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别让复杂毁了你-简单生活更美好

别让复杂毁了你-简单生活更美好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简单的生活最美这个世界,美誉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简单的生活,并不是让人们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而应该是现代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狄仁杰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在当地有着广受称赞的美誉。几年后,科莱特成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而那个退学的男孩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

别让复杂毁了你-简单生活更美好

第一章 简单的生活最美

这个世界,美誉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只有“一生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的生活,才是人生至境,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每一个日子看起来都很清淡,但却是放在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自己真正活过的每一天。

简单的生活,并不是让人们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而应该是现代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生活选择,是一种表现真正自我,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明确的生活,是一种追求健康、丰富、平凡、和谐的心境,是一种让自然沐浴身心,在动与静之间寻求平衡的方式。

没有人能导演我们的人生之路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决定我们的路怎么走。对于谣言,只要心中知道自己在走什么样的路,便没有人可以减损我们前进的动力。浊者自浊,清者自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谣言自然便不能伤害到我们。毁誉不改其守,抑扬不更其志;内心淡然而定,任雨打风吹,自若向前。

面对闲言议论、诋损毁谤,既然他人有心制造,我们又何必自行上前惹得一身尘杂?越是安然平静,不被搅动的水,越容易得到沉淀。所谓清者自清,胸襟使然。

狄仁杰武则天执政时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著名的宰相。他对流言蜚语的泰然处之,被后世广为传颂。

狄仁杰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在当地有着广受称赞的美誉。武则天因此把当时还是豫州刺史的狄仁杰调回京城,并升任宰相。

但武则天还是想再有意考察一下狄仁杰,便在一次上朝后留住了他。武则天故意告诉狄仁杰:“你在豫州任职时,政绩的确突出,名声也很是清明,所以我任命你为宰相。但是回京后,我却听见有人说你不好。”

狄仁杰只是简单应和了一声,毫不在意。

武则天不禁追问:“你不想知道说你坏话的人是谁吗?”

狄仁杰正色道:“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对狄仁杰的气量和胸襟,武则天多少也有些耳闻,但亲耳听到这样的话,还是不禁钦佩他的政治家风度。狄仁杰因此而更加得到赏识和敬重,被尊称为“国老”。

问心无愧的人无须为自己洗刷。狄仁杰的处世之道,可资借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闲言碎语,但从另一方面而言,毁谤又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要战胜闲言与毁谤,可以不必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态度,不卑不亢、问心无愧反倒说明内心的笃定。“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深谙其中之道的。

国外的竞选向来都是在众说纷纭中角逐上下。施瓦辛格也没能避免“被故事化”的遭遇,在竞选州长的时候,他受到了各种谣言的中伤。

可施瓦辛格对此却无动于衷,不急不躁,没有流露出丝毫想去理会或回应那些无聊责难的倾向。

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让他在选民中更加受到欢迎,他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竞选是这样,现实生活亦如此。一味纠缠于琐屑之事,不仅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我们自身的形象也是一种玷污。若因他人的品头论足而影响情绪,那么就会失去宁静的心态,专心的志向,一切不再平常,一切变得繁杂。

面对外界的评价,实则深刻反省、力改不怠;虚则修身养性,加以自勉。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而非他人。倾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时刻与自己对话,进而给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拥有笃定的主见。如此,才不会在抉择时刻乱了方寸,迷了双眼。

能够享受生活的人,一定拥有博大而淡定的内心。他们对自己应该理睬和不该理睬的事物了然于胸,不会为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劳心费神。拂去一切表面现象,事物本质的内核便安然显现。于是,我们便可以判断哪些事情只能徒耗青春,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命运。在棋盘上,往往是旁观者清;但在生命的长路中,却是谁走谁知道。每一个人生都是不同的棋盘,没有人可以把每一盘棋都下好,也没有人能准确地知道他人棋盘的样子,自己的路仍然是要自己的双脚去走。

立刻行动,梦想经不起等待

俞敏洪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在转弯处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也见不到阳光了。”

梦想经不起等待,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当我们拥有梦想并且可以为之努力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穿过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展现出别样的色彩。梦想不在于有多遥远,而在于我们是否为了它的实现而去努力行动。

即使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使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即使尚未拥有瞄准目标的技巧和能力——依然可以扣动扳机,开枪射击到目标!

1973年的秋季,美国哈佛大学如每一年一样,迎来了又一批新生。这次来报道的有两个男孩,他们都是计算机系的,其中一个叫科莱特。整个大一学年,两个男孩经常坐在一起听课,认真刻苦地学习。

一年过后,另一个男孩建议科莱特和他一起退学。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经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32Bit财务软件完全可以有人去开发。

而科莱特严谨而保守的性格让他对于这个建议感到非常惊讶,他认真地回绝了那个男孩的邀请,告诉他自己很珍视这里的求学环境,并不想随便闹着玩;更何况,要想开发需要大学全部课程知识的32Bit财务软件,对于刚刚学习了一点皮毛的他们来讲,根本是不可能的。

几年后,科莱特成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而那个退学的男孩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

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学位;那个退学的男孩一跃成为了美国第二富豪。

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个男孩已经开发出比Bit快1500倍的Eip财务软件,并在这一年成为世界首富

这个当初在大二就退学追梦的男孩,就是比尔·盖茨。

科莱特认为,要等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后,才有能力去追逐梦想,并用这个理由拖延了成功。而比尔·盖茨则没有按照常规的思维,在即使没有准备得十分充分的情况下,毅然追逐梦想,从而早早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人生的战场上,兵法是平面的,规则是死板的——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在实战中开枪猎寻,直至目标实现。

梦想经不起等待,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后再去行动,那么我们也许得到的就是永远的等待。梦想是人生的翅膀,插上了,才能够远翔。对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超越的人来说,想要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搏击,就需要更多的胆量和勇气,从梦开始的时刻,就要有声有色地追逐,在追寻中去体会梦想的情趣,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在追逐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陈建华是北京某外贸公司的老板,他的办公室里贴着几个大字“梦想经不起等待”。陈建华的人生正如这几个字一样,“梦想经不起等待”。只要见到机会,他就会立即行动。

几年前,陈建华刚到北京,在一家建筑公司做采购,经过朋友介绍,陈建华认识了一位外国朋友,那位朋友告诉陈建华,在他们的国家,蔬菜水果卖年很贵。

这普通的一条消息,让陈建华看到了一丝隐藏的机会。他立即报名参加了外贸培训班和外语培训班,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后,陈建华掌握了一系列熟悉的外贸流程,他花了几千块钱办了个旅游签证,然后立即跟那位外国朋友去他的国家进行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陈建华发现当地的菜价比中国的菜价贵好几倍。他立即和那位外国朋友商量,并且决定打入当地市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陈建华终于在当地有了一家自己的批发部门。专门批发中国的蔬菜和水果,因为价钱便宜而产品质量好,陈建华的蔬菜、水果立即引起了当地的批发热。很快,陈建华的名字在行业里都传开了,都说陈建华的产品价钱便宜,质量很好。

1年后,偶然的一次机会,陈建华发现当地有很多荒地荒废着,却没有人来种地。陈建华通过朋友了解到,因为当地的薪资水平很高,所以没有人愿意种菜。陈建华立即通过朋友的关系在当地征到了几亩地,立即种植蔬菜、水果。通过1年的调试、培养,产品产量节节高升。

时光易逝,梦想常在。一个人要往前走,就一定要找到我们所相信的梦想。不用迟疑,不用三思而后行。把梦想变成现实其实很简单,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构思。只要从梦想产生的那一时刻拔腿就追,最终都会翱翔在自己所向往的天空。这是一个鼓励做梦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行动的时代。

在别人的目光中做真实的自己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至今仍是许多人的座右铭,它让无数心志澄明的人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方式——做真正的自己。

人生中总要面临十字路口,有人徘徊,有人决绝;有人半途而废,也有人勇往直前。当面临抉择的时候,是坚持自己的方式,还是被扼杀在别人的目光下?如果为了取悦他人而一味地满足他人的价值观,那个真实的自我就会逐渐离我们远去。只有全面而真实地活出自我,才不会盲目和迷失,才不会被他人的目光一层一层缠绕得越来越复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参照别人的方式、方法、态度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方略,但万不可生活在别人目光的阴影下。一个活在别人标准和眼光之中的人是痛苦而悲哀的,他们从来都不曾体会过展现自我的快乐。

电影历史中占有一席经典之位的演员乌比·戈德堡,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但她却始终坚持着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坚强地承担着来自他人眼光的所有疑义甚至责难,正如妈妈曾经教育她的那样。

乌比·戈德堡生长的年代正值“嬉皮士”流行的时代。她生活在环境颇为复杂的纽约市切尔西劳工区,经常打扮得奇装异服,引来周围人的议论纷纷。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依然身穿大喇叭裤,头顶蓬蓬头,脸上涂满五颜六色的彩妆。

甚至有一次,她因穿着破烂的吊带裤和漆染衬衫,而遭到好友无论如何也不和她一起逛街看电影的拒绝。

正当这时,乌比·戈德堡的母亲走过来,出人意料地对她讲:“你可以去换一套衣服,然后变得跟其他人一样。但你如果不想这么做,只要确信你有足够的坚强,可以承受一切外界的嘲笑,那么就坚持下去。不过,你必须知道,你会因此而引来批评,你的情况会很糟糕,因为与大众不同本来就很不容易。”

乌比·戈德堡大受鼓舞。她恍然间意识到,除了母亲,没有人会在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另类”存在方式给予理解,更不要说是鼓励和支持了。如果她为了与朋友的目光“和谐相处”而换掉今天的这身衣服,那么日后又要为多少人换多少次衣服呢?也就是从那时起,乌比·戈德堡一生即使在强大的“同化”压力下,也不愿为了他人的目光而改变自己。

她在电影中扮演的修女也是一个很另类的形象。就是在她成名后,也总能听到人们说:“她在这些场合为什么不穿高跟鞋,反而要穿红黄相间的跑步鞋?她为什么不穿小礼服?她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可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她的风格,并且受了她的影响,学着她的样子梳起黑人细辫做人字头,因为她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魅力四射。

人们总是习惯以一个人的外表作为先入为主的评判依据,却忽视了内在。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要坚强到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各色眼光。乌比·戈德堡的母亲是伟大的,她懂得告诉她的孩子一个处世的根本道理——拒绝改变并没有错,但是拒绝与大众一致也是一条漫长的路。

如穿衣一样,生活中我们也不能总是随着别人的目光而变来变去。所谓“众口难调”,大千世界,人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没有自我的生活方式,内心就像一个没有根的浮萍,随波逐流。生活中原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只要内心坚定,自然就不会起那么多的纷争,世界也会因你而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满足来自于别人目光折射回来的色彩基调:别人羡慕我们幸福,自己感觉就很满足;别人觉得她们自己很幸福,我们就会拿自己的生活与之相比。往往,人们总是忽视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常常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无论他人幸福与否,那都不是我们所能摸得到的生活。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之上,或建立在他人的目光中,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感受到幸福。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一家卖了旧房、在闹市区买了新房的老邻居,劝她也该“重新动动”了。于是,女人便眼红心动,和丈夫吵着闹着也要在闹市区买房,而且还偏要和邻居是同一栋楼。

当历尽“口舌之磨、身心之疲”后,好不容易交了订金,女人仍然不满意——要买就买比老邻居大一点的那套。

等到钥匙拿到手后,心算踏实了。当亲朋好友问起时,女人显得毫不上心地随意一说:“嗨,不大,100多平米,就比那谁家的大一点儿!”

将自己的生活置放在了别人的标准和目光中,相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痛苦。当我们总是把“别人的目光”作为终极目标时,就会陷入物欲设下的圈套。如同童话里的红舞鞋,漂亮、妖艳而充满诱惑,一旦穿上,便再也脱不下来。我们疯狂地转动舞步,一刻不停,尽管内心充满疲惫和厌倦,但脸上依然还要挂出幸福的微笑。当我们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终于以一个优美的姿势为人生画上句号时,才发觉这一路的风光和掌声,带来的竟然只是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

看看大自然中的一切我们便会明白,简单成就真实,真实导向美丽。一泓静谧的湖泊,没有飞流直下的气势,也鲜有辽阔无垠的广域,却仍旧安然地守望着一方幽蓝;一朵洁白的云彩,没有太阳的耀眼光芒,也没有彩虹的灿烂色彩,却依然自在地漂游着一片纯净;一棵无名的小草,没有花朵的芬芳诱人,也没有树木的挺拔高大,却依然快乐地吐绽着一抹新绿……没有喧哗的鼎沸,没有华丽的陪衬,却仍然可以拥有自身的纯正圆融。安详而淡雅地存在,不会影响它们别样的美丽。人生如是,别人的目光纵有千千万,也比不上对自我心灵的坦诚;如此,演绎出自己的特别,才是泰然自若中的华彩。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是现实的,是发生了之后会产生后果的过程。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把握都是未来的生活铺垫,没有谁能掌控我们的未来,能掌控未来的正是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当下所付出的努力。

“真的,生命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这是少年作家吴子尤的母亲柳红女士在儿子去世后的一档栏目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的确,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排练的机会,也没有谁能一直站在原地等着我们。珍惜现在一切的拥有,迈好眼下的每一步,勇敢并谨慎于每一个开始。及时抓住能把握住的美好,生活才会无怨无悔。

吴子尤,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作家,与李敖是忘年之交。然而却在小小年纪横遭厄运,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如前,一直笑对人生。(www.daowen.com)

2004年,吴子尤因为胸腔纵膈肿瘤压迫神经住院治疗,手术后不幸失去了造血功能。从此,14岁的子尤开始了一场与病魔的持久战。经历了一次大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却以超乎常人的乐观度过着自己的花样年华。2005年9月,一本记录他八岁到十五岁成长过程的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出版。

“青春是属于我的,标记着我激情的一月一年。人说青春是红波浪,那就翻滚着绘出最美的一线。眼前只有柄孤独的桨,握在手中就是把战斗的剑。我在这里写着刚有开头的小说,每过完一天就翻过一页;每翻过一页,又是新的一天。为什么我依然热爱考验?因为别人让天空主宰自己的颜色,我用自己的颜色画天。”

终究,写下上面这首如歌诗句的作者,于2006年10月22日去世。

事隔许久,子尤的母亲柳红女士在一档电视栏目《生命的礼赞》中被邀为嘉宾。其间,朗诵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珍惜生命》。

“那是2005年8月的最后一天,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开学典礼上,子尤从轮椅上起身,向他所在的中学校友讲了一番话。结尾时,他用力而深情地说:‘要珍惜呀。’我知道他说的是珍惜生命的意思。那时候我们在生死线上,可是他依然有他的追求和向往;兴致勃勃地走在他自己的道路上。他对我说,我每一秒钟都和上一秒钟不一样;他总结自己的生活是一路快乐美好。他说,是舒服,是享受;他还说,我活得欣喜若狂。

“我和子尤经历疾病和死亡的日子是一个理解和实践珍惜生命的过程,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就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尽其所能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儿,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做,一定比不做好;多做,一定比少做好;今天做,一定比明天做好;持久地做,一定比半途而废好。

“我们通常认为,人生如台历,撕去旧页,新页展开;每天如彩排,今天过去,还有明天;一遍不满意,可以再来。其实昨天已成为过去,明天尚且未知;当下稍纵即逝,不复重来。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末日来过,我们会更加珍惜更有意义的人生。

“而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呢?这真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的问题。人们常常忽视自己的内心、身体、亲人和孩子的想法。不注意春夏秋冬花开草长,不注意音乐旋律的升降变化。特殊的人生际遇使我有机会接触了很多癌症患者,每一位走近生命尽头的人,都想再看一次星星,再凝视一次海洋。而多少住在海边附近的人,他们却懒得看一眼。每天晚上有多少人会仰望星空?谁又真正用心去品尝,触摸生命,去感受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

“以前我也浑然无知、不假思索,直到变故降临,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才开始思索。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学会了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愿意告诉人们,看看田野里的百合花,摸摸婴儿耳朵上的绒毛,在庭院的阳光下阅读,与朋友分享你的喜怒哀乐。真的,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的确,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排练的机会,也没有谁能一直站在原地等着我们。就如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中所讲:“生命最有趣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人生而偶然,死亦必然。我们登上生命的舞台,与自己的肉体相逢于人间,这便是一种缘分。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这一次过去了,下一次也就不一定会有。就像世界著名艺术家们每一次上台都如履薄冰,努力练习,务求在观众面前呈现的是最完美的一面。那是因为他们深知,每一场演出都是全新的一次,也是关键甚至是唯一的一次。

如此,我们便要有抓住这一次的决心,以及无怨无悔的气魄。既然人生没有剧本,也不许彩排,那么我们就更要及时抓住当下所能把握住的美好,谨慎前行,不踏歧路,珍惜我们每一个开始,迈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青春不再重来,爱亦不会重来,生命更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眼前有的景,我们要去看;手头有的福,我们要去享。生活中有很多简单中的平淡,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但每一个却都是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我们自己真正活过的一天。

淡看人生,别为虚名所累

唐代吴筠有言:“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我们的累,很多时候是因为追逐那些无谓的虚名浮利。

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虚名的追求,那么他对于影响的关注就远远胜于事物的本身,终究会应了那句“图虚名,得实祸”的老话。虚名,终究是一个晃人眼的光环,一时耀眼却无法触摸,又何必为了一个没有实质意义的“虚头彩”而沉陷为名誉的奴隶?把“虚名拨向身之外”,无论浮华劳碌,都保持一种恬淡悠然的心境;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生活才会慢慢散发出如菊般的幽香。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这个社会中,鲜花和掌声就成为了成功的附属品。而这些不切实际的荣誉的确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然而,当我们幻想着手捧花环、万人簇拥的时候,又可曾想到,没有辛勤的汗水,再怎么追捧吹嘘,也不可能换来丰收的果实。

美国文化精神领袖爱默生曾告诫年轻人,幻想成功、追求名誉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他说:“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一位小伙子特意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自称自己从小就开始诗歌创作,只因地处偏远,一直得不到大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而千里迢迢前来求教。

爱默生看到这位青年虽然出身贫寒,却谈吐优雅、气度不凡,便热情地招待了他。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其间青年把自己的几页诗稿递给爱默生。一阵沉默后,爱默生认定这位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大有作为,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不久,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并希望小伙子能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一写就长达几页,大谈文学,辞藻华丽,激情洋溢。这让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青年。这位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中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此后,这位青年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来诗稿,而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也越来越傲慢。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通信一直在继续,可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转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后来,在一次秋天的文学聚会上,老少两位诗人又一次相遇了。爱默生询问年轻人为何不再寄诗稿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青年诗人自信地答道。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至此,爱默生有些惋惜,又有些无奈,只说了一句“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便没再理会年轻人。

青年诗人完全没有听出爱默生的无奈,而是很自傲地说:“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在那次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侃侃而谈,锋芒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所谓的大作品,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成大器,否则,他怎么会得到大作家爱默生如此的赏识呢?

但事实是,在那年的初冬,爱默生收到了这个青年诗人的最后一封信,他终于承认了之前畅想的所谓大作品,完全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一直都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也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当然我自己也一度是这么认为的。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尊贵的阁下您。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

从那以后,爱默生就再也没有得到过这位青年的任何消息。

青年诗人为了满足虚荣心,一味苦苦地追求大诗人的头衔,却又不想脚踏实地地付诸努力,终究一事无成。可见,虚名只是一种无畏的追逐,它不但不可能把我们向成功的道路上指引,反而会让人堕入歧途。

诚然,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被颂扬的。那种如沐春风的幻觉让我们越来越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被拍成电影,画成油画,夹进书里,裱在先进典型的框里,千古流芳。但是,浮生一梦,须臾而逝;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的过客。每个人离去的时候,生前身后的名声都将随即飘落。

每每想到居里夫人将英国皇家学会奖章作为玩具拿给孩子时,都不免感慨。她在面对法国授予的骑士十字勋章时,毅然谢绝地说:“我不要这块小铜牌,只需要一个实验室。”的确,虚名就像是玩具,只是供我们一时消遣之游乐。所有的虚名都无法替代求真务实的拥有。

不要再等“虚名白尽人头”的时候才痛心于那些光环、泡沫的破碎。悠长岁月,纵有琐事烦俗,纵有劳碌奔波,也都应保持一颗淡然之心,简简单单地直面所有的来临和结束,闲看庭前,漫观天外。看淡虚名,一些更实在的东西才能被我们把握。

付出一点点,快乐一点点

美国舒勒博士在他《快乐的态度》中揭开了永远快乐的秘诀,其中之一就是:热心帮助别人。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如果想获得真正的快乐,那么就要学会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从个人的利益圈中跳出来,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付出意味着发自内心、超越自我的一种持续的快乐,它的长久来自于对过程的体验。正所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懂得付出和给予的人,不仅能温暖照亮他人的路,也会滋润自己的心。

学会付出是美好人性的体现,一个懂得付出和给予的人不仅能温暖别人的内心,而且也会滋润自己的灵魂。付出意味着发自内心、超越自我的一种持续而长久的快乐。正如罗曼·罗兰说的:“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里,有一条崎岖的小路,这是人们每天干完活从山上回家的必经之路。到了晚上,没有路灯的道上一片漆黑,人们经常会因为看不清而相互撞到。据说,在每天下山的人群中,有一个盲人,每天都会打着灯笼回来。一位僧人听说后,便想来此一探虚实。

僧人在天色已黑的时候从那条路往下走,途中因为光线不好,被行人撞了好几下。忽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这个盲人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近距离地看了一看,那人真的是双目失明了。可是僧人仍然不解心中疑虑,便问道:“你真的什么也看不见吗?”

盲人说:“是啊,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

僧人被这话弄得更加一头雾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是想让别人觉得你可以看见路吗?”

“不是的”,盲人笑笑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这条路上都没有灯光,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

“哦,原来如此”,僧人不禁对眼前的这位盲人肃然起敬:“你是如此善良地为了别人啊!”

这时,盲人却严肃地回答说:“不是,我是为了自己!”

僧人简直陷入了这位盲眼人的“迷圈”之中。盲人似乎感觉到了对方的疑惑,接着问:“一路走来,你有没有被人撞到过?”

僧人说:“有啊,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小心碰到了胳膊,现在还疼呢。”

盲人不急不躁地说:“这就是了。我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却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伤我了。”

盲人为别人照亮了路,却也因此避免了被撞到。一个懂得付出的人,在给予别人的时候,不仅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与爱戴,而且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释放与净化。

但很多时候,有些人付出了却仍旧感受不到快乐,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就要求接受者的回报,就在“索取”另一种形式的得到。这种功利化的付出并不是从内心涌动出来的善,它被复杂的世事算计得不再简明而单纯,所以自然也就快乐不起来。

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的越多,心灵就越富足,就越会获得坦荡、自若的生活。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与,爱就是富足,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

付出、奉献、分享和帮助,这是我们真正的立身之本。只要我们养成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付出、可分享、可给与和可帮助。付出一点点,生活就会变得充满了爱意的快乐;付出越多,快乐也就越多。

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十年以来倾其所有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累计捐款捐物300余万元,而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同样是感动中国的洪战辉,面对不幸、贫穷与孤苦,顽强坚持十余载,终于使父亲病情好转,妹妹健康成长,自己考上大学,全家人重新团聚;

16岁的谢芳秋,为了救一名非亲非故的聋哑人而落下了终身残疾,事后,不顾自己的伤痛,还依然惦记着那位被救的聋哑人;

……

还有太多这样的“普通人”,他们甘于付出,乐于付出,哪怕付出的是生命。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懂得:付出其实不需要理由,它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用一日又一日的坚持,构筑了一份感动,成就了一种伟大。

而更多的付出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举手般简单易行。哪怕再小、再短暂,也同样可以让快乐直沁心脾:主动搀扶过街的盲人、向贫困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身边的亲人,逢年过节的一声问候;关注周围的新老朋友,逢喜表祝贺、遇挫传鼓励……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举动在别人的心中,就已经盛开起鲜艳动人的花朵。

予人玫瑰的手上总留有一缕芳香,在浓郁的玫瑰香中,彼此都得到了快乐。不求索取,不求回报。这样,人人都有了玫瑰,人人的手上都有了玫瑰的馨香。在生活的花园中播撒爱心的种子,孕育出的便是生生不息的感念,收获到的便是淡雅如菊的安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