鸡。三天后,农夫就受不了了。他再度来找禅师,请他帮忙。

“把牛、羊、鸡全都赶到外面去吧!”禅师说。

第二天,农夫来看禅师,兴奋地说:“太好了,我家变得又宽又大,还很安静。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愉快啊!”

事实上,农夫的日子与以前相比没有丝毫的改变,但从此以后他却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乐趣。也就是说,原来在农夫看来的烦扰,比起后来的骚乱,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看来,我们就要学会经常重新审视一下那些困扰着自己的事情,到底有多少危急的成分是值得我们真正担心焦虑的。不要身陷于眼前的状况,那样很容易就会把事实的本质无限扩大,给自己徒增枷锁。

生活的实例告诉我们,快乐和烦恼是一对孪生兄弟,就像硬币的两面。选择了烦恼,就只能成为痛苦的奴隶;若翻转一面,即可拥有快乐的翅膀。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为营造和保持良好心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曾经,科学家对人的忧虑进行过科学的量化统计。结果发现,几乎96%的忧虑是毫无必要的。统计显示,40%的忧虑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忧虑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忧虑是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忧虑是来自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剩下的4%的忧虑是来自那些我们正在做着的事情。

快乐是自找的,困扰也是自找的。所以,每当唉声叹气、忧心忡忡的时候,不妨把我们烦恼忧愁的具体事件写下来,然后按照上述科学家的发现为自己的困扰归类,看看它是属于哪一个部分里的。最后很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感到可笑而费解:当时为什么会被这样的事折磨得死去活来?真是没有必要。

这是一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真实而富有戏剧性的事情,讲述者正是故事的主人公罗勃·魔尔。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发现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发射了三枚鱼雷,都没有击中。

突然,那艘布雷舰冲着我们直愣愣地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了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了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同时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3分钟后,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五十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接近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

当时,我们奉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里的温度几乎有一百多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直冒冷汗。

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船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而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在眼前一一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担忧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事而吵架。我还为自己额头上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是那么荒谬、渺小。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有机会再看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不会再忧愁了。

在那15个小时里,我从生活中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四年书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在重新审视过那些困扰过我们的事情后,会惊奇地发现一个“怪象”:人们往往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偌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琐碎的小事搞得垂头丧气。如此而言,当我们再次被所遇到的“困境”搅得团团转的时候,请静下心来告诉自己这样一个事实:生命太短促——眼下的这件事真的值得我丢不开放不下吗?

这样,我们的心灵空间就会腾出不少地方,恢复它本应有的空旷和达观。没有了一件件小事的骚扰,内心世界自然就会变得清静。在重新翻过一遍土的田地上,无论是开的花还是结的果,都将是纯美而健硕的。

得不到快乐是因为想拥有太多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一句名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拥有,本该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快乐。但拥有的过多了,就会失去最初的欢喜,变得患得患失。

“满足不在于多加柴草,而在于减少火苗;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只有抱着随时清零的心理状态,才会有兴趣去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体会到他人的人情道义和善良,才能有机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据说,蜈蚣在最初被造时并没有脚,但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豹子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非常不高兴,便自我安慰似的念叨着:“哼!有那么多的脚,当然跑得快了。”

于是,蜈蚣向造物主祷告说:“造物主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没想到,蜈蚣的这一请求不久后便真的实现了。造物主把许多只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不停地往自己身上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空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蜈蚣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飞出去了!”

然而,等它想要迈开脚步“狂奔”时,蜈蚣才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每一只脚都“各行其道”,要想让它们保持一致,蜈蚣必须要以百倍的精力去关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跌绊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反而比以前更慢了,而且还累得气喘吁吁。

过多的欲望也许从短期的表面上来看,的确得到了一些;但事实上,从长远的发展看,最终得到的都不会很多。想来,人之所以活得疲累,不是因为使之快乐的条件还没有攒齐,而是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从而成为痛苦的奴隶。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要求单一而纯粹,没有更多的“附加值”。对于一个喜欢零食的孩子来说,一座金山也不如一包糖果能令他快乐;对于一个喜欢在野外玩耍的孩子而言,一团可以变幻出各种玩具的黏土胜过满屋子的高级玩具。

快乐其实很简单,生活原本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想想自己童年时是多么容易快乐,就会明白幸福的源泉在哪里了。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话:“Lif Eis Aj Our NEy!”也就是说,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行囊向前行走。一路上,人们会捡拾到很多东西:地位、权力、财富、友谊、爱情、责任、事业……不断捡拾,于是行囊便渐渐被装满。然后,背负太多,沉重得让前进的阻力越来越大,迈步的表情越来越痛苦,快乐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人生而无物,本来就该怀着满足。但当被给予了其一后,自然而然就想拥有其二。如此发展到最后,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贪欲:只要自己没有的,就是好的,就一定想要。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击心门了;当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从前,在一个富翁的隔壁,住着一对磨豆腐的小两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小夫妇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传到富翁的家里。

富翁的夫人一时间便感到失落万分,对丈夫说:“我们有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那家磨豆腐的小两口快乐呢?”

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当天晚上,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第二天,磨豆腐的家里果然就鸦雀无声了。

原来,夫妇俩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对着这“飞来之财”便想,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可是,如果做生意,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一寻思二琢磨,之前快乐的小两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内心。更令小两口痛苦的是,下一个金元宝会什么时候“掉”下来呢?这样,便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当我们苦恼的时候,应该想想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东西,这样便能释怀。难道不是吗?想一想,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应该不难见到:填饱肚子又求珍馐,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职,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不断追求“拥有”中苦恼地度过。

然而,对于穷乡僻壤、困窘在山洼子里的孩子,拿到一本书、一支笔,就会激动的几夜难眠;拄着双拐的人们,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行走,哪怕只是一小步,也足以让他们心花怒放;干旱的花草仅仅需要一些水源,便能够继续绽放生命的美丽……这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要求,一旦获得,便拥有了无尽的甘甜。

拥有多少,到底有什么标准呢?正所谓“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有钱人名下千金万土,但日夜畏惧、心难安稳。读书人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心怀众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最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有用比拥有更有价值。就像那个在行驶的火车上掉了一只新鞋的老人,在众人皆惋惜的时候,把另一只鞋子也扔到了窗外。老人的解释是:“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看似的“失去”何尝不是另一种拥有?老人从中得到的内心快乐,又岂是用物质可以兑换的?

所谓拥“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有用”的胸怀来顺应真理,以“有用”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如此,心灵的源泉便不会枯竭,快乐便汩汩而流。

外表简单一点,内涵就会更丰富一些;需求简单一点,心灵就会更宁静一些;环境简单一点,空间就会更广阔一些。人们既然能找个理由难过,就一定能找到方法快乐。也许,获致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珍视此时所拥有的,遗忘不属于自己的。

放手是后退中的前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农人手拿着青秧一步步往后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就把所有的秧苗全部插好了。正因为倒退着插秧,才不至于踩坏秧苗,而迅速地插完。

有时,退让并不是完全的消极,如同放手并不等于失败。我们抓住不放的,未必就是最有价值的,心灵的重负完全取决于一拿一放之间。不要拒绝五指张开的尝试,那一刻,就是打开井盖、融入天空的开始。

关于放手,有一个5分钱硬币和3万元古董花瓶的故事:

一位年轻妇人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听见从客厅里传来4岁儿子极度恐慌的声音:“妈妈,妈妈,快来呀!”

年轻妇人闻声便下意识地跑到了客厅,才发现原来儿子的手卡在了一个花瓶中无法脱出,因此痛得连声直叫。

她想帮儿子将手从花瓶中拉出来,可试来试去也无济于事。看着儿子脸上挂满了泪水,年轻妇人心疼至极,便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敲破了。

费了很大的劲,儿子的手终于出来了。(www.daowen.com)

这时,儿子紧紧攥成一个拳头,怎么也不松开的小手吓坏了年轻妇人。她想,难道是孩子的手在花瓶里卡得太久而变形了?

等她将儿子的拳头小心地掰开时,一面彻底松了口气,一面让她哭笑不得:孩子的手没事,他的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分钱硬币——而那个刚刚被她敲碎的,是一个价值3万元的古董花瓶。

原来,淘气的儿子不小心将几枚硬币扔进了花瓶,便想把它们取出来。可由于紧紧攥住硬币的拳头大过了瓶口,于是就怎么也出不来了。

年轻妇人不由问儿子:“你怎么不放下硬币,把手松开呢?那样你的手就可以出来,妈妈也就不必打烂这个花瓶了。”

儿子只回答了一句话:“妈妈,花瓶那么深,我怕一松手,硬币就跑掉了。”

为一枚5分钱的硬币,砸烂了一个价值3万元的花瓶,这个故事听起来未免有些可笑。但唏嘘一笑之后,我们可曾意识到,这个发生在4岁孩子身上的故事,其实也普遍存在于你我之间?有多少人正是由于将手中的东西抓得太紧,最后导致了因小失大,甚至悲剧?这些人手中紧抓的“硬币”,在他们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比如利益、成就、权力、面子、学识……但也许从未有人帮他们点破:这些其实都只是那“5分钱”,人生的“3万元”和更有价值的追求,应该是感知幸福的能力。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有一颗平静而快乐的心,以及和谐而广阔的生命。

想来,人们之所以紧抓“硬币”不愿松手,可能是因为害怕一旦放手,这些本来已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了。但假若我们再往下想,这种害怕失去的心理其实是因为内心的不安而造成的,至少现在的快乐还并不是那么充盈。

然而,所有对生命有大悟的人都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手中拥有多少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能够容纳多少高贵而美妙的思想。人的一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不断拥有和不断失去的过程。如同断奶的过程:母乳喂养是维系两代人情感和生命的纽带,但每个人都必经的断奶,就是一种放弃,同时也标志着长大。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拥有与失去之后,才能意识到,获得幸福与快乐的关键并不是去无休止地追求什么,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去放弃什么。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后者总是对前者的放弃。我们需要不断放弃已经熟悉的环境、已经适应的生活,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然后,还有更多奢侈的欲望、冗赘的负担和消极的思想,等着我们有一天能够真正放下。

放手并不是逃避与屈服,就如同划船时,船桨是往后划动才可以使得船舶向前行驶。退后,有时是为了更好的前进。那么,放手,就是退后中向前。

要想在人生的大风浪中驾驭好生命之舟,我们就应该像巴尔扎克所说“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请记得:一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于是,放心,放手,然后繁琐清零,回归简单,便心喜欢生。

这一刻,降低你的期望值

关于幸福感,经济学上有个简单而有意思的公式:幸福=效率/期望值。

显而易见,商值的提高无非两种途径:增大分母,降低分子。首先,提高效率,究竟是能增加幸福感还是会使人变得更加紧张焦虑,这尚且处于争议之中;且这是个并非短时间内就能有所改善的“技术活”,所以我们在此就不予讨论了。

那么,降低期望值就是一个更为现实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它仅仅涉及一个心态调整的过程。只要不奢求过多,可接受的范围就将扩充不少。

心理学对“期望值”有着这样两方面的定义: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努力能否导致所企求之结果的主观估计,即根据个体经验判断实现其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期望值是指社会大众对处在某一社会地位、角色的个人或阶层所应当具有的道德水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部内涵的一种主观愿望。

同时,针对很多的烦恼,心理学家认为可以遵循以下一些方法去行事:

当期望值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最有效也是最简便的一个技巧就是,降低你的期望值。通过提问,认真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从而准确地掌握期望值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排序。

由此可以看出,期望值这个底盘越大,幸福感的塔顶便越尖细——无论这种期望是对物质,还是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不断地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期望“高地”,然后一个又一个地去攻克、去占领,以为这样便可以得到幸福。殊不知,习惯了不断提高期望值的思维后,当我们费尽心机地实现了这个目标,消除了一个烦恼后,很快,便又会产生新的、没有实现的目标,继而又会为此烦恼。如此反复,永无尽头。

从那个关于幸福的经济学公式来看,一个人体会幸福的感觉不仅与现实有关,还与自己的期望值紧密相连。如果期望值大于显示值,人们就会失望;反之,就会快乐。在同样的现实面前,由于期望值不一样,我们的心情和体会就会产生差异。

往往,一些过高的期望其实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却反而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不满足于“蜗居”的现状,在寸土寸金的房地产时代为了一套宽敞豪华的寓所而拼命;身边有一个爱你的人还不够,非要在大千世界里苦苦追求那个你爱的人,才算是拥有了完美的婚姻;孩子择校时,区重点不行,非要享受到全市最好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最有出息的人;努力工作以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金钱,这样才能买高档商品,穿名贵皮革,跟上流行的大潮,永不落伍……如此如此。

可是,富裕奢华的生活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而且并不能带给人相应的幸福感。如果我们降低对物质的需求,改变这种奢华的生活目标,就将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轻闲的生活会让人更加自信而果敢,懂得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提高生活质量。幸福、快乐、轻松就是简单生活追求的目标,这样的生活才更能让人体味到“原生态”的甘醇。

由此可以说,当我们对生活感到失望时,几乎都是因为对经历过的事情抱有太高的期望。我们把生活想象得应该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呈现,但凡和事先预想的不一样,就会感到沮丧万分。

其实,如果仔细回想一下曾经走过的路便不难发现,在自己整个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某些部分是合乎我们所期许的。人只有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中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心态和期望,才不至于被日子所奴役。当我们试着把期望值降低时,即使事情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会因此太过失望。

降低期望值,就从这一刻开始吧。通过心理调节,使自己能够平静地对待目标,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负担。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获得幸福的途径中,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比也许是最高的。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期望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认真地工作,懈怠于生活。这只是意味着,只要尽力而为了,就不必太在意结果是否合乎预期。因为,沉淀下来的生活才能让人体悟到生命的真谛所在。而这种沉淀就要求内心对周围一切的期望是简朴的。

的确,人生不同的结果起源于不同的心态。假如感到世界变得一片灰暗,那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阳光。只要降低一分期望,便会得到一分幸福。丢弃过高的要求,走近自己的内心,认真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就是简单而富有乐趣的。

停止抱怨,接受不完美的缺憾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也就是说,缺陷体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与自然,反倒彰显了事物本身的魅力。

抱有完美的幻想,往往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后只得沮丧、羞愧地承认自己达不到完美的标准,从而因受阻而感到无力与自卑。接受不完美的缺憾,才是客观和唯物的态度。如此,一切顺应规律,回归本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缺陷与遗憾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样的比喻是何等的新奇而幽默,又是怎样的善解人意。

有一个从小就双目失明的孩子,一直为这一缺陷而倍感沮丧。他悲观地认为自己这两只眼睛从一开始就是不完美的,且再也没有能力扭转。于是,他放弃了任何追求,浑浑噩噩地消度人生。

某日做梦,偶遇一位智者,开导他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盲孩子突然从梦中惊醒,恍然大悟,心情顿觉开朗起来。从此,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特殊偏爱,振作奋斗,不断向命运挑战。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的天才俊杰都“被上帝咬过一口”:失明的文学家弥尔顿,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不会说话的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也许,由于上帝的特别喜爱,他们都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其实,追求完美本身并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种浪漫的憧憬与希望,或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和体验。但如果把浪漫凌驾于现实之上,把幻想寄托于现实之外,一味地追求某种超越人生现实的终极完美,那么,自我人生悲剧的序曲也就开始奏响了,接下来的生活必将在一种虚无的痛苦中凌迟自己的生命之躯。

我们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紧紧盯着完不成的极限、遥不可及的梦想,最后,只能抓狂在自己的苛求中,倍受折磨。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提倡这种“美中不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没有完成”的动物。而未完成则是一种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生活中有很多的遗憾和缺陷,如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完美。

曹雪芹写完《红楼梦》的第一稿后,万没想到竟然不慎遗失,其遗憾之深足以让他悲痛欲绝。不得已,第二稿才得以问世,可最后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前八十回而已。

舒伯特的交响曲《未完成》只有两个乐章,明显不同于一般至少有三到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后人一再试图续写,却终告失败。值得玩味的是,这“未完成”的曲子在古典音乐史上却比任何“完成”都被认为更接近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说:对完美抱有片面的幻想,便不免要走向狭隘。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因为当我们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专注于细节而忽略全局,往往不能清晰地审辨自身所处的环境,极易忽略现实生存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徘徊、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而难以自拔,甚至沦丧。

对凡事都有完美意识的人,往往也会要求他人他物达到自己心中拟定的理想标准。当这种要求不能达到时,便会产生痛苦和偏见,使自己孤立于超完美意识的藩篱之中,同样沉沦不拔。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人若真的达到“完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永远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感受;也永远无法体会接收到别人带给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时的喜悦。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像在文物鉴赏领域,有这样一个普遍而简单的道理:鉴别一件宝物是真品还是赝品,其中一点就要看它有没有瑕疵;真正天然形成的宝物或多或少都要有点遗憾之处,而非人工仿制的那样完美无缺。

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然性和规律性,正如春光苦短,夏日暑长,秋季萧瑟,冬风凛冽,一年四季都会有遗憾。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正是有了沟沟坎坎、挫折打击这些“残缺”,我们到最后才可以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

人人都会有不足,生活中总会有缺憾。当你还执著于完美的追求而不肯放弃时,不妨想想“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句话。不必对自己求全责备,心宽了,很多事情就简单了,生活也就变得明朗起来。希望下面这句话能够带给正在读此篇文章的你一种慰藉与鼓舞,每当纠结于自我内心而混乱时,默念,便会感到一种力量:我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是我能得到的。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某励志书的作者在揭示生命中的磁石时说:“对于你来说,没有什么限制,除非是你自己强加给自己。你就像鸟儿一样,你的思想可以从任何障碍物上飞过,除非你将限制加之于上而束缚它们,或囚禁它们,或剪断它们的翅膀。”

这种限制就是众人之口。让每个人都满意,显然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一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谓众口难调;另外,自身的局限性也决定了我们的不完美。如此,只有顺应了自然规律,才不至于在迷失自我的泥沼中团团旋转,疲累不堪。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一味地迎合不同人的不同意见,最终只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就像这个故事中的农夫:

一位农夫带着他的小儿子,赶着一头驴到邻村的集市上去卖。

没走多远,就看见不远处有三五个女孩聚在一起,对他们指指点点。一个姑娘大声说:“嘿,快瞧,还有这样的傻瓜,有驴子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农夫听到这话,立刻让儿子骑上驴,自己高兴地在后面跟着走。

不久,他们又遇见一群老人。只见这些人正在激烈地争执:“喏,你们看见了吗,如今的老人真是可怜。让懒惰的孩子骑着驴,自己都这把岁数了,却在地上走。”农夫听见这话,连忙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走了一半的路程时,路边有一群妇女和孩子,七嘴八舌地对他们喊着:“嘿,你这个狠心的老家伙!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可怜的孩子跟着走呢?”农夫闻声,赶紧叫儿子上来,和他一同骑在驴的背上。

快到市场时,一个城里人对身边的人说道:“哟,瞧这驴多惨啊,竟然驮着两个人,真怀疑这是不是他们自己的驴。”另一个人插嘴说:“哦,谁能想到他们这么骑驴啊!依我看,不如两个人驮着驴子走。”农夫和儿子又急忙跳下来,用绳子捆上驴的四条腿,找了一根棍子把驴抬了起来。

就这样几经更换,这对父子卖力地抬着驴走向集市。在通过闹市入口的小桥时,又引起了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驴子受了惊吓,挣脱了捆绑撒腿就跑,不想却失足落入了河中。

农夫最终又恼怒又羞愧地空手而归。

如此把这样的故事讲出来,似乎十分可笑。然而,这种任由别人支配自己行为的事情并非只在故事里出现。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不满意而烦恼不已,费尽心思迎合每一个人。他人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抗议就听谁的。我们小心翼翼过活,唯恐有一个人不满意。但结果还是会有人不满意,所以我们为此又开始劳心伤神。

希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但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对我们展露笑容。通常的情况是,我们以为自己照顾到了每一个人的感受,可还是有人不满,甚至根本不领情。原因就在于,世界之大社会之杂,各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每个人的利益也非一致,如此,立场与感受自然也就不同。面面俱到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

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众口难调本就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归属和自尊的需要。表现在每一个体身上,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别人能给自己肯定和积极的论述。如此看来,在乎别人对自我的评价,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关键在于,是把他人的意见当成参考的佐证,还是为了获得满意而“三易其道”。知道自己的路,明辨所追求的目标,笃定地踏实每一步。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的坚持,才使得心无杂念,思想空灵,一切变得简单而易行。

古今中外对此早有论断,并且存有某种默契的一致:

西方文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东方民俗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们或者委曲求全,或者甘于现状,或者平凡如己,或者胸怀天下——但总会遇到一点不可改变的是:因为承担着“白菜”的角色,势必会或多或少地遭到“萝卜们”的不满。变成萝卜吗?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必要。

由此想到一句网络诳语:“治一种病的药是好药;治多种病的药是止痛片;包治百病的药是假药;药到病除的是毒药。”这话说得也许过于极端,但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说明一个道理:凡事做到百分之百的“一边倒”,就假了,也就不简单了,就劳神费心了,就不轻松了,也就抑郁沉闷了。

所以,当众口难调时,别忙着改变自己,附和他人的口味。重要的是,要活得认真,做得真实。坚持自己的“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按照事情发展的本来面目,简简单单走好自己的路,才能爽爽朗朗收获自己的快乐。

唤醒回归本真的心灵

梁启超说过:“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思想的负担减轻了,心灵的压力也就释放了。然后,才会有轻装上阵的动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少年之思”再回归到本初,便是童言无忌、童心无讳,而存在的全是真实和客观。当为生活忙碌而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不妨唤回最初的那颗质朴而纯净的童心。它会让你远离喧嚣,静静地听到来自心底的声音,在自然中享受简单,一切便返璞归真。

“花儿为什么会开?”这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出给小朋友们的题目。

“标准答案”是: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而孩子们的声音是:“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朵给顶破了。”“花儿想伸出耳朵听听,小朋友在唱什么歌”……

幼小的心灵之所以幻想无边,是因为他们不受拘束。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多彩的答案,也曾经幻想着把它保留下来,但随着生活中一个个无情而醒目的大叉在诸如“阳光很活泼”“雪化了是春天”上印下,多边形也就都变成了没有棱角的圆。

如果现在的你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因为觉得生动而感慨的话,那么也许,童心真的正在离你远去。但同时,别悲伤——心会动,就说明它还是鲜活的,还有唤回童心的希望。

的确,大多数人都会把“无忧无虑”“快乐”这样的词语和童年所联系,那时的纯洁、天真和欢笑是那么地令人怀念。长大以后,生活变得复杂艰辛,忙忙碌碌占据了时间的大部分,生活在千篇一律的轨道中度过。闲暇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连微笑都成了奢侈品。我们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这个世界上,端着架子,还要梗着脖子。奋斗到最后,有可能还会无奈地发现,一直以来苦心经营、孜孜以求的,竟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原来,一切都被我们复杂化了。

许多事情是不需要经过轰轰烈烈才可以获得享受的。回归童心,便是简单处事,获得最自然、最真实的快乐。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手边最容易获得的快乐方式,比如重新拿起画笔,再次放声歌唱,与家人下一盘飞行棋;任由想象天马行空,不拘泥于现实,不羁绊于年龄,心灵回到思无邪,一切带到人之初。如此赤子之心,简单地来,简单地往,就能体会到生活在“浪荡”中显露出的情与趣。

“你必须保持童心。”说这话的,是那个从小被老师骂为“差生”、那个当年大胆创办《童话大王》的“童话级人物”郑渊洁。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尽管也曾遭到非议,但郑渊洁始终都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

郑渊洁爱狗是出了名的,他的著名童话作品《大灰狼罗克》便是以他的第一条爱犬为原型创作的。为此,他特意把家从城里搬到了远郊。有次应朋友之邀去客串电视剧,一场哭戏怎么也过不了,不是表情做作就是没有眼泪。情急之下,郑渊洁想起了之前死去的一条爱犬,一下就难过得不行,失声痛哭,等镜头拍完了都停不住。

他认为,保持童心似乎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成长的历练和岁月的侵蚀是不会带走人的好奇心和童真心的。他曾说:“我的想象力和童心似乎永远不会枯竭,因为这些都来自于广博的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像加油、验车这样的日常琐事我全都自己去做,不找别人替代,因为我要接触真实的生活。我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很多朋友,我也可以从这些朋友身上观察生活。”

每一个人都是从童年走过。童年的心,一张白纸般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爱;童年的心,纯真而可人,对眼前景物求新,对世间事物求奇,因而勤观察好追究,打破沙锅问到底。以童心看世界,春风暖,夏雨凉,秋高气爽,冬雪融融,日出月落皆有意,红花绿草皆含情。因而,在童心的境界里,无纷争,无怨恨;没有名利扰攘,没有你争我夺。即使偶尔碰撞也会风吹乌云散,雨后见彩虹。这样的时光,又怎会不快乐?

许多悲观的人相信,生命是一件绝对严肃的事情,所以他们坚持把欢乐压抑下去。我们也常以为傻里傻气的“孩子行为”是心态和思想上的不成熟。因此,就有了世界上太多过于痛苦的纠结,过于认真的较劲。

有时就是一盆水孩子也会玩上半天,装了又倒,倒了又装,周而复始,不知疲倦。如此简单重复的动作,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所以能享受很长时间。但对于成年的我们,工作就像倒过来倒过去的水一样,被看作是简单无聊的。可如果我们也能充满童心,从中发现事物本身的情趣,想必也会像孩子一样乐在其中,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其实,往往生活在“游戏世界”里的儿童才是真正的“贵族”。他们总是心无旁骛,浑然忘我地沉浸在事物本身之中,在自由的生活里尽情地挥洒。可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游戏世界”吗?没有。但以童心看世界,就可以让想象的翅膀不会折断,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这种率真,就足以让这个多彩的世界从此不再褪色。

不必再抱怨生活的阴晴圆缺,世事变幻本非人力所能及,又何必为此杞人忧天?活得简单,再简单点,快乐就会萦绕。请记得:当露水打湿了你的新鞋时,要想着蹲下身,轻轻地擦去花儿草儿的眼泪,嘴角上扬,并记录下“人花两相映”的笑容。一如小时候拉着妈妈的手,仰头问:“花草怎么都哭了,是不是她们昨天晚上吵架了?让我来安慰你。”

给心灵松绑,适时放松自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种何等空灵透彻的人生境界。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时无法企及至如此层次,但至少应该参透“天下本无事”的道理,做到不要“庸人自扰之”。往往,烦恼就是给自己的捆绑。而解铃还需系铃人,能给自己心灵“松绑”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与忧虑都是自找的,不肯让自己放松下来,自己和自己较劲。就如同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年轻男子一样:

一个年轻有为的男子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一切: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的事业、拥有健康身体的父母、温柔体贴的妻子……可他整日却心事重重,总说体会不到快乐的感觉。于是,男子毅然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四处去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村落的山脚下。只见一望无边的稻田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笛声悠扬,逍遥自在。

年轻人不禁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教我有什么方法能解脱烦恼吗?”

牧童欢快地说:“来,和我一起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这个年轻的男子试了试,心中仍然低沉郁闷。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后来,男子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阴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老人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于是,男子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老翁看了他一眼,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年轻男子又试了试,还是不怎么奏效。

无奈中,他只得再走下去,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脸上浮现出平和而安然的笑容。

年轻男子作了作揖,向老人说明来意。

长髯者微笑着摸摸胡须,问道:“如此说来,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男子赶忙上前应和道:“是啊。我已深受其苦,却一直久无良方。还望前辈不吝赐教啊!”

老人半晌不语,然后抬起头对男子笑笑:“那么你跟我说说,是有谁捆住了你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确实,当我们在感慨被烦恼包围了的时候,也许从未曾细细想过,生活本来无意与我们作对,和我们过不去的一直是我们自己而已。所谓的烦恼,大都是人们无故寻愁觅恨,从而捆绑住手脚的无形网罩。事实上,生活中99%的烦恼其实都不会发生。

快乐的人前行,口袋里装的都是祝福;疲惫的人前行,口袋里装的都是烦怨。同样都是一条路走过来的人,只是快乐的人会把那些不必在意的庸扰丢掉,而疲惫的人却选择了捡起。这样的人生性过于敏感,以有思想、爱思考而自得;喜欢漫想,同时也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让自己的心中盛满了太多本不应该有的东西。不知不觉中,烦庸淤杂的琐碎一圈一圈缠绕住了身心,直至把自己弄得动弹不得。这样的人生,活得何其劳累!

也许有人还不知道,文中开头提到的那首偈语的渊源,本是来自于第五代祖师遴选继承人时,一位神秀禅师所作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更为现实的角度去看,也许这两句话对于生活中大多数性情中人来说更为合适,对于生活在熙熙攘攘、名来利往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因为,作为一个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不停奔波的普通人,虽然极其向往内心能达到无忧无愁、六根清净的人生境界,但即使是那些品质高尚、受到众人敬仰的人,其心灵深处同样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忧虑与消极的思想,由此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有一缕长长的胡须。一次,朋友无意间开了一句玩笑,问他晚上睡觉时胡须怎么放。结果那天晚上,他彻夜失眠了,不知道把胡须放到哪里才好。

就像张先生事后自己回忆时说:“平常都不会担心这方面的事,怎么一在意就出问题了。”

只不过,像张先生一样的“简单之人”在面对内心烦忧之时,能够及时予以反省并修正,以此获得自我的解脱与心灵的宁静。正如神秀禅师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如此说来,要想获得身心的轻松,并实现内心真正的愉悦与安详,关键在于我们怀着怎样的方式去思考,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生活。九九归一,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卸载与清零。只有卸去诸如消极虚伪的思想、懦弱偏执的个性、自暴自弃的心态这些心灵包袱,并用善良的天性和积极的姿态去弥补某种空虚时,才能纯净而轻松地享受生活。当我们用内心的慈善、勇气、高尚和真诚等美好的品质取代压迫心灵的种种负担之时,也就等于给自己“松了绑”,同时,更是实现了身性的纯净和人格的升华。

平衡人生,用减法过生活

人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得太满,最后就会为其所累;唯有用减法,才可以平衡生活。当生活的旁枝末节被减得越多,生命的主干保留得也就越清晰。而我们迈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大,拥有的快乐也会更多。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手机短信的收件箱满了,屏幕上方的那个邮件小标识一闪一闪的,似乎在提示着机主必须删除一些收件箱的短信,才有空间接收这新来的下一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世间万物都是有限的,包括那“比海宽比天广”的人心。只进不出,早晚有塞不进去的时候;只加不减,也早晚会有被彻底压垮的一刻。人生之初,生命本身就是对“我”这个个体的一种“加法”,然后便源源不断:生理的满足、物质的享乐、人情的温暖、业绩的肯定。再后来,这加法的速度做得越来越快,情形也越来越急:多加份薪水,多加些成就,多几个朋友,多几分幸运……可谓多多益善。

于是,我们开始畏惧和害怕,谈“减”色变,患得患失。友情的失去、生意的亏损,都会让我们沮丧,让我们畏缩。于是,人们便死死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守着这样一条底线:拒绝做减法。

不懂得做减法的人,整日被太多的欲望缠身,最终无法享受到生活的轻松。只想着用加法获取更多的人,到头来却失去了心灵的轻松和快乐。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想要感受到心灵的轻松,就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简单与宁静,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在人生各个阶段,定期卸下包袱,随时寻找减轻负担的方法。

每天早晨,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背着过去的包袱出门,直到入眠方休;到了第二天早晨,又再度背起昨天的包袱……就这样,生命越往前走,我们发现身上的包袱和负担就越重。这是因为,我们把每一个过去的昨天都放在背包里,把每一个阶段的是非、得失都扛在了肩头,如此,道路只会越走越沉。

一个青年因终日郁郁寡欢,便想求教一个悟道之解。他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地跑来找慧能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双脚被荆棘割伤了,手也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

大师看着他肩上背的大包裹,问:“孩子,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来说简直太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慧能大师没有直接对青年的话做出任何评判,只带着他来到河边,并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说:“现在,你把船扛起来赶路吧!”

“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能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了。”

青年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放下包袱继续赶路,发觉自己心情愉悦,步子也比以前轻快了许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只要敢于“减下”负担。

在一直行进的道路上,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肩上那有形或无形的“背包”?我们的背上又扛了多少不必要的包袱?比如过去的失败和曾经做过的错事,又比如得了第二要争第一、好了还想更好的“上进心”……这些是不是一直在不断地“加”进了“背包”里,而我们是不是又一直在扛着越来越重的包袱前进?

那么,你准备还要扛多久?

德川家康说过:“人生不过是一场带着行李的旅行,我们只能不断向前走,并且沿途不断抛弃沉重的包袱。”如果希望人生旅程是快乐的,就要尽快放下身上的包袱,丢弃那些多余的负担,减掉那些“不值得”背负的东西。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她有轻盈的翅膀;当给翅膀附带上了过多额外的重量时,她也就不能再飞向更远的地方了。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拥有太多的时候,在另一方面可能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当准备放弃某一方面时,往往冥冥中就已经注定了在另一方面将有所收获。人生最大的遗憾在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却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

所以,从整个生命历程的长远角度来看,真正有益的事情并不是获取更多,而是有选择地剔除掉那些多余冗繁的事物。去冗除繁,是用减法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人生的成长方式。同时,只有那些真正体验过人生百味的人,才会拥有这样洒脱而成熟的智慧。如此,我们的内心将会因为外在冗繁的减除而实现真正的丰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